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11(2):0
固定修复中颈缘的推开经常会导致牙龈组织的损伤。因此,在排龈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证退缩的牙龈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修复体的边缘是确保冠与牙齿生理结合的关键,边缘过低或过高都会增加产生牙周疾病的可能。印模是连接医生和技工的重要环节。医生应尽可能使印模准确记录基牙的解剖结构,预备体边缘,邻牙,牙周组织;操作的同时不损伤基牙的牙周组织。这样制作出的修复体才能与牙齿完全密贴。由法国碧兰公司生产的排龈膏———Expasyl,是一种革新的无创伤暂时性龈退缩技术。Expasyl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有创技术,它打开龈沟迅速而不损伤上皮附着,… 相似文献
3.
4.
5.
Expasyl排龈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俊霞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38(2):146-146
固定修复中颈缘的推开可能导致牙龈组织损伤。因此 ,在排龈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证退缩的牙龈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修复体的边缘是确保冠与牙齿生理结合的关键 ,边缘过低或过高都会增加产生牙周疾病的可能。医生应尽可能使印模准确记录基牙的解剖结构、预备体边缘、邻牙与牙周组织 ;操作时不损伤基牙的牙周组织。这样制作出的修复体才能与牙齿完全密贴。法国碧兰公司生产的排龈膏Expasy1 ,提供了一种革新的无创伤暂时性龈退缩技术。Expasyl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有创技术 ,它打开龈沟迅速而不损伤上皮附着并使暴露的龈沟不出血 ,不渗出。它是一… 相似文献
6.
7.
Expasyl排龈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Expasyl排龈膏是一种膏体状的牙龈退缩剂。作者对58例112颗牙齿采用Expasy1排龈膏进行取模前的牙龈压排,其中105颗牙齿达到满意标准,7颗牙未达满意标准,有效率达到93.7%。取模前用Expasy1排龈膏可以减少牙体预备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和出血,并获得较清晰的印模和模型。 相似文献
9.
10.
范俊霞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2)
固定修复中颈缘的推开可能导致牙龈组织损伤。因此 ,在排龈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证退缩的牙龈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修复体的边缘是确保冠与牙齿生理结合的关键 ,边缘过低或过高都会增加产生牙周疾病的可能。医生应尽可能使印模准确记录基牙的解剖结构、预备体边缘、邻牙与牙周组织 (操作时不损伤基牙的牙周组织 )。这样制作出的修复体才能与牙齿完全密贴。法国赛特力碧兰公司生产的排龈膏Expasyl,提供了一种革新的无创伤暂时性龈退缩技术。Expasyl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有创技术 ,它打开龈沟迅速而不损伤上皮附着并使暴露的龈沟不出血、不渗出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可注射、吸水膨胀性排龈材料的膏剂。方法将吸水膨胀性高分子载体基质与高岭土、氯化铝等药物机械混合,获得一种膏剂材料。采用Expasyl R 作为对照,体外评价其在水中的稳定性和吸水膨胀性能,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排龈效果。结果新型排龈膏体外吸水膨胀,但是可以维持结构的完整性,不会崩解。动物实验也显示无论在牙龈高度退缩和龈沟宽度变化方面都有良好的排龈效果。结论获得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可注射吸水膨胀性、遇水不崩解的排龈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排龈膏和排龈线在固定义齿修复中对牙龈保护、牙体预备、印模清晰度及修复体适合性的作用。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及中文口腔医学杂志。偏倚风险评价由2位评价者使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标准独立完成,同时独立进行数据提取。运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患者1153例,9个研究均为中度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排龈膏能够明显保护基牙牙龈健康[RR=1.05,95% CI (1.00,1.11),P=0.04],提高临床医师对牙体预备满意度[RR=1.17,95% CI (1.07,1.28),P=0.0008],提高印模及模型清晰度[RR=1.08,95% CI(1.03,1.13),P=0.0009],且与排龈线相比,有相似的修复体适合性[RR=1.07,95% CI (0.96,1.19),P=0.21]。结论:排龈膏在保护基牙牙龈健康、提高口腔医师对牙体预备满意度和提高印模及模型清晰度方面优于传统排龈线,在提高修复体适合性上也不逊色于传统排龈线,但还需要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目前常用的排龈药物的排龈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排龈药物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例单个上前牙缺损的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组,应用不同实验药物排龈,以量化打分来评价排龈效果的优劣。结果:3种排龈药物总积分与不含药组总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3种药物总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365);各组唇侧与腭侧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排龈效果比单纯棉线排龈效果好,可以推广应用,而3种药物排龈效果无明显差别;在设计腭侧肩台时,尽量把肩台设计在龈上,这有利于基牙预备体肩台的清晰度。 相似文献
14.
