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医书籍中,保存有大量古代医家的医案,并有数百部医案专著,渊源已久,至明清之季尤为盛行,成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至明代以后,若汪瓘、魏之琇、俞震诸家,均曾对医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至于拜读某部医案专著,加以评注者,则更大有人在。可见,中医医案已经成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为什么历史上众多医家十分重视医案的研究工作?就是因为医案是医生临床实践的真实写照,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对临床医生提高医疗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均大有裨益。由于医案中保留着大量的  相似文献   

2.
中医完整医案记述已经有2000多年的积淀,至今仍然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和中医经验传承的主要模式,如何应用现代科技方法,解决医案的知识表达、存储、检索、重用和更新,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基于医案病机属性相似性检索的智能化辨证论治系统基础上,应用基于案例推理等技术探讨中医医案分布式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解决方案,并以“中医门诊、病房辨证论治系统”作为子系统加以印证,结果说明这些解决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医案,《辞源》中解释“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即今之病历,古称“脉案”,“诊籍”,是中医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类总结王行宽教授医案学术经验,旨在提示弘扬“医案”精髓,延续“案”中精华。  相似文献   

4.
张红  盖国忠 《环球中医药》2012,5(4):277-278
针对《吴鞠通医案》二则温疫误治的医案进行了中医学理的剖析,提要性地加以总结,特别是现代中医临床的启示分析对今后中医防治传染病有重大的警示作用。案1的过度治疗病因、用药法度、病情变化与病机分析;案2的伏火病因分析、"杂合之病,必须用杂合之药"、病证标志物研究等启示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刘小雨  戴小良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752-1754
医案,《辞源》中解释“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即今之病历,古称“脉案”,“诊籍”,是中医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类总结王行宽教授医案学术经验,旨在提示弘扬“医案”精髓,延续“案”中精华.  相似文献   

6.
读者可能要问:中医到底有多少治疗方法?这是一个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简而言之,中医治法不外“补法”和“泻法”两大类。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提法。它高度概括了中医学各种具体的治法,是对丰富的中医治法的抽象总结。 我们在医院中或其它场所也许还听到大夫们谈中医有“治疗八法”。什么是治疗  相似文献   

7.
中医医案学的历史与成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众所周知,中医的生命在临床,历代名医医案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经验.中医医案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也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摇篮.近哲章太炎先生指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清代医家周学海也曾断言:"宋以后医书,唯医案最好看,不似注释古书之多穿凿也.每部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潜心研究,最能汲取众家之所长."由此可见,要挖掘中医宝库,要总结前人经验,研究其学术思想,要提高临床疗效,要升华新的理论,均有必要认真研究中医医案学.本文就中医医案学的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8.
历代的名医医案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医案是承载医理的重要资源,中医理论要继承、要发展,研究医案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中医医案所载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都系临床精华之所在,实践之总结。笔者通过对一些名医医案及医案评析文献的学习,对其临床诊治规律进行归纳整理,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9.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中医大师,他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创造了温病学派,同时对杂病也有许多创见。因此,中医界把他的医案遵之为临证指南,为中医必修课程。由于叶天士医案散有8本之  相似文献   

10.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中医大师,他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创造了温病学派,同时对杂病也有许多创见。因此,中医界把他的医案遵之为临证指南,为中医必修课程。由于叶天士医案散有8本之多,作者将这8本医案综合汇集分析,并且诠解他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中医药》2012,(2):180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中医大师,他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创造了温病学派,同时对杂病也有许多创见。因此,中医界把他的医案遵之为"临证指南",为中医必修课程。由于叶天士医案散有8本之多,作者将这8本医案综合汇集分析,并且诠解他的理、法、方、药,使读者能  相似文献   

12.
中医的生命在临床,历代名医医案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经验。中医医案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也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摇篮。近哲章太炎先生指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清代医家周学海也曾断言:“宋以后医书,唯医案最好看,不似注释古书之多穿凿也。每部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潜心研究,最能汲取众家之所长。”  相似文献   

13.
《中医医案学》是一门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医临床医案,去寻找、发现和总结中医学中诸多奥秘学问的学科.目前,全国各大中医药院校相继开设了《中医医案学》课程,但一般都是作为选修课,故该课程的价值与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文章试将其在中医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予以论述,并探讨其学习方法,以期对中医教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简版:正文: 经验积累是中医学传承的重要方式,因此总结和传授其临床经验的医案专著可谓是盈车塞屋,数不胜数。由于社会偏见和历史原因的负面影响,中医医案专著中,总结诊疗成功经验者多,公开失误教训者少,  相似文献   

15.
医案是中医临证经验精华的重要载体,对中医学的学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中医医案格式标准及术语标准规范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通过创新医案标准规范的研究方法,将信息技术手段引入中医医案规范化研究领域,建立科学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医案格式标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搭建高集成、开放共享的大型医案数据库体系,推动医案学学科发展,使其在中医药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医案是医生诊断患者的记录,同时也是中医理论水平、技术能力以及医生医德医风的重要体现。医案注重医家的创新,强调辨证论治。医案不但记录中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学术范式在临床中的综合运用,也真实反映中医学理论运用于实践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情况,因而被古今中医医生广泛采用,医案作为一种记录经验、传播学术的中医学术论文体裁,以其历史悠久,数量繁多,内涵丰富,成为中医学中独特的宝库。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医案”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其始于西汉淳于意之《诊籍》,后历代医家多有“医案”传世,加之诸子百家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医案内容更加丰富。前人“医案”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学习研讨医案更好地学习前人经验,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对于继承,创新,弘扬祖国医学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医案是医家临床思维、辨证论治过程的真实记录,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应用的具体反映形式。针灸医案的学习是建立学生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培养临床应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周学海说:“每家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细心遍读,是能萃众家之所长矣!”(见《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绪论》)。确实,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来源于实践。欲为中医,医案不可不读;同样,欲为针灸医生,针灸医案亦不可不读。然而,读针灸医案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而需要以研究、思考、揣摩等方法来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阅读医案的能力普遍…  相似文献   

19.
衣华强 《中医药学刊》2008,26(2):402-403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阳维脉,是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冲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冲脉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海”、“血海”、“十二经之海”。从对古今文献的统计看,清代以前尚未有正式的奇经医案。从清代始,奇经医案逐渐盛行。尽管奇经医案在数量上相对较少,但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奇经医案、用药的探讨是否有价值,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清代著名医家叶桂编著的《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的奇经医案,认为奇经医案对奇经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使得中医辨证体系更加丰满与成熟。  相似文献   

20.
中医医案是承载历代名医经验和诊疗特色的唯一素材,后辈中医总是以学习前人医案为提高临床和学术水平,进而成材的一个主要途径。本文论述了中医医案数据库的研发背景,详细介绍了中医医案数据库的构建步骤,以及数据库的具体功能:包括查询检索、统计分析、药物研发及用户交互等功能。总结了中医医案数据库研发的意义并对起应用前景做出展望:①中医医案数据库大大提高中医医案资源在各方面的利用效率和价值。②纸质图书产品资源的重复利用。③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医学客观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