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B型超声引导下肝段染色指导肝切除术结合术中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学药物治疗与一般肝切除术加术后TACE的疗效。方法:应用B型超声引导下肝段染色指导肝切除术结合术中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治疗21例肝癌患者(A组),应用一般肝切除术治疗26例肝癌患者(B组),应用一般肝切除术+术后TACE治疗17例肝癌患者(C组),术后定期复查周围静脉血AFP,CT及MRI变化,并随访2年,结果:A组较C组对患者肝功能影响小,A组的术后平均无癌生存时间为21个月,B组的术后平均无癌生存时间为11个月,C组的术后平均无癌生存时间为19个月,A组术后2年内有4例患者出现肝内复发,B组术后2年内有16例患者出现肝内复发,C组术后2年内有4例患者出现肝内复发,结论:B型超声引导下肝段染色指导肝切除术结合术中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的中期疗效优于一般肝切除术,B型超声引导下肝段染色指导肝切除术结合术中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的中期疗效优于一般肝切除术,B型超声引导下肝段染色指导肝切除术结合术中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的中期疗效与一般肝切除术加术后TACE相当,但前者对肝功能的损害少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术中B超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术中B超在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术中B超引导下的肝癌切除术、术中B超引导下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并肝段染色后肝癌切除术与常规肝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6倒肝癌病人在术中B超引导下进行肝癌切除术;41例肝癌病人应用术中B超引导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并肝段染色后行肝癌切除术;35例行常规肝癌切除术。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AFP,CT及MRI,并随访。结果:术中B超对直径〈3cm小肿瘤检出阳性率为93.1%,直径〉3cm为100%;应用术中B超使19.6%(19/97)的病人改变了原手术方案;术中B超引导下的肝癌切除组和B超引导下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并肝段染色后肝癌切除组较常规肝癌切除组术中出血少,对肝功能影响小,其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1.9%、37.8%和24.3%;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3.9%、31.7%和57.1%。结论:术中B超对肝癌定位准确,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彻底性和合理性;B超引导下肝段门静脉阻断灌注化疗并肝段染色后肝癌切除组的临床疗效优于术中B超引导下的肝癌切除组,且它们明显优于常规肝癌切除组。  相似文献   

3.
术中超声引导肝段染色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引导门静脉穿刺肝段染色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超声引导下分别对两组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其中染色组50例,超声引导行门静脉穿刺肝段染色规则性肝段切除术;对照组30例,术中超声定位行常规肝切除术,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肝癌的复发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染色组50例中46例(92.0%)肝段染色成功,拟切除肝段整体着色,与相邻肝段界限清晰,指导临床顺利完成了规则性肝段切除手术;对照组30例术中超声引导下行常规肝切除手术。(2)染色组术中平均出血量(529.35±155.11)ml少于对照组(676.67±264.81)ml。(3)染色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8.7%,4/46)、术后1年肝癌复发率(10.9%,4/50)均低于对照组(30.0%,9/30)、(30.0%,9/30)。(4)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肝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超声引导门静脉穿刺肝段染色指导肝癌切除手术成功率高,规则性肝段切除可有效保存剩余肝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马超  庞春  丁月超 《临床医学》2011,31(3):45-46
目的探索更为有效的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将3年间接受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经门静脉灌注化疗组30例;B组: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组30例;C组:正常对照组20例。A组术后定期经化疗泵行肝脏灌注化疗,B组术后定期经化疗泵行肝脏栓塞化疗,C组肿瘤切除后未置化疗泵。结果 A、B两组术后1年、2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生存率明显高于C组(P〈0.05),而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定期经门静脉化疗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均能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并提高术后生存率,但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取癌栓以及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寻找积极的治疗原发性左叶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方法。方法对 44例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随机分两组 ,A组采用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门静脉取癌栓及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 ;B组行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 ;并对A、B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 2个月后甲胎蛋白 (AFP)阳性率为72 %,生存率一年为 2 2 .7%,三年为 4.5 %。而A组患者术后 2个月AFP阳性率为31.8%,生存率一年为 6 3.6 %,三年为 40 .9%。两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原发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并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化疗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区域化疗对肝癌切除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行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肝癌切除术后206例三种不同区域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6例患者中经门静脉化疗132例(A组),肝动脉化疗21例(B组),肝动脉化疗栓塞53例(C组).A、B、C组复发时间分别为16.97±5.13、16.29±4.01、19.58±4.86个月,C组复发时间长于A、B组(P<0.05);三组病人肿瘤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短期内,肝动脉化疗栓塞比门静脉和肝动脉化疗泵化疗能更好地预防肝癌切除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取癌栓以及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寻找积极的治疗原发性左叶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方法。方法:对44例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随机分两组,A组采用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门静脉取癌栓及肝动脉,门静脉 脉插管化疗;B组行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并对A、B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为72%,生存率一年为22.7%,三年为4.5%。