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赣州市近年来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赣州市2000—200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37种法定传染病中,该市报告了27种,共报告病例137911例,死亡86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45.10/10万,死亡率为1.53/10万,病死率为0.63%。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报告数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数的73.47%,发病数居前五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麻疹。结论:在法定传染病中,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是该市的防控重点,其中以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和麻疹为先,但性传播疾病中淋病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廖明松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257-257
目的:对红岩镇1985~2004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及流行规律进行分析。方法:对全镇所报告的传染病进行分析,发现20年发病平均递减率为10.05%。结果:其发病率的高低主要受肠道传染病特别是痢疾的影响。结论:提出控制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发病是降低传染病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2021例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蒋武  石海丽 《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609-1610
目的了解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为防治儿童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报出的2021例儿童法定传染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儿童法定传染病主要以痢疾、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梅毒、麻疹、流行性感冒为主,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居主要地位,以男童、散居儿童为主。结论预防可免疫性传染病的发生、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做好儿童群体保健工作是防治儿童法定传染病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南宁市2004年0~6岁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斌  石健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0):733-735
目的:了解南宁市0~6岁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开展儿童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4年南宁市0~6岁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资料结果2004年年南宁市0~6岁儿童发生乙、丙类传染病20种6635例,发病率为1094.01/10万,发病率居前10位的病种主要依次是除霍乱痢疾伤寒及副伤寒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梅毒、麻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风疹、猩红热、乙型肝炎。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在南宁市0~6岁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分类构成上占主要地位,发病6230例,占发病总数的93.89%。死亡病种4种、死亡9例,死亡率为1.48/10万,其中狂犬病和新生儿破伤风死亡7例,占死亡总数的77.78%。结论当前危害南宁市0~6岁儿童病的主要传染病是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南宁市今后儿童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调兵山市1996-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调兵山市1996-2007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年法定传染病共报告16种11735例。年均发病率为417.08/10万。甲类0种,乙类12种11052例,年均发病率392.80/10万。以肠道传染病为主(59.64%)。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肺结核)呈逐年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痢疾)在200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为乙类主要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主要是其它感染性腹泻)呈上升趋势,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为丙类主要传染病。结论痢疾是影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的最主要疾病,预防控制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是今后的工作重点。同时应加大对梅毒、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的监控力度。根据疫情分析结果,开展强化免疫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发病率上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1 资料来源1998年1月至12月共发现各种传染病708例,年龄8个月~85岁,其中男426例,女282人,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所在地防疫站和医院。2 结果本组708例占全区人口的131%。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共654例,占924%,其中病毒性肝炎72例,痢疾130例,感染性腹泻448例,伤寒和副伤寒4例;余为呼吸道传染病,共46例,占65%,其中肺结核35例,其他11例(见附表)。附表 1998年708例各种传染病发病情况(男/女)月份病毒性肝炎痢疾肺TB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伤寒和…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成都市十县(市)三十年急性病病种谱化及其在不同时期的顺位,六十至七十年代以虫媒及动物源性传染病为主,八十年代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始终居第二位)十五种主要传染病中,多数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痢疾、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提示肠道传染病是今后的防制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辽阳市1955—2007年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政府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2000和SAS8.2软件,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辽阳市1955—2007年报告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种进行分析。结果辽阳市1955—2007年主要肠道传染病发病病种为痢疾、伤寒、霍乱、脊髓灰质炎和甲肝,年均发病率范围分别在14.28/10万-342.79/10万、0—37.40/10万、0—1.27/10万、0.1—8.55/10万和1.59—55.11/10万。肠道传染病死亡率50年代为1.53/10万,进入21世纪无死亡病例报告。结论自1955年辽阳市报告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痢疾是左右大疫情和肠道传染病疫情的主要病种。肠道传染病防制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仍然是辽阳市应重点防制的传染病病种。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成都市十县(市)三十年急性传染病病种变化及其在不同时期的顺位。六十至七十年代以虫媒及动物源性传染病为主,八十年代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呼吸道传染病始终居第二位)。十五种主要传染病中,多数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痢疾、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提示肠道传染病是今后的防制重点。  相似文献   

10.
