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醛固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测试细胞的生长曲线,检测不同浓度的醛固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醛固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凋亡,半定量RT-PCR及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①MTT比色法显示,醛固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②当醛固酮浓度增加到800μg/L后,其增殖抑制率不再升高,而此浓度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凋亡率达到峰值的26.5%±3.3%;③经过醛固酮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结论醛固酮通过降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能力及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在HUVECs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LBP后,应用噻唑蓝(MTT)和划痕实验方法检测对HUVECS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利用基质胶实验检测实验浓度LBP对血管形成作用的影响。结果 1MTT实验结果表明:随LBP浓度增加,抑制HUVECs增殖能力增强,同时应用甩片实验可推断LBP通过促进HUVECs凋亡而达到抑制细胞增长的作用;2划痕实验显示实验浓度LBP作用下HUVECs迁移距离较空白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3实验浓度LBP可明显抑制血管形成。结论 LBP对HUVECs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对高糖损伤后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HUVEC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至第三代,分为:①20mmol/L高糖损伤对照组;②别嘌呤醇保护组(浓度分别为0.1mmol/L、0.2mmol/L、0.3mmol/L);③维生素C阳性对照组(浓度为100mg/L)。不同浓度别嘌呤醇及维生素C先与HUVEC孵育24h,再加入20mmol/L高糖诱导损伤48h,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别嘌呤醇(0.1mmol/L、0.2mmol/L、0.3mmol/L)药物保护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20mmol/L高糖组,其中以0.3mmol/L更为明显(P〈0.01);细胞培养液中SOD、NO的量均较20mmol/L高糖组增高,其中以0.3mmd/L别嘌呤醇组更为明显(P〈0.01)。药物保护组细胞培养液中合成MDA、ICAM-1较波动性高糖组降低,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5-49.30mmol/L)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①别嘌呤醇对高糖体外诱导的HUVEC损伤有保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②别嘌呤醇对高糖体外诱导HUVEC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包括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高糖、高脂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一氧化氮的影响及其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存活率,并建立Glu+ ox-LDL损伤HUVECs模型.实验分组如下:正常组:DMEM培养液+10%胎牛血清;模型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低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1.25 μg/ml;黄连素中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2.5μg/ml;黄连素高组:Glu 40 mmol/L+ ox-LDL 100 mg/L+黄连素5μg/ml.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HUVECs上清液中NO含量,比较各组细胞NO的分泌水平.结果 模型组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连素处理组NO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以5 μg/ml剂量组作用最显著(P<0.01).结论 高糖、高脂处理HUVECs,可以降低HUVECs存活率,减少NO释放;黄连素可以提高Glu、ox-LDL联合诱导的HUVECs损伤的活性,并提高增殖率;黄连素改善Glu、ox-LDL联合诱导的HUVECs损伤的作用机制与其促进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腺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腺苷的最佳作用浓度及最佳作用时问。结果4%FBS浓度下,腺苷具有明显的促HUVEC增殖作用,为最佳浓度。在10-^4 mol/L腺苷终浓度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最佳腺苷浓度。腺苷的促生艮作用在24h即出现,在48h已达到较高水平。结论在血供基本被阻断或血流基本正常的情况下,腺苷可能对细胞增殖尤影响;但在m流减少的情况下,腺苷的应用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可能对血管新生有启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波动性高糖在体外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的损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HUVEC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至第三代,实验分为:A组为正常组(正常培养的细胞),B组给予恒定加入5.5mmol/L 葡萄糖(Glu),C组给予恒定加入7.8mmol/L Glu,D组给予每24h轮换加入5.5mmol/L/7.8mmol/L Glu,E组给予恒定加入14.5mmol/L Glu,F组给予每24h轮换加入5.5mmol/L/14.5mmol/L Glu,G组给予恒定加入20mmol/L Glu,H组给予每24h轮换加入5.5mmol/L/20mmol/L Glu各组分别与HUVEC孵育5d,测定各组细胞液中的细胞活力(MTT)指标.测定正常对照组、恒定性高糖组(E组和G组)及波动性高糖组(F组和H组)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及细胞凋亡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培养液中SOD、NO的含量在波动性高糖组与恒定性高糖组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液中MDA及ICAM-1的含量在波动性高糖组与恒定性高糖组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动性高糖与恒定性高糖均可导致HUVECs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波动性高糖组的凋亡率与恒定性高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波动性高糖和恒定性高糖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损伤,且波动性高糖对其损伤更大.(2)波动性高糖体外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氧化应激水平更高,炎症反应加重及细胞凋亡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损伤及损伤条件培养基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ECV304细胞内Ca2+、线粒体膜电位(MMP)、凋亡率及VSMC细胞周期各时相DNA含量、增殖指数.结果 ox-LDL致ECV304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内Ca2+浓度升高,MMP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损伤条件培养基有明显促进VSMC增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01).