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乱弧菌及其它致泻弧菌检验现状许淑珍霍乱弧菌是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的病原菌。当前,埃尔托型和O139霍乱弧菌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O139菌株是近3年来发现的引起霍乱流行的新菌型。非O1群霍乱弧菌和其它弧菌引起的腹泻也明显增多。实验室应加强对霍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查明引发浙江省宁波市某服饰公司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菌.方法 对采集到可疑食品和肛拭等标本参照GB/T4789-2003标准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分型;参照霍乱防治手册检测菌株的CT毒力基因.结果 6份患者大便标本与14份轻微腹泻患者或腹部不适者大便标本中检出非O1群霍乱弧菌O29血清型9株,其中腹泻患者标本检出6株,轻微腹泻患者中检出3株,检出率为45.0%.未检出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O1群和O139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剩余食物未检出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O1群和O139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为非O1群霍乱弧菌O29血清型所致.  相似文献   

3.
<正>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弧菌科弧菌属中具有相似生化性状、相同鞭毛抗原、不同菌体抗原的弧菌的统称,按照菌体脂多糖抗原的不同,已分离出200余个血清群[1],除O1群和O139群的产毒株会导致霍乱的大流行外,其他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亦可引起感染性腹泻、败血症等[2]。本研究从我院收治的1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到1株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然而布鲁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Bruker BioT yperTMMALDI-TOF MS)仪却错误鉴定为易北河弧菌(Vibrio albensis)。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非OI群霍乱弧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常存在海产品中,本菌群经口进入胃后多被胃酸杀死,当胃酸缺乏或入侵弧菌数量很多时,未被杀死的弧菌即可进入小肠,粘附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并大量繁殖产生大量肠毒素引起胃肠粘膜炎症反应,毒素入血可迅速引起全身衰竭。有文献报道,1994年在印度5个城市获得的60株非OI群霍乱弧菌被证实产生霍乱毒素。因此,非OI群霍乱弧菌所致的感染不容被忽视。我科收治的此例患者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低下,加之体质差,抗病能力弱,因此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5.
1992年7月20日至9月底,天坛医院检验科肠道门诊化验室对991例急性腹泻患者致病性弧菌感染的病原学做了调查,从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致病性弧菌129株(13.11%)。其中,非01群霍乱弧菌68株(6.86%)、付溶血弧菌55株(5.55%)、溶藻弧菌3株(0.30%)、麦氏弧菌2株(0.20%)、河弧菌1株(0.10%)。还检出气单胞菌32株(3.22%)。更重要的是,还首次在我国分离到对弧菌抑制剂(0/129)有抗性的非01群霍乱弧菌6株(0.61%),占非01群霍乱  相似文献   

6.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致病性霍乱弧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分别针对霍乱弧菌的外膜蛋白基因 (ompW )和肠毒素A亚单位基因 (ctxA)设计引物 ,建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可准确地将产毒霍乱弧菌与非产毒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河弧菌、志贺菌、沙门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加以鉴别。1.菌株 :10株O1群古典型 (标准株 16 0 17) ,14株O1群埃尔托型 (标准株 180 2 0 ) ,7株O139,13株非O1非O139,12株副溶血性弧菌 ,7株河弧菌 ,7株沙门菌 (标准株 5 12 5 2 ) ,10株志贺菌 (标准株 5 0 0 71) ,5株ETEC ,7株EHEC(1株O15 7∶H7)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军事医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山西省霍乱样粪便中分离到拟态弧菌,并检测其是否携带霍乱毒素基因。方法采集患者粪便、患者家用自来水、金鱼和鱼缸水标本,按照WS289-2008和《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方法 ,对标本进行增菌和选择性培养基的分离培养,疑似菌落以霍乱弧菌血清凝集试验检测,并用API20E系统鉴定菌种。同时,疑似菌落用PCR检测O1、O139群特异性和是否携带霍乱毒素基因。结果粪便标本经增菌后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在庆大琼脂和碱性琼脂上均有霍乱弧菌疑似菌落,但在TCBS琼脂上为绿色、透明、中等大小、光滑、湿润的菌落;血平板上可见灰白色、湿润菌落,有透明溶血环;染色镜检湿片暗视野下未见流星状运动细菌。氧化酶和粘丝实验阳性,霍乱弧菌O1、O139群血清凝集试验阴性。菌株经API20E鉴定为拟态弧菌(93.5%可能性)。环境标本中未分离和检测到拟态弧菌。PCR检测该拟态弧菌中携带霍乱毒素基因,而O1、O139群特异性为阴性。结论从急性霍乱样腹泻粪便中分离到1株拟态弧菌,对于临床类似霍乱样症状的病例标本,当病原的霍乱弧菌血清凝集为阴性时,应进一步做霍乱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检出O139群霍乱孤菌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它可分为O1群和非O1群。O1群包括埃尔托孤菌(EVC)和古典生物型。非O1群为O139群。1992年在印度马德拉斯首次发现由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样疾病,并于1994年传入我国。本县于1999年10月首次检出O139群,其后在2000~2003年陆续检出4例,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9.
<正>霍乱弧菌是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菌,目前有155个血清群。自1817年以来,已发生7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均由霍乱弧菌的O1群引起[1]。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non-O1non-O139 Vibrio choleraev,NOVC)虽尚未引起世界性流行,但也可引起人类腹泻及肠道外感染,如伤口感染、败血症等,国内、外已有关于从血液中分离出NOVC的报道。2012年7月河池市人民医  相似文献   

