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0~2岁婴幼儿的喂养方式和碘营养状况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的18个省辖市各随机抽取2个县,每个县调查100名0~2岁婴幼儿的尿碘水平、喂养方式、生长指标。利用WHO Anthro软件计算年龄别体重评分(weight for age Z score,WAZ)和年龄别身高评分(height for age Z score,HAZ)。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探讨碘营养水平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身高和体重的影响。结果 不同碘营养水平之间,13~18月龄组婴幼儿WA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494,P = 0.043);不同喂养方式之间,13~18月龄组WAZ差异有显著性(F = 3.040,P = 0.049),19~24月龄组HA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428,P = 0.034)。在校正了父母亲身高和体重、母亲年龄和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变量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3~18月龄的婴幼儿尿碘水平在50 μg/L以下的婴幼儿体重显著低于尿碘水平在50 μg/L以上的婴幼儿,未发现碘营养水平和身长的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在13~18月龄组,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体重偏低(t = - 2.381,P = 0.018);但在19~24月龄组,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身长偏高(t = 2.639,P = 0.009)。结论 碘营养水平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应保持婴儿适宜的碘营养水平。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生长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深圳市龙岗区6月龄婴儿维生素A水平,分析维生素A缺乏症的影响因素,为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9年1—12月在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1638例6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检测婴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并分析维生素A缺乏症可能的影响因素。1638例婴儿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n=1005)、混合喂养组(n=228)和配方奶喂养组(n=405);根据维生素AD补充情况分为持续补充组(n=183)、交替补充组(n=420)及单独补充组(n=1035)。结果6月龄婴儿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0.30±0.07)mg/L。维生素A缺乏的婴儿882例(53.84%),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0.24±0.03)mg/L,其中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795例(48.53%),亚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87例(5.31%);维生素A正常的婴儿756例,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0.36±0.06)mg/L。持续补充组维生素A缺乏症检出率明显低于交替补充组及单独补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818、36.050,均P<0.05)。母乳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维生素A缺乏症检出率均高于配方奶喂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3.482、47.534,均P<0.05)。早产的婴儿维生素A缺乏症检出率高于足月的(χ2=16.957,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乳喂养(OR=4.196)、混合喂养(OR=3.466)增加了婴儿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生风险(均P<0.05);持续补充维生素AD(OR=0.361)、足月(OR=0.326)、6月龄时未患营养不良(OR=0.257)、6月龄内未患呼吸道感染(OR=0.675)降低了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生风险(均P<0.05)。结论深圳市龙岗区6月龄婴儿维生素A缺乏症检出率较高,母乳喂养儿、混合喂养儿及早产儿出生后6月龄内应及时、合理地补充推荐摄入量的维生素AD。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天津市6~8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婴儿贫血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天津市16个行政辖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6~8月龄婴儿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婴儿22 659例,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为6.69%。低出生体重儿(OR=2.34,95%CI:1.74~3.15,P 0.01)、分娩前贫血(OR=1.20,95%CI:1.02~1.41,P0.05)、分娩孕周37周(OR=1.69,95%CI:1.29~2.21,P0.01)、剖宫产或阴道手术产(OR=1.32,95%CI:1.16~1.51,P0.01)及分娩产次≥3次(OR=1.24,95%CI:1.06~1.46,P0.01)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女婴(OR=0.72,95%CI:0.63~0.82,P 0.01)、非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OR=0.58,95%CI:0.49~0.67,P0.01;人工喂养OR=0.39,95%CI:0.28~0.54,P0.01)、孕早期血红蛋白(Hb)高(OR=0.99,95%CI:0.98~0.99,P0.01)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天津市6~8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为多种影响因素联合作用所致,应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及孕期保健管理,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添加适量辅食,以有效降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农村6~23月龄婴幼儿的贫血情况,以及出生后0~6个月的喂养方式和家庭经济状况对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甘肃贫困地区农村6~23月龄婴幼儿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信息,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6~23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58.2%,男童贫血患病率(61.0%)趋势高于女童(5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月龄组婴幼儿的血红蛋白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5.206,P<0.01),6月龄开始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到12月龄时最低,从15月龄开始血红蛋白水平随月龄的增长开始逐渐升高。