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典Wnt信号通路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丙戊酸孤独症大鼠模型,检测经典Wnt信号通路信号分子在孤独症大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糖原合成酶激酶 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磷酸化GSK-3β、β-catenin和磷酸化β-catenin表达,半定量RT-PCR法检测GSK-3β、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丙戊酸孤独症大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失活的GSK-3β磷酸化表达显著增加,抑制性的β-catenin磷酸化表达显著减少;GSK-3β mRNA表达减少,β-catenin mRNA表达增加,下游c-Myc和cyclin D1 mRNA表达增加。结论:前额叶皮质及海马中经典Wnt信号通路活性增加可能促进了机体对孤独症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林酸对孤独症发生过程中氧化应激变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丙戊酸(VPA)孤独症动物模型,检测经典Wn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舒林酸处理后经典Wnt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标志物在孤独症模型大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β-catenin和4-羟基壬烯醛(4-HNE)表达,半定量RT-PCR法检测硫氧还蛋白(Trx)1和Trx2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VPA组GSK-3β蛋白表达减少,Trx1和Trx mRNA 表达减少,β-catenin与4-HNE的表达增加;而与VPA组相比,VPA与舒林酸同时处理组GSK-3β的表达显著增加,β-catenin和4-HNE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舒林酸减少了孤独症发生过程中氧化应激的产生,提示经典Wnt信号通路上调导致氧化应激产生,进而导致孤独症易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Wnt信号通路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Wnt信号通路中的两个关键信号蛋白分子β-catenin和GSK-3β在不同年龄阶段孤独症模型大鼠前额叶皮层,海马及小脑中的表达,同时对小脑进行了GSK-3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孤独症模型动物的上述三个关键脑区内,β-catenin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GSK-3β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小脑内GSK-3β免疫反应阳性Purkinje细胞也明显减少。这些结果表明,孤独症模型大鼠脑内的Wnt信号通路信号传导亢进,而亢进的结果可能正是导致已知的孤独症脑内神经元发育异常的原因之一。由此提示:Wnt信号通路在孤独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典Wnt通路中的配体Wnt3a及下游胞内的β-catenin与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海马中β淀粉样肽(Aβ)沉积的关系;观察IR模型大鼠经罗格列酮治疗后,上述各指标的改变及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相关性。方法: 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3个月造IR大鼠模型(IR),给予罗格列酮灌胃4周为治疗组(TZD);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大鼠血糖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浆胰岛素水平,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水平,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内Aβ、Wnt3a、β-catenin及PPARγ的水平。结果: IR组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印迹结果显示,IR组大鼠海马中Aβ及β-catenin表达增加,Wnt3a及PPARγ表达明显减少;经TZD干预后,大鼠海马中Aβ表达减少,Wnt3a、β-catenin及PPARγ表达增加。结论: 胰岛素抵抗大鼠海马内Wnt信号通路水平下降可能是导致Aβ沉积的原因。罗格列酮作为PPARγ激动剂,可通过上调Wnt通路活性从而减少IR大鼠海马内Aβ的沉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梓醇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增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1)采用机械分离及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与梓醇(1.0 mg/L)处理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细胞周期分布情况,计算其增殖指数。(2)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Wnt3a、Wnt5a、Wnt11及β-catenin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细胞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空白对照组与梓醇处理组BMSCs增殖指数分别为8.90%±0.46%和17.93%±1.68%(P<0.01)。(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梓醇处理组Wnt5a、Wnt11、β-catenin mRNA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明显提高,但Wnt3a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梓醇在促进BMSCs增殖过程中可同时激活经典与非经典Wn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整合素连接激酶小干扰RNA(ILK siRNA)对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核内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分为正常对照组(NG)、高糖组(HG)、高糖+阴性转染对照组 (HG+HK)和高糖+ILK siRNA组(HG+ILK siRNA)。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IL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磷酸化GSK-3β(p-GSK-3β)和β-catenin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总GSK-3β、p-GSK-3β、核β-catenin、总β-catenin、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1)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证实构建的siRNA重组质粒成功转染HKC细胞;(2)与HG和 HG+HK组相比,HG+ILK siRNA组ILK mRNA及蛋白水平下降,但较NG组表达仍高;(3)HG+ILK siRNA组ILK基因沉默后,p-GSK-3β与核β-catenin蛋白表达较HG及HG+HK组均下降,但较NG组表达仍高。而总GSK-3β与总β-catenin 在各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ILK、GSK-3β和β-catenin可能参与了高糖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ILK可能通过调节Wnt/β-catenin途径下游效应蛋白GSK-3β和β-catenin的表达而促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7.
