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光束引导插管术用于困难气道盲插的安全性、有效性、实用性。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n=21)和对照组(B组,n=21)。两组均在麻醉前进行气道评估确定为困难气道,A组采用光束引导插管法,B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法;观察插管前、插管后1、3、5 min两组病人SBP、DBP、HR、RR、SpO2、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成功率等的差异及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插管后无明显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插管时间短、插管成功率高;B组病人SBP、DBP、HR明显升高(P〈0.01),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结论:采用光束引导插管法应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成功率高,可缩短插管的时间,插管时引起心血管应激反应小,循环功能稳定,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nsight i53可视喉镜在临床全身麻醉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依据气管插管方式进行分组,将采用普通喉镜纳入对照组(n=79),采用Insight i53可视喉镜插管者纳入观察组(n=81),比较不同插管方式对患者插管前(T0)、插管后1 min(T1)、插管后5 min(T2)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按压喉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喉镜显露有效率为93.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1%(P<0.05);两组T0、T1、T2刻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T1、T2刻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较T0刻升高,但T2刻两组MAP、HR均较T1刻降低,且T1、T2刻观察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nsight i53可视喉镜较普通喉镜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中喉镜显露有效率更佳,对减少患者插管次数、暴露声门、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视可尼喉镜与普通直接喉镜在小儿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安全性和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需全身麻醉婴幼儿60例(其中新生儿16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0天~3岁,平均年龄1.1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新生儿8例,其余为1个月~3岁患儿。术前处理和麻醉诱导方法相同,Ⅰ组采用视可尼喉镜进行气管插管(经口、左侧磨牙入路),Ⅱ组则采用普通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记录各组患儿插管时间,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3、5、10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计算HR与收缩压乘积(RPP)、全程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于气管插管前和气管插管后5 min采动脉血检测血糖。结果Ⅰ组患儿用视可尼喉镜行气管插管时间虽略有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指标:组内各时点比较,两组患儿在诱导和插管时变化过程相似,诱导后至插管前HR、SBP、DBP及RPP比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插管后1 min的比插管前的明显增高(P〈0.01)并且达到最高,以后逐渐降低;组间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前、诱导后及插管后3、5、10 min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1 minⅡ组患儿的HR、SBP、DBP及RPP比Ⅰ组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组内、组间,两组患儿插管过程中各时点之间均无明显变化(P〉0.05)。全部病例SpO2无变化。Ⅰ组内有10例困难气道患儿全部一次性插管过程顺利,Ⅱ组内有8例困难气道患儿,其中5例一次性插管过程成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可尼喉镜(儿童型)用于小儿气管插管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尤其对声门暴露不理想者更具优势;采用视可尼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可引起与用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相似的应激反应,但相比较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气管插管全麻,对抑制插管应激反应和术后咽喉痛的效果。方法60例ASA1-Ⅱ级拟施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Ⅰ组)和实验组(Ⅱ组)分别将石蜡油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于气管插管的套囊及前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分别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及插管后3min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记录是否有术后咽喉痛及性质。结果Ⅰ组在插管即刻和插管后3min较插管前SBP、DBP、H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病人插管即刻和插管后3min上述指标较插管前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Ⅰ组插管后SBP、DBP、HR均较Ⅱ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咽喉痛、喉部异物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P〈0.01)。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全麻所引起的插管应激反应和术后咽喉痛。  相似文献   

5.
