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西北五省区苯丙酮尿症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12的突变特征,为该地区苯丙酮尿症(PKU)的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276例PKU患儿及其父母的PAH基因启动子、第1~13外显子及其旁侧内含子区域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⑴PAH基因外显子12中突变基因检出率为7.4,共检出8种PAH基因突变,其中,错义突变7种、无义突变1种,最常见的突变是R413P(4.0);⑵PAH基因外显子12突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宁夏(11.3)、陕西(9.7)、甘肃(5.2)、新疆(3.3)和青海(3.1),R413P突变在新疆、宁夏、陕西和甘肃四省区中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5、5.3、5.6和5.2,Y414X(0.7)和L430P(2.7)仅在宁夏检出,R408W(1.0)仅在青海检出;⑶R413P是西北及等国内大多数地区PAH基因外显子12最为常见的突变,R413P突变在西北地区中的检出率低于山西、河南、河北、天津、沈阳、云南等大多数国内省区,日本R413P、中国台湾R408Q突变和挪威、瑞典、北爱尔兰及苏格兰的R408W突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西北地区。西北五省区检出的Y414X、Q419R和L430P三种突变在我国其它地区尚未见报道。结论⑴西北地区PAH基因外显子12突变以R413P为主,与韩国、日本相似,但不同于挪威、瑞典等欧洲国家以R408W为主。推测R413P突变基因频率的高处在日本,R408Q和R408W突变基因频率的高处分别在中国台湾、欧洲。⑵西北五省区PAH基因外显子12突变特点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和部分欧洲国家,表现出多民族聚居地区基因突变特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在新疆维吾尔族家系中检出的苯丙酮尿症(PKU)R158Q突变基因杂合子。方法采用PCR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确定PAH基因突变类型。结果分析患者及其父母PAH第7、6、11、3、12、5外显子基因,发现在外显子5中患者的SSCP电泳行为与正常对照不同而与父亲的电泳条带位置一致,测序结果显示,患者和父亲的PAH基因cDNA第473位发生了G→A点突变,为R158Q突变型杂合子。结论国内在维吾尔族中报道PKU R158Q突变基因杂合子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河南省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突变的特点,为临床遗传咨询、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正反测序技术对34例经典型PKU患者的PAH基因全部13个外显子及两侧部分内含子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34例患者共68个PAH等位基因中共检出23种致病突变(包括错义突变12种、无义突变4种、剪接突变4种和缺失3种)和9种其它基因变异.致病基因突变的总检出率为92.65%(63/68).第7外显子的基因突变种类最多,其次是第5外显于和第11外显子.检索PAH基因突变数据库和查阅相关文献,确定有2种突变[A156P和P69_S70delinsP(delCTT)]国际上未见报道,4种突变(IVS2+5G>C、G332E、IVS10-14C>G、L367>Wfs)国内未见报道.结论 河南省PKU患者PAH基因的突变构成及频率与中国其它地区人群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突变特征及分布情况,为该地区PKU产前诊断、治疗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7年9月在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经深圳市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中心确诊为PKU患儿27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法对PKU患者PAH基因突变型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例PKU患儿中检出2个基因突变类型的16例,占59.26%(16/27),其中3例为纯合子突变,明显高于1个基因突变类型的37.04%(10/27)和1例未检出基因突变类型的3.70%(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5~9.683,P0.05);27例PKU患儿54个PAH等位基因中共检出44个基因突变位点,检出率为81.48%(44/54),且此44个突变基因中共检出14种基因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7个,无义突变3个,剪接突变1个,同义突变1个,缺失突变2个,其中以R243Q,Y356X和R241C突变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0.37%,14.81%和12.96%,明显高于其它基因突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1~11.518,P0.05)。结论深圳地区PKU患儿PAH基因突变检出率比较高,且基因突变类型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但未检出新的PAH基因突变类型,以R243Q,Y356X和R241C突变类型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的突变规律及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及基因测序列方法 ,检测46例苯丙酮尿症患者PAH基因第3、5、6、7、11和12外显子及其两侧内含子序列.结果 在92个PAH等位基因中共检出20种不同的突变基因,总检出率为73.9%(68/92).其中常见基因突变R243Q、EX6-96A>G、R111X、Y356X和V399V与我国北方地区基本类似.较常见基因突变F161S、L255S、P281L和R413P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差异较大.E280G和A434D为在国际上第2次检出;L255S、P281L、R261Q和165T为在国内第2次检出.新疆少数民族也发现了13种PAH基因突变,均系在本民族中首次报道,其突变基因的类型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结论 从对新疆地区PAH突变基因的研究结果 来看,该地的遗传基因不仅具有独立、保守的特性,而且还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经典型苯丙酮尿症基因全长外显子的突变检测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国PKU患者PAH基因突变特征。方法运用PCR-SSCP及PCR-DNA直接测序检测40例经典型PKU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的PAH基因。