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疗器械与血液或血液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对人体血液、器官、组织或器械的多方面的影响,这直接关系到该类器械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临床前的器械血液相容性试验选择和评价是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在介绍GB/T16886.4-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4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的同时,将针对标准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并向读者介绍ISO 10993-4:2002修改单的内容以及当前国内外通用的血液相容性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血脂分离器是用于分离和清除血脂的医疗器械产品,进行产品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以评价产品的血液相容性。方法 选择血脂分离器4种主要材料PVC软管、PVC收集袋、PC块和遮光PC块为试验样品,以进口已上市同类材料为阴性参照品,按照GB/T 16886.4-2003、GB/T 14233.2-2005和ASTM F 2382-04标准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溶血试验、PTT试验和体外自发性血小板聚集等3个与血液相互作用的体外试验。结果试验样品的溶血率小于5%,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小于10%。PC块和遮光PC块的部分凝血激活酶时间较空白血浆缩短(P〈0.01),试验样品4种材料的凝血时间和阴性参照品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脂分离器对血液红细胞和血小板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产品对血液凝血性能的影响与进口同类材料等同,产品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以保障临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已经成为许多医疗器械进入临床前所必须经过的一个程序.然而.即使通过生物学评价的器械并不意味着在未来使用中”一定安全”。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1)对医用材料与人体相互作用机制认识上的至足:2)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3)评价体系本身的不确定性;4)现行标准的不完善等。由此造成经过生物学评价的医疗器械仍然存在应用风险。另外,文章还分析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与应用风险的关系.探讨了如何进行与生物学评价有关的风险分析,为正确理解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镍钛记忆合金带膜食道内支架生物学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医疗器械修复病损部位,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在修复的同时又要避免新的危害产生.因此对其进行生物学安全性评价尤为重要。依据国家标准选择四项试验对镍钛记忆合金带膜支架(食道内支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支架的血液相容性良好,无全身毒性和细胞毒性,也无热源性.是一种生物相容性优良的食道内支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ZSM-5沸石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为开发其作为急救止血材料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参照我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和所推荐的生物学试验,对ZSM-5沸石进行体外细胞毒性、溶血、急性全身毒性、热原、皮内反应、致敏、微核试验研究。为了解沸石颗粒残留伤口内对机体的影响,行肌肉内植入试验研究。结果:ZSM-5沸石无明显细胞毒性;无溶血反应;急性全身毒性、热原、皮内反应、致敏试验结果均符合我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沸石植入肌肉后12周局部组织有明显的炎症反应。结论:ZSM-5沸石细胞生物相容性好,但长期存留于创面内可引起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注射器已在医疗机构被广泛使用,本文依据“GB/T16886.1—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对4批次注射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4批次注射器均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单采血细胞分离器是用于人体血液成分的采集和分离的医疗器械产品,对产品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以保障产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选择单采血细胞分离器3个主要部件:软管、泵管和收集袋为试验样品,以进口同类型产品为阴性参照品,按照GB/T16886.4-2003和GB/T14233.2-2005标准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溶血试验、PTT试验和体外自发性血小板聚集等3个体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样品的溶血率小于5%,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阴性参照品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单采血细胞分离器对血液红细胞、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产品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评价是医疗器械质量/风险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对生物学风险分析与评估的过程.首先,它的结论是在对先前临床应用、器械的临床评价、生物学实验检测等数据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对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取舍的结果.忽视历史数据而过于依赖实验室数据"有毒或无毒"的报告,会造成"通过检测的器械没有生物学风险"的错觉,导致轻视应用数据收集的不良循环.其次,降低生物学风险的根本的方法是质量/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可以从FDA的生物学评价指南性文件#G95-1和ISO 10993-1(ISO 10993国际标准化组织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标准中,看到将生物学评价与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相整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吸附树脂原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的必要性。方法依据GB/T16886.4的有关规定.通过凝血试验.血液学试验.体外自发性血小板粘附试验及补体激活试验对吸附树脂原料进行体外血液相容性评价。