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梅毒发病率的增长,胎传梅毒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孕妇缺乏梅毒血清学筛查及梅毒孕妇不正规的治疗是导致胎传梅毒发生的主要因素.胎传梅毒在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与后天梅毒有所不同.临床上大多数胎传梅毒患儿在出生时并无临床症状,对无症状的患儿仅依据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孕妇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的阳性结果诊断胎传梅毒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临床上对出生时无症状的胎传梅毒患儿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梅毒发病率的增长,胎传梅毒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孕妇缺乏梅毒血清学筛查及梅毒孕妇不正规的治疗是导致胎传梅毒发生的主要因素.胎传梅毒在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与后天梅毒有所不同.临床上大多数胎传梅毒患儿在出生时并无临床症状,对无症状的患儿仅依据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孕妇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的阳性结果诊断胎传梅毒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临床上对出生时无症状的胎传梅毒患儿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梅毒发病率的增长,胎传梅毒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孕妇缺乏梅毒血清学筛查及梅毒孕妇不正规的治疗是导致胎传梅毒发生的主要因素.胎传梅毒在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与后天梅毒有所不同.临床上大多数胎传梅毒患儿在出生时并无临床症状,对无症状的患儿仅依据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孕妇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的阳性结果诊断胎传梅毒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临床上对出生时无症状的胎传梅毒患儿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4.
胎传梅毒是由于孕妇感染梅毒后、梅毒螺旋体经胎盘感染胎儿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胎传梅毒危害严重,可造成胎儿的流产、早产甚至死产等多种并发症。胎传梅毒血清学抗体检查仍然是实验室诊断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胎传梅毒控制策略之一。虽然胎传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但判读结果时也须参考孕妇的过去史、检查、治疗等资料;同时,胎传梅毒宜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治疗和随访策略。  相似文献   

5.
胎传梅毒是由妊娠母体内苍白密螺旋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的先天性全身疾病.妊娠梅毒的分期、产前非梅毒血清学滴度高低、治疗的情况、产前检查次数及父方因素,如梅毒病史不明等相关高危因素均可能与胎传梅毒的发病率相关.胎传梅毒可导致胎儿死产、早产等严重不良后果,给孕妇、家庭甚至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了解胎传梅毒相关的高危因素,可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减少胎传梅毒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妊娠梅毒和胎传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由于免疫反应及细胞因子水平随病期的进展而变化,导致不同的妊娠结局,包括胚胎死亡、流产、早产或娩出胎传梅毒患儿;妊娠期间机体免疫反应状态的改变也会影响母体及胎传梅毒的自然病程。因此,进一步了解妊娠与梅毒的相互影响,揭示妊娠梅毒和胎传梅毒发生发展的规律,对于有效地控制梅毒的母婴传播,预防梅毒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降低胎传梅毒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胎传梅毒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症状胎传梅毒的诊断一直是一个难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免疫印迹法、酶免疫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有希望成为诊断胎传梅毒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胎传梅毒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女 ,45天。生后 1月余双上下肢、手足见类圆形红斑及暗红斑 ,部分红斑上有少许脱屑 ,以双手足为甚 ,伴发热。WBC 12 .5× 10 9/L。TPHA(+ ) ,RPR 1∶3 2阳性 ,其母TPHA(+ ) ,RPR 1∶16阳性。例 2 ,男 ,7天。生后 2h出现双手足脱屑性、浸润性铜红色斑 ,见脓疱 ,渐蔓延至周身 ,伴发热 ,活动受限。一般状态欠佳 ,四肢呈软瘫状。WBC14 .0× 10 9/L ,RPR 1∶16阳性 ,TPHA(+ )。其父、母均TPHA(+ ) ,RPR 1∶16阳性。诊断 :胎传梅毒。予青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胎传梅毒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症状胎传梅毒的诊断一直是一个难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免疫印迹法、酶免疫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有希望成为诊断胎传梅毒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胎传梅毒1例     