结果在PAH基因上8个外显子共发现11种突变和3种多态,其中R243Q和Y204C为两个高频突变位点,突变率分别为27.5%和10%,280 insT、M276K、M276R、IVS10nt+32T→A、IVS4nt+46C→T、H290R是首次发现的新突变。结论中国PKU患者基因外显子突变是以两个突变热点和罕见突变并存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定维吾尔族苯丙酮尿症(PKU)家系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并讨论突变基因的分布和频率。方法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确定PAH基因突变类型。结果对患者及其父母PAH基因第3、5、6、7、11、12外显子分别进行了SSCP实验筛检,在外显子3中,发现患者SSCP电泳行为既与正常对照不同,又与父母双亲相异。测序结果显示,患者的PAHcDNA第331位发生了C→T突变,是R111X突变型纯合子,其父母也分别在同一位点发生了相同突变,但为R111X突变型杂合子。结论国内在少数民族中报道R111X纯合子突变尚属首次。根据新疆维吾尔族PKU患者与汉族患者的比例,以及形成纯合子的几率,估计R111X突变基因在维吾尔族群体中会有较高的发生频率。综合分析国内外R111X突变基因的分布及频次位置,本文认为R111X突变基因频率的高处在我国北方地区。并推测,以我国天津为中心的北方地区是R111X突变基因的建立者(founder)。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山西省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第3、6、7、11和12外显子的突变特征.方法 通过测序及序列比对的方法对山西省59例经典型PKU患者和100名正常儿童PAH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以确定其突变位点、性质和突变频率.结果 通过序列分析,发现在患儿和正常儿童中均出现Q232Q(CAA→CAG)、V245V(GTG→GTA)和L385L(CTG→CTC)3种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其中患儿cDNA 696位点的SNP发生率高达96.2%,正常儿童的SNP发生率为97.0%;患儿cDNA 735位点的SNP发生率为76.1%,正常儿童的SNP发生率为77.3%;患儿cDNA1155位点的SNP发生率仅为7.6%,正常儿童SNP发生率为8.3%.正常儿童的其它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比较的无差异.在患儿的基因序列中还发现了16种共计72个突变基因,占全部PAH突变基因的61.0%.第3外显子发现3种突变R111X、H64>TfsX9和S70 del,突变频率分别为5.1%、0.8%、0.8%;第6外显子仅发现1种突变EX6-96A>G,突变频率达10.2%;第7外显子中R243Q的突变频率最高,占12.7%,其次是Ivs7+2T>A,占5.1%,T278I占2.5%,G247V、R252Q、L255S、R261Q、E280K均占0.8%;第11外显子中,Y356 X占5.9%,V399V占5.1%;第12外显子中,R413P占5.9%,A434D占2.5%.在16种突变中,有9种错义突变、3种剪接位点突变、2种无义突变及2种缺失,其中,H64>TfsX9为本次研究新发现.结论 明确了山西省经典型PKU患者PAH基因第3、6、7、11和12外显子的突变种类和分布等特征,EX6-96A>G、R243Q可能属于山西人群中PAH基因突变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技术检测苯丙酮尿症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方法 利用PCR扩增13例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第6、7、11及12外显子,然后对PCR产物进行HRM分析,通过DNA测序对HRM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在13例PKU患者的26个PAH等位基因中共检测出5种不同突变基因,总检出率为38.5%.常见的突变类型是R243Q和A434D.检测出两种多态性位点为Q232Q和V245V.HRM分析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HRM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易操作、准确等优点,可用于PKU患者PAH基因突变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突变基因型与生化代谢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DNA测序法对102例治疗前血清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高于120 μmol/L患儿基因组DNA进行PAH基因分析,观察突变基因型与生化代谢表型的相关性.结果 (1)生化代谢表型为经典型PKU(Phe>1200μmol/L)69例,中度PKU(Phe 600-1200 μmol/L)31例,轻度PKU(Phe400~600 μmol/L)2例.(2)共检出基因突变41种,基因型75种.(3)纯合突变基因型共9例(8.8%),含R111X/R111X基因型3例,IVS4-1G>A/IVS4-1G>A基因型1例,R243Q/R243Q基因型3例和V399V/V399V基因型2例.9例纯合突变中除1例RZ43Q/R243Q基因型患者的生化代谢表型属中度PKU外,其余8例生化代谢表型均属经典型苯丙酮尿症.(4)复合突变基因型共91 例(89.2%),生化代谢表型属经典型苯丙酮尿症的61例、中度PKU的29例和轻度PKU的1例.(5)复合突变基因型R111X/R243Q和EX6-96A>G(Y204C)/R243Q均可见于经典型苯丙酮尿症和中度PKU生化代谢表型;均属于无效突变等位基因的R111X/V399V基因型、EX6-96A>G/Y356X和EX6-96A>G/V399V生化代谢表型为中度PKU.含不同无效突变相同错义突变的R111X/A165D和R176X/A165D基因型分别表现为中度PKU和经典型苯丙酮尿症表型.结论 本研究中多数患者的突变基因型属复合突变.因突变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使患者的基因型和生化表型之间关系复杂化.虽然大多数突变基因型与生化表型相关,但仍有个别与规律不一致的现象.因此,在PKU的遗传咨询中,依据患者的突变基因型分析评估预后要慎重.同样的基因型,患者表现出不同的生化代谢表型的现象,提示在苯丙氨酸的代谢过程中可能存在还没有被认识的其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河南地区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突变情况,以便为苯丙酮尿症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对47例PKU患者及其父母PAH基因第1~13外显子及其两侧内含子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在94条染色体中共检测到了83个PAH基因突变位点,检出率为88.3%(83/94),共发现了25种突变,其中突变E79fX13、H271R和D415Y国内外未见报道,突变VS10-14C>G为国内首次报道.河南地区PKU患者的PAH基因突变集中在第6、7和11外显子,常见的7种突变是p.R243Q(20.5%)、EX6-96A>G(12.0%)、p.Y356X(9.6%)、VS4-1G>A(9.6%)、p.R111X(8.4%)、p.V399V(8.4%)、p.R413P(7.2%).