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股神经及其与周围毗邻器官的解剖关系,以及股神经在腹股沟区的体表投影与体表标志之间的关系,为下肢股神经阻滞麻醉的穿刺点提供解剖学和超声影像学依据。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1月,选取16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组),进行解剖观察;2014年9—10月,选取健康成人志愿者30例(超声组),对其双侧股神经进行超声扫描。两组分别经应用解剖和超声探测,观察股神经的走行情况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并测量腹股沟韧带下缘股神经的宽度、距皮肤的距离,及股神经体表投影位置与耻骨结节线、髂前上棘线的水平距离。结果 解剖组结果显示:股神经在腹股沟韧带下缘、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外侧(1.28±0.60)cm处发出,被髂筋膜包裹,内侧与股鞘内的股动脉、股静脉相邻,外侧是缝匠肌;股神经的宽度平均(0.71±0.06)cm,距皮肤的距离平均(0.85±0.19)cm,与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平均(7.25±0.67)cm,与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平均(7.24±0.41)cm。超声组检查显示:股神经在股动脉的外侧,呈倒立三角形高回声的浅色区域,外侧是呈深色高回声区的缝匠肌,内侧紧邻的股动脉和股静脉呈圆形高回声黑色图像;在腹股沟韧带下缘股神经的宽度平均(0.66±0.04)cm,距皮肤平均(0.97±0.22)cm,股神经在体表的投影与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平均(7.58±0.75)cm,距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平均(6.95±0.42)cm。解剖组和超声组测量的股神经宽度、距皮肤距离、距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及距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55、1.197、1.774、1.348,P值均>0.05)。结论 超声测量结果与尸体解剖结果相近,符合股神经实际解剖的位置关系,揭示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阻滞穿刺定位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肛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肛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例(30侧)成人尸体标本,置俯卧位,解剖坐骨肛门窝,观测肛神经走向肛门的长度、角度,肛神经毗邻关系及定位标志。结果:肛后缘与尾骨尖的距离为(4.56±0.62)cm(3.80~5.80cm),尾骨尖与坐骨结节最凸点的距离为(6.01±0.86)cm(4.50~8.00cm),肛后缘与坐骨结节最凸点距离为(6.05±0.65)cm(4.50~7.50cm)。肛门3点钟和9点钟位距肛神经主干为(4.93±0.91)cm(3.80~7.10cm),肛门3点钟和9点钟位向肛神经主干外偏角度为(35.6±3.3)°(30~40°)。肛神经主干位于坐骨结节与尾骨尖的联线上,距坐骨结节(2.21±0.28)cm(1.50~2.70cm),距坐骨结节或骶结节韧带平面前(1.36±0.13)cm(1.10~1.60cm)。结论:(1)肛神经位置恒定,其主干位于坐骨结节与尾骨尖联线上,坐骨结节内侧2.21cm,约相当于联线的外、中1/3相接处,这个距离约相当于肛后缘至尾骨尖的1/2距离。(2)肛门手术时,平坐骨结节最凸点(相当于平骶结节韧带)前1.36cm,将麻醉剂从此点注入,会有很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牙神经阻滞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及其分支的走行路线,探讨牙神经阻滞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按照常规解剖方法观察三叉神经及其分支的走行路线,并据此分析神经阻滞的体表定位和操作可行性.结果:三叉神经走行路线清晰,与牙的关系密切.神经阻滞定位准确,操作具有可行性.结论;三叉神经阻滞在治疗牙痛等牙齿疾病方面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标本解剖和影像学研究,找出生殖股神经(genitofemoral nerve,GFN)在各腰椎间隙的走行位置, 结合腰椎前大血管和腰神经根的位置,得出极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在各腰椎间隙的安全入路范围。 方法 解剖16例成人尸体标本,暴露GFN并观察其与腰大肌的位置关系。在36例腰椎磁共振扫描影像上观察腰大肌和腹部大血管的位置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各腰椎间隙GFN的走行位置和XLIF入路的安全范围。 