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定向分化的能力以及调节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化为Ⅱ型肺泡上皮的能力以及Wnt途径对分化的调节作用。 方法:取大鼠脂肪组织,体外分离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实验分为对照组、小气道生长液组和Wnt3a组,对照组用普通DMEM培养基培养,小气道生长液组和Wnt3a组均使用小气道生长液培养,且Wnt3a组加入Wnt信号通路激动剂Wnt3a培养。诱导10 d后分别通过q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Ⅱ型肺泡上皮标志物肺表面活性蛋白B,C,D的表达,并于诱导5 d和10 d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β-catenin和GSK-3β。 结果与结论:大鼠脂肪组织中可成功分离出纯度较高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表达CD44和CD29,不表达CD11b和CD45;经小气道生长液诱导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肺表面活性蛋白B,C,D蛋白和mRNA表达均上调(P < 0.01),表明其可被诱导为Ⅱ型上皮细胞;加入Wnt3a后,经诱导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肺表面活性蛋白B,C,D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小气道生长液组(P < 0.01),且在诱导过程中磷酸化β-catenin表达随时间逐渐上调而GSK-3β表达逐渐下调(P < 0.01)。结果证实,Wnt信号通路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Ⅱ肺泡上皮细胞过程中激活并促进干细胞的定向分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背景:如何提高胚胎干细胞诱导效率、促进胚胎干细胞源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目的:以外源性Wnt3a作为诱导剂,激活培养中的小鼠胚胎干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观察该通路的激活是否促进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祖细胞的定向分化。方法:用外源性wnt3a(100 µg/L)持续作用ES-E14TG2a小鼠胚胎干细胞21 d,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β-catenin蛋白含量,QRT-PCR检测Wnt下游靶标基因的表达量来确定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否被激活,然后采用单层贴壁培养法诱导其向造血干细胞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造血发育相关表面标志CD34+/Sca-1+,同时以QRT-PCR法检测造血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ES-E14TG2a小鼠胚胎干细胞经wnt3a(100 µg/L)连续培养21 d后发现β-catenin蛋白在细胞内积累;Wnt信号通路的下游靶标基因Pitx2、Frizzled、Sox17、Oct4的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可见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被激活;单层贴壁培养法诱导其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检测到CD34+/Sca-1+细胞含量在14 d时占总细胞量高达20.2%,而对照组的仅占11.9%。造血相关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4、FLK2及CD34的表达量均增加,而Smad5的表达则明显受到抑制。说明Wnt3a持续作用可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并促进ES-E14TG2a小鼠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的定向分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的功能和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提取大鼠ASMC。Western blot法检测哮喘组和正常组大鼠ASMC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原癌基因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抑制哮喘组和对照组ASMC中β-catenin和转录辅助因子p300/CBP间的相互作用后,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SMC的细胞活力和周期变化。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Myc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法显示哮喘组ASMC中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抑制β-catenin和p300/CBP间相互作用后,哮喘组ASMC的细胞活力下降幅度和细胞周期改变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抑制P38 MAPK活性后,哮喘模型大鼠及对照大鼠ASMC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靶蛋白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通过上调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与P38 MAPK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以及调控ASMC的生长和分化等途径,影响ASMC的功能,参与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BANCR调控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行为及其相关机制。方法:qPCR检测BANCR在黑色素瘤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BANCR的表达与黑色素瘤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BANCR对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检测BANCR对黑色素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抑制BANCR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ANCR在黑色素瘤中高表达,而且在淋巴结转移或病理分期越高的患者中越显著;BANCR的表达越高,黑色素瘤患者生存越差;抑制BANCR表达可以降低黑色素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沉默BANCR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下调。