结论 河南地区PKU患者PAH基因突变与中国其他地区相似,通过PAH基因直接测序可对大部分的PKU家系进行产前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gene (PAH)mu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henylketonuria (PKU) in Henan province,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for genetic counseling and prenatal diagnosis. Methods Mutations of the PAH gene were detected in exons 1-13 with flanking introns of PAH gene by PCR and DNA sequencing in 47 families with PKU. Results A total of 25 different mutations were detected in 83 out of 94 PAH alleles (88. 3%). Among them,E79fX13, H271R and D415Y have not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VS10-14C>Gmutation was reported in Chinese PKU population. The mutations p. R243Q, EX6-96A>G, p. Y356X,IVS4-1G>A, p. R111X, p. V399V and p. R413P, were the prevalent mutations with relative frequencies of 20. 5 %, 12.0%, 9.6%, 9. 6%, 8. 4%, 8. 4% and 7.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mutations of the PAH gene in patients with classical phenylketonuria in Henan province were similar to that in other areas of China. Prenatal gene diagnosis for PKU by PAH gene sequencing is efficient for most PKU famili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新疆地区29名苯丙酮尿症(PKU)汉族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进行检测,评估二代测序技术在苯丙酮尿症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本地区苯丙酮尿症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富集PAH基因全部外显子及调控区,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检测突变位点,并以Sanger测序技术验证检测结果。结果共检测了29例PKU样本,在58个PAH等位基因中检测出59个突变基因,共28种突变类型,其中错义突变21种,无义突变3种,剪切位点突变3种,缺失突变1种,以上结果均经Sanger测序验证。结论二代测序技术可应用于苯丙酮尿症相关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准确、方便和全面的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127例PKU患者PAH基因第12外显子点突变及其频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国人苯丙酮尿症 ( phenylketonuria,PKU)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 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第 12外显子点突变种类和频率。方法 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denaturing gradient gelelectrophoresis,DGGE)、DNA测序分析了 12 7例 PKU患者的 PAH基因第 12外显子点突变种类及频率。结果  DNA测序分析显示 10例患者存在 R4 13P、S4 11X、R4 0 8W、R4 0 8Q 4种杂合突变 ,其突变频率分别为 2 .76 %、0 .39%、0 .39%、0 .39% ,S4 11X突变为中国人中首次报道。 SSCP分析仅发现 2例 R4 13P杂合突变 ,DGGE分析显示 10例出现 3种类型的异常电泳带型。R4 13P突变在南北方人之间、在经典型 PKU和高苯丙氨酸血症之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DGGE对 PAH基因第 12外显子点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 SSCP。 DGGE结合 DNA测序是明确 PAH基因第 12外显子点突变种类和频率较好的方法。 R4 13P突变在南北方人中分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经典型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的新突变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基因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和DNA直接测序等技术,对内蒙古地区32个PKU家系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PAH)基因第3~12外显子进行了鉴定分析. 结果检出14种PAH基因点突变R243Q (12/64)、Y356X(6/64)、Y204C(5/64)、R261Q(2/64)、Y161S(2/64)、R252Q(1/64)、R111X(2/64)、D282G(1/64)、S303P(1/64)、G239D(1/64)、R413P(1/64)、IVS7nt+2(2/64)、IVS4nt+3(1/64)、IVS9nt+34(2/64),经检索国际PAH基因突变数据统计库(截至到2004年7月),确认IVS4nt+3(G>C)、IVS9nt+34(G>A)为国际首次发现的新突变,S303P(T>C) 、D282G(A>G)为国内首次报道的新突变.结论内蒙古人群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存在突变的多样性,R243Q、Y356X、Y204C是PAH基因的突变热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中国苯丙酮尿症 ( phenylketonuria ,PKU )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 (phenylalaninehy droxylase ,PAH)基因新的突变位点。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及DNA直接测序检测 40例经典型PKU患者和 3 0名正常对照的PAH基因。结果 在PAH基因上共发现 11种突变和 3种多态 ,3 0名正常对照者PAH基因未发现异常。结论 经与国际PAH基因突变数据库比较 ,确认M 2 76K、M 2 76R、2 80insT、IVS10nt 3 2T→A、IVS4nt 4 7C→T是国际上首次发现的突变 ,H 2 90R是中国PKU患者基因上首次发现的新型突变。  相似文献   

16.
