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对胚胎染色体及其辅助生殖结局影响。方法选择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n vitro fertilisation)/ICSI(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治疗的男性精液标本120例,按照男方年龄分为3组。35岁组(n=42)、35~39岁组(n=40)、≥40(n=38),同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以上3组患者通过常规体外受精周期中受精的第3天的废弃胚胎进行胚胎染色体分析,并对以上三组观察男方年龄对IVF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影响。结果≥40岁组胚胎染色体完全正常率39.6%(19/48)小于35岁组50.0%(31/62)及35~39岁组胚胎染色体完全正常率48.3%(2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50.0%(31/62)与35~39岁组胚胎染色体完全正常率48.3%(2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方年龄≥40岁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植入率、妊娠率与男方年龄35岁组、35~39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方年龄≥40岁组患者的流产率17.65%(3/17)与男方年龄35岁4.34%(1/23)及35~39岁组5.00(1/20)相比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男性年龄对受精率、胚胎质量、植入率、妊娠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男性年龄对IVF胚胎染色体以及流产率有一定影响。在生育过程中,男性年龄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实施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治疗后自然流产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在我中心实施ART治疗的2546例资料。结果 2546周期中有401例(15.75%)自然流产。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transfer,IVF-ET)、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三组流产率分别为11.58%、15.66%和20.37%。单胎、双胎、三胎妊娠流产率分别为18.48%、9.29%、20.83%。〉35岁组及〉38岁组的流产率高于与相邻低龄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FET流产率高于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双胎妊娠流产率较单胎及三胎低。流产率随患者年龄增长,35岁以上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女性年龄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旨在为高龄女性推荐较合理的助孕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9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临床资料,按照女性年龄的不同分为4个组,≤37岁组、38-40岁组、41-43岁组、≥44岁组,其中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数586,冻胚复苏移植周期数430。结果 (1)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37岁组、38-40岁组、41-43岁组、≥44岁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0.43%、35.00%、18.92%、10.34%;流产率分别为15.52%、23.81%、42.86%、66.67%。(2)冻胚复苏移植周期中,≤37岁组、38-40岁组、41-43岁组、≥44岁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1.86%、32.26%、18.52%、8.69%;流产率分别为11.05%、20.00%、40.00%、50.00%。上述各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超过37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自然流产率明显升高,44岁以后尤为明显。IVF助孕治疗是否应设定年龄上限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影响卵巢低反应的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周期中出现卵巢低反应的95例患者〔以获卵数≤5个或至少两次基础FSH(bFSH)≥12mIU/ml为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三组:〈30岁组、30-34岁组、≥35岁组。根据患者的bFSH水平,也分为三组:〈8mIU/ml组,8-14mIU/ml组,≥15mIU/ml组。结果卵巢低反应中年龄≥35岁的患者占55.79%;≥35岁组妊娠率和种植率显著性低于30-35岁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三组bFSH中,随着bFSH升高,周期取消率升高,而获卵率降低,bFSH≥15mIU/ml组与〈8mIU/ml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是卵巢低反应者IVF成功率重要预测指标之一。bFSH升高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卵巢低反应者IVF助孕周期取消率重要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基础卵泡刺激素与年龄预测卵巢储备及IVF-ET结局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年龄预测卵巢储备及IVF-ET结局的价值。方法对1999年5月至2006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助孕术的376个新鲜周期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FSH水平和不同年龄患者卵巢反应性和IVF-ET结局的差异。结果FSH〈10 IU/L患者Gn用量明显低于10 IU/L≤FSH≤15 IU/L和FSH〉15 IU/L组患者,而取卵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年龄〉35岁患者的基础FSH值、Gn用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取卵数、卵裂率、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低龄高基础FSH(年龄〈38岁且FSH≥10 IU/L=患者的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均显著高于高龄低基础FSH(年龄≥38岁且FSH〈10 IU/L=患者(P〈0.05=。不同FSH水平患者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ET数)、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FSH水平可以预测卵巢的储备功能和取卵数目,但不能预测IVF-ET的临床结局,而年龄对IVF-ET的临床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巢低反应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巢低反应的预测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在本生殖中心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以促性腺激素(Gn)刺激后两侧卵巢发育卵泡≤3个,或经阴道超声引导取卵,获卵数≤4个为卵巢低反应判断标准,符合卵巢低反应标准的80例为低反应组,取同期获卵5—20个的80个IVF—ET治疗周期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平均年龄,年龄≥35岁、双侧卵巢窦卵泡数≤5个、基础促卵泡素(bFSH)≥8IU/L、基础雌二醇(bE2)≥80μg/L患者的比例,周期取消率,平均Gn用量及临床妊娠率。