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7年本院诊治的肉瘤样肾细胞癌6例病历资料。6倒均经CT扫描初步诊断为肾脏恶性肿瘤,并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标本送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均经IL-2治疗.术后2个月内全面复查,长期随访。结果标本见肿瘤直径5.5~17cm,镜检均为癌和肉瘤样成分共同组成,免疫组化粢色EMA(+)4例,CK(4-)5例,Vimentin(+)6例。肿瘤分期T2N0M01例,T4N0M01例,T4N1M04倒。1例(T2N0M0)痊愈出院,已随访1年4个月未见复发。术后2个月内复查,5例T4期患者皆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生存期117~225d,平均171d。结论肉瘤样肾细胞癌是一种临床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体积大、分期高、转移早、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确诊需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临床上对疑似患者宜全面检查并积极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7年本院诊治的肉瘤样肾细胞癌6例病历资料.6例均经CT扫描初步诊断为肾脏恶性肿瘤,并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标本送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均经IL-2治疗.术后2个月内全面复查,长期随访.结果 标本见肿瘤直径5.5~17 cm,镜检均为癌和肉瘤样成分共同组成,免疫组化染色EMA(+)4例,CK(+)5例,Vimentin(+)6例.肿瘤分期T2N0M0 1例,T4N0M0 1例,T4N1M0 4例.1例(T2N1M0)痊愈出院,已随访1年4个月未见复发.术后2个月内复查,5例T4期患者皆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生存期117~225d,平均171d.结论 肉瘤样肾细胞癌是一种临床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体积大、分期高、转移早、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确诊需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临床上对疑似患者宜全面检查并积极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1999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398例肾癌患者,其中多囊性肾细胞癌18例,回顾并总结其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多囊性肾细胞癌占同期肾癌病例的4.52%( 18/398);肿瘤TNM分期:pT1N0M0期肿瘤5例,pT2N0M0期肿瘤13例;G1级肿瘤8例,G2级肿瘤10例.结论 多囊性肾细胞癌术前鉴别诊断难度大,诊断主要依据CT,尤其是螺旋CT检查,治疗上应以根治性肾切除术为主,部分病例可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D56与肾细胞癌的细胞类型、肿瘤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CD56在120例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对肾细胞癌组织进行系统的病理检查和分析。结果CD56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CD56表达者与未表达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23.8%和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CD56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CD56与临床分期结合能更好地判断肾细胞癌的预后。CD56表达者易发生转移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D56与肾细胞癌的细胞类型、肿瘤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CD56在120例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对肾细胞癌组织进行系统的病理检查和分析。结果CD56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CD56表达者与未表达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23.8%和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56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CD56与临床分期结合能更好地判断肾细胞癌的预后,CD56表达者易发生转移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T和辅助T淋巴细胞在52例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研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T-LI≥10%组生存率明显高于T-LI〈10%组,Th-LI≥10%、Th-LI〈10%两组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T-LI、Th-LI与肿瘤分期,核分级无相关性。结论:T-LI可以作为肾透明细胞癌的预后指标;Th-LI与预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粘液性乳头状胆管细胞癌(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intrahepatic bile ducts,IPMN-B)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2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IPMN-B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3例IPMN-B患者中,男8例,女5例.血清总胆红素升高4例(30.77%),谷丙转氨酶升高6例(46.15%),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升高4例(30.77%),CA-199升高10例(76.92%).超声检查发现胆管内占位8例,3例仅发现局限性肝内胆管扩张,2例肝内外胆管均显著扩张,且胆总管内见漂浮的团状回声.CT平扫示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示肿块呈不均质轻度强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及MRI增强扫描与CT所见吻合,胆管占位T1WI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包括肝断面胆瘘1例,膈下积液及切口感染各1例,余患者均顺利恢复.病理证实IPMN-B诊断.结论 IPMN-B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胆道恶性肿瘤,综合运用超声、CT及MRI影像检查发现胆管内占位及胆管显著扩张有诊断意义.根治性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食管小细胞癌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1 ] 。因其就诊时常已出现转移及生存期短的生物学行为 ,预后极差。本文报道 1997~ 2 0 0 0年间 ,在我院行食管癌切除手术112例 ,其中食管小细胞癌 7例。结合文献就其生物学行为、诊断及治疗作一分析。临床资料7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在 5 1~ 6 4岁。病变长度≤ 5cm3例 ,>5cm 4例 ,最长为 10× 5× 5cm。病变位于中段 2例 ,中下段 5例 ,5cm以上者均为中下段。淋巴结转移情况 :1例有胃左动脉旁及食管旁淋巴结转移。 1例食管旁淋巴结转移 ,均行食管癌切除 ,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无术后…  相似文献   

9.
刘海荣 《工企医刊》2002,15(5):15-16
我院自1986年10月~2001年2月共收治直肠类癌13例,疗效满意,现就其诊断治疗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41岁~69岁,平均54.5岁。就诊主要表现:大便滴血4例,粘液便3例,脓血便3例,大便习惯改变2例,无症状1例。本组误诊9例。误诊病种为:痔3例,直肠息肉2例,直肠癌2例,直肠炎1例,细菌  相似文献   

10.
