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40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组(B组)、缺血再灌流(C组)、治疗组(D组)。采用闭塞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及体循环低血压法建立急性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缺血时限20min,再灌流2h,观察了脑组织Ca^+、脂质过氧化产物一丙二醛(MDA)含量、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及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发现:治疗组于再灌流前1min注射山莨菪碱10mg/kg体重,并以5mg/h维持2h,脑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观察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去势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的影响,研究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保护机制。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①假手术对照组:不切除卵巢,不夹闭颈总动脉;②脑缺血再灌注组: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手术,不切除卵巢;③去卵巢对照组:切除卵巢,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手术,不补充雌激素;④补充雌激素组:切除卵巢,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手术,补充雌激素(切除双侧卵巢30d开始补充雌激素,连续2周)。脑缺血再灌注12h,处死动物取材,10%脑组织匀浆,检测一氧化氮含量,冰冻切片,NOSmRNA原位杂交,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CD54的表达,电镜观察脑细胞膜结构系统的非特异性损伤。结果:去卵巢组脑组织NO的含量明显降低,NOSmRNA的表达减弱,脑细胞膜系统的非特异性损伤加重,脑细胞的凋亡增加;补充雌激素组脑组织NO的含量增高,NOSmRNA的表达增强,脑细胞膜系统的非特异性损伤减轻,脑细胞的凋亡减少,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缺乏雌激素的大鼠体内适当补充雌激素能减少脑细胞的凋亡,增强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粘附分子上调导致的白细胞浸润与脑梗死灶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哪些因素对其能产生影响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操作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材料:实验在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和病理科完成。成年雌性SD大鼠,制作脑缺血模型时体质量控制在280~350g。 方法:大鼠分3组:对照组、卵巢切除组、雌激素治疗组(雌二醇,200μg/kg,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4周)。4周后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h、2h再灌注0、1、3、6、22、70h模型。在苏木精-伊红染色缺血半球选取10个高倍视野计算脑组织内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均数,免疫组化检测核因子κB表达。 主要观察指标:脑实质内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和核因子κB表达水平。 结果:①核因子-κB表达:卵巢切除组缺血1h即有表达,对照组及雌激素治疗组在缺血2h才有阳性细胞,3组均在缺血2h再灌注3h时相表达最强,后逐渐降低,卵巢切除组在再灌注70h仍有少量表达,对照组及雌激素治疗组再灌注22h后未见核因子κB阳性细胞。②在缺血2h再灌注22h时,卵巢切除组动物脑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增多,此雌激素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45),在缺血2h再灌注70h时,卵巢切除组仍多于对照组和雌激素治疗组,但仅和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雌激素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操作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对去势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去势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去势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经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并观察损伤区组织病理学、神经功能及血液中NO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雌激素组的脑梗死体积比、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中NO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脑缺血后雌激素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降低体内NO含量是脑保护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雌激素对脑缺血时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缺血性脑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缺血2h再灌注22h后立即断头取脑,应用TTC染色和免疫组化,离梗死体积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雌激素用药组较对照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5);bcl-2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雌激素上调大鼠脑缺血时bcl-2的表达很可能是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背景: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粘附分子上调导致的白细胞浸润与脑梗死灶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哪些因素对其能产生影响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材料:实验在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和病理科完成。成年雌性SD大鼠,制作脑缺血模型时体质量控制在280~350g。方法:大鼠分3组:对照组、卵巢切除组、雌激素治疗组(雌二醇,200μg/kg,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4周)。4周后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h、2h再灌注0、1、3、6、22、70h模型。在苏木精-伊红染色缺血半球选取10个高倍视野计算脑组织内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均数,免疫组化检测核因子κB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脑实质内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和核因子κB表达水平。