结果低反应组平均年龄,年龄≥35岁、bFSH≥8IU/L患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反应双侧卵巢窦卵泡数≤5个及周期取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两组bE:≥80μg/L患者的百分比及平均Gn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反应组临床妊娠率(21.25%)明显低于对照组(4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35岁、bFSH≥8 IU/L及窦卵泡≤5个均可作为预测卵巢低反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IVF结合未成熟卵母细胞IVM(自然周期IVF/IVM)和IVM技术与控制性促排卵技术(COH)相比,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筛查标准,将患者治疗方案分为以下3种类型:(A)自然周期IVF/IVM;(B)IVM;(C)COH。结果在1686个移植周期中,31.3%的周期(528个)应用自然周期IVF/IVM技术,12.8%实施IVM技术,55.9%通过COH方案治疗。自然周期IVF/IVM、IVM和COH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9%、39.8%和31.1%,IVM组高于其他两组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胚胎着床率也无显著差异。而IVM组的流产率(36.0%)高于其他两组(31.3%和25.9%),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从本研究可以看出,自然周期IVF/IVM和IVM方案可以解决近一半周期的不孕症患者,并且可以获得与COH相近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腹腔镜术后的EMs不孕患者进行的318个人工授精周期的临床资料。以年龄、不孕年限、腹腔镜术后时间、用药情况、周期数、是否促排卵、r-AFS分期、IUI时机分别进行妊娠率的比较。结果 EMs不孕患者术后人工授精的周期妊娠率为13.21%。年龄≤35岁的周期妊娠率高于35岁以上者(χ2=6.687,P〈0.05),不孕年限≤5年的妊娠率高于5年以上者(χ2=5.430,P〈0.05),腹腔镜术后1年内行人工授精的妊娠率高于1年以上者(χ2=6.005,P〈0.05),Ⅰ~Ⅱ期患者的妊娠率高于Ⅲ~Ⅳ期患者(χ2=8.264,P〈0.05),加用促排卵治疗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者(χ2=4.569,P〈0.05),3周期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高于3周期以上者(χ2=4.031,P〈0.05),双次IUI者妊娠率高于单次者(χ2=4.37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是否使用GnRH-a则与妊娠率无关。结论 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人工授精治疗的最佳时间是术后1年内3周期内有较高的妊娠率,建议同时加用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对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ET)周期妊娠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88名年龄在40岁到44岁接受IVF/ICSI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不孕患者的医疗记录。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AMH水平1ng/ml(n=97),B组与AMH水平≥1ng/ml(n=91)。我们比较了两组的临床妊娠率(CPR),并进行了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A组的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B组(24.2%比7.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H水平是对临床妊娠率显著影响的唯一因素(优势比,1.510;95%置信区间,1.172-1.947)。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AMH水平预测年龄超过40岁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妊娠后早期自然流产与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关系。方法采用FIsH技术对202例经ART治疗妊娠患者早期自然流产胚胎绒毛进行了全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分析,其中IVF患者132例,IcsI患者70例.结果经ART治疗妊娠患者早期自然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为63.86%(129/202),其中以三体型最常见,占83.72%(108/129);IVF组与ICSI组的非整倍体率分别为64.39%和62.86%(P〉0.05);新鲜胚胎移植组与冷冻胚胎移植组非整倍体发生率分别为62.99%和65.33%(P〉0.05);≤35岁组和〉35岁组的非整倍体率分别为55.00%和76.83%(P〈0.01)。结论经ART治疗妊娠患者早期自然流产大部分由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所致,并且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输卵管因素继发不孕妇女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助孕过程和结局,探讨基础睾酮(T)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岁~35岁的123例第一周期长方案IVF—ET的不孕妇女的临床资料,根据新鲜周期的妊娠情况T水平的ROC曲线切割值、本中心对高T水平预降调至理想范围高值0.7ng/ml及T正常高值分成3组(A、B、C组),同种方式将同期输卵管因素继发不孕病例271例分成3组(Ⅰ、Ⅱ、Ⅲ组),分别比较组间助孕过程和妊娠结局。结果A组2PN受精率、着床率、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B、C组(P〈0.05);B组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A、C组(P〈0.05);I组可利用胚胎数、成熟卵子率、着床率、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Ⅱ、Ⅲ组(P〈0.05)。结论基础T水平较低时妊娠率明显下降。30岁~35岁妇女,基础T水平在0.45ng/ml~1.02ng/ml时能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应用口服避孕药预治疗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192例PCOS患者IVF-ET周期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IVF-ET前先用口服避孕药(妈富隆或达英35)预治疗93例,对照组99例。