排龈膏在老年人口腔固定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糊剂型排龈材料在老年人固定修复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在对60例门诊患者140颗牙进行固定修复时,采用Expasyl排龈膏于取模过程压排牙龈。对排龈止血效果、印模清晰程度、修复体就位后与牙体的适合性进行评价。结果:采用排龈糊剂压排牙龈的患牙,在排龈止血效果、印模清晰程度及修复体与牙体的吻合程度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应用糊剂型排龈材料进行老年人固定修复临床排龈操作,高效省时、减少椅旁操作时间、提高修复体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排龈药物的排龈效果.方法选择30例志愿者的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共60颗)作为研究牙齿,随机分成A~F共6组,分别使用含不同排龈药物的排龈线进行颊侧排龈处理.A组为盐酸四氢唑啉,B组为盐酸羟甲唑啉组,C组为盐酸肾上腺素,D组为氯化铝,E组为硫酸铁,F组为生理盐水.于排龈前后分别精确取模,获得排龈牙颊侧龈沟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排龈线结合推龈器排龈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损边缘位于龈下12 mm楔状缺损牙齿240颗随机分为排龈线组、推龈器组和联合组,各80颗。排龈线组使用排龈线排龈,推龈器组使用推龈器排龈,联合组使用排龈线结合推龈器排龈。各组均使用可乐丽菲露自酸蚀粘结剂粘结,可乐丽菲露AP-XTM树脂进行充填。治疗后1年随访,追踪观察3组充填材料脱落情况和牙龈健康状况。结果联合组1年后充填材料脱落4颗,充填材料保存完好的76颗患牙中有3颗发生牙龈炎,充填材料脱落率和龈炎发生率分别为5.00%、3.95%。排龈线组1年后充填材料脱落12颗,充填材料保存完好的68颗患牙中有9颗发生牙龈炎,脱落率和龈炎发生率分别为15.00%、13.24%。推龈器组1年后充填材料脱落15颗,充填材料保存完好的65颗患牙中有11颗发生牙龈炎,脱落率和龈炎发生率分别为18.75%、16.92%。联合组的脱落率和龈炎发生率比排龈线组及推龈器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下楔状缺损修复中应用排龈线结合推龈器排龈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三种排龈时间下的排龈效果,为临床上排龈时间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0名志愿者的59颗前磨牙或尖牙,于颊侧龈沟分别进行三种时间的排龈(5、10、15分钟),两次排龈间隔至少2周。制取排龈后的印模并灌制石膏模型。根据模型上牙龈不同位置牙龈与牙面的分离情况,对排龈效果由好到差进行0~3分的评分,其中0分及1分记为满意,比较不同排龈时间下排龈效果得分及满意率间的差异。结果三种排龈时间的排龈效果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排龈时间的延长排龈效果满意率逐渐增大,排龈10分钟即可达到较好的排龈效果满意率。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印模制取前使用单线机械法排龈至少需要10分钟。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排龈技术减少临床牙龈损伤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目的:当需要将固定修复体的边缘放置于龈下,如何才能在牙体预备时尽可能避免损伤周围组织,采集准确印模以获得精美持久的修复效果是临床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方法:作者在对47例门诊患者128颗牙行冠桥修复时,于预备牙及取模过程中应用排龈线排龈,结果:取得良好结果:结论:该技术可减少牙体预备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及出血,能帮助取得清晰的软硬组织界限。健康的牙龈及细微的操作是减少损伤,修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排龈技术在固定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当固定修复中修复体的边缘设计于龈缘下方时,如何在牙体预备时尽量避免损伤牙龈组织,以及取得清晰完整的印模,是修复过程中的难点。排龈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排龈技术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主要介绍了5种常用的排龈技术:机械方法、机械化学方法、旋转磨除法、电刀手术法和激光切除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