天津及周边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谱和新突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天津地区人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gene,PAH)基因突变谱,明确本地区该基因突变类型和特点,为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和DNA测序法对天津及河北等地99例已确诊各种类型苯丙酮尿症患儿基因组DNA进行PAH全基因13个外显子分析.结果 全基因共检出41种突变,含错义突变22种、无义突变7种、剪接位点突变9种和缺失突变3种.其中新突变6种(IVS3nt+1g→a、A165D、Q301X、G344D、P362L和R413G).198个PAH等位基因突变总检出率为93.94%.结论 天津及周边地区PAH基因突变谱广、遗传异质性高,一些常见突变的发生频率与以往报道的地域分布略不同.  相似文献   

17.
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分类包括从典型的苯丙酮尿症(PKU)到高苯丙氨酸血症。目前,已能作分子水平的研究,其中在高加索和亚洲群体中已证实了20多种不同的人类PAH基因突变。本文对有单体型3和4的土耳其PKU病人(E1)的DNA做突变分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将病人的PAH基因含13外显子  相似文献   

18.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可以造成儿童不同程度智力损害的常见的先天代谢性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OMIM编号为261600。PKU是由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突变导致的肝脏PAH酶活性降低或丧失所致,1934年由Folling首先报道了此病。1983年该基因被定位在12q22-24.2。近些年,随着分子遗传学及生物学等科学的发展,对PKU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目前在国际PAH数据库(http//www.pahdb.mcgill.ca)中总共收录546种突变等位基因,659种基因型。PKU表型与基因突变类型有关,但是有些带有相同pah基因突变的不同PKU患者存在表型差异。全面了解pah基因结构、pah基因表达特点、酶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突变对酶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的分子机制是对PKU表型认识的基础。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pah基因结构,PAH酶结构,基因突变及其与表型的关系等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青岛地区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情况及遗传病因;并为患儿的诊疗及其父母的再生育提供遗传依据。方法利用茚三酮荧光法对293735新生儿进行血苯丙氨酸浓度检测;利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基因捕获配合高通量测序,Sanger测序技术以及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对40例儿科及成人患者的PAH基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 293 735例新生儿中,共发现并确诊31例患儿,发病率为1/10554;2.在40例PKU患者中,共发现PAH基因突变位点74个,其中包括错义突变,同义突变,无义突变,剪接突变,移码突变。突变主要集中在第1-3、6、7、9-12外显子及第4和12内含子上。常见突变有R243Q(15.0%),R53H(8.7%),Y356X(13.8%),R241C(6.3%),R111X(5.0%),V399V(3.8%),以及1个未曾报道过的突变位点。结论青岛地区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情况接近于全国水平,PAH基因突变以错义突变为主,主要集中在7号外显子,R53H和Y356X出现频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此外还发现1例未曾报道过的突变位点c.60+1G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m albinism,OCA)患者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和P基因的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manee liquia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对3例患者的眼皮肤白化病Ⅰ、Ⅱ型相关基因(TYR和P基因)的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并对DHPLC检出的突变样本进行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以验证该突变.针对未见报道的新突变,筛查100名表型正常的无关个体,排除多态的可能.结果 在3例患者中检测出两种P基因突变,未检测到TYR基因突变.其中,患者1的P基因第13外显子发生杂合突变T450M;患者2的P基因发生两个杂合突变,分别是第13外显子T450M和第23外显子G775R;患者3的P基因第23外显子发生杂合突变G775R.P基因第13外显子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显示,患者1、2均出现杂合突变T450M导致的Oli I酶切位点部分消失,100名表型正常的无关个体未检出该突变;经检索,T450M为一未见报道的新突变.结论 联合应用PCR、DHPLC、DNA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的方法可有效的对白化病进行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