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颖  刘赵云  郭自清  陈婵娟  陈娟 《当代医师》2013,(11):1458-1461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血管评估,将脑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HO-1和GST水平。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年龄、高血压、脑梗死、尿酸、血清HO-1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08,0.000,0.036,0.001);且重度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清HO-1水平比轻度、中度脑动脉硬化患者低(P=0.000,0.002)。Logistic回归分析示,HO-1水平与脑动脉硬化病变程度有关(P=0.000)。结论HO-1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可能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多普勒( TCD)对原发性帕金森病脑动脉硬化的评价价值及其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神经内科和帕金森专病门诊诊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158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评定脑动脉硬化情况,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 )测试两组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中患者伴脑动脉硬化64例,占40.5%。帕金森伴脑动脉硬化组MCA和BA PI、RI显著高于帕金森不伴脑动脉硬化组和对照组, Vm、Vd显著低于帕金森不伴脑动脉硬化组和对照组( P<0.05)。帕金森伴脑动脉硬化组、帕金森不伴脑动脉硬化组MoCA各项得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帕金森伴脑动脉硬化组MoCA各项得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帕金森不伴脑动脉硬化组(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oCA总分与大脑基底动脉(BA)、大脑中动脉(MCA)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呈负相关(r=-0.354,-0.276,-0.307,-0.235,均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动脉硬化有密切的关系,通过TCD评价患者脑动脉硬化情况对原发性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放射免疫法动态观察40例脑梗塞(CI)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结果发现,在CI整个病程中,血浆ET、AⅡ、AL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0.05),而CGRP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I病程3d及10~14d,血浆ET、AⅡ、CGRP、ALD均高于病程25~28d及脑动脉硬化组(P<0.01或<0.05),脑动脉硬化组与病程25~28d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ET、AⅡ、ALD及CGRP水平与病程、病情程度及是否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治疗脑动脉硬化症300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HBO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疗效。方法:HBO组300例,对照组140例,通过对两组症状,体征治疗前后的改变进行疗效评价,并根据HBO治疗前后脑动脉脉动指数,脑动脉血流的改善,进一步探讨HBO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作用机理。结果:HBO组患者眩晕,头痛,失眠,记忆力,计算力,精神状态等的改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P<0.005)。HBO治疗后大脑前,中动脉的脉动指数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HBO组较对照组治疗脑动脉硬化疗效确切,可靠,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因此,45岁以上或患脑动脉硬化后应定期HBO治疗,以减轻或减缓脑动脉硬化症状的加重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白质病变程度和颅内动脉硬化条数之间的关系,探讨脑白质病变对颅内动脉硬化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133例,全部行头颅MRISE序列扫描和3D—TOFMRA,测量颅内动脉硬化条数、脑白质病变程度。结果颅内动脉硬化占75.2%(100/133),脑白质病变者占80.5%(107/133)。颅内动脉硬化率在脑白质病变组高于无脑白质病变组(2=5.303,P=0.021)。随着脑白质病变程度加重,颅内动脉硬化条数有增多趋势(spearman rs=0.415,P〈0.001)。结论颅内动脉硬化总条数与脑白质病变程度等级相关,对合并脑白质病变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脑动脉MRA检测有重要防治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动脉硬化及眼底动脉硬化的比较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616例患脑动脉硬化与眼底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并且加以比较。结果:两发生率有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TCD技术能较早期发现脑动脉硬化,有利于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尹珍  任香顺 《吉林医学》2008,29(19):1651-1652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观察高血压病结果分析,评价了经颅多普勒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检测72例高血压病的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峰血流的改变及频普的形态。结果:72例病例中66例可见一支或数支血管的改变,占总病例的91.67%。72例病例中38例脑血管痉挛,占总病例数的52.78%,28例脑供血不足,占总病例数中的38.89%,37例血管弹性减退(脑动脉硬化),占总病例数的51.39%。结论:经颅多普勒亦可用于高血压病患者诊治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心络治疗颈动脉硬化脑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有颈动脉硬化斑伴脑供血不足的患者及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对8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的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颅内各血管的血流变化,与≥55岁的5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脑供血不足患者各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Vm)增快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搏动指数(P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通心络可以改善脑供血,是治疗和预防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动脉硬化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26例,观察头痛、头胀、倦怠、肢麻等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脑动脉硬化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为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优于维脑路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WHO(2000)Ⅰ级脑膜瘤术前MRI瘤-脑界面特征及与其相关的病理学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观察30个病例的术前MRI脑脊液-血管周围间隙特征和瘤周脑水肿程度、术中肿瘤-脑界面手术分离度(Ilden分型)及术后相应部位脑组织病理学结果,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Ilden分型与T2WI瘤周水肿级级别(P〈0.05)、MRI脑脊液-血管周围间隙(P〈0.05)显著相关;Ilden分型是预测肿瘤脑侵袭的重要参数(P〈0.05);T2WI瘤周水肿级别与肿瘤脑侵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MRI脑脊液.血管周围间隙不清晰则脑侵袭存在几率增加(P〈0.05)。结论:术前依据瘤周水肿级别(MRIT2WI)、MRI脑脊液.血管周围间隙,可以预测瘤.脑手术分离度(Ilden分型)和肿瘤是否存在脑侵袭。  相似文献   

