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茶永康  张茂荷  徐娇 《中外医疗》2012,31(16):44+46-44,46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优越性。方法 84例甲状腺择期手术,ASA I~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全麻组(A组);全麻复合颈丛阻滞组(B组),观察患者切皮前10min,术中30min,术中1h和术毕拔管后5min的血压(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和术毕拔管时间及拔管后切口疼痛程度,丙泊酚用量,异氟醚吸入MAC量。结果两组间BP、HR、MAP在术前,术中30min,1h无明显差异(P〉0.05),术毕拔管后5min BP、MAP、HR 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术毕苏醒拔管时间明显长于B组,A组苏醒时疼痛程度高于B组,A组丙泊酚用量、异氟醚吸入MAC量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全麻复颈丛阻滞行甲状腺手术明显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气管内全麻与颈丛神经阻滞两种麻醉方法在甲亢病人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对循 环功能及术后对病人心灵创作的影响。方法50例ASAI-Ⅱ级甲状腺功能亢进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随 机分为两组,全麻组(Ⅰ组)25例和颈丛神经阻滞组(Ⅱ组)25例。记录麻醉效果及所产生的并发症;记录麻醉前 (Ta)、麻醉后1min(T1)、5min(T2)、10min(T3)、15min(T4)、30min(T5)和手术结果(T6)时SBP、MAP、DBP、HR、RR、SPO2 情况;术后随访所得精神症状情况。结果 Ⅱ组麻醉手术期间出现不良并发症明显多于Ⅰ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两组SBP、MAP、DBP、HR在T1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T2-T5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 随访患者精神症状Ⅰ组明显比Ⅱ组好,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气管内全麻有对甲亢患者术中呼吸循 环功能干扰小,对患者术后心灵创作小的优势,更适合于甲亢病人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3.
20例喉癌患者随机分成颈丛阻滞加气管内麻醉(CPB+EA)组和单纯气管内麻醉(EA)组,每组10例,两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期间及术中监测HR、SBp、DBp、MAP变化,并对两组的全麻药需用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虽然两互助 均不能完全控制麻醉诱导插管期间的心血管副反应,但CPB+EA组与EA组相比,HR、DBq、MAP均有显著性差异,SBp有极显著性差异;CBP+EA组全麻药需用量明  相似文献   

4.
气管内全麻复合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状腺手术的麻醉临床上一直有争论。我们总结了我院2004年10月-2005年5月采用气管内全麻复合颈丛阻滞麻醉行甲状腺手术30例,并与单纯颈丛阻滞麻醉的甲状腺手术30例作对照,比较二种不同麻醉方法下围术期循环的变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颈浅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4JD例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单纯全麻;B组用颈浅丛阻滞复合全麻。记录围麻醉期MAP、HR及全麻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结果两组诱导前后MAP、HR无明显差异,但A组于切皮、切除腺瘤和拔管时MAP、HR显著高于B组(P〈0.05),全麻用药量A组明显多于B组(P〈0.05)。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B组较A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全麻复合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穴位内注射麻醉联合颈丛阻滞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ASAⅠ~Ⅱ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单纯颈丛阻滞麻醉;B组为穴位内注射生理盐水联合颈丛阻滞麻醉;C组为穴位内注射麻醉联合颈丛阻滞麻醉。术中连续监测MAP,HR和SPO2,分别于麻醉前,游离瘤体或甲状腺时术中及术终测血糖浓度,并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3组在剥离瘤体或甲状腺时,MAP、HR均明显高于术前,但C组增高的程度明显低于A组和B组。3组手术前后SPO2的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组术中血糖水平与术前相比均增高(P〈0.05),但C组升高幅度低于A组和B组(P〈0.05),A、B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麻醉效果(优良率93%)好于A组(优良率70%)和B组(优良率75%),A、B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穴位内注射联合颈丛阻滞麻醉不仅效果可靠,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并降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临床常用的甲状腺瘤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传统的颈丛神经阻滞和全凭静脉麻醉。我院近来将颈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应用于甲状腺瘤切除术,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比较颈丛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和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对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为该类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8.
20例喉癌患者随机分成颈丛阻滞加气管内麻醉(CPB EA)组和单纯气管内麻醉(EA)组, 每组10例.两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期间及术中监测HR、SBp、DBp、MAP变化,并对两组的全麻药需用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虽然两组均不能完全控制麻醉诱导插管期间的心血管副反应,但CPB EA组与EA组相比,HR、DBp、MA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Bp有极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9.