结论 ox-LDL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ECV304细胞内Ca2超载,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促进细胞凋亡;促进VSMC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MBC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膜的作用.方法 向两皿HUVEC中加入MBCA(商品名:SonoVue),用超声辐照,辐照后立即取一皿细胞送电镜室进行SEMS观察.另一皿细胞继续培养24 h后进行SEMS观察.结果 超声介导SonoVue可使HUVEC细胞膜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明显异常改变.约23%细胞的细胞膜可见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小孔.细胞继续培养24 h后再进行SEMS观察,发现细胞膜的形态未见小孔样结构改变.结论 超声介导SonoVue可使HUVEC细胞膜产生可逆性的小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及缩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 ,舒血管活性物质NO和NO抑制剂LNNA对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经缺氧及血管活性物质处理 ,Northern杂交、酶联免疫检测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等观察VE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缺氧 6h内皮细胞可见VEGF表达。ET可促进VEGFmRNA的表达 ,NO可明显抑制VEGFmRNA的表达 ,NO抑制剂LNNA也影响VEGFmRNA的表达。ELISA检测VEGF蛋白水平分别为 6h组 (8 2± 1 1) μg/L ,ET +6h组 (9 37± 1 0 2 ) μg/L ,NO +6h组 (2 86± 0 91) μg/L ,LNNA +6h组 (14 75± 1 87)μg/L。 结论 缺氧可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泌VEGF并受血管活性物质的调控 ,ET促进其表达 ,NO抑制其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的脂蛋白(a)[Ox-Lp(a)]能否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P选择素,以阐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天然脂蛋白(a)[n-Lp(a)]与ox-Lp(a)及天然与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n-LDL、ox-LDL).用细胞酶联免疫检测P选择素蛋白的表达,用单核细胞黏附率试验检测单核细胞黏附,并用Northern杂交检测P选择素mRNA的表达.结果ox-Lp(a)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内皮细胞P选择素蛋白表达,10nmol/L及20nmol/LOx-Lp(a)分别使P选择素表达明显增加到(145±10)%及(202±22)%.同时观察到Ox-Lp(a)促使单核细胞黏附率增加,并且黏附率与加入的Ox-Lp(a)浓度呈正相关.四种脂蛋白的作用进行比较显示Ox-Lp(a)的作用最强,10nmol/Ln-LDL、n-Lp(a)、ox-LDL、ox-Lp(a)分别使P选择素表达增加到(105±7)%、(127±9)%、(176±19)%、(245±22)%.Northernblot结果显示Ox-Lp(a)能促使P选择素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Ox-Lp(a)能诱导内皮细胞表达P选择素增强,这可能与脂蛋白(a)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回转器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形态、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以HUVECs为研究对象,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模拟失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用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模拟失重后,HUVECs多呈圆形,可见细胞重叠或聚集生长。回转器模拟失重后12 h、24 h和36 h,细胞周期明显阻滞在G0+G1期(P<0.05),而细胞计数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模拟失重可使HUVECs的形态发生一定改变,使HUVECs的细胞周期阻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酚酸/丹参酮配伍对凝血酶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炎症因子P-selection、E-selection的影响。方法培养HUVEC细胞,设空白对照组、凝血酶损伤模型组、丹酚酸/丹参酮配伍50μg/L组、丹酚酸/丹参酮配伍100μg/L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selection、E-selection含量。结果丹酚酸/丹参酮配伍50μg/L、100μg/L均可显著降低经凝血酶诱导而升高的P-selection含量(P<0.01),丹酚酸/丹参酮配伍100μg/L可显著降低经凝血酶诱导而升高的E-selection含量(P<0.05)。结论丹酚酸/丹参酮配伍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P-selection、E-selection表达而抗凝血酶诱导的HUVEC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研究醋柳黄酮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20只喂饲普通饲料,其余大鼠喂饲高脂饲料(88%标准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大鼠各10只于12周末处死观察造模效果。剩余高脂饮食大鼠24只分为模型对照组和醋柳黄酮治疗组。治疗组自13周开始进行醋柳黄酮灌胃治疗(10mg/d),于20周末处死各组大鼠,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20周末试验结束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指数、血清ALT、AST、ALP、TP、TC、LDL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脂肪变性、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较对照组重(P≤0.01)。醋柳黄酮治疗组血清ALT、AST、TC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LP、GGT、TG等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而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醋柳黄酮治疗组大鼠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活性较模型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醋柳黄酮对高脂饮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对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并与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 :采用二室弥散系统检测内皮细胞通透性。肾小球内皮细胞 (MGEC)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接种于细胞培养嵌套的微孔滤膜 (孔径 0 4 5 μm)上 ,待细胞生长融合后 ,加入不同浓度的VEGF作为处理因素 ,以生物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 (biotin BSA)作为通透性指示剂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biotin BSA通过细胞单层的百分数。  结果 :正常培养条件下 ,生长在滤膜上的MGEC和HUVEC单层的通透性没有明显差异。VEGF可显著增加MGEC和HUVEC的通透性 ,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1μg/LVEGF作用 12h可使MGEC对白蛋白的通透率增加近 2 5 % (0 31± 0 0 3vs 0 2 5± 0 0 3) ;VEGF浓度达 10 μg/L始显著增加HUVEC通透性 (0 2 8± 0 0 7vs0 2 1± 0 0 4 ) ,且远小于MGEC通透性增加的幅度 (P <0 0 1) ;VEGF浓度达 5 0 μg/L时 ,其增加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作用基本达到饱和。 