某市1950-1993年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由于计划免疫的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率逐年下降。肠道传染病从80年代开始占绝对优势,主要是痢疾和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龙岗区2005-2011年共报告肠道传染病9种,累计5563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42.42/10万,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49.90%。无霍乱、脊髓灰质炎报告。死亡13例,死亡率为0.061/10万。发病率排列前3位的疾病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痢疾(包括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病例集中于春秋两季,5-7月为第1个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总数34.56%。9-12月为第2个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总数42.53%。男女性别比为1.71:1。5岁以下年龄组占肠道传染病总数的82.23%。结论2005-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肠道传染病发病有上升趋势,散发为主,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万源市计划免疫前后的疫情动态,为今后传统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并结合升趋势检验。结果:①历年累计疫情呈下降趋势;②预防接种期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69.72%;计免冷链期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74.5%。③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万源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肠道传染病,其中,以痢疾、病毒性肝炎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保山市2005~2008年主要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保山市2005~2008年报告的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痢疾等主要肠道传染病病例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8年保山市共发现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痢疾等主要肠道传染病3171例。发病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4.25/10万、32.25/10万、32.99/10万、20.95/10万,平均发病率是33.55/10万。结论保山市主要肠道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对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三种主要肠道传染病仍应加强防治。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同时加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测、监督管理,把好病从口入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海西州12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海西州1997年-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年-2008年我州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7 4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3.90/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病毒性肝炎(其中:乙肝占病毒性肝炎的77.68%)、 痢疾、肺结核.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90.13/10万,占总发病数的49.53%,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09.60/10万(其中:痢疾占肠道传染病总病例的64.48%),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83.58/10万,(其中:肺结核占呼吸道传染病总发病的65.96%).结论:我州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持续居各类传染病之首,2003年我州乙肝疫苗已列入儿童计划免疫,今后有望降低乙肝发病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痢疾、肺结核,是我州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痢疾是法定传染病中发病率较高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为做好痢疾的防治工作,我们于2000年对永春县346例卡片报告的痢疾患资料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湄潭县传染病流行趋势及特征,为制定传染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近5年法定传染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5973例,死亡25人,年均发病率249.98/10万,死亡率1.05/10万。发病居前三位病种是肺结核占66.62%;肝炎占16.91%;痢疾占8.64%;其它传染病仅占7.84%;在各类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逐年下降,呼吸道和血源性传染病逐年上升。结论肺结核、乙肝、痢疾是湄潭县传染病防治重点,其它疾病仅为散发,要加强健康教育及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1、塘厦镇6年来传染病发病率呈N型走势。2、病谱构成显示肠道传染病痢疾跃居第一位,病毒性肝炎在向前顺位。3、发病人员以农民、工人尤其是外来人员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加强海军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了解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为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报告1992~1994年海军部队主要传染病的发生概况。方法:分析当前对部队威胁较大的几种主要传染病。结果:主要传染病中发病处于上升趋势的传染病为痢疾、麻疹、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而发病处于下降趋势的传染病为疟疾、感染性腹泻。以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为主要传染病,且痢疾、麻疹发病率有继续上升趋势。结论:今后工作重点仍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主。  相似文献   

19.
谢刚  笪旭辉  张国明  温念平 《吉林医学》2013,34(10):1886-1889
目的:分析2005年~2011年红原县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状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红原县2005年~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2011年红原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3 236例,死亡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 170.05/10万,年均死亡率1.45/10万,年均病死率0.12%,无甲类传染病报告,2007年发病率最高,2011年发病率最低;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居各类传染病发病1,2位,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县城发病高于农村,男性发病高于女性,肺结核、痢疾、乙型肝炎、麻疹和炭疽位居传染病发病构成比前5位。结论:红原县法定传染病发病处在一个较高水平,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仍是今后防治工作重点,同时应加强结核病、痢疾、乙型肝炎和炭疽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与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0年围场县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订相应的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围场县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围场县2010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6种4 811例,报告发病率为1 006.55/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痢疾。各类传染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3 374例,占发病总数的70.13%;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765例,占发病总数的15.90%;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587例,占发病总数的12.20%。结论加强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控制工作是围场县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