结果:①核因子-κB表达:卵巢切除组缺血1h即有表达,对照组及雌激素治疗组在缺血2h才有阳性细胞,3组均在缺血2h再灌注3h时相表达最强,后逐渐降低,卵巢切除组在再灌注70h仍有少量表达,对照组及雌激素治疗组再灌注22h后未见核因子κB阳性细胞。②在缺血2h再灌注22h时,卵巢切除组动物脑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增多,与雌激素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45)熏在缺血2h再灌注70h时,卵巢切除组仍多于对照组和雌激素治疗组,但仅和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雌激素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提供新的药物。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及黄芩苷治疗组。动物模型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法分别测定脑组织缺血再灌注3,6h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的含量及黄芩苷对其的影响。结果:脑缺血2h再灌注后3,6h时,脑组织SOD分别为(24.5&;#177;0.28),(16.27&;#177;0.20)NU/mg,丙二醛分别为(0.66&;#177;0.32).(1.62&;#177;0.52)μmol/g,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组织SOD明显降低(P&;lt;0.01),丙二醛则明显增高(P&;lt;0.01);黄芩苷治疗后脑组织SOD分别为(30.19&;#177;0.36),(25.74&;#177;0.28)NU/mg,丙二醛分别为(0.42&;#177;0.26).(0.78&;#177;0.37)μmol/g,与模型组相比,脑组织SOD有所增高(P&;lt;0.01).而丙二醛则有所降低(P&;lt;0.01)。并且,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模型组增高(P&;lt;0.05)。结论: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自由基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三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中药三七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再塑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5 1只Wistar大鼠分为三七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 ,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缺血 1h后恢复再灌注 ,同时三七组经腹腔注射中药三七。在术后 6h ,1、3和 7d 4个时间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组缺血灶周围皮质区和海马区神经可塑性分子标志物生长相关蛋白GAP 4 3和微管相关蛋白MAP 2表达的变化 ,并于再灌注后 6h评定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缺血后大鼠出现左前肢瘫痪 ,三七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再灌注后 6h ,1、3和 7d时GAP 4 3表达水平逐渐上升 ,三七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缺血再灌注后MAP 2表达水平降低 ,于再灌注 1、3和 7d上升 ,三七组在相应时间点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低于假手术组。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后在缺血周围区神经元出现结构重塑 ,中药三七治疗可加速这一过程并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CIRI)中的作用及红花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 实验家兔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n =8)、脑缺血再灌注组 (n =8)及脑缺血再灌注 +红花组 (n =8) ;分别检测缺血前、缺血 3 0min及再灌注 3 0、60、12 0min 5个时相点血浆NO代谢产物 (NOP)的含量、ET水平的变化 ,同时测定再灌注 12 0min脑组织NOP、ET的浓度 ,并行脑组织电镜观察。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 3 0min血浆NOP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 (P <0 0 5 ) ;脑缺血再灌注3 0、60、12 0min血浆ET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尤以再灌注 12 0min变化显著 (P <0 0 1) ;脑组织NOP明显低于、ET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P <0 0 5和P <0 0 1) ;脑组织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红花可逆转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结论 缺血再灌注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即NO水平下降和ET水平升高 ) ,在CIRI发生发展中起介导作用 ;红花注射液通过保护血管内皮 ,提高机体内NO水平和降低机体内ET水平 ,从而减轻CIRI。  相似文献   

11.
张鸿 《中国康复》2004,19(2):73-74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SOD、MDA及NO含量的影响 ,探讨GBE的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4 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缺血组 (B)、小剂量GBE组 (C)、大剂量GBE组 (D)。制造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C、D组于术前 30min及术后 1h分别给予银杏叶提取物2 0mg/Kg、4 0mg/Kg腹腔内注射。应用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检测脑缺血组织SOD活性、MDA和NO含量。结果 :①SOD活性C、D组明显高于B组 (P <0 .0 1) ,D组高于C组 (P <0 .0 5 )。②MDA和NO含量C、D组明显低于B组(P <0 .0 1) ,D组低于C组 (P <0 .0 5 )。③梗死体积C、D组明显小于B组 (P <0 .0 1) ,D组小于C组 (P <0 .0 5 )。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生成及梗死体积 ,疗效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绝经后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2月龄雌性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对照组(B组)、雌激素处理组(C组)和雌激素+他莫西芬处理组(D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手术不造成缺血状态,B组予生理盐水,C组予雌激素,D组予雌激素+他莫西芬,观察缺血后24h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清SOD活性。结果:C组及D组均较B脑梗死体积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P<0.01),B组血清SOD活性低于其余各组(P<0.05或0.01)。结论:雌激素对绝经后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时间窗为6h;雌激素提高血清SOD活性是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3.
