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SKy骨膨胀椎体后凸成形术(SKy-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微创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8例,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5例,SKy骨膨胀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3例。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14个月,记录对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伤椎形态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神经损伤并发症,伤椎处疼痛术后均获得快速显著缓解。VAS评分平均改变PVP组从6.6±2.9降至1.7±1.6,SKy-PKP组从6.9±2.9降至1.8±1.5;伤椎压缩恢复程度PVP组伤椎Cobb角平均改善11°,SKy-PKP组伤椎Cobb角平均改善18°。随访期间,疗效均满意,无手术后遗症及伤椎高度明显丢失情况。结论采用微创法PVP及SKy-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稳定性。PVP主要适合于创伤或病理性新鲜压缩性骨折;SKy-PKP适应证较广,也可适用于新鲜及陈旧性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由外伤或骨质疏松导致的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相当常见,患者的主要症状是顽固而严重的腰背疼痛。以往传统的保守与外科疗法有一定疗效,但均存在治疗周期长与疗效欠佳的缺点,我们利用由德国引进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PVP)技术,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间,为12例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治疗,并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间,我院共收治12例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38~72岁,平均60岁。病史8h至半年不等,有明显外伤史者4例,轻微外伤史者6例,自诉无明显外伤史者2例;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06~2011-06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40例,采用PVP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每个椎体平均注射骨水泥4.4 mL。骨水泥椎间盘在术中渗漏1例,术后无下肢神经损伤和血管栓塞症状发生。椎体前方腹腔渗漏1例,术后无特殊不适症状。36例患者术后第2 d即可在腰围保护下离床轻微活动,其它3~5 d陆续可离床活动。术前VAS平均得分(8.6±1.3),术后平均为(2.1±1.0),减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平均12个月的随访,无腰背痛加重或椎体高度丢失等情况发生,X线检查椎体内骨水泥无外漏,分布均匀。结论: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反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情,减少被残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中上部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30例33个胸椎体(T4~8)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PVP治疗方法与疗效。结果:患者均采取俯卧位、右侧单侧穿刺,椎弓根外侧入路,以肋横突关节为进针支点,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8%。骨水泥量2~4 m L,平均(3.2±1.2)m L;手术耗时20~55 min,平均(39.0±2.4)min;曝光时间48~104 s,平均(58.3±3.1)s。临床显效时间:手术即刻至72 h;总有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无复发。结论:PVP治疗中上部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选用斜面穿刺针,采用经肋横突关节间隙的椎弓根外侧入路安全性高,效疗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外固定器联合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a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胸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17例,均应用脊柱外固定器经皮对骨折椎体进行体外复位固定,同时对骨折椎体进行椎体成形术。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椎体椎体前沿高度及后凸角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0min;平均失血量为90ml;每个椎体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2-5ml,平均3.12±0.93ml。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X光片示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为上下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的75.89%~105.33%,平均93.17%±8.0%,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恢复(P〈0.01);后凸角0°-15°,平均7.53°±4.02°,与术前后比较凸角明显改善(P〈0.01)。术后CT发现椎体前缘少量渗漏1例和椎间隙骨水泥漏2例,均无临床症状;钉道感染1例,加强抗感染治疗1周治愈;无螺钉松动外固定断裂、脊髓神经损伤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脊柱外固定器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65例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高龄患者,按手术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伤椎前后缘高度恢复情况、Cobb’s角矫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s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可吸收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可吸收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1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在经椎弓根螺钉系统撑开复位固定的基础上,通过自制的配套器械经伤椎椎弓根向上推顶终板,使伤椎椎体内囊腔扩大成形,将采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DL-乳酸与e -己内酯(70∶30)的共聚物(PDLLA-CL)制作的可吸收球囊,置于椎体内,注入自固化硫酸钙骨水泥,行可吸收球囊椎体成形术。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异物反应,无神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损伤症状,术后摄片及CT复查,无渗漏发生。术后随访时疗效均满意,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纠正度丢失及伤椎塌陷加重。结论可吸收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恢复上终板高度,有效修复经椎弓根螺钉系统撑开复位后伤椎椎体内形成的空隙,可从根本上防止骨水泥渗漏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 1月泰兴市中医院收治的154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与对照组(7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VP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过伸复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椎体功能、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及术后1、5个月,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VAS:t=1.985、2.733、2.490,P=0.049、0.007、0.014;ODI:t=2.726、8.181、8.497,P=0.007、P<0.001、P<0.001);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6.786,P <0.001),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t=20.927,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58%(χ2=4.464,...  相似文献   