喉罩与气管内插管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喉罩和气管内插管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ASA1~2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内插插组(Q组.)入室后开放静脉,监测生命体征,麻醉诱导以咪唑安定0.1 mg/kg、雷米芬太尼1μg/kg、维库溴铵0.15 mg/kg、丙泊酚1 mg/kg,置入喉罩/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以丙泊酚4~6 mg/(kg·h)、瑞芬太尼0.2 μg/(kg·min)微量泵泵注,间断静注维库溴铵.观察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及置入喉罩前(T2)、置入喉罩/气管内插管即刻(T3)、手术中(T4)和苏醒拔管及拔喉罩即可(T5)的SBP、DBP、HR、SPO2.结果:与T1比较T2时SBP、DBP均下降,HR减慢( P<0.05);与T2比较,Q组T3时SBP、DBP均升高,HR增快(P<0.05).与T4比较,Q组T5时SBP、DBP均升高,HR增快(P<0.05).插管及拔管即刻的MAP、HR明显高于置管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L两组SPO2 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喉罩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下乳腺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MAsupreme ^TM喉罩和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两种方法用于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手术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参数变化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评估LMAsupreme^TM喉罩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2组,即LMAsupreme^TM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插入LMAsupreme^TM喉罩和气管插管,记录并比较两组在麻醉诱导前、喉罩和气管导管插入前即刻及插入后即刻、1min和5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建立二氧化碳(CO2)气腹前、后和体位改变后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观察手术过程中返流误吸、术后声嘶、咽痛、呛咳不良反应。结果:与T组比较,S组血流动力学平稳(P〈0.05),呼吸参数稳定变化小(P〈0.05),术中发生返流误吸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声嘶、咽痛、呛咳显著减少(P〈0.05)。结论:LMAsupremeTM喉罩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应用能达到与气管导管同样的通气效果,对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参数影响更小,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显著减少,且操作简单、易学,与气管插管方法相比在临床应用有更好的安全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常颖  孟毅  李志勇 《医学信息》2009,22(1):29-30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和倍他乐克联合应用对颅脑术后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行开颅手术的患者,术毕符合拔管条件时随机分为两组,A组(n=30,拔管前2min静注尼卡地平0.01mg/kg+倍他乐克0.02mg/kg);B组(n=30,拔管前2min静注生理盐水5ml)。记录麻醉诱导前、用药前、吸痰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5、10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A组在吸痰时、拔管即刻,拔管后1、5、10min的HR、SBP、DBP呈显著下降(P〈0.05),B组:SBP、DBP、MAP及HR吸痰时拔管即刻均较术前及给药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尼卡地平与倍他乐克联合应用可预防围拔管期血压升高,并能弥补拔管时单独应用尼卡地平不能有效控制心率的不足,预防颅脑手术全麻后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ProSeal喉罩通气全麻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60例。记录诱导前(T0)、置入喉罩/插管前即刻(T1)、置入喉罩/插管后1min(T2)、3min(T3)、胆囊切除时(T4)、拔喉罩或拔管时(T5)6个时间点的HR、MAP、BIS,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气管插管组于插管后1min、3min、拔管时均较麻醉前、插管前即刻及喉罩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瑞芬太尼、顺势阿曲库铵消耗总量、术毕24h内咽喉疼痛例数气管插管组要明显高于喉罩组,胃管置入比例两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喉罩通气全麻在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有效预防心血管应激反应,避免血压和心率的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9.
李忠华 《医学信息》2005,18(12):1720-1721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疗效。方法将5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静注生理盐水10ml,2min后开始气管内吸引和拔管;B组:拔和前2min静注艾司洛尔2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ral。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并计算心率收缩压积乘积变化。结果B组与A组相比,拔管前2minSBP、DBP、HR、RPP均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时SBP、DBP、HR、RPP均显著降低(P〈0.01),拔管后2minSBP、DBP、HR、RPP均降低(P〈0.05)。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地预防全麻后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irtraq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成功率及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A组采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B组采用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声门显露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A组患者具有较短的气管插管时间以及较长的声门显露时间,且其插管过程中体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较 B组稳定,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可视喉镜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较短的气管插管时间内保持较为持久的声门显露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电子支气管镜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在颈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例拟经口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颈椎手术的ASAI-Ⅱ级患者随机分为电子支气管镜组(A组)和纤维支气管镜组(B组),记录两组基础值(哟)、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与T0期比较,两组患者T1期MBP和HR降低,随后在T2期明显升高,到T3期MBP再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气管插管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例一次插管失败。两组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纤支镜比较,电子镜能明显缩短颈椎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的时间和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通喉罩通气在肺病理活检中的应用。结论对需实施肺活检的25例次成人患者,在快速诱导麻醉下实施三通喉罩插入,标准端口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另一带有密封胶帽端口置入纤维支气管镜,实施肺活检、肺部止血术。记录麻醉前5min时(T0)、插入喉罩后即刻(T1)、通气1min时(T2)、通气5min时(T3)、通气10min时(T4)、手术结束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者通气T1、T2、T3、T4、T5、的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测定T0,T2、T3、T4时间点的血气分析。结果 21例、25次操作中SBP、DBP、HR、VT、AP及PETCO2无明显变化,手术均顺利完成,采取的病理标本满意,诊断明确。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三通喉罩用于肺活检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方便了手术操作,提高了病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ASA I~Ⅱ择期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34例(A组)和单纯全麻34例(B组),观察麻醉前(T1)、插管时(T2)、切皮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5 m in(T5)各时段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A、B组间比较,T1、T5时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T2~T4时段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应激反应小,全麻药量少,病人清醒快,拔管早,术后镇痛完善。  相似文献   

14.