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甲状腺腺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殿超  张礼梅  赵强  王立 《四川医学》2010,31(11):1625-1627
目的探讨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甲状腺腺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5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患者用0.447%的罗哌卡因20ml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每侧10ml,待效果确定后行全麻诱导,两组患者诱导用药相同,咪达唑仑0.05μg/kg,芬太尼2μg/kg,异丙酚1.5μg/kg及维库溴铵0.1mg/kg,插入适合的气管导管,然后行机械控制呼吸。监测记录麻醉前、切皮、分离甲状腺及拔管时血压及心率。记录两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是否需要镇痛。结果 B组切皮、分离甲状腺及拔管时血压及心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而A组各时段无明显变化(P〉0.05)。A组麻醉复苏时间比B组短(P〈0.05),B组术后需要镇痛人数明显多于A组(P〈0.01)。结论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甲状腺腺瘤手术,在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术毕麻醉复苏时间,缓解术后疼痛等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10.
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喉罩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9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分成两组:I组双侧颈浅丛 术侧颈深丛神经阻滞(n=29);II组喉罩浅全麻 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n=30)。术后随访患者术中操作痛并以VAS模拟视觉疼痛评分标准进行疼痛评分,随访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结果I组无痛患者15例(51.7%),疼痛患者12例(41.4%),有2例非常痛的患者(6.9%)改为喉罩全麻;II组30例患者放置喉罩均一次成功,30例患者均无疼痛。两组术后并发症相似。结论喉罩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甲状腺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单纯颈丛阻滞麻醉和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成人锁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中行单纯颈丛阻滞麻醉,观察组术中行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手术过程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心率(HR)及非侵入性血压(NIBP)水平交互比较有差异,切皮时、骨折复位时对照组HR及NIBP水平上升,观察组HR及NIBP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h、2h、4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两组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相较于单纯颈丛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较好,基本能完全阻滞锁骨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双侧颈浅丛阻滞应用于全麻甲状腺探查术,对患者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40例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 A组进行常规全身麻醉;B组为全麻诱导前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采用痛觉模拟评分(VAS)对术后0h,2h,4h,6h,8h,10h,12h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胸闷憋气发生率,以评估患者术后舒适度。结果 B组患者术后清醒即刻、术后2h,4h,6h,8h的VAS 评分均低于A组(P<0.05),术后10h,12h的VAS评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为40.0%(8/20),B组为5.0%(1/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内胸闷憋气的发生率A组为50.0%(10/20),B组为10.0%(2/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全麻甲状腺探查术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恶心呕吐及胸闷憋气的发生率,有效地提高全麻甲状腺探查术患者的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施节娟  任子生 《医学综述》2009,15(21):3337-3338
目的比较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在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应用。方法择期进行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34例,常规静脉麻醉诱导,经口插入气管导管,实验组(17例)在手术侧给予颈丛阻滞,两组都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观察记录患者麻醉用药量、麻醉苏醒时间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的麻醉用药量和麻醉苏醒时间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切皮时及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用于颈椎间盘置换术有麻醉用药量少、苏醒迅速而完全、血流动力学平稳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60例锁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为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因+0.375%罗哌卡因8 mL阻滞颈浅丛。B组为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20 mL阻滞臂丛,颈丛阻滞方法同A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B组明显好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60例锁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为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因+0.375%罗哌卡因8mL阻滞颈浅丛.B组为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20mL阻滞臂丛,颈丛阻滞方法同A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B组明显好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宫颈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麻醉效果.方法 60例择期宫颈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实验组)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B组(对照组)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观察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手术2h、气管拔管时的BP、HR以及麻醉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A组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结果 A组整个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B组,拔管及完全清醒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宫颈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期短,术后镇痛完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组(0.1 mg/kg地佐辛复合0.25%罗哌卡因)和B组(0.25%罗哌卡因)各30例。行颈丛阻滞,记录阻滞前、阻滞后5 min、15 min、30 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行麻醉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记录。结果:B组的SBP、DBP和HR较A组明显增高,也明显高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满意度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 mg/kg地佐辛复合0.25%罗哌卡因颈丛阻滞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报告颈丛阻滞用于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加颈淋巴结清扫术1511例。通过对比认为肌沟法更能体现颈丛阻滞的简便、可靠、用药量少的特点。但在肥胖者或其它因素使体表解剖标志不清时,宜用两点法。在颈丛阻滞时,丁吡卡因的阻滞效果优于其它局麻药。由于颈丛阻滞不能有效地阻滞有颅内神经参与的喉上神经,无法避免术中分离甲状腺上极时产生的牵拉反应,辅以神经安定镇痛术是必要的,且对病人的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