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Apgar评分与窒息的关系,以便能对Apgar评分有正确认识和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已明确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96例患儿和40例正常儿Imin,5min Apgar评分和出生时脐动脉血血气。比较两种方法对诊断缺氧窒息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1)1min Apgar评分对诊断HIE的敏感度为72.92%,特异率为90%;5min Apgar评分法的敏感度75%,特异度95%。(2)除外某些影响因素,采用Apgar评分诊断HIE的敏感度低于特异度。(3)脐动脉血气分析法敏感度83.33%,特异率为80%。(4)5min钟评分的准确性高于1min评分(P<0.05)。(5)脐动脉血pH值判断新生儿有否窒息、缺氧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特异度相对降低不明显。结论:Apgar评分低并不等于缺氧窒息,对新生儿窒息应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的关系及其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新生儿出生后开始呼吸之前立即抽取脐动脉血0.1ml测血气分析,同时对新生儿进行1min Apgar评分,并跟踪新生儿的临床预后。结果 1.胎儿窘迫组脐血pH值为7.22±0.09,无胎儿窘迫脐血pH值为7.18±0.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1min Apgar评分的减少,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PaO2、HCO3-及BE值相应降低,两者呈正相关(均P<0.01),而PCO2值相应增加,两者呈负相关(P<0.01)。3.Apgar评分正常组、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pH值、HCO3-、BE及PaCO2各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PO2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4.在pH<7.20的48例新生儿中有5例发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pH≥7.20的105例新生儿中有2例发生HIE,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能更客观、更灵敏的反应胎儿及新生儿缺氧、缺血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并有利于估计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娩出后,脐血pH、PaCO2、TCO2、AB.BE SATO2的变化与神经系统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7例Apgar评分≤7分以下的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娩出后在尚未建立呼吸系统前,钳夹脐带两端后立即用经肝素处理的注射器从脐动脉近胎盘侧抽血约0.5—1ml,在密闭的条件下立即送检验科,进行血气分析,观察血气分析的结果与临床表现是否相符。于出生5天后对严重缺O2新生儿作头颅CT片,了解颅脑损伤的情况,并作好登记和随访记录。结果研究组中的围生期新生儿的pH、PaCO2、AB.BE PO2有显著改变有114例占68.2%,Apgar评分≤3分的有23例占13.7%,23例重度窒息围生儿中头颅CT扫描,提示脑损伤有19例占重度窒息儿11.4%,其中14例死亡占8.4%,3例脑萎缩脑瘫发生占1.8%。结论有明确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的产科病史,胎儿宫内窘迫表现出生时重度窒息,Apgar评分1min小于或等于3分、5min小于或等于6分时,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小于7.0以下,易合并神经损伤及心血管、消化道、肾脏、DIC等多器官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脐动脉血气分析对新生儿窒息诊断的意义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连续纳入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3293例,对新生儿分娩后1min内的脐动脉血气进行分析,同时进行1minApgar评分并追踪新生儿脏器损伤的并发症。结果1min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pH、PO2、BE呈正相关(r=0.994,r=0.941,r=1,P均0.01),而与PCO2呈负相关(r=-0.902,P0.01)。随着脐血pH值的降低,新生儿轻度窒息、重度窒息的出现率逐渐升高,二者呈负相关(r=-0.682,r=-0.656,P均0.01);Apgar≥8分的出现率随脐血pH值的降低而降低,二者呈正相关(r=1.000,P0.01)。随着脐血pH值的降低,HIE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二者呈负相关(r=-0.903,P0.01)。随着脐血pH值的降低,新生儿脏器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二者呈负相关(r=-0.651,P0.01)。结论脐动脉血气是诊断新生儿窒息必不可少的标准之一,是Apgar评分的有效补充,应结合脐动脉血气和Apgar评分来综合评估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窒息临床诊断中各诊断指标的利用价值,以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其中50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组,262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分娩1分钟Apgar评分,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p H值分析,对研究组进行复苏后转入儿科病房观察有无脏器损伤和进行鉴别诊断,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脐动脉血p H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p H值不正常新生儿(p H7.2)的比率为5.0%,而研究组p H值不正常新生儿均大于70%;比较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血气p H值在新生儿窒息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时发现,Apgar评分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3.6%和71.1%,脐动脉血p H值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9.3%和93.3%;比较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血气p H值与脏器官损伤程度的关系可以发现,随着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血气p H值下降,脏器管损伤率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脐动脉血血气p