梅玫  王宏  孙晶晶 《解剖与临床》2014,19(5):419-422
目的观察老年人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DEX)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DEX组(n=30)和对照组(n=30)。均采用静脉麻醉,将DEX 2 ml(200μg)加入48ml生理盐水中,配成4mg/L的溶液。DEX组在气管插管成功后10min内泵入0.5μg/ks的DEX溶液,继续以0.5μg·kg^-1·h^-1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在气管插管成功后的10min内泵入0.125ml/kg生理盐水,继以0.125ml·kg^-1·h^-1持续泵入至关腹前。记录2组术前(T0)、术毕(T1)、拔管后5min(T2)、拔管后30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记录停全麻药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至拔管的时间,术前24h、术后24h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与T0比较,DEX组T1~T3的SBP及HR降低,而对照组T1-T3的SB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DEX组T1-T3的SBP及HR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DEX组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2例(6.7%),对照组9例(30.0%),两组POC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1)。结论DEX能改善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且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15.
刘俊  秦元旭 《医学信息》2008,(11):27-29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用于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54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气管内插管全麻组为A组(27例),实施喉罩通气全麻组为B组(27例),比较2组麻醉药物用量,术毕苏醒时间,以及喉痛等麻醉并发症。结果A组及B组麻醉诱导时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A组气管插管及拔管时,心率增快明显,B组麻醉诱导插管平稳,麻醉维持用药量少,苏醒快,并且并发症少。结论喉罩通气全麻用于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是此种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抑制喉罩通气道LMA-Fastrach、LMA-Proseal置管和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瑞芬太尼半数有效浓度以及比较置管期间相应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II级,按置管类型的不同随机均分为T、F、P 3组,每组21例.4 mg/L启动并调整丙泊酚靶控,使得BIS稳定于45~55,之后按Minto药代模式设置并启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5 min后给0.6 mg/kg罗库溴铵,2 min后置管:T组气管插管,F组LMA-Fastrach置管,P组放置LMA-Proseal.比较患者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及置管前后的BIS变化.记录置管前1、2min及置管后5min内的MAP、HR值以判定患者有无心血管反应.应用Dixon-Mood序贯法计算抑制3种置管心血管反应的瑞芬太尼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相比,3组麻醉诱导后MAP、HR均明显下降[MAP:T、F、P组麻醉诱导前后分别为(87.9+10.5)mmHg比(71.6+9.0)mm Hg,(91.8+8.8)mm Hg比(73.5±9.9)mm Hg,(87.2±10.2)mm Hg比(70.9+8.6)am Hg,HR:T、F、P组麻醉诱导前后分别为(78.8±11.6)次/min比(68.7+8.5)次/min,(74.8±10.3)次/min比(64.1±6.7)次/min,(76.7±8.2)次/min比(67.3±8.3)次/min,1 mm Hg=0.133 kPa,P〈0.05],而置管前后的BIS值则无变化(P〉0.05).瑞芬太尼抑制3组置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依次为T组4.47 μg/L、F组4.78 μg/L、P组2.05 μg/L.结论 Minto模式靶控测得瑞芬太尼抑制3种置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 LMA-Fastrach置管略高于气管插管,LMA-Proseal置管则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