而A组患者术后2个月AFP阳性率为31.8%,生存率一年为63.6%,三年为40.9%,两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并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化疗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取癌栓以及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寻找积极的治疗原发性左叶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方法.方法 对44例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随机分两组,A组采用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门静脉取癌栓及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B组行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并对A、B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为72%,生存率一年为22.7%,三年为4.5%.而A组患者术后2个月AFP阳性率为31.8%,生存率一年为63.6%,三年为40.9%.两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原发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并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化疗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晕海宁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6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2例;A组术前口服晕海宁,B组、C组在术中未灌注化疗药物前肝动脉内分别注射格拉司琼,甲氧氯普胺;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B组分别与C组比较,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4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晕海宁对防治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疗效好,不良反应轻,且价格低廉,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97-1398
将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住院部接收的64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纳入研究并按照其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患者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作不规则性的肝叶切除手术;B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C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术中取栓术;D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术中取栓术和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1、2、3年的总生存率。结果 B组和C组患者1、2、3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较A组显著提高(P<0.05);而D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均较其他3组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门静脉癌栓取出术与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可显著提高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提示TACE术后肝癌复发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癌77例,术前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病变的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血供、肿瘤血管形态、门静脉癌栓形成及肝硬化.术后分析以上因素与TACE疗效的关系.结果有随访结果的65例,随访0.5~3年,其中肝癌结节直径≤10 cm组TACE疗效明显高于直径>10 cm组(P<0.05);癌结节边界清晰、不伴有门静脉栓子组疗效高于癌结节边界不清晰、伴有门静脉栓子组(P<0.05);肝癌结节内血流形态呈分支状或篮网状者, TACE术后癌结节内碘油沉积好,疗效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在TACE术前提示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有利于临床患者的选择及治疗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门静脉癌栓分型在肝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中的意义和疗效。方法 269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分为TACE组(217例)和对照组(52例)。比较不同癌栓分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TACE治疗对Ⅰ型癌栓治疗效果明显,Ⅱ型、Ⅲ型有效,Ⅳ型无效。TACE治疗可延长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生存期(P〈0.01),门脉癌栓分型程度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Ⅰ~Ⅲ型适宜TACE治疗.Ⅳ型不宜行TACE治疗。门脉癌栓分型是决定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对评价肝癌TACE治疗疗效和患者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检塞术(TACE)对肝癌细胞生存素mRNA、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方法 设术前行TACE组(A组)、术前未行TACE组(B组)和正常肝组织组(C组).检测肝组织中生存素mRNA、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 ①A组癌组织生存素mRNA阳性表达率和灰度差值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A组癌组织生存素蛋白阳性表达率和灰度差值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B组癌组织的增殖指数高于A组和C组(均P<0.05).结论 肝癌组织中生存素mRNA及其蛋白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TACE能降低癌组织生存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抑制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经肝动脉栓塞术(TAE)对HBs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影响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将44例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分为术前病毒载量正常组(A1)和异常组(A2),将19例接受TAE治疗患者分为术前病毒载量正常组(B1)和异常组(B2),分别观察治疗前后HBV DNA变化,分析不同术式对病毒激活的影响。结果 A1组和B1组治疗后病毒载量转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治疗前后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治疗前后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能够激活HBV的复制,其原因可能为化疗药物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门静脉癌栓(PVT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2例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分为两组,A组(22例)采用HIFU联合TACE进行治疗,B组(20例)单纯采用TACE治疗。结果HIFU联合TACE组治疗后PVTT有5例消失,12例缩小,比TACE组疗效明显(P〈0.05)。HIFU联合TACE组,有11例患者恢复门静脉血流,癌栓内血供较单纯TACE治疗组明显减少(P〈0.05)。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3.8个月,较同期TACE组中位生存期7.9个月明显延长(P〈0.05)。结论HIFU联合TACE治疗PVTT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6.