米帕明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米帕明(Imipramine,Imi)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含水(H2O)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Imi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体重280-320 g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处理组(A组)、模型组(B组)、小剂量Imi组(C组)及大剂量Imi组(D组)各15只,制造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C、D组于术前60min分别给予Imi 10及20 mg/kg腹腔内注射。应用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检测脑缺血组织H2O、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①H2O和MDA含量,C、D组均明显低于B组,D组低于C组(P<0.01、0.05)。②SOD活性,C、D组明显高于B组,D组高于C组(P<0.01、0.05)。③梗死体积,C、D组明显小于B组,D组小于C组(P<0.01、0.05)。结论:Imi可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生成及梗死体积,疗效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山茱萸有效成分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神经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3 d或7 d。以维生素E(VE)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皮层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神经细胞数量变化。结果莫诺苷(270 mg/kg)能显著增强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莫诺苷(30 mg/kg、90 mg/kg、 270 mg/kg)能抑制神经元数量减少。结论莫诺苷能通过增强大鼠皮层抗氧化能力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和机理。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MCAO),采用行为测试评分离缺血MCAO后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脑缺血MCAO后1d大鼠患肢感觉运动功能降至最低点,随时间延长功能逐渐恢复,功能恢复曲线在术后约5d陡直上升,以后缓慢上升,至第27d仍未达到正常水平。脑室注射bFGF各时间点行为功能恢复水平高于自然恢复组。前肢试验的恢复高峰在术后第9d,前,后肢放置试验到2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肢试验与平衡木试验在4周末显示了第2个恢复高峰。结论:脑缺血MCAO后肢体功能有自然恢复的趋势,外源性bFGF能促使脑缺血MCAO后的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各6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组,C组为川芎嗪干预组。采用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大鼠大脑皮层Bcl-2和Bax蛋白阳性细胞的数目、平均灰度。结果:B组与A组比较损伤侧脑组织Bcl-2、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平均灰度均降低(P〈0.01);C组与B组比较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增多,平均灰度降低,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平均灰度升高(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表达增强;川芎嗪可上调Bcl-2蛋白及下调Bax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病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近年来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是导致继发性损伤的关键,免疫细胞作为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的靶细胞,向缺血区域浸润、聚集后,导致继发性神经元损伤和梗死面积的扩大,引起脑组织损伤。针刺调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免疫细胞活动的研究正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脂氧素A_4(LXA_4)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缺血脑组织周边区域的NLRP3阳性神经元数量和NLRP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R组和LXA_4组,采用线栓法制作MCAO/R模型,LXA_4组大鼠侧脑室注射0.2 mmol/L LXA_45μL;观察各组脑梗死体积、神经行为学评分、病灶周围NLRP3阳性神经元数及NLRP3蛋白表达。结果:LXA_4明显降低了MCAO/R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行为学评分,减少大鼠缺血灶周边NLRP3阳性神经元数量及NLRP3蛋白表达。结论:LXA_4抑制NLRP3炎性体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δ阿片受体(DOR)在急性全脑缺血及再灌注时的表达变化。以评价其与脑复苏时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全脑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分别建立急性全脑缺血及再灌注大鼠模型模拟心跳骤停引起的全脑缺血与再灌注损伤。采用Western blotting(Western印迹法)方法研究全脑缺血及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DOR的表达变化。结果:缺血组DOR的表达低于假手术组(下调),而缺血再灌注组中的DOR表达高于假手术组(上调)。结论:全脑缺血的机制可能涉及δ阿片受体的下调;DOR可能通过上调自身的缺血预处理作用以减轻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