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规范门诊日志登记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对传染病按照逢诊必登门诊日志的原则,做好门诊日志登记工作。但是为什么要建立门诊日志以及怎样建立门诊日志,《管理办法》并未作出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报告管理办法)为医疗机构规范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提供了指南,为卫生监督机构监督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使这一法规更好地应用,现结合我们在传染病监测、监督工作中的实际,提出《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学习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工作情况,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质量,不断完善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系统.方法 对威海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登记使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进行随机抽查.结果 法定传染病总体漏报率控制在7%以下;传染病的诊断符合、传染病报告及卡片填写等情况市级医疗机构最好,民营医疗机构最差.门诊日志登记使用情况,市级医疗机构使用率最高,而登记完整率较低.结论 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管理质量,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将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2002年信阳市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加强信阳市传染病报告工作,掌握信阳市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现状,于2002年底对所辖8县2区卫生防疫站、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同时进行了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检查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信阳市2002年传染病报告管理和漏报调查结果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2002年的报数据。1.2方法根据《全国传染病报告管理和漏报调查方案》,对信阳市疫情组织、疫情制度、传染病报告知识、门诊日志、病房登记、化验登记、疫情卡片质量等项目进行检查。门诊…  相似文献   

5.
杨延民 《职业与健康》2007,23(22):2074-207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了解肥城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漏报情况和报告质量。笔者于2006年11月对辖区内16家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了传染病漏报调查和网络直报报告质量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本辖区内2处市级医院和14处乡镇(办事处)卫生院。1.2调查内容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疫情报告制度的建设及落实情况;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转情况;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查登记、出入院登记、传染病登记簿、传染病报告卡的建立与…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执行情况,及时了解我县各医疗机构疫情管理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疫情报告工作质量,怀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8年6月27日~7月24日,对本县疫情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卫生政策》2006,(10):16-16
近日。卫生部以卫疾控发(2006)332号文,下发了《关于修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第37号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8.
《中国卫生产业》2006,(10):13-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卫生部近日修订了2003年11月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此次修改后部分涉及公众的条款如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  相似文献   

9.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疫情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工作的基础。医疗机构发现患者并报告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务。目前,综合医院传染病报告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卫生政策》2004,(3):21-24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04-01-01全国“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的启动,使传染病报告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医疗机构通过网络直报报告传染病疫情,成为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的直接源头,其报告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整个疫情报告质量的好坏。因此,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新颁发的《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明确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考核的职责,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检查工作有了法律依据。这里就网络模式下如何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检…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 )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为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全省疾病监测点法定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管理,查清传染病的漏报情况,以提高疾病监测工作质量,1997年在全省19个疾病监测点的109所医疗单位开展了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来自全省19个疾病监测点卫生防疫站上报资料。2.方法: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采用从医院门诊日志、住院病历登记和化验室登记中查传染病病例,然后与该监测点卫生防疫站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核对,从中发现漏报病例。同时对该医院的疫情管理规章制度、医生对传染病防治法的了解程度、有无门诊日志、化验登记和保健科资料等以及传染病报告的及时、准确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分。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规范传染病防治工作,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我们对全省112所综合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在全省14个市范围内每市随机抽取1所三级医院(14所)、2所二级医院(28所)、4所乡镇医院(56所)和1所个体诊所(14所),共112所综合医疗机构。通过现场检查,填写医疗机构检查表,进行资料汇总分析。调查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包括传染病疫情管理、消毒隔离、宣传培训等相关项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下的青浦区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质控成效。方法建立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FMEA模式,根据FMEA风险数(RPN)制订调查表,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调查。结果共筛选出17个流程环节。医疗机构疫情管理班子、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医疗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流程与制度建设和院内自查情况RPN居前5位,其RPN值依次为224、200、168、147和144。16家医疗机构中:高风险的3家,较高风险的10家,中等风险的3家;17个流程环节中,得分率最低的5个环节为医院是否建立相应疫情报告管理风险评估体系、该院是否推行凭身份证挂号制度、门诊日志与出入院登记、医疗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和医疗机构疫情管理班子,其得分率均低于60.00%。筛选的医院是否建立相应疫情报告管理风险评估体系、该院是否推行凭身份证挂号制度、门诊日志与出入院登记、医疗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医疗机构疫情管理班子、院内自查情况、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和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流程与制度建设等8个薄弱环节干预后得分率86.72%高于干预前75.00%(t=4.99,P=0.002)。结论 FMEA模式运用于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风险管控,能有效发现高危环节,干预后能取得良好效果,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记者朱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卫生部近日修订了2003年11月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此次修改后部分涉及公众的条款如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医院防保信息一体化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实现疾病报告和监测管理、慢性病的监测和统计分析、免疫规划和妇幼信息的统计和上报等工作的自动化。方法在医院信息化系统内建立《上报疾病诊断字典》和报告卡,主动搜索医生诊断,使需报疾病一旦诊断便自动报告;自动识别、提取、整合和统计HIS中的相关信息,建立HIS与LIS、PACS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序,形成上报疾病自动查漏、门诊日志自动填充和各种统计报表自动生成的信息体系。结果使疾病漏报检查自动化,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化验阳性结果登记和各种报表自动生成;使防保科工作从手工操作转为信息自动化,从技术上消灭了疾病报告的迟报、漏报或错报现象。结论本系统可提高医院预防保健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对传染病和其他疾病进行实时监控,为控制疫情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和掌握我省《传染病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 ,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收集 2 0 0 3年 1~ 5月份的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和 2 0 0 2年度消毒管理信息 ,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DC单位疫情报告率为 1 0 0 % ,6 6 .6 7% (2 0 / 30 )的CDC能够对辖区内发生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87.2 9%的医疗机构建立了门诊日志 ;6 3.5 6 %的医疗机构有传染病登记簿 ;传染病漏报率为 8.85 % ;37.2 9%的医疗机构建立了医院感染控制组织 ,72 .4 6 %的医疗机构有日常消毒隔离制度 ,4 4 .92 %的有传染病隔离制度 ,2 0 0 2年度举办消毒技术培训 4 5 6次 ,全年培训 2 0 6 0 1人次 ,平均为 1 .0 3次 /人 /年 (2 0 6 0 / 2 0 0 91 )。结论 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 ,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业务培训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全面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 ,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准确掌握定陶县的传染病疫情动态 ,2 0 0 0年 11~ 12月 ,按《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检查和居民回顾性调查方案》 ,对定陶县部分医疗机构及居民进行了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调查定陶县人民医院 ;抽取力本屯和姑庵2处乡镇 ,每乡镇调查卫生院与东、西、南、北、中方向各 1处村卫生室。调查医疗机构 2 0 0 0年 1~ 10月的门诊日志或病历、住院登记、化验室登记 ,查找传染病病例 ,然后与县卫生防疫站传染病报告卡核对 ,无卡者为漏报。县医院调查 5 0例以上 …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深入贯彻,哈尔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工作得到不断加强,急性传染病的报告率达98%~99%,为全市急性传染病的疫情统计、分析、疾病预测与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近3年的疫情资料显示,哈尔滨市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的发病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为此,做好肝炎的疫情管理,是当前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1 哈尔滨市医疗机构肝炎诊断水平现状 1.1 国家卫生部于1997年颁布了我国肝炎分型诊断的新规定,即在既往要求做甲、乙、未分型肝炎诊断报告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丙、丁、戍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