11.
62例动脉硬化性顿内动脉系统脑梗塞,30例经病灶侧作颈内动脉灌注生理盐水20ml 脑通4mg+2%普鲁卡因2ml,结果,疗效显著优于32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治疗的对照组(P<0.05),重型病例疗效更明显(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颅多功能彩色多普勒(TCCD)对颅内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统计受检查者2140例,共检测19250条血管,观察颅内血管走向、彩色血流方向及各血管显示率,取其血管脉冲多普勒(PW),分析频谱特征,测量最大时间速度均值(TAMx)、频谱最高流速(V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 (1)颅内动脉显示成功率为99.1%。各动脉显示率分别为MCA100.0%、ACA96.5%、PCA97.0%、VA99.0%、BA98.0%;(2)血流参数及频谱表现:各动脉血流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MCA〉ACA〉PCA〉BA〉VA。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83例,脑动脉硬化510例,脑梗死345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98例,脑血管畸形12例,血管性头痛269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例,正常978例。结论 多功能彩色多普勒对颅内动脉提供了1种无创、直观、定量的检测手段,为临床诊断颅内血管疾病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10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分析颈动脉硬化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收集11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复发组60例,首发组50例,分别以超声多普勒探测双侧颈动脉,观察各组间颈动脉硬化发生率及斑块发生率及斑块性质的情况。结果:复发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88.3%,首发组70.0%,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组斑块检出率75.0%,首发组32.0%,二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复发组斑块中软斑占77.8%,首发组软斑占31.2%,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复发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斑块性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黄之虎 《广西医学》2002,24(4):469-470
目的:为探讨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变化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速冷冻离心机,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3例脑梗死患、2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及30例正常组进行红细胞膜(RBCm)上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及高密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分析。结果:脑血管病患红细胞膜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于正常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脑梗死组与脑动脉硬化症组比较,HDL-C含量及CHOL/HDL-C比值有差别(P<0.05)。结论:红细胞膜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变化可能参与了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激光照射治疗脑血管病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激光照射治疗脑血管病研究的进展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疗法(ILIB)治疗脑血管病(CVD)始于1989年,国外仅见前苏联的几篇报道。我们于199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该项研究。1.临床资料及疗效:各种CVD患者1657例(脑动脉硬化154例,短...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2009年6月引进VIASYS Healthcare公司生产的SONARA/tek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CD)开展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来,迄今(2010年5月)共检查患者465人,检查结果:阳性率为84.2%。阳性结果主要为:脑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血管痉挛、供血不足、血管狭窄、锁骨下盗血、动静脉畸形等。现报告脑动静脉畸形1例。  相似文献   

17.
背景:对血肿周围水肿(PHO)的自然病史和触发因素仍知之甚少。脑淀粉样血管病(脑叶出血的常见原因)具有局灶性抗凝血及血栓溶解的特性,可能会影响PHO。本研究假定脑叶内出血(ICH)患者的早期(24h内)水肿与血肿体积比较深部ICH患者小。方法:对人住急性卒中中心并经CT证实为自发性幕上ICH连续患者的血肿及PHO体积进行测量,计算并比较脑叶ICH与深部ICH患者的水肿与血肿体积比。结果:共对44例ICH患者进行研究:19例患者为深部ICH,中位血肿体积为8.4ml(IQR4.8~20.8),中位PHO体积为8.2ml(IQR2.8~16);25例患者为脑叶ICHs,中位血肿体积为17.0nd(IQR0.0~33.1),中位水肿体积为10.2ml(IQR3.4~24.2)。脑叶ICH患者较深部ICH患者的年龄大(65.7岁掷57.4岁,P=0.009),但ICH部位与性别或种族无关,尚无证据支持血肿或水肿体积与ICH类型有关(P=0.23,P=0.39)。脑叶ICH与深部ICH患者的中位水肿与血肿比相似(0.67 vs 0.58,P=0.71)。校正年龄、性别和种族后对比较结果无影响。结论:在ICH发病24h内PHO体积与部位无关,深部ICH和脑叶ICH具有相同的减少早期PHO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蛋白排泄率(UAER)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66.34(S=9.87)岁,于人院后完善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MRA+MRI)和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等.对MRA所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和眼底动脉硬化进行分级评定,挑选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对所有人选者进行UAER检测,比较梗死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和UAER;对脑梗死患者血管病变分级和UAER进行相关分析;以20μg/min为界,将脑梗死患者分为高UAER组和低UAER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和重度眼底动脉硬化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梗死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高血压病程、收缩压及舒张压等无差异(P〉0.05),脑梗死组UAER值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病变级别和UAER之间正相关(r=0.618,P=0.015);高UAER组重度眼底动脉硬化的发生率高于低UAER组。【结论】升高的UAER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风险;这种风险的增加可能由UAER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相关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将本院5年来住院的252例脑出血患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析老年人脑出血的临床特点、预后。结果:老年组头痛症状(35.4%),脑叶出血(20.5%),(P均<0.01);动脉硬化(90.8%),死于MSOF(33.3%),(P均<0.05),与非老年组比较有显差异。结论:老年人脑出血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动态硬化;脑叶出血较常见,常见死亡原因为脑疝、MSOF。  相似文献   

20.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性动脉硬化的一部分,是由于脑内血管广泛硬化致脑供血障碍和脑的慢性病变。临床治疗难以根治,大多以控制症状发作,延缓病情进展为主。笔者自1998.8~1999.7月用尼莫地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