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结果的监测,探究其相关影响因素,并为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截取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月共100例具有出生缺陷的围产儿,回顾性调查先天异常发生的情况,并以他们为病例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照1:3的原则选出同时期出生,监测正常的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年共监测围产儿21258例,发现出现出生缺陷100例,出生缺陷发生率4.7‰。缺陷种类前5位分别为总唇腭裂、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肢体短缩,构成比分别为11.7%,6.5%,4.38%,4.15%/0,3.65%。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或饮酒、胎产次、感冒发热(服用感冒药)等为危险因素。保护因素为婚检、孕检、服用叶酸、孕期经常食用肉蛋奶类或蔬菜水果类。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或饮酒、妊娠合并症、暴露于化学物质或X线等危险物质为危险因素,婚检、孕检为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结论出生缺陷干预可从多方面进行,加强出生缺陷监测,提倡婚检、孕检,减少围孕期有害物质的接触,减少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孕期营养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对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以及提高人口素质十分裨益。方法对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满28W至产后7d内的6705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及相关因素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亚地区2017年01-10月共检出围产儿出生缺陷42例,检出率约6.26‰。其中,男性3.39‰,女性2.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涯区1.57‰,吉阳区1.62‰,海棠区1.55‰和崖州区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4.68‰,城市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陷种类前6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腭裂、多指(趾)、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脑积水及先天性胆道闭锁。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冒发热(服用感冒药)、接触有害毒物、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饮酒、吸烟、文化程度等是独立危险因素,而婚检、孕检、服用叶酸等则是保护性因素。结论三亚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城乡有别,但无性别和区域差异。而加强优生筛查,提倡婚检、孕检,减少孕期有害物质接触,杜绝吸烟、饮酒等对减少出生缺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岛市四方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情况,动态观察缺陷发生状况、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检测中心制订的出生缺陷诊断及统计标准,利用本区妇幼三级网络对11年间四方区分娩的围产儿进行诊断检测。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8.073‰,其中婚检率的高低与缺陷率成反比;前4位出生缺陷为:指(趾)畸形、总唇裂、先心、神经系统畸形;男性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大于女性围产儿(χ^2=8.378,P〈0.01);〈20岁的低龄孕产妇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为34.483‰;孕期主要异常情况为孕早期上感(并发热)、丈夫接触有害物质。结论把握不同的发生特征,分析研究出生缺陷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围产保健工作质量和三级预防保健队伍建设,提倡婚前医学检查,制定多方面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2011年~2015年出生缺陷的资料,探讨乌鲁木齐市主要出生缺陷类型、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11年~2015年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乌鲁木齐市出生缺陷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1年-2015年5年间,乌鲁木齐市发生出生缺陷儿1422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66.67/万,出生缺陷前5位依次为总唇裂、多指(趾)、神经管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不同年份的出生缺陷顺位有所不同。结论部分对于干预措施敏感的致死和严重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我市出生缺陷现有综合防治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出生缺陷防控工作重点的变化。为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孕产妇孕前、孕期保健,增强出生缺陷防范意识,产检进行产前筛查和孕中期彩超排畸筛查,是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种类及构成,探讨出生缺陷影响因素和产前诊断的不足。方法收集本院2007~2008分娩的产妇及围产儿资料,对之进行分析。结果鄂州市2007~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26‰,出生缺陷类型主要有唇腭裂、多指、尿道下裂等。结论加强孕前期-围孕期保健预防工作及围产期出生缺陷监测诊断工作,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包头市昆区2005年-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包头市昆区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出生缺陷的种类、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我区2005年~2008年在监测医院分娩的18311例围产儿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共监测到出生缺陷147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8.03‰,前3位出生缺陷依次为总唇裂、神经管缺陷、多指(趾);近几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围产儿发生缺陷的比率男性(9.48‰)高于女性(6.39‰)。结论从提高人们对婚检的认识入手提高婚前体检率,进一步加强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提高产前诊断水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大优生优育科普知识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减少残疾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分析本地区流动人口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5年间嘉善县中医医院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围产儿资料及其相关因素。结果5年间出生缺陷围产儿共122例,出生缺陷顺位前5位为先天性心脏病、耳部畸形、多/并指(趾)、唇腭裂和神经管畸形;出生缺陷诊断以出生后诊断为主;5年来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和孕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流动人口的孕期保健覆盖率、产前筛查率和产前诊断率,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川省宜宾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为制定出生缺陷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孕期接触噪音(OR=4.346)、家庭使用传统厨房燃料(OR=3.805)、孕期喜食生食(OR=3.386)、有缺陷儿生育史(OR=2.118)。结论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影响四川省宜宾市出生缺陷的重要因素,可将倡导适宜清洁的生活环境、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妇幼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以减少全市缺陷围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1999-200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云南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种类及分布情况,寻找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方法 1999年1月-2003年12月监测云南省多所医院住院分娩孕28w-产后7d的围产儿.按全国出生缺陷统一标准要求,由医院逐季上报<围产儿数季报表>,<出生缺陷登记卡>至省妇幼保健院.结果围产儿出生缺陷率为10.26‰(1013/98690),指(趾)畸形;唇腭裂;神经管畸形是云南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前3位高发种类,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84‰(561/51732)高于女性9.41‰(442/46958),城市高于乡村,产妇年龄≥35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发风险因素.