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实体器官移植后新发糖尿病(NODAT)增加移植物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如排斥反应、移植物功能减退或丧失以及感染,最终影响受者的长期生存。此外,NODAT也是导致移植后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本指南组织国内器官移植和糖尿病专家在总结器官移植术后血糖异常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参考《器官移植术后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2010版)》并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提出相关的诊疗建议。内容包括NODAT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移植术前筛查和预防措施、术后筛查和治疗策略等。本指南提出早期保护胰腺分泌功能是重要的防治理念,有利于提高NODAT的预防和治疗质量,改善器官移植受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器官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new-onset diabetes after transplantation, NODAT)是具有多种起病时间、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的异常葡萄糖耐量的异质性病症[1].但NODAT的诊断常与移植术前存在的糖尿病相混淆,若不排除移植前存在的糖尿病,则无法准确地将移植术后糖尿病诊断为NODAT,因...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NODAT)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发病率高、危害大,严重的影响移植物功能和受者生存质量,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NODAT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大致可分为不可调控性危险因素及可调控性危险因素。不可调控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供肝脂肪变性、肝硬化、糖尿病家族史等;可调控性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肝炎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及移植前血糖等。笔者结合近年相关研究报道对NODAT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环孢素A(CsA)短期替代他克莫司(Tac)对移植后新发糖尿病( NODAT)的改善作用.方法 前瞻性分析19例以Tac为基础免疫抑制剂的NODAT患者的资料.其中7例NODAT诊断明确后将Tac转换为CsA,6个月后再次转换回Tac(转换组);12例诊断为NODAT后继续应用Tac(对照组).结果 转换组空腹血糖(FPG)由人组时的(8.3±3.9)mmol/L降至转换12个月时的(5.6±1.8)mmol/L(P<0.01),对照组入组时和12个月时的FPG分别为(8.1±3.5) mmol/L和(8.0±3.0)mmol/L(P>0.05),组间12个月时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换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由入组时的(6.8±0.8)%降至12个月时的(6.1±0.4)%(P<0.05),对照组入组时和12个月时的HbA1c分别为(6.9±0.7)%和(6.8±1.5)%(P>0.05),两组间12个月时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转换组中4例(57.1%,4/7)NODAT完全缓解,而对照组中无NODAT缓解病例(P<0.01).转换组血压和血脂水平在转换之后维持稳定.两组间移植物功能以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结束时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率均为100%.结论 发生NODAT的肾移植受者将Tac短期(6个月)转换为CsA,可明显改善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应用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术后新发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间肾移植受者的资料,将术前无乙型肝炎的138例受者作为试验组,术前肌肉注射小剂量HBIG,术后定期监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滴度,根据其滴度调整术后应用HBIG的剂量,持续应用1年或1年以上.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术前无乙型肝炎的196例肾移植受者作为对照组,不采用乙型肝炎预防措施.观察两组移植后新发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并记录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受者和移植肾1年存活率.结果 随访12个月,试验组仅1例(0.7%)于术后6个月出现新发乙型肝炎,对照组11例(5.6%)出现新发乙型肝炎,其中2例因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两组新发乙型肝炎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试验组有19例(13.8%)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对照组有34例(17.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受者1年存活率为97.8%(135/138),移植肾1年存活率为(96.4%,133/138);对照组受者1年存活率为(91.8%,180/196),移植肾1年存活率为(90.3%,177/196).两组受者和移植肾1年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 小剂量HBIG用于肾移植后预防新发乙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NODAT)的影响因素以及动脉僵硬度与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95例肾移植患者,根据糖耐量检查的结果分为NODAT与非NODAT两组.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患者的肱一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肘血压指数(ABPI)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对入选对象进行血清学检测,根据动脉僵硬度指标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29例移植术后诊断为NODAT,与非NODAT患者相比,移植术前的空腹血糖(FPG)、血压以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都处于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多变量回归分析提示,术前HCV感染率、FPG水平以及收缩压是关系到NODAT发生的危险因素.NODAT患者的baPWV明显快于非NODAT患者,同时高血压、年龄以及术后糖化血红蛋白是动脉僵硬度进展的独立决定性因素.结论 肾移植术前高水平的FPG、HCV感染以及持续的高血压状态是引起NODAT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年龄偏大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对动脉僵硬度的进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比同年龄和同性别的人群,器官移植受者发生肿瘤的风险较高。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围术期管理的优化、更优良的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逐渐成为受者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报道,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术后远期10%~47%的死亡与新发肿瘤有关。肝移植受者术后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16%,大大高于同龄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他克莫司能否通过影响肾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水平,从而参与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NODAT)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5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肾移植且术后服用他克莫司的255例受者临床资料。参照201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发布的NODAT诊断标准,有49例发生NODAT。根据纳入标准,49例发生NODAT受者中有30例被纳入NODAT组;206例未发生NODAT受者中,按照性别、年龄、移植术后时间和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与NODAT组受者进行1 ∶1匹配,选择30例受者作为对照组。使用PBMC分离法提取单个核细胞,采用TRIzol一步法裂解细胞并提取总mRNA,反转录和定量PCR扩增PPAR-γ。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年龄、体质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血清肌酐、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和全血PPAR-γ相对表达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受者NODAT发生比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肾移植受者NODAT发生率为19.2%(49/255),其中女性肾移植受者发生比例为9.2%(7/76),男性为23.5%(42/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4,P<0.05)。