H值比Apgar评分特异性更好,敏感度更高,在临床上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血气p H值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对新生儿窒息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Apgar评分与早产儿窒息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pgar评分与早产儿窒息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同期住院的早产儿,分成三组:(1)无窒息组(Apgar评分8~10分);轻度窒息组(Apgar评分4~7分);重度窒息组(Apgar评分0~3分),然后分析各组与围产因素、动脉血pH值、血糖及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结果(1)重度窒息组的围产因素明显高于无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P〈0.01),而后二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2)首次动脉血气pH值≤7.2的病例,重度窒息组也显著多于无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P〈0.01),无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3)重度窒息组发生严重低血糖(≤1.1mmol/L)的病例要明显高于无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P〈0.01),后二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4)出现脑损伤的情况: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脑室周周-脑室内出血(PIVH)及脑室周周白质软化(PVL),重度窒息组均显著高于无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P〈0.01),轻度窒息组与无窒息组则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Apgar评分评估早产儿轻度窒息时(4—7分),应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其准确性有一定的限度。但Apgar评分0~3时,则发生窒息的可能性大,需按窒息儿处理,以减少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脐动脉血气分析与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探讨三者在评估新生儿窒息,缺氧的关系。方法对290例足月新生儿出生即时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羊水性状,Apgar评分进行分析。结果Apgar评分越低,脐动脉血pH值,P(O2)值也越低,P(CO2)值越高,且酸中毒发生率较临床诊断新生儿窒息率高。羊水混浊者较羊水清者窒息发生率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比Apgar评分客观,能直接反映胎儿缺血,缺氧程度。羊水性状及Apgar评分是有主观性,三者结合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的漏诊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检查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统计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期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全部新生儿18429例。低Apgar评分103例,统计脐动脉血气的参考值及脏器损伤的发生率及分析脐动脉血气与脏器损伤的相关性。结果窒息后可导致多脏器受损,脏器损伤中以呼吸系统受损最常见。脐动脉血气pH〈7.00脏器损伤率为100%。结论单凭低Apgar评分诊断窒息易导致误诊,脐动脉血气应被纳入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与围产期窒息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序贯试验研究方案,随机选择245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比较142例窒息新生儿和103例正常新生儿血清CK-MB水平差异,评估CK-MB与围产期窒息严重度指标1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及其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窒息组CK-M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CK-MB与围产期窒息严重度指标1min 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呈负相关(P〈0.001),与围产期窒息短期不利预后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CK-MB有助于早期预测围产期窒息程度和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窒息新生儿脐血pH、D-二聚体水平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变化。方法 :选择临产过程出现急性胎儿窘迫孕妇40例,其剖宫娩出新生儿以1min Apgar评分确定为正常者20例(窘迫组),出现窒息者20例(窒息组);另选无急性胎儿窘迫、同样剖宫娩出的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取各组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仪检测pH值,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定磷法检测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各组脐动脉血pH值、D-二聚体水平和红细胞膜Na+-K+-ATP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脐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窘迫组(P均0.05),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窘迫组(P均0.05),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窘迫组(P均0.05);窘迫组pH值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窒息新生儿纤溶和红细胞膜泵功能检测结果,可为新生儿窒息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数值不同对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孕周大于37周的正常妊娠孕妇300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7.71岁。脐动脉血流S/D≥3者49例(病例组),年龄为(27.76±3.82)岁;脐动脉血流S/D3者251例(正常对照组),年龄为(27.66±3.78)岁。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低体质量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析不同结果的S/D值变化。结果病例组中剖宫产率77.55%,正常对照组剖宫产率26.2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分,正常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39%,病例组12.24%,病例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体质量新生儿发生率,正常对照组1.59%,病例组12.24%,病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的异常对判断胎儿宫内安危及其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脐动脉血流参数结合胎心监护,可以为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提供参考指标,降低围产新生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2.