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与贫血患病率是一致的,6!月龄婴儿的贫血患病率较高,12~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达到最高,12~月龄后随月龄的增长患病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幼儿血红蛋白含量和贫血患病率有显著差异(χ2=9.245,P<0.05),人工喂养儿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混合喂养儿和母乳喂养儿,贫血患病率显著低于母乳喂养儿和混合喂养儿(χ2=8.529和7.173,P<0.05)。家庭经济状况与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F=0.637,P值均P>0.05);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贫血患病率趋于较低(χ2=1.666,P>0.05)。结论婴儿12月龄!时血红蛋白含量最低和贫血率最高,人工喂养儿贫血患病率显著低于母乳喂养儿和混合喂养儿,家庭经济状况对贫血患病率的影响不明显。提示应关注和改善6月龄以上婴幼儿的铁营养状况和贫血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西安市第一医院所属地段婴幼儿喂养情况,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及疾病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582例婴儿根据出生后前4~6个月的喂养方式分为完全母乳喂养组,部分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分别从1个月开始每月测量身长、体重到其1岁时,并记录婴儿1岁内"四病"的患病情况.结果 完全母乳喂养组,部分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婴儿6月龄时的身长分别为68.41±2.31cm、68.25±2.39cm及68.06±2.41cm,体重分别为8.33±0.99kg、8.18±1.01kg及8.07±0.98kg,方差分析提示不同喂养方式婴儿6月龄时身长、体重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身长F=36.71,体重F=34.54,均P<0.05),身长及体重超均值率也有统计学意义(身长χ2=11.940,P=0.03;体重χ2=7.105,P=0.029),其中完全母乳喂养与部分母乳喂养儿高于人工喂养儿;1岁时,3种喂养方式婴儿身长分别为76.31±2.33cm、76.28±2.35cm及76.19±2.43cm,体重分别为10.32±1.36kg、10.41±1.38kg及10.43±1.36kg,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身长F=19.31,体重F=18.89,P>0.05);3种喂养方式的婴儿1岁内"四病"患病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2.398,P<0.05).结论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喂养方式,可降低"四病"患病率,在无母乳的情况下,配方奶粉不失为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张丹  刘春梅  杨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571-3572
目的:了解3~6月龄婴儿智能发育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CDCC)测验2007年12月~2008年2月来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定期健康检查的3~6月龄婴儿270名,询问影响因素,并用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婴儿智力发育影响因素。结果:270名3~6月龄婴儿智力发育中等水平,出生体重、胎龄、婴儿的喂养方式对婴儿智力发育有显著影响;冬季可能阻碍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结论:减少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提倡母乳喂养,冬季减轻婴儿衣物的束缚,加强运动功能训练可促进婴儿智力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婴幼儿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地区1272名婴幼儿进行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情况调查。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6个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70.0%,33.0%的婴幼儿在6个月龄内添加了强化铁米粉。多因素分析,接受过母乳喂养宣传(OR=2.191,95%CI:1.695~2.833)、民族(OR=1.173,95%CI:1.080~1.275)和出生低体重(OR=0.579,95%CI:0.376~0.892)与6个月龄内是否纯母乳喂养有关联;民族(OR=1.141,95%CI:1.047~1.242)和婴幼儿贫血(OR=1.406,95%CI:1.054~1.877)与添加强化铁米粉有关联。结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纯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辅食添加不合理,应通过电视、广播、热线电话等方式宣传通俗易懂的科学喂养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合理喂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6月龄母乳喂养婴儿贫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国5个城市436例完全母乳喂养满4个月的14个变量被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其中非贫血婴儿进行为期2个月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婴儿6月龄时贫血发病率为25.2%.婴儿4月龄时血红蛋白值(Wald=9.163,OR=0.904,95% CI:0.846~0.965)、母亲孕期被动吸烟(Wald=12.273,OR=6.864,95%CI:2.336~20.164)、婴儿5月龄时喂养方式(Wald=3.975,OR=2.789,95%CI:1.017~7.646)、母亲年龄(Wald=4.545,OR=3.777,95%CI:0.788~18.099;OR=6.023,95% CI:1.156~31.383)等因素与婴儿6月龄时的贫血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婴儿4月龄时血红蛋白水平和完全母乳喂养对预防6个月婴儿发生贫血有积极作用,同时应避免孕期被动吸烟和高龄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喂养方式和早期BMI增量与1岁婴幼儿超重和肥胖的关联。方法选取出生日期在2012年1-6月,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出生、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同时在《儿童保健管理健康检查表》上记录社会人口统计学和喂养情况等信息。