9.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78例,术后77例48小时内疼痛缓解(94.4%),1个月后疼痛缓解率100%,3个月后为83.3%。随访1个月~1年,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KP组(43例)和PVP组(44例),PKP组患者采用PKP治疗,PVP组患者采用PVP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椎体恢复情况、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PKP组患者椎体前柱高度、椎体中柱高度均明显高于PVP组(术后即刻:t=3.366、2.668,P=0.001、0.009;术后3个月:t=3.658、3.847,P<0.001、P=0.002),椎体前柱高度恢复率明显大于PVP组(t=8.115、6.065,P均<0.001),后凸角角度明显小于PVP组(t=4.655、5.716,P均<0.001)。术后3个月,PKP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PVP组(t=2.652,P=0.009),健康调查量表36 (SF-36)中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评分均明显高于PVP组(t=2.187、3.013,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3月,对2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胸腰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植入、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复合人工椎体植骨融合率达100%,无内固定松动及螺钉断裂。结论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植入融合率高,牢固可靠,避免了自体髂骨取骨,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伤椎固定结合硫酸钙椎体成形术与单纯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5年1月- 2008年10月对6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伤椎固定结合硫酸钙椎体成形(A组)与单纯伤椎固定(B组)进行治疗.A组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1~ 65岁,平均36.8岁.术后随访13 ~27个月...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前路手术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胸腰椎前路手术术中和术后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处理对策。方法 本组前路手术38例,术前、术后均行X线摄片及CT检查,将术前、术后资料加以对比,观察术后影像学检查中存在减压不彻底的位置及固定钉的长度、方向欠佳等问题,并在术中详细记录出血量、减压范围等,找出术中存在问题。结果 本组减压不彻底3例,术中出血过多8例,术中硬脊膜破裂5例。椎体钉位置方向及长度欠佳18例,术后轻度脊柱侧凸3例。结论 术前详细阅读CT片、仔细测量、充分术前准备及麻醉配合、术中显露良好、操作耐心细致、及时止血等均是避免出现问题的对策。应在椎体减压前打入螺栓,以保证螺钉位置及方向准备;采用逆行腰大肌瓣填塞以防术中硬脊膜破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后路手术治疗塌陷严重的胸腰椎骨折的方法进行改进。 方法  2 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伤椎前缘压缩均 >40 %,应用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后 ,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用注射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成形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行X线和CT检查。术后随访 4~ 2 3个月 ,平均 13个月。 结果  2 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症状者 ,无出现异物反应者 ;术后CT示灌注剂充填不足 4例 ,椎体前缘少量渗漏 4例 ,其余均充填满意 ,无椎管内明显渗漏者。术后随访时疗效均满意 ,无内固定失败及伤椎高度明显丢失者。 结论 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和椎体成形术为塌陷严重的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上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1年10月,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但无神经症状不需行椎管减压患者67例,行单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及拆除内固定手术。随机分为2组:传统后正中入路组(n=31)和椎旁肌间隙入路组(n=36)。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VAS疼痛度。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周。术后Coob角矫正率及椎弓根钉置入准确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上明显少于传统入路组,在疼痛VAS评分上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在治疗上,具有创伤小、对椎旁肌的损伤少及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顶椎楔形截骨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顶椎楔形截骨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9~63岁,平均37.2岁。均在伤后平均30个月(40 d~17年)行顶椎楔形截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13~26个月,平均1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胸腰椎生理弧度良好,随访无角度丢失;15例CT复查显示手术减压满意;手术后Frankel分级恢复1级以上18例;所有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结论顶椎楔形截骨术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入路简单、显露充分、脊髓前后方均可有效减压、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手术后伤椎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胸腰椎内固定术后脊髓硬膜外血肿原因分析及其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胸腰椎内同定术后脊髓硬膜外血肿的原因及其诊治。方法 对我院9年来行胸腰椎内固定术的9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患者术后并发脊髓硬膜外血肿,并通过再次行血肿清除减压术得到证实。针对初次手术、术后阶段、再次血肿清除术以及继发的神经症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初次手术后出现的首发症状均是神经症状的加重,只有1例表现为术后的剧烈疼痛。术后神经症状加重至行血肿清除术的时间平均28.8h。从最初的临床表现异常到血肿清除术的时间为2~14h,平均6h。5例患者血肿清除术后神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尽管胸腰椎内固定术后脊髓硬膜外血肿相对少见,但其后果严重。一旦发现神经症状较术后加再,应及早手术。凝血功能障碍、多节段手术、脊柱翻修术后局部瘢痕化严重是产生血肿的重要危险因素,术者应在手术中彻底止血,并详尽了解所用的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18.
徐霖  杜恩辅  周选民  李小力  杨守俊  陈平有   《放射学实践》2010,25(10):1071-1074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首次椎体成形术后胸腰椎其它椎体新发生压缩性骨折再次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必要性、技术方法特点和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41例首次椎体成形术后新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再次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在心电监护下采取局麻下手术操作,经椎弓根入路穿刺病变椎体,在严密监测下依次向各病变椎体内加压注射骨水泥,术后1周评价治疗效果。重点分析新发生椎体骨折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术中操作的技术问题和与疗效有关的因素。结果:41例患者46个病变椎体行椎体成形治疗,39例40个椎体为再次椎体成形,2例6个椎体先后施行第2~3次椎体成形。46个病变椎体中43个椎体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成形,3个椎体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形。各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4.0~8.5ml,平均5.5ml,椎体骨髓腔内骨水泥大部充填者13个(28.3%);中度充填者27个(58.7%),少部分充填者6个(13.0%);术中未发生明显椎管和血管泄露及相关并发症,术后1周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者13例(31.7%);部分缓解者25例(61%);效果较差者3例(7.3%),但术后4周亦明显缓解。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中老年患者首次椎体成形术后性椎体骨折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应在严密的心电监测下尽早施行。对骨质疏松的椎体一般勿需预防性成形处理,但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反复发生症状性椎体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