围产因素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 16 0例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与Apgar评分、胎龄、羊水污染情况进行探讨。通过头颅CT观察脑损伤程度。结果发现 :生后 1min评分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脑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 0 5 ,但 5min、10min评分重度窒息脑损伤发生率高P <0 0 1;胎龄对窒息后脑损伤发生率无明显的影响 ,但与严重程度有关 ,足月儿以轻度为主 ,早产儿以重度为主 ;羊水污染增加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发生。结果提示 :做好围产期保健对优生优育起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危新生儿产后脐动脉血气值与Apgar评分相关性及脐动脉血气在高危新生儿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40例高危新生儿随机分低Apgar评分组(Ⅰ组)25例;正常Apgar评分组(Ⅱ组)1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38例为对照组(Ⅲ组),新生儿娩出后第一次呼吸前脐动脉血取样进行血气分析,3组均常规行产前胎儿监测。结果三组中胎儿电子监护异常情况出现率无显著异常(P〉0.05),Ⅰ组、Ⅱ组与Ⅲ组比较脐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但Ⅰ、Ⅱ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危新生儿而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仍有缺氧、酸中毒的可能,不可忽视因宫内缺氧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产后脐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有临床意义,并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了1995-1999年125例早产儿的1分钟Apgar评分结果,并与随机在同期抽出的157例足月新生儿比较.早产儿组1分钟Apgar评分结果(8.11±2.38)明显低于足月儿组(9.31±1.33).我们建议在早产儿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应考虑到早产儿1分钟Apgar评分偏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笑气吸入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笑气吸入分娩镇痛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100例未用笑气分娩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分娩母亲动脉、脐动脉血气分析、分娩方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式及副作用等指标。结果 现察组分娩疼痛1级75例,2级25例,3级0,对照组分别为4、70、26例(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观察姐产程活跃期2.36±1.41(小时),第二产程0.68±0.38(小时),对照纽分别为3.23±1.68,0.96±0.36(小时)(P<0.05),差异有显著性。分娩方式观察组顺产75例,剖宫产22例,对照组分别为59、37例(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蛆血气分析pH、Pco2、PO2、BE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出血量分别为250±38ml、270±24ml,(P<0.05),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剖宫产22例,对照组37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7例出现轻微的头晕、乏力。结论 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效果肯定,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HDCP)晚期的血流频谱和围产期胎儿情况及血流阻力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至2019年6月在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产检信息的50例妊娠晚期HDCP孕妇(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9.2岁;体质量指数(BMI)29.3~36.5 kg/m~2,平均BMI 33.5 kg/m~2;舒张压13.1~14.7 kPa(98.5~110.4 mmHg),收缩压19.7~20.4 kPa(148.1~153.7 mmHg);孕周34~39周,平均孕周37.8周;20例妊娠期高血压,14例子痫前期,8例子痫,5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3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以同期50例正常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9.7岁;BMI 28.6~36.4 kg/m~2,平均BMI 33.1 kg/m~2。收集32周产检时两组孕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及脐动脉的阻力指数(RI)、血流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数据和出生后新生儿生长指标。比较两组孕妇子宫动脉及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变化和出生后新生儿生长指标,观察两组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子宫动脉及脐动脉多普勒血流频谱RI、PI、S/D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动脉RI:0.60±0.21 vs 0.48±0.18;PI:1.22±0.31 vs 0.78±0.28;S/D:3.32±0.42 vs 2.78±0.38。脐动脉RI:0.71±0.18 vs 0.52±0.09;PI:1.30±0.28 vs 0.69±0.19;S/D:4.12±0.37 vs 2.80±0.27)。