结果 生殖股神经在腰大肌内段走行于GFN出椎间孔处与腰大肌穿出点连线上方,呈向前的抛物线或近似直线。GFN在L3/4椎间隙或以上位置穿出腰大肌的样本,GFN距椎体后缘的距离为(34.0±6.02)mm,位置分布在Moro分区位于A区和I区。GFN在L3/4椎间隙以下位置穿出腰大肌的样本,GFN距椎体后缘的距离不小于(16.0±2.16)mm,位置分布在I区、II区和III区。 结论 XLIF入路的安全区域在L2/3椎间隙为II区、III区,在L4/5椎间隙为II区。GFN穿出腰大肌的位置在L3/4椎间隙或以上者,L3/4椎间隙的安全区为II区;在L3/4椎间隙以下者,在L3/4椎间隙从任何分区进入都有损伤血管或神经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临床口腔颌面外科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察 3 0例干性颅骨标本的翼腭窝及其通道的形态、大小 ,并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结果  (1)上颌神经阻滞点至颧弓下缘中点的距离 ,左侧为41 0 4± 2 43mm ,右侧为 41 63± 2 19mm ;(2 )圆孔至腭大孔的距离 ,左侧为 3 1 98± 2 2 4mm ,右侧为 3 1 73± 4 2 9mm ;(3 )硬腭至腭大孔的距离 ,左侧为 3 46± 1 12mm ,右侧为 3 54± 1 12mm ;(4)硬腭后缘可作为进针的解剖学标志。结论 本研究可为经颧弓下缘中点和经翼腭管上颌神经阻滞入路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路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腰椎疾病行下肢手术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下肢手术的腰椎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全身麻醉的同时联合B超引导前路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躁动情况及麻醉药物的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也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后的躁动情况发生率及躁动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前路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腰椎疾病患者中,能够减少镇痛药物用量,维持稳定的术中血流,提高镇痛效果,促进拔管与早期活动,是理想的下肢骨折手术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
股神经周围筋膜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股神经周围是否存在完整的筋膜鞘以及股神经与周围筋膜的解剖学关系,为下肢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方
法选择5具10%福尔马林固定的两侧第1腰椎至大腿中段保存完整的标本进行研究,共10侧;其中8侧由远端向近端逐步注射乳胶后局部解剖观察,
1具标本即2侧经-35℃冷冻1周后制成横断面连续断层切片,行断层解剖观察。结果 本实验未发现股神经周围存在完整筋膜鞘。股神经周围有筋膜
样结构包绕,从近端向远端主要包括腰丛筋膜、腰大肌肌间隔、髂筋膜及疏松的脂肪组织。结论 大体解剖学观察股神经周围并不存在完整筋膜
鞘。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临床麻醉工作者提供锁骨中点上方阻滞人路方法.方法:在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60侧头颈、上肢标本及锁骨中点矢状切断面标本上测量臂丛的长度、第1肋上面臂丛神经3束汇合处的直径,确定臂丛阻滞进针点、进针方向、进针角度、进针深度、确定锁骨下动脉的保护角度.结果:臂丛神经的长度为108.09mm±12.49 mm;第1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揭示股神经阻滞操作区域股神经前方筋膜的层次结构,为临床超声下股神经阻滞定位提供准确的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取3具成人盆部标本,制作横断面连续薄层塑化切片观察并分析;临床收集36例股神经阻滞操作超声影像,结合薄层塑化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薄层塑化结果显示,在股神经阻滞操作对应层面,髂筋膜紧密覆盖于股神经与髂腰肌表面,在内侧延续为股鞘后外侧壁,未见髂筋膜形成包绕股神经的筋膜鞘样结构。阔筋膜自缝匠肌表面向内走行至股鞘前方,覆盖髂筋膜、股神经、髂腰肌、股鞘等结构;3例(6侧)标本中,4侧显示阔筋膜在缝匠肌内侧缘未融合而分为两层,2侧显示在缝匠肌前缘融合为单层。超声图像显示股神经前方筋膜均可视,髂筋膜为白色条索状高回声影,位于股神经前方且与股神经紧密相邻;阔筋膜覆盖股神经、髂筋膜、股鞘,与股神经相距较远;36例超声影像中,30例显示阔筋膜为两层,6例显示为1层。 结论 髂筋膜与股神经关系紧密,可作为超声引导的股神经阻滞的定位标志,分层的阔筋膜易被误认为髂筋膜,应根据其移行特点进行准确地辨识。  相似文献   

10.