比较两组年龄、促性腺激素(Gn)用量、获卵数、受精率、植入率、妊娠率、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年龄、Gn用量、获卵数、受精率无明显差异,预治疗组的植入率、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对照组(9.1%)显著高于研究组(5.2%)。结论 PCOS患者IVF-ET前先用口服避孕药顸治疗可提高植入率和妊娠率,降低OHS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35岁)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636例高龄孕妇羊水染色体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对比35-37岁、38-40岁和≥41岁3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结果4636例高龄孕妇发现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174例,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37.53‰,包括136例非整倍体(含嵌合体)和38例染色体结构异常。非整倍体包括77例47,+21(16.61‰,77/4636)、26例47,+18(5.61‰,26/4636)、2例47,+13(0.43‰,2/4636)、8例47,+mar(1.73‰,8/4636)、20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4.31‰,20/4636)。在35-37岁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28.76‰(67/2330),在38~40岁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42.50‰(70/1647),在≥41岁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56.15‰(37/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随着孕妇年龄增长,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增高,高龄孕妇有必要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自身因素以及体外培养Day3胚胎形态学指标与囊胚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894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周期的Day3移植后剩余的16191个胚胎进行囊胚培养至Da如,分析女方年龄、不孕因素、体外受精方式、DAY3胚胎卵裂球数目以及碎片程度与囊胚形成的关系。结果女方年龄≤30岁组、31-35岁组和≥36岁组之间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31.38%(2315/7376)、29.42%(1773/6025)和22.15%(618/2790),并且组与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明原因不孕组的囊胚形成率26.41%(904/3423)低于排卵障碍组29.84%(588/1970)、盆腔输卵管组29.28%(2124/7255)、子宫内膜异位组30.26%(361/1193)和男方因素组3l-02%(729/2350),且P〈0.05;常规体外受精组的囊胚形成率29.25%(3234/11055)与卵胞浆单精子注射组27.69%(1472/5136)无统计学差异;DAY3卵裂球数目≥7个组、5—6个组和≤4个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7.78%(1035/2166)、31.53%(2079/6594)和21.42%(1592/7431),并且组与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DAY3碎片程度≤10%组、11—30%组和≥31%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33.54%(2719/8106)、25.99%(1951/7507)和6.23%(36/578),并且组与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女方年龄、不明原因不孕以及Day3胚胎形态学指标卵裂球数目和碎片程度都是影响囊胚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保证囊胚体外培养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患者自身条件以及胚胎发育情况,可以为临床合理运用囊胚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 thawed embryo transfer, FET)的妊娠结局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接受激素替代治疗周期冻融胚胎移植的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和其相关因素。结果研究期间366个患者行402个HRT周期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为41.5%,年龄≤35岁患者妊娠率为43.4%;〉35岁患者妊娠率为27.7%。多胎率为29.9%,种植率为22.4%,其中D3天胚胎种植率为19.7%,囊胚种植率为37.7%。接受单个胚胎移植的患者,D3天胚胎种植率为9.1%,囊胚种植率为53.3%。结论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能获得满意种植率,影响其临床妊娠率因素包括女方年龄、ET日雌激素水平,以及ET胚胎数目、类型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卵丘细胞STAG3表达与年龄、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的关系,探讨卵丘细胞粘连素表达的年龄相关变化及与胚胎发育的关系,探讨卵丘细胞粘连素检测作为无创、可定量的方法用于早期胚胎筛选的可行性,进一步阐明卵母细胞非整倍体发生的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40个IVF—ET周期卵丘细胞粘连素STAG3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母体年龄以及受精率、卵裂率、优胚形成率的关系。结果根据母体年龄分为三组:≤30岁;〉30,且≤38岁;〉38岁,三组卵丘细胞STAG3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0.70±0.55;1.90±1.08;0.49±0.28,P〈0.001。STAG3表达与受精率负相关(r=-0.465,P=0.002),与卵裂率、优胚率无显著相关。结论年长妇女卵丘粘连素STAG3表达下降,并与受精率负相关。卵丘细胞STAG3检测作为无创、可以定量的方法可能用于早期胚胎筛选。  相似文献   

17.
体外受精后异常受精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后单原核和多原核孕卵生成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异常受精率探寻可行的方法。方法应用卡方检验分析927个体外受精周期(608个IVF周期和319个ICSI周期),共计9718个卵细胞资料,研究多原核和单原核孕卵生成率与体外受精方式,女方年龄,超促排卵方案,HCG日血清E2水平和获卵数的关系;结果(1)体外受精中单原核孕卵生成率与体外受精方式、女方年龄、获卵数、HCG日血清E2水平、超促排卵方案均无显著性关系;(2)常规IVF周期中多原核孕卵生成率显著高于ICSI组,但.6-的受精率显著低于后者;当获卵数〉15个和HCG日血清E2〉4000pg/ml时,体外受精周期中多原核孕卵生成率显著升高;(3)ICSI组,随着女方年龄的增高,多原核孕卵生成率显著增高。结论体外受精中异常受精生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不尽相同,针对不同不孕人群选择合适的体外受精方式有助于提高正常受精率,降低异常受精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