结果与聚丙烯相比较,吸附树脂原料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极轻微激活剂.对外源性凝血系统有极显著性抑制作用(P〈0.01),对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呈现极显著性粘附作用(P〈0.01).对血小板有显著性粘附作用(P〈0.05),吸附树脂原料同时也是补体系统的极显著性激活剂(P〈0.01)。结论体外血液相容性评价表明:吸附树脂原料必需经过特定的工艺(如表面修饰、微囊化技术等)才可用于人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结合ISO/TC194第23届年会WG7(全身毒性)工作组的会议内容,在介绍GB/T16886.1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中重复接触全身毒性试验的同时,主要针对标准实施中理解的误区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是当前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械市场和应用能否健康蓬勃发展的关键。随着现代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生物材料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已日趋广泛,而材料和器械的临床前生物学评价则是确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作一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高新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普及、应用,促进本学科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加强医院医疗器械的技术应用与管理,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中华医学会科技发展中心、《医疗装备》杂志社拟于1998年8月下旬在昆明举行“全国医院医疗器械应用管理研讨会”,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医疗器械在临床上的使用疗效;2.新产品新技术的临床应用;3.中外医疗器械在临床上的展望与前景;4.医疗与保健器械;5.医疗器械的管理与维修及人才的合理使用等。二、征文要求:全文3000字内,并附500字内摘要一份,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一种新型的生物人工血管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依据G 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规定的细胞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皮内刺激试验、致敏试验、溶血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植入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方法评价生物人工血管的生物相容性,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生物人工血管无急性毒性、无皮内刺激作用、无致敏作用,溶血率不大于5%;细胞毒性为0级;皮下植入后1周、4周、12周和26周样品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囊形成与对照无明显差别;遗传毒性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哺乳动物细胞体外基因突变试验均为阴性,说明生物人工血管无遗传毒性。结论:生物人工血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血液相容性是制约血液接触医疗器械产品临床应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长期与血液接触的医疗器械会激发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从而引起血栓的发生。肝素抗凝血涂层将肝素分子链接到医疗器械产品表面,改善材料表界面与机体之间的相容性,降低宿主免疫防御反应的发生率。该文从肝素结构与生物特性、肝素涂层医疗产品市场应用现状、肝素涂层技术不足与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可为血液接触医疗器械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重点介绍了医疗器械免疫原性评价的试验策略,以期将来能建立一套科学的医疗器械免疫原性评价程序,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细胞毒性是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评价的重要项目之一。四唑盐MTT法是经典定量细胞毒性试验方法,该实验研究了细胞浓度、培养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不同试验条件的MTT法对同一待检物会得到不同的细胞毒性结果,因此标准化MTT试验方法对医疗器械细胞毒性试验评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被ECVAM验证的皮肤刺激体外替代新方法EpiSkinTM、改良EpiDermTMSIT和SkinEthicTMRHE方法.可以代替家兔来进行皮肤刺激试验.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动物.为我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替代方法领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3ISO提出的生物学评价试验选择指南199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4委员会经过2年的努力,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生物学评价项目选择指南。该指南在医疗器械分类方面作了进一步调整,也分成三大类八个亚类,但对亚类作了调整,将与体腔接触改为与粘膜接触,并放在体表接触类中;在体外与体内相接触大类中,增加间接与血液流路接触一个亚类;在体内植入大类中,将组织和骨接触合并为一个亚类。同时将接触时间中一时接触由5min改为1天。将生物学评价试验分成基本评价和补充评价两大类,将亚慢性毒性(亚急性毒性)试验列入基本评价,同时在…  相似文献   

19.
与血液接触的医疗器械和材料在临床前的安全性评价中经常要进行直接和/或间接溶血试验。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溶血试验方法主要有三种:NIH法、ASTM法和MHLW法。虽然三种方法在国际上常规评价医疗器械/材料溶血性能方面得到广泛认可,但是缺乏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的数据。目前ISO/TC 194工作组正在组织溶血Round robin(国际比对)试验,但是具体的试验草案还在完善当中。文章从原理、血源、方法和结果判定等方面对此三种方法进行了全面介绍,为Round robin试验提供理论方面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前血液透析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透析器的核心部分为透析膜,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及其生物学评价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血液透析器的膜材料、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及其生物学评价和透析器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