用下位肋间神经与股神经缝接治疗截瘫的解剖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死后3小时以内的新鲜尸体,在腋中线后方和腹直肌外缘至后面,取第1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各1段;在腰大肌和髂肌间取股神经1段。用乙酰胆碱脂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各段神经干的截面积、神经束(组)的面积、神经束的功能组合、神经束与结缔组织的比率、以及各段神经内运动性神经纤维的数量,计算了下位肋间神经与股神经上述各项数据的比率。结果表明股神经与下位肋间神经的各项比率悬殊。从解剖学角度看,用下位肋间神经与股神经缝接治疗截瘫的设想,可能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1.
股方肌神经髋关节支切断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股方肌神经髋关节支切断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侧成人股方肌神经的起始、走行、分支和分布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98%的股方肌神经发自梨状肌下缘以上,发出点到股方肌上缘的长度为6.1±0.7cm,在梨状肌下缘下方0.9cm至股方肌上缘间发出2~5支髋关节支,分布于髋关节的坐股囊韧带和关节囊的后下部。结论:在梨状肌下缘至股方肌上缘间切断股方肌神经发出的髋关节支,可解除髋关节后部及下部的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收肌管下口处隐神经的精细解剖和体表定位。方法采用12具尸体标本20侧下肢对收肌管及其下口部位进行精细解剖和测量。结果收肌管下份隐神经在前内侧、股动脉居中、股静脉在后。在收肌管下口和稍上位置,膝降动、静脉和隐神经分别穿大收肌腱板出收肌管并伴行下行,隐神经在膝内侧缝匠肌腱和股薄肌腱之间穿深筋膜,伴大隐静脉下降至小腿和足内侧。收肌管下口分别距髌骨上缘(5.85±0.15)cm、髌骨底内侧缘(2.72±0.60)cm、股内侧皮肤表面(4.08±0.66)cm。结论髌骨上缘上5.85 cm、髌骨底内侧缘内2.72 cm、股内侧皮肤表面4.08 cm深处为收肌管下口隐神经阻滞的体表定位;股动脉是收肌管下口上隐神经阻滞的定位标志;膝降动脉的隐支是收肌管下口下隐神经阻滞的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收肌管下口处隐神经的精细解剖和体表定位。 方法 采用12具尸体标本20侧下肢对收肌管及其下口部位进行精细解剖和测量。 结果 收肌管下份隐神经在前内侧、股动脉居中、股静脉在后。在收肌管下口和稍上位置,膝降动、静脉和隐神经分别穿大收肌腱板出收肌管并伴行下行,隐神经在膝内侧缝匠肌腱和股薄肌腱之间穿深筋膜,伴大隐静脉下降至小腿和足内侧。收肌管下口分别距髌骨上缘(5.85±0.15)cm、髌骨底内侧缘(2.72±0.60)cm、股内侧皮肤表面(4.08±0.66)cm。 结论 髌骨上缘上5.85 cm、髌骨底内侧缘内2.72 cm、股内侧皮肤表面4.08 cm深处为收肌管下口隐神经阻滞的体表定位;股动脉是收肌管下口上隐神经阻滞的定位标志;膝降动脉的隐支是收肌管下口下隐神经阻滞的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颏下动脉穿支皮瓣的设计和安全切取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应用红色乳胶灌注新鲜尸体标本2具;使用改良了的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技术,灌注新鲜尸体标本8具。后者中的2具尸体,使用螺旋CT进行扫描并通过相应的软件存储扫描得到的图像,并三维重建。然后,对10具尸体层次解剖追踪颏下区外径≥0.5 mm的穿支,测量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并拍摄X线片。同时应用ScionImage软件对颏下动脉营养区域的表面积进行计算。结果颈前区和下颌前区皮肤和肌肉的营养主要通过: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颏下动脉、颏动脉、面动脉等几个主要动脉的穿支供应。颏下动脉从面动脉起始处的直径为(1.7±0.4)mm,沿途发出(1.8±0.6)支穿支营养颏下区的皮肤。颏下动脉营养皮肤的范围为(45±10.2)cm2。其最大的一个穿支出现于二腹肌前腹内侧缘的后面。同时,面动脉、颏下动脉、舌下动脉的穿支之间存在丰富的吻合。结论本文阐述了颏下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并结合重建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对皮瓣血供和皮瓣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桡神经在臂部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桡神经在臂部的走行关系 ,为X线下肱骨骨折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 30具 6 0侧成年人上肢防腐标本 ,观察、测量桡神经与肱骨的有关距离。