5 0 μg/LVEGF作用 0 5h即可使MGEC和HUVEC的蛋白通透率分别增加 10 0 % (0 12± 0 0 2vs0 0 6± 0 0 1)和 6 0 % (0 0 8± 0 0 3vs0 0 5± 0 0 1) ,并至少持续到 12h。  结论 :首次在体外直接证实了VEGF具有增加MGE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HUVE)细胞分化抗原40L(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分泌及其相互关系和辛伐他汀、厄贝沙坦对其干预影响.方法:分组培养HUVE细胞株ECV-304,加入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并用不同浓度的厄贝沙坦干预,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CD40L和MMP-8的浓度;分组培养ECV-304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人重组CD40L因子(r-CD40L),之后再用不同浓度的抗CD40抗体干预,用ELISA法分别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MMP-8的浓度;另分组培养ECV-304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r-CD40L并用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和厄贝沙坦干预,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MMP-8的浓度变化.观察AngⅡ 对HUVE细胞CD40L和MMP-8分泌的直接影响及厄贝沙坦的干预作用、CD40和CD40L相互作用对HUVE细胞MMP-8分泌的影响及辛伐他汀和厄贝沙坦的干预作用.结果:体外实验显示,随AngⅡ刺激浓度增加,HUVE细胞CD40L和MMP-8分泌水平增加,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厄贝沙坦干预后可使AngⅡ刺激作用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r-CD40L可促进HUVE细胞MMP-8的分泌,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抗CD40抗体能抑制MMP-8的分泌;辛伐他汀可降低r-CD40L促进HUVE细胞分泌MMP-8的作用,而厄贝沙坦则无显著影响.结论:AngⅡ能明显刺激HUVE细胞CD40L的分泌水平,厄贝沙坦能抑制AngⅡ的上述刺激作用;CD40和CD40L相互作用可促进HUVE细胞MMP-8的分泌增加,辛伐他汀能明显抑制此作用,而厄贝沙坦则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芎芍胶囊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和体外培养HUVEC的方法,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芎芍胶囊高、中、低3个浓度含药血清对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的芎芍胶囊含药血清均有促进HUVEC增殖的作用,增殖率分别为54.14%、54.98%、33.77%;FCM法检测发现高、中、低剂量芎芍胶囊含药血清均可增加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52.14%、42.65%、37.08%;显微镜观察结果也显示各含药血清具有促进HUVEC增殖的作用。结论芎芍胶囊能促进HUVEC的增殖,其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浓度有一定的关系;提示芎芍胶囊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304)产生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及银杏黄酮甙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分析细胞培养上清中sICAM-1的含量,对HCMV感染离体培养的HUVEC304及银杏黄酮甙作用后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本实验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银杏黄酮甙组,HCMV感染组,HCMV感染+银杏黄酮甙组。结果:实验发现HCMV感染HUVEC304,在24 h后,可以强烈增强HUVEC304产生sICAM-1。对照组为(0.385±0.018)ng/m l,加入HCMV后为(1.064±0.037)ng/m l(P<0.05)。用10-2mol/L银杏黄酮甙后,被感染细胞产生的sICAM-1为(0.537±0.024)ng/m l,较感染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HCMV感染HUVEC304后,强烈刺激细胞产生sICAM-1。银杏黄酮甙可减弱HCMV感染细胞产生sI-CAM-1,因而可能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Cui P  Luo Z  Zhang H  Su Y  Li A  Li H  Zhang J  Yang Z  Xiu R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2006,41(4):358-362
Melatonin is the major secretory product of the pineal gland and is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natural oncostatic agent. The anticancer activity of melatonin is due to its immunomodulatory, anti-proliferative and antioxidative effects. At present there are no direct data available as to melatonin's possible influence on angiogenesis, which is a major biological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umor growth and dissemination.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melatonin on angiogenesis.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were cultured, identified, and purified. Cell growth and viability, DNA fragmentation and cell cycle analyses were determine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melatonin, Western blot analyses for P53, Bax and Bcl-2 expression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anti-proliferative and apoptosis-inducing effects of melatonin; these changes were associated with cell cycle arrest, upregulation of P53 and Bax and downregulation of Bcl-2. Taken together, our data showed that melatonin in high concentrations markedly reduces HUVECs proliferation, induces cellular apoptosis, and modulates cell cycle length. P53 and Bax/Bcl-2 expression changes may be involved in these actions of melatonin.  相似文献   

19.
姜洪  刘芸 《高血压杂志》2003,11(4):323-324,T00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硝酸甘油对体外培养人脐血管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细胞经钙荧光探针Fluo-3-AM染色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三种浓度硝酸甘油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低浓度和高浓度硝酸甘油作用后,[Ca^2 ]i呈现不同的变化曲线。10μg/ml NTG持续缓慢下降;30μg/mlNTG先明显下降,然后缓慢上升;1000/μg/mlNTC持续缓慢上升。结论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与内皮细胞有关,不同浓度的硝酸甘油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传导路径发挥不同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