患儿男性,1998年8月4日出生。出生时即发现全身皮肤紫红斑及大小不等水疱,哭声嘶哑,鼻分泌物多。RPR阳性滴度1:16。其母产后RPR阳性1:8;其父RPR1:8阳性,TPHA阳性1:160。诊断为胎传梅毒。用普鲁卡因青霉素10万U/(kg.d)治疗15天,2周后皮疹治愈。治疗后第1个月随访RPR1:4阳性,第二个月RPR1:4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先天性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其治疗预后情况,为先天性梅毒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4年住院治疗的先天性梅毒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共39例资料完整的先天性梅毒患儿入选;②患儿母亲正规驱梅治疗5例、非正规驱梅治疗34例;③临床和体征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肝损伤、血液系统损害、骨损害、心脏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发热、脾大;④患儿均予以青霉素治疗,未见青霉素不良反应;⑤症状体征消失的有11例、症状体征好转17例、无改善3例。结论先天性梅毒中以早期先天性梅毒最常见;早期先天性梅毒可以有皮肤黏膜、肝脏、血液系统、骨骼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损害等多器官损害;青霉素是先天性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早期先天性梅毒的预后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66 h.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有散在性红色皮疹,压之褪色.血清学检查示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阳性;梅毒螺旋体-IgM阳性,诊断为胎传梅毒.腰穿脑脊液检查及四肢长骨X线片不支持神经梅毒及骨梅毒.给予患儿水剂青霉素正规治疗14 d后,出现大便带血丝,反复发热,调整抗生素用药无效,最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损害死亡.尸检证实多器官组织中可见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病变,以树胶样肿(梅毒瘤)、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银染色示,肝、肺等组织均可检查到梅毒螺旋体.母孕4个月时检查发现梅毒抗体阳性,未予青霉素正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胎传梅毒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胎传梅毒的危险因素,为完善深圳市梅毒母婴传播控制项目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51例明确诊断胎传梅毒者和320例明确排除胎传梅毒诊断者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亲的年龄、住址、文化程度、治疗开始孕周、确诊时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滴度及父亲的文化程度、职业和多性伴史与胎传梅毒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关联.多因素分析中,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4个变量:母亲年龄、父亲的文化程度、母亲治疗开始时孕周及确诊时母亲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滴度对胎传梅毒患病率产生影响.结论 早期发现和治疗妊娠梅毒是降低胎传梅毒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梅毒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血清学转归和治疗对未感染梅毒婴儿血清阴转时间的影响。 方法 梅毒孕妇分娩的新生儿115例,出生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19S IgM-TPPA检测。在1、3、6、9、12、18、24月龄时进行TRUST和TPPA血清学监测和随访。当TRUST和TPPA均阴性时,终止随访。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Kaplan-Meiter生存分析和两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115例新生儿出生时TPPA均阳性;97例TRUST阳性,滴度从1 ∶ 1到1 ∶ 256不等;3例19S IgM-TPPA阳性。出生时确诊胎传梅毒3例,TRUST均在12 ~ 18月龄内转阴,2例24月龄时TPPA仍阳性,另1例20月龄时TPPA阳性,仍在随访中。112例疑似病例随访后均排除梅毒感染,90例TRUST在0 ~ 3、4 ~ 6、7 ~ 9月龄时的累计阴转率分别为82.2%、98.9%、100%。96例TPPA在0 ~ 3、4 ~ 6、7 ~ 9、10 ~ 12月龄时的累计阴转率分别为3.1%、30.2%、85.4%、100%。余16例缺部分复查,TRUST和TPPA在15月龄时均转阴。血清阳性未感染梅毒婴儿,出生后苄星青霉素G治疗组与未治疗组TRUST阴转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54,P > 0.05),TPPA阴转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 = 2.41,P > 0.05)。TRUST阴转时间显著早于TPPA阴转时间(Z = 10.45,P < 0.01)。 结论 梅毒孕妇分娩的未感染梅毒婴儿,大多数婴儿TRUST在6月龄内转阴,TPPA在12月龄内转阴;TRUST阴转时间早于TPPA,治疗对TRUST和TPPA阴转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