结论:长链非编码BANCR在黑色素瘤患者中普遍存在高表达,而且与患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同时它也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白芍总苷组,比较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Wnt3a、磷酸化GSK-3β(p-GSK-3β)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白芍总苷不同浓度各组心肌细胞Wnt3a、p-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LDH释放及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且白芍总苷呈浓度依赖性效应。结论 :白芍总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性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白芍总苷能抑制Wnt3a表达,从而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胰岛素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于实验第1 d和第3 d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 mg/kg)建立大鼠模型。第1次注射后21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degrading enzyme,IDE)、糖原合成酶激酶 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 3β(p-GSK-3β)、tau和磷酸化tau(p-tau)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淀粉样β蛋白(Aβ1-40和Aβ1-42)在大脑皮质的沉积;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胰岛素、胰岛素受体、tau、IDE mRNA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ICV-STZ明显降低大鼠的认知能力(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ICV-STZ能降低IDE的表达,增加GSK-3β的活性和tau的磷酸化水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CV-STZ处理的大鼠大脑皮质 Aβ1-40和Aβ1-42均明显增加;PCR结果显示ICV-STZ处理的大鼠大脑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的mRNA水平均降低,IDE mRNA的水平亦下降。结论:ICV-STZ通过影响脑内胰岛素通路导致大鼠出现AD样行为学及病理改变,表明胰岛素信号通路在AD发病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尿病(DM)溃疡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探讨该信号通路在糖尿病难愈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液腹腔注射法制备糖尿病模型。分别取正常对照组与DM组制作溃疡模型。观察创面造模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对照组及DM组创面愈合情况的变化,并采用HE染色法检测创面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创面组织中β-catenin、GSK-3β和Rspo-3蛋白及mRNA的变化。结果:DM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其创面组织中含有较少的炎性细胞、纤维母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DM组大鼠创面组织中β-catenin和Rspo-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SK-3β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Wnt/β-catenin通路的下调有可能导致了糖尿病溃疡的难愈,而该通路的下调可能源自于Rspo-3蛋白表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林玲  杨丽娜  高丽 《解剖学杂志》2019,42(4):376-381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Ⅰ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主要蛋白Wnt3a、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西红花苷-Ⅰ治疗AD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西红花苷-Ⅰ20 mg/kg、40mg/kg剂量组,每组18只。侧脑室微量注射5μl Aβ_(25-35)建立AD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不同组别大鼠前额叶皮质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从第2实验日开始,模型组大鼠逃避水下平台的潜伏期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均明显降低,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也明显减少;经西红花苷-Ⅰ干预治疗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显著性减少,经西红花苷-Ⅰ干预治疗后,能够明显逆转上述蛋白的表达。结论:西红花苷-Ⅰ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加Wnt3a、β-catenin的表达,对AD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丙戊酸盐(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在过去数十年应用于临床治疗癫痫和偏头痛。然而,母亲怀孕早期使用VPA将大大增加子代罹患孤独症群谱障碍的易感性。鉴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神经元增殖、分化、突起生长及凋亡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研究VPA在原代培养神经元中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VPA处理原代培养神经元,以生理盐水处理为对照,运用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通路相关信号分子Wnt1,Wnt2,WIF-1,Dickkopf 1及效应分子β-catenin的表达变化,同时运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PA处理显著增加Wnt1及Wnt2的表达(P<0.05~0.01),而未增加WIF-1及Dickkopf 1的表达(P>0.05);VPA处理也导致Wnt/β-catenin通路活性上调,表现为神经元内β-catenin含量显著上升。此外,与对照组比较,VPA处理促进神经元生长,表现为神经元突起数目(P<0.05~0.01)及总长度显著增加(P<0.05~0.01);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能部分抑制VPA引起的Wnt/β-catenin通路活性上调及神经元生长。