观察组胎儿生长发育受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比例和5 min Apgar评分7分比例均高于对照组(46%vs 10%,24%vs 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中子宫动脉和脐动脉高RI组孕周均明显短于低RI组;子宫动脉和脐动脉高RI组产后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低RI组[子宫动脉,(12±4) d vs (8±3) d。脐动脉,(11±5) d vs (7±4) d];子宫动脉和脐动脉高RI组行剖宫产的比例均明显多于低RI组(子宫动脉,51.4%vs 20.0%;脐动脉,54.1%vs 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动脉多普勒血流频谱指标对预测HDCP孕妇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体预扩容与晶体限制性补液对急诊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急诊行剖宫产的125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2例产妇麻醉前30 min内快速静脉滴注6%羟乙基淀粉(130/0.42)0.5 L,随后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溶液5 ml?(kg·h)-1,观察组63例产妇仅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溶液5 ml?(kg·h)-1。术中采用无创心电图仪监测入室时(T0)、麻醉实施后即刻(T1)、切皮前(T2)、胎儿娩出前(T3)、胎儿娩出后(T4)以及术毕即刻(T5)产妇血压、心率情况,并于新生儿分娩后1、5、10 min评估阿氏(Apgar)评分;胎儿分娩后抽取新生儿动脉血,使用血气分析仪分析脐动脉、静脉血气,记录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结果:两组产妇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脐动脉和脐静脉pH、剩余碱(Base excess,BE)以及脐静脉静脉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venous,PvO2)、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v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脐动脉PaO2、SaO2及甲肾上腺素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行剖宫产产妇术中行胶体预扩容与晶体限制性可提高脐动脉PaO2、SaO2水平,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但对产妇血压、心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静脉血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中胎心监护变异减速持续时间长短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分娩第二产程中胎心监护出现间歇或反复变异减速者,共256例。分别记录其变异减速时间、Apgar评分、出生时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窒息例数。结果 p H值和低Apgar评分对照组与试验2、3组有统计学差异,新生儿窒息对照组与试验3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当第二产程中胎心监护变异减速持续时间大于60min时,新生儿预后存在显著性差异,为避免新生儿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建议在间隙性变异减速持续1h内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延迟断脐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对因患重度子痫前期疾病在孕28周至37周间剖宫分娩的早产儿采取延迟断脐的方法处理脐带,观察延迟断脐对早产儿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及出生后血气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探讨目前有争议的延迟断脐是否增加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早产儿的血红蛋白为(167.3±27.4)g/L;红细胞压积为(51.3±8.67)%;贫血13例,占20.97%;发生病理性黄疸24例,占38.7%;氧分压为(82.4±9.67)mm Hg;二氧化碳分压为(45.6±3.73)mm Hg。对照组中早产儿的血红蛋白为(158.6±21.8)g/L;红细胞压积为(48.8±4.93)%;贫血25例,占38.46%;发生病理性黄疸21例,占32.3%;氧分压为(79.1±8.32)mm Hg;二氧化碳分压为(47.2±4.28)mm Hg。两组早产儿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发生贫血的比率、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在病理性黄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延迟断脐可减少早产儿贫血的发生率,改善早产儿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不增加发生病理性黄疸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电解质及肾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变化和疾病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按其窒息的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于生后24h内采取静脉血3ml,查电解质K、Na、Cl、Ca及BUN、Cr,并与同胎龄组、同体重组的新生儿的电解质和BUNCr进行对比。结果窒息新生儿电解质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的是血钠、血钙的变化,轻度窒息组早产儿、足月儿血钠分别为(134.5±4.32)mmol/L,(135.6±3.69)mmol/L,血钙分别为(1.90±0.31)mmol/L,(1.98±0.31)mmol/L,重度窒息组早产儿、足月儿血钠分别为(131.9±3.06)mmol/L,(130.5±2.04)mmol/L,血钙分别为(1.75±0.28)mmol/L,(1.83±0.19)mmol/L,显著低于轻度组,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轻度组无差异,P〉0.01;重度组有显著差异(P〈0.01)。血BUN、Cr轻度组早产儿、足月儿分别为(7.82±2.61)mmol/L、(81.63±4.56)mmol/L;(6.81±2.65)mmol/L、(68.55±8.26)mmol/L;重度组分别为早产儿、足月儿分别为(9.96±5.31)mmol/L、(85.10±8.31)mmol/L,(8.52±3.29)mmol/L、(88.02±8.98)mmol/L,足月儿表现为随窒息程度的加重,肾功能损伤有加重的趋势P〈0.01。早产儿则无明显加重趋势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越容易出现电解质的紊乱,且肾功能损伤越严重。临床上应严密监测及早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