最终,有完整资料的共1 113份,其中男孩590名,女孩523名。使用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岁婴儿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22.80%和6.20%。巨大儿、父母文化程度高、人工喂养、0-3个月和3-6个月BMI增量大的1岁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了多种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是1岁时婴儿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OR=0.62,95%CI:0.42-0.92),较大的0-3个月BMI增量(OR=1.52,95%CI:1.39-1.67)和3-6个月BMI增量(OR=1.43,95%CI:1.27-1.61)是1岁婴儿超重和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纯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超重及肥胖的发生有保护作用,而早期快速的增长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0~4月龄不同喂养方式对足月产单胎正常儿0~12月龄体格生长速率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7月1日~2008年7月31日在该院出生的211名足月产单胎正常儿为研究对象,按喂养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母乳喂养组115名、混合喂养组96名。将所有婴儿分为13个月龄组进行体重和身长测量,比较各项体格指标的增长值变化,评价每名婴儿在3、6、9、12月龄的营养状况(Kaup指数法)。结果: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重增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喂养组3月龄与12月龄身长增长值较母乳喂养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月龄两组婴儿的身长增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喂养方式婴儿各月龄营养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喂养可导致婴儿生长发育偏离健康母乳喂养婴儿,生后坚持母乳喂养对婴儿期达到最佳生长发育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婴儿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并筛选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医院进行卡介苗接种的签署知情同意的854名3~6个月婴儿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基本内容包括婴儿的月龄、性别、出生身长、出生体重等信息,对婴儿及其母亲进行实验室相关项目的检测:婴儿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全血铁元素含量、血液锌原卟啉(ZPP)、血清铁蛋白(SF)的测定、母亲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血清铁(SI)。分析营养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婴儿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龄婴儿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2.06%、7.38%和2.1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儿的月龄4~5个月(OR=0.496,95%CI:0.272~0.905)是贫血的影响因素;婴儿的月龄5~6个月(OR=0.334,95%CI:0.125~0.891)和第1次吃奶时间(第2天)(OR=2.359,95%CI:1.191~4.675)是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婴儿的铁营养状况有所好转,月龄和开奶时间均可影响婴儿的铁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婴、幼儿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规范4:2:1保健的1254例1~6个月(A组,n=540)、6~12个月(B组,n=360)、12~18个月(C组,n=354)儿童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其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含量,同时回顾性追踪母亲孕期保健资料,对采集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总检出率为19.86%(249/1254),其中A,B,C组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6.11%(141/540),19.17%(69/360),11.02%(39/354),随年龄增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下降。单因素分析显示,A组婴儿中,纯母乳喂养儿(n=414)和非纯母乳喂养儿(n=126)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2.46%(93/414)和38.10%(48/12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纯母乳喂养儿中,及时和过晚添加辅食儿(n=309 vs n=105)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6.50%(51/309),40.00%(42/10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母亲孕期保健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49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中,孕妇孕晚期缺铁性贫血为78例(31.5%)。结论婴、幼儿饮食结构不合理和母亲孕晚期缺铁性贫血,是导致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围生期保健,提倡婴儿期母乳喂养的同时注意适时(4~6个月龄时)添加辅食,是减少婴儿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6~36月龄儿童体格发育、营养状况、微营养素摄入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012年3月至9月,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制定的24小时膳食调查问卷询问318名主要养育人关于儿童过去24小时的膳食情况,同时测定儿童体重、身长,未梢血血红蛋白和微量元素锌、铜、镁、钙、铁。结果儿童轻度低体重发生率为5.97%,生长迟缓发生率为1.89%,超重发生率为14.47%,肥胖发生率为5.35%。轻度贫血发生率16.04%,1例中度贫血。锌缺乏发生率为78.1%,铁缺乏发生率为13.5%,铜、钙和镁未见异常。锌、血红蛋白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38、28.543,均P〈0.05)。6~12月龄组缺锌和贫血发生率较其他年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0、28.166,均P〈0.05)。膳食矿物质锌、铁摄入量明显低于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添加辅食的月龄大(OR=1.384,P=0.003)、摄入的零食种类多(OR=1.749,P=0.046)为缺锌的危险因素。