结论:VPA通过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元生长,可能是VPA增加子代罹患孤独症群谱障碍易感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相互作用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interacting protein,HBXIP)对HepG2肝癌细胞迁移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为深入研究HBXIP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奠定基础。方法: 以建立的稳定高表达HBXIP的HepG2细胞系为实验材料,Transwell 实验观察HBXIP 高表达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分析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免疫印迹实验检测MMP-9、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p-GSK-3β、β-catenin及p-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Transwell 实验结果表明,HBXIP 能够促进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高表达 HBXIP 的肝癌细胞中,MMP-9的活性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免疫印迹结果表明HBXIP促进了β-catenin的表达,并抑制β-catenin的磷酸化;同时促进GSK-3β(Ser9)的磷酸化。结论: HBXIP与肿瘤细胞的迁移密切相关,HBXIP高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可能是其调控GSK-3β/β-catenin表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体重(200±20)g,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模型组(Model group)、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组(DPP-4 inhibitor group)、氯化锂组(LiCl group)及氯化锂+DPP-4组(LiCl+DPP-4 inhibitor group),每组10只。利用腹腔注射阿霉素(2.5 mg/kg)的方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利用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HE及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中TGF-β1,α-SMA, GSK-3β,p-GSK-3β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DPP-4inhibitor组大鼠心功能显著改善,心脏组织病理损伤及心肌纤维化减轻,心脏组织中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GSK-3β及β-catenin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P0.05);LiCl加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心脏功能、病理损伤及心肌纤维化程度,增加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并显著增加p-GSK-3β及β-catenin蛋白表达;但是DPP-4抑制剂能够减轻甚至部分逆转LiCl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影响。结论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Wnt信号通路在食管癌细胞放射抗拒性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Wnt信号通路在食管癌细胞放射抗拒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Wnt通路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Wnt通路蛋白的表达;动物成瘤实验比较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和成瘤能力。结果:Wnt1表达上调引起Wnt通路激活,继而引起下游一系列的基因表达改变;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细胞内蓄积,并向核内转移,调控的下游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WISP1表达量增多;放射抗拒性的食管癌细胞在小鼠体内表现出更强的增殖和成瘤能力。结论:Wnt信号通路引起的细胞增殖加速可能是食管癌细胞放射抗拒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增殖抑制基因(HSG)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重建中与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及其调控气道重建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COPD模型组,模型组采用气道内注射脂多糖加烟熏方法建立。HE染色鉴定COPD组织,测定气道管壁总面积/气道基底膜周长(WAt/Pbm)评价气道重建情况。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大鼠气道成纤维细胞,real time-PCR检测成纤维细胞HSG和β-catenin mRNA表达。Western blot联合ELISA法检测HSG、β-catenin、GSK-3β、TGF-β1和MMP-9蛋白表达。分析HSG、β-catenin基因表达与TGF-β1和MMP-9细胞因子分泌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大鼠小气道重建显著。COPD大鼠气道成纤维细胞中HSG m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GSK-3β、TGF-β1和MMP-9蛋白表达也高于对照组。HSG mRNA的表达与β-catenin mRNA表达及与TGF-β1和MMP-9细胞因子分泌呈负相关。结论 HSG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大鼠气道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参与气道重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Sulindac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凋亡及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Sulindac抗肝癌的可能机制。 方法 不同浓度的Sulindac作用HepG2细胞后,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Sulindac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HepG2细胞在Sulindac作用后Wint通路中β-catenin的表达变化。 结果 Sulindac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Hoechst33258结果显示,Sulindac作用24 h后HepG2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多;随着Sulindac浓度的增加,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 结论 Sulindac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通过阻断Wnt信号传导通路,降低β-catenin表达,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