结论进一步开展婚前生殖健康教育和医学检查,指导新婚妇女服用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高环境意识,做好婚前保健,优生和孕产期保健,开展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淄博地区2004~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4~2008年淄博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的种类、相关因素,了解出生缺陷变化趋势,探讨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统计工作手册》要求,利用我市妇幼三级网络对全市所有定点接生单位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出生缺陷检出率、发生率、类别等。结果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出生缺陷的前5位疾病排序依次为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神经管畸形、尿道下裂。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和三级预防保健工作,加大健康宣教的力度,提倡婚前医学检查,稳步提升出生缺陷监测质量,制定多方面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丰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探索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2010年北京市丰台区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10.5/万,各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按照出生缺陷病种分类,位于前3位的为多指(趾)、外耳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男婴与女婴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母亲户籍、分娩年龄、婴儿出生体重、孕周等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做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2-2010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02-2010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分娩信息及出生缺陷的监测资料为基础,对缺陷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年间出生缺陷率为15.88‰,2007年后缺陷率明显增高;缺陷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的24.88%;前五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并指、总唇腭裂、胎儿水肿综合征、神经管畸形,共占畸形总数的52.55%;出生缺陷发生与户籍、性别、季节、胎数及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孕次、产次有关。结论出生缺陷防控形势严峻,应深入开展主要缺陷的病因学研究,以提供有效的防控措施;而广泛的健康教育,婚前、孕前优生优育指导,规范化孕产期保健及新生儿体检都是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山市出生缺陷的发生及分布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协助指导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做好今后出生缺陷监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2010年中山市各医院分娩的孕满28周~产后7天内出生的所有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并对其发生率、顺位及诊断依据进行分析。结果三年内中山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60.05/万,排位前五位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马蹄内翻足、地中海贫血、总唇腭裂。中山市户籍人口和农村、流动人口的顺位和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孕期保健管理,普及孕期产前筛查意识,提高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准确性,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预防性用药等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近年来出生缺陷儿的发生及其产前诊断情况,为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产科终止妊娠的5852例围生儿资料,对其中97例出生缺陷围生儿逐一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5.76/万,各系统缺陷中以神经管畸形发生率(27.34/万)最高,农村(102.14/万)显著高于城市(10.47/万)(P0.05),其它依次为脑积水、外耳畸形、唇腭裂、多(并)指(趾)、脐膨出;农村脑积水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城市(P0.05);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神经管畸形、脑积水、脐膨出多数得到产前诊断,唇腭裂少数得到产前诊断;多(并)指(趾)、外耳畸形无1例得到产前诊断。结论加强围产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是预防出生缺陷围生儿的重要手段,控制神经管畸形的发生是降低出生缺陷围生儿发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人口计生部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11例出生缺陷儿的临床资料运用回顾调查方法进行科学分析。结果57.7%的出生缺陷儿与母亲孕期前3个月感冒发烧,使用抗感冒药及滥用抗生素有关;13.5%的出生缺陷儿与母亲孕前及孕早期情绪不稳、心情不愉快有关;28.8%的出生缺陷儿与其他因素有关。结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具体的三级预防概念,对出生缺陷儿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事实证明,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肇庆市4家监测医院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广东省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方案》的要求,以市内4家医院作为监测医院,对肇庆市2001-2010年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监测围产儿63476名,其中出生缺陷儿1034名,发生率为162.9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的发生率比2001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35,P〈0.001)。前3位出生缺陷类型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趾)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围产儿性别、孕母年龄、胎数有关。结论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的素质,应继续加强三级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Many infants with anotia or microtia (A/M) have co-occurring birth defects, although few receive syndromic diagnoses in the perinatal period. Evaluation of co-occurring birth defects in children with A/M could identify patterns indicative of undiagnosed/unrecognized syndromes. We obtained information on co-occurring birth defects among infants with A/M for delivery years 1999–2014 from the Texas Birth Defects Registry. We calculated observed-to-expected ratios (OER) to identify birth defect combinations that occurred more often than expected by chance. We excluded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genetic or chromosomal syndromes from analyses. Birth defects and syndromes/associations diagnosed ≤1 year of age were considered. We identified 1310 infants with non-syndromic A/M, of whom 38% (N = 492) were diagnosed with co-occurring major defects. Top combinations included: hydrocephal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and spinal anomalies (OER 58.4); microphthalmia and anomalies of the aorta (OER 55.4); and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and rib or sternum anomalies (OER 32.8). Some combinations observed in our study may represent undiagnosed/atypical presentations of known A/M associations or syndromes, or novel syndromes yet to be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Careful evaluation of infants with multiple birth defects including A/M is warranted to identify individuals with potential genetic or chromosomal syndr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