身高为中上及以上的儿童,膳食维生素c、钙、母乳摄入量较身高低于中上的儿童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1.90、2.04,均P〈0.05)。结论深圳6~36月龄儿童的轻度贫血、锌缺乏症、肥胖和超重问题较多。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注重营养均衡,特别是合理摄入微营养素,有利于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儿童的贫血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筛选出1272名3岁以下儿童对其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及血红蛋白测定。所得资料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6.3%,6~12月龄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以后贫血患病率随月龄增加而下降。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民族、看护人、体重低下、生长迟缓、过去2周内腹泻、母亲贫血、6个月龄内喂养方式、辅食添加种类(配方奶粉、普通牛奶、铁米粉、动物肉类、水产品)及辅食添加方式与3岁以下儿童贫血有统计学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低下(OR=1.581,95%CI:0.967~2.586)、过去2周内腹泻(OR=2.143,95%CI:1.453~3.160)和母亲贫血(OR=2.211,95%CI:1.611~3.036)均是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6个月龄内混合喂养(OR=2.184,95%CI:1.561~3.055)和人工喂养方式(OR=5.282,95%CI:2.507~11.131)相对于母乳喂养是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而添加普通牛奶(OR=0.721,95%CI:0.524~0.991)和添加铁米粉(OR=0.599,95%CI:0.496~1.055)是儿童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等将有助于改善儿童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对6~12月龄段婴幼儿体格生长与营养状况的影响,为婴幼儿科学喂养及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2月出生且在上海市闵行区所有13家社区完成6、9(8~10个月)和12(11~14个月)月龄段3次随访的婴幼儿,线上问卷调查其基本信息,门诊随访其喂养方式、体格生长(体质量、身长、头围)及营养状况(超重、肥胖、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缺铁性贫血),其中缺铁性贫血仅于6和12月龄段监测。依据不同喂养方式,6月龄段分为纯母乳喂养(EBF)、混合喂养(MF)和人工喂养(AF)组,9、12月龄段分为MF和AF组,分析各组婴幼儿随访结果的差异。【结果】共纳入470例儿童,其中6月龄段EBF、MF、AF组分别为130(27.66%)、288(61.28%)和52例(11.06%);9、12月龄段MF组分别为319(67.87%)和196例(41.70%)。不同喂养方式的6~12月龄婴幼儿体格生长(体质量、身长、头围)与营养状况指标(超重、肥胖、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月龄段婴幼儿EBF组缺铁性贫血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6月龄内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状况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调查嘉兴市区2011年7月-2012年6月出生的341名健康婴儿,分别在出生后42 d、6月龄检测血常规,体格检查,收集喂养资料和6月龄发育筛查测试( DST)。结果出生后42 d婴儿贫血患病率为37.54%。男婴40.54%与女婴33.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月龄婴儿贫血患病率为19.35%,其中新发占48.48%。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婴儿贫血患病率,42 d 时分别为30.82%、41.40%和47.3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6月龄时分别为38.20%、16.38%和9.56%,3组间比较以母乳喂养组患病率最高( P〈0.05)。DST筛查显示,发育筛查( DQ〈70)的异常率自42 d~6月龄血红蛋白持续低下的婴儿为11.76%,明显高于6月龄新发贫血组3.13%和非贫血组1.82%(P〈0.05)。结论婴儿早期贫血持续状态对婴儿的神经精神发育存在潜在的影响,要重视婴儿早期血红蛋白的检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某社区婴儿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市某社区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某社区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出生的190例6月龄婴儿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与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该社区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21.58%,经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喂养方式和4~6个月是否添加辅食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影响因素,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4~6个月未添加辅食的OR值分别为3.0和19.8。[结论]在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应注意合理添加辅食和适时补充铁元素,以减少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凉山州贫困地区4个重点贫困县6~24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和家长喂养行为,为开展儿童营养与健康干预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4-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4个重点县1 244名6~24月龄婴幼儿进行体格测量、血红蛋白含量检测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凉山州4个重点县6~24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51.9%,低体重率为9.5%,生长迟缓率为25.6%。多因素分析显示,婴幼儿性别、月龄、母亲学历、母亲职业、是否认为满3个月就可以添加辅食、是否知道谷类泥糊状食物是最适合首先添加的辅食、是否知道动物血或红肉是婴幼儿补铁的最好来源、是否知道贫血与铁缺乏有关、是否吃过母乳、6月龄后是否继续母乳喂养是影响婴幼儿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凉山州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亟待改善,婴幼儿看护人喂养知识不足。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的育儿素养,掌握营养包的有效服用方法,纠正不正确的的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