丁伯平 《现代养生》2014,(22):37-3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3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为观察组,再抽取同时期我院治疗的3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囊变与扫描CT值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3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中8例囊变,囊变率26.7%,3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18例囊变,囊变率60%,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三期强化时的CT值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中的囊变较少,且平扫和皮质期所用的CT值差别不明显,延迟期强化有利于医护人员的诊治。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6年1月收治的16例囊性肾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治疗资料,并与TNM分期构成与囊性肾癌组相同的11例非囊性肾癌比较预后。结果囊性肾癌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诊断线索,经病理确诊肾癌囊性变10例,多囊性肾癌4例,单纯性囊肿癌变2例。结论囊性肾癌是一类在影像学和大体病理上具有囊性改变的肾癌的统称,由3种病理学类型构成,术前正确鉴别各亚型是选择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提高对囊性肾瘴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6年1月收治的16例囊性肾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治疗资料,并与TNM分期构成与囊性肾癌组相同的11例非囊性肾癌比较预后。结果囊性肾癌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诊断线索,经病理确诊肾癌囊性变10例,多囊性肾癌4例,单纯性囊肿癌变2例。结论囊性肾癌是一类在影像学和大体病理上具有囊性改变的肾癌的统称,由3种病理学类型构成,术前正确鉴别各亚型是选择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精囊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精囊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手术方案及术后治疗.1例行双侧精囊连同膀胱、前列腺、直肠根治性切除术.2例行精囊、部分膀胱、前列腺切除术.1例行精囊、膀胱、前列腺、输尿管下段、直肠前壁切除术及回肠膀胱术.结果 2例患者术后随访5年未见复发与转移,1例术后2年死于结肠癌,1例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与转移.结论 原发性精囊癌的临床表现为血精或血尿,下尿路梗阻症状,大便性状与次数的改变,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CEA阴性,细胞角蛋白(CK)阳性.治疗主要根据肿瘤侵及的范围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予以切除,术后应加以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及评价影像学检查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小肾癌(直径≤3.0cm)的B超、CT、静脉尿路造影(IVU)、选择性肾动脉造影(DSA)等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小肾癌中,B超诊断恶性肿瘤14例,诊断准确率82.4%。15例行IVU,6例有间接征象,诊断准确率40.0%。CT诊断恶性肿瘤16例,诊断准确率94.1%。1例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诊断恶性肿瘤。结论:在B超、IVU、CT、DSA等综合影像学检查中,CT及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肾癌的螺旋CT表现.结果:根据Robson分期标准,诊断肾癌Ⅰ期4例,Ⅱ期6例,Ⅲ期8例,Ⅳ期5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是93%.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肾癌的诊断中有明显优越性,确诊率高,是肾癌检查的首选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错构瘤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肾错构瘤出血18例患者,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后,行开放性手术15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 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出血不再继续,病情趋于稳定.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大出血及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错构瘤,无恶变.18例患者均获随诊,随诊时间3个月至5年,随诊时进行超声、CT及IVU检查.行肿瘤剜除术6例患者无肿瘤复发,无继发出血,无尿瘘,IVU提示手术侧肾功能良好.行患肾切除术9例患者对侧肾功能良好.3例保守治疗患者,血肿吸收良好,肿瘤无明显变化.结论 肾错构瘤出血的诊断应结合临床,全面综合分析,超声和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是肾错构瘤出血确诊的主要方法.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肿瘤剜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出血严重、对侧肾功能正常者,可行患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CT诊断肾细胞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的CT表现 ,评价CT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2例肾细胞癌的CT表现特征 :大小、密度、边缘部特征、多期强化特点、分期、病理特点等 ,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 ,其中4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肿瘤直径小于 3cm者 8例 ,介于 3~ 6cm者 15例 ,6~ 9cm者 9例 ,大于 9cm者 10例。平扫肿瘤为高密度者 7例 ,等密度者 9例 ,低密度者 2 6例。 2 4例肿瘤边缘不清 ,8例肿瘤边缘清晰无分叶 ;10例肿瘤边缘清晰有分叶。皮质期强化方式多样 ,皮质后期及实质期强化均减弱。本组中 9例发生转移 ,Robson分期 :Ⅰ期 15例 ;Ⅱ期 8例 ;Ⅲa期 6例 ;Ⅲb期 4例 ;Ⅲc期 6例 ;Ⅳ期 3例。结论 肾细胞癌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 ,CT对肾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移植肾自发性破裂12例.临床表现均为突发性移植肾区疼痛、局部肿胀、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彩色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手术探查11例,移植肾切除3例,移植肾破裂修补引流8例,其中2例修补后因再次破裂行移植肾切除;保守治疗1例.结果 本组12例患者中移植肾切除5例行血液透析维持,移植肾破裂修补6例及1例保守治疗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主要原因为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结合临床症状行超声检查对诊断此症价值较高,尽早行内、外科联合处理对于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治疗是重要的.预防要从肾脏摘取与灌洗、移植肾手术、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早处理排斥反应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