TACE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药物量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化疗药物剂量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常规化疗药物剂量、B组应用小剂量化疗药物进行TACE术,两组所用药物种类及栓塞材料相同,TACE术3次/例,手术间隔35±7d。观察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测定每次TACE术前及第三次术后2月时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肽(PCIII)和IV型胶原(IV-C)含量。结果近期疗效,A组:完全缓解(CR)5例(11.1%)、部分缓解(PR)24例(53.3%)、无变化(NC)12例(26.7%)、进展(PD)4例(11.1%);B组:CR2例(6.7%)、PR17例(56.7%)、NC9例(30%)、PD2例(6.7%),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6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是:84.4%vs86.7%、53.3%vs60%、20%vs33.3%、11.1%vs17%,经检验,无明显差异;A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在第一次TACE术后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后差异更加明显(P<0.01);B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在第3次TACE术后2月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小剂量化疗药物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有利于维护肝功能状态,减轻肝纤维化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HCC接受肝切除术5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将其分为门静脉高压组(143例)和无门静脉高压组(369例),观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死亡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期间生存率,并对两组生存状况、影响生存状况因素及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门静脉高压组术前Child-Pugh B级、血清总胆红素20μmol/L、血白蛋白35 g/L及输血者所占比例均高于无门静脉高压组,而肿瘤直径≥5 cm者所占比例低于无门静脉高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高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无门静脉高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高压组随访期间生存率低于无门静脉高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伴门静脉高压、甲胎蛋白20μg/L、肿瘤直径≥5 cm、肝切除范围1个肝段、术前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组织学分化低、切缘0.5 cm、多发病灶肝硬化HCC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后得出肿瘤直径≥5 cm、多发病灶及术前无TACE是导致肝硬化HCC患者肝切除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并非影响肝硬化HCC肝切除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子,HCC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可行肝切除术,肝脏功能保护为肝切除术后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5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TACE组和TACE+胸腺肽组,每组25例,2组均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其中1组术后联合胸腺肽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肿瘤大小、血AFP、肝功能和血常规变化。结果:TACE联合胸腺肽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率>30%者可达56%,较单纯TACE组明显,且AFP下降更明显,而肝功能损害和血细胞减少较单纯TACE组轻。结论:胸腺肽联合TACE治疗能明显减轻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且肿瘤体积缩小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即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同时进行栓塞,阻断或减少肝肿瘤的重要供血,使肿瘤细胞发生坏死、缩小。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不宜手术切除首发或复发的巨大肝癌,只要肝功能为ChildA级,或经积极保肝治疗达到A级,应首选TACE治疗,部分不能手术切除的大肝癌经治疗后还会因肿瘤缩小而获得二期手术切除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因肝癌接受大范围根治性肝切除患者术后接受预防性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r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否安全有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因肝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根治性肝切除,且术后1个月时接受预防性TACE治疗的患者,按肝切除范围是否超过3个肝段分为大范围肝切除组40例和小范围肝切除组40例,对比其TACE术后肝功能、淋巴细胞数值变化以及短期预后。结果 TACE术后两组患者总体肝功能、凝血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未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肝功能衰竭等;TACE术后两组患者辅助性T细胞表达均显著增加,抑制性T细胞表达减少,大范围肝切除组患者更加明显;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于因肝癌接受大范围根治性肝切除的患者,术后预防性TACE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和短期预后,且不增加肝功能衰竭风险,大肝癌患者更能通过预防性TACE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