结果 各主要结构的平均距离及其所占肱骨最大长的百分比分别为 :肱骨最近端到肱骨肌管入口处 (118 4 9± 6 6 1)mm和 38 6 4 % ;肱骨最近端到外侧肌间隔 (177 75± 11 86 )mm和 5 7 5 9% ;肱骨最大长 (30 6 6 5± 17 4 8)mm。结论 桡神经在肱骨中 1/ 5段为危险区域 ,从术前和术中的影像 ,能测量和计算出神经的大概位置 ,从而决定进针位置和固定方法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臂丛神经的解剖学大体观察和测量,为临床骨科医生对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数据,并为解剖学积累新资料。方法对40具国人尸体标本(26具,女14具),80侧臂丛神经,进行研究。首先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描述其解剖学形态,进行分型、分类及内、外、后束合成部位与第一肋外缘的关系;用相关的测量工具(电子游标卡尺)测量上、中、下三干前、后股的比例及根干束的长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干束的长度,C5根:男(33.85±7.07)mm,女(30.30±5.25)mm,C7根和中干:男(52.46±10.55)mm,女(44.15±6.68)mm;C8根:男(25.55±5.88)mm,女(19.91±5.09)mm;T1根:男(23.81±5.58)mm,女(19.16±4.02)mm;上干:男(24.69±9.91)mm,女(18.86±4.93)mm,下干:男(33.13±9.21)mm,女(25.44±9.41)mm;后束:男(31.21±13.93)mm,女(37.36±9.93)mm。结论除C4根、C6根、T2根、内侧束和后束外,性别不同,其臂丛神经解剖学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临床麻醉及手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时一定要注意。  相似文献   

17.
下颌神经颅外段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下颌神经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观测21例(男13,女8)42侧成人标本。结果:下颌神经(颅外段)主干长(出卵圆孔至分支处的距离)为1.3±0.4cm;宽度4.9±1.3mm,厚度1.9±0.6mm。还测量了下颌神经各分支起始处的长、宽和厚度。结论:本文结果为切断下颌神经后股和颊神经下(长)支的手术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胸腔镜下切取膈神经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对胸段膈神经的解剖关系进行了研究。为电视胸腔镜下切取全长膈神经进行移位治疗臂丛损伤奠定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新鲜尸体6具12侧,对膈神经及其周围器官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胸腔内覆盖膈神经的胸膜较疏松,易于分离;膈神经从锁骨下缘到入肌点的长度为右侧(16.50±2.17)cm,左侧(23.00±2.50)cm;膈神经的血供主要来源于心包膈动脉,心包膈动脉的直径为(1.30±0.15)mm;在胸廓入口处膈神经、心包膈动脉及胸廓内动脉之间的解剖关系不恒定。结论膈神经在胸腔内的解剖特点适合进行电视胸腔镜下的全长游离。但在胸廓入口处,膈神经、胸廓内动脉及由胸廓内动脉发出的心包膈动脉解剖位置不恒定。在临床操作时,该区域的处理是整个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腋神经和桡神经与肱骨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测腋神经、桡神经与肱骨骨性标志的关系 ,为肱骨手术或外固定提供帮助。方法 在 30例 6 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了腋神经、桡神经与肱骨有关骨性标志的距离。结果 肱骨最大长 (30 6 6 5± 17 4 8)mm ;肱骨最近端到腋神经(5 8 10± 5 6 1)mm ;肱骨最近端到桡神经穿外侧肌间隔处 (177 75± 11 86 )mm ;解剖颈最低点到腋神经 (16 2 4± 2 78)mm ;肱骨最近端到肱骨肌管入口处 (118 4 9± 6 6 1)mm ;并测量计算了各段占肱骨最大长的比例。结论 腋神经在肱骨近端 1/ 5处容易受损 ,而桡神经在肱骨下 3/ 5段为易损伤部。从术前和术中的影像 ,能测量和计算出神经的基本位置 ,可减少或避免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