NODAT组30例受者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平均空腹血糖为(5.2±0.8)mmoL/L。两组受者年龄、体质指数、HDL、血清肌酐及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0、2.03、0.78、0.72和-0.67,P均>0.05)。两组免疫抑制方案均为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术后随访半年期间,NODAT组和对照组受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分别为(5.0±1.7)、(5.0±1.4)m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0.05)。NODAT组和对照组受者全血PPAR-γ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7±0.04)、(0.49±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4,P<0.05)。 结论他克莫司可能通过下调肾移植术后受者PBMC中PPAR-γ的表达水平,从而参与NODAT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连慧  刘龙  向军  李昕  曹志强 《器官移植》2011,2(5):273-275,27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new-onset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NODAT)的危险因素.方法 术前未患糖尿病接受同种尸体肾移植的患者706例,根据入选时有否NODAT分为NODAT组和非NODAT组.统计NODAT发生率,对两组患者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53例胰肾联合移植长期存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施行的53例胰肾联合移植受者和移植物长期存活情况,分析受者死亡原因和移植物功能丧失原因.结果 3、5和8年受者存活率分别为90.1%、89.1%和80.0%,3、5和8年移植胰腺存活率分别为84.9%、84.8%和60.0%,3、5和8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3.0%、82.6%和53.3%.受者死亡原因分别为感染(4例)、移植肾功能丧失(2例)、心血管急症(1例)和脑卒中(1例).移植胰腺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为带功能受者死亡、排斥反应和外科并发症.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为排斥反应和带功能受者死亡.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远期效果良好,感染、排斥反应和外科并发症是受者死亡和移植物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肝移植受者中相当常见.美国1990年至2000年间移植受者科学登记处(SRTR)的资料(共69 321例非肾器官移植受者)表明,肝移植后3年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平均累积发生率为13.9%,5年时进一步增至18.1%.受者年龄、性别、移植前基础疾病(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肾功能状态以及免疫抑制剂等都是影响肝移植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移植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 diabetes mellitus, PTDM)是实体器官移植后常见的代谢紊乱, 发生率高, 严重影响受者生存。器官移植特有的病理生理环境(例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以及糖尿病本身的高危因素(胰岛素抵抗、肥胖等)共同参与了PTDM的发生。筛查、管理及预防PTDM需贯穿移植前、围手术期以及移植后稳定期。近年来, 糖尿病诊治的进展极大, 血糖监测技术、降糖药物等不断更新, 这些进展如何在移植领域拓展也极为关键。PTDM的诊治决策也需与时俱进, 未来应加强多学科合作, 提高PTDM的诊治水平以改善器官移植受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导致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CMV感染主要发生在移植后最初3个月内,但在接受CMV预防治疗的受者中可能会延迟发病.CMV倾向于侵袭移植物,其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移植物内部的免疫应答出现了异常[1].除与受者死亡率直接相关之外,MV也可引起免疫功能失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上腹部多器官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的原发病均为终末期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术中予保留受者胰腺、全消化道,行单纯肝脏切除后,进行上腹部多器官(包括肝、胰、十二指肠、部分空肠)移植,术后检测肝肾功能、血糖、C肽等指标,监测感染、排斥反应、血管并发症及胆道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受者均于术后1~7 d停用胰岛素,血糖恢复至基本正常水平,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胆红素总量等肝功能指标在术后1周趋于正常水平;C肽水平在术后1~2周达到正常范围.7例受者中,1例术后1个月时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血液透析治疗后恢复正常;1例发生肺部感染,予抗感染及提高免疫力等治疗后治愈;1例出现胰漏,给予通畅引流后好转;其余受者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6例存活受者已随访1~39个月,移植肝和胰腺的功能正常,未出现乙型肝炎和肿瘤的复发,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保留受者胰腺的上腹部多器官移植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器官移植长期存活受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由于受者移植术后需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使得其机体免疫力严重下降及内环境紊乱,最终导致受者肿瘤发生风险大大增加。近年来,如何解决器官移植受者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与降低肿瘤发生率之间的矛盾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有研究证实,在器官移植受者移植器官和新发肿瘤病灶内大量蓄积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这些MDSC会诱导局部树突细胞形成耐受性树突细胞。但目前关于上述过程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本文就MDSC在器官移植术后肿瘤发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糖尿病专家,总结器官移植后血糖异常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在《中国器官移植术后糖尿病诊疗指南(2016版)》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从PTDM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对移植受者和移植物预后的影响、预防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制定PTDM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植外科技术进步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肝移植后受者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但移植后新发糖尿病(NODM)等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受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时间.有研究显示,肝移植后1年NODM的累积发生率为11.9 %[1].  相似文献   

18.
1概述 胰肠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等疾患的有效手段。随着移植免疫学的飞跃进步及外科技术的日臻完善,国际大型移植中心胰肠联合移植术后1年存活率已超过90%,移植胰腺1年功能存活率超过75%。包括感染在内的各类并发症是导致移植物失功和移植受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胰肠联合移植受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胰肠解剖学及病理生理学的特殊性,胰肠联合移植较其他器官移植防治感染难度更大,临床处理其为棘手。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 胰肠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等疾患的有效手段。随着移植免疫学的飞跃进步及外科技术的日臻完善,国际大型移植中心胰肠联合移植术后一年生存率超过90%,移植胰腺一年功能存活率超过75%。包括感染在内的各类并发症是导致移植物失功和移植受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胰肠联合移植受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胰肠解剖学及病理生理学的特殊性,胰肠联合移植较其他器官移植防治感染难度更大,临床处理甚为棘手。  相似文献   

20.
毛霉菌是一种侵袭性真菌,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如器官移植受者)和慢性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肾移植后毛霉菌感染病情凶险,且切口感染者甚为罕见,文献报道不多[1].2010年,我们收治1例肾移植后切口毛霉菌感染,终致移植肾切除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