10.
O139霍乱弧菌所致霍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新华 《疾病监测》1997,12(8):311-315
O139霍乱弧菌所致霍乱的研究山东省淄博市卫生防疫站(255026)袁新华综述张汉民审校有记载的世界性霍乱大流行已有七次,前四次病因不明,后三次是由O1血清群霍乱弧菌所致,第七次是在1961年由源于印度尼西亚西里伯斯岛的ElTor弧菌引起的。而非O1...  相似文献   

11.
要重视夏季肠道传染病弧菌属的细菌学检查倪语星每年夏季是肠道传染病流行和发病的高峰。引起夏季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是弧菌属的细菌,包括O1群霍乱弧菌、非O1群霍乱弧菌、O139型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其它弧菌等。其中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曾引起6次世界大流行(...  相似文献   

12.
刘爱菊  张群先  黄秀荣 《检验医学》2014,(10):1076-1077
霍乱弧菌是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菌,目前有155个血清群.自1817年以来,已发生7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均由霍乱弧菌的O1群引起.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non O1non O139 Vibriocholeraev,NOVC)虽尚未引起世界性流行,但也可引起人类腹泻及肠道外感染,如伤口感染、败血症等,国内、外已有关于从血液中分离出NOVC的报道.2012年7月河池市人民医院从2例肝硬化患者血液及腹水中检出3株NOVC.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株疑似O139群霍乱弧菌进一步鉴定,以排除或确诊霍乱。方法以试管凝集和交叉吸收实验复核玻片凝集结果,用生化实验和BIOFOSUN 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PCR技术检测O139霍乱弧菌特异性脂多糖基因(LPS)。结果玻片凝集阳性,试管凝集1株菌可达原诊断血清效价的1/4,1株菌达1/2,交叉吸收后均证实为非特异性凝集;未检出LPS基因;系统生化鉴定判定为麦氏弧菌。结论2株菌不是O139霍乱弧菌,而是麦氏弧菌。  相似文献   

14.
API 20E和20NE对弧菌属细菌的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API2 0E和 2 0NE对弧菌属某些细菌的鉴定易产生错误结果。为此 ,我们以非O1群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拟态弧菌和河弧菌分别接种API 2 0E和2 0NE试条 ,分析其鉴定结果 ,寻找鉴定失败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并根据各菌生化反应 ,建立一套API鉴定系统与常规方法相结合的鉴定方法。1 材料和方法1 .1 菌株来源 非O1群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拟态弧菌和河弧菌各 1株系卫生部和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菌株。1 .2 培养基 克氏双糖铁琼脂、4号琼脂、蔗糖和水杨苷微量发酵管、0和 6 0g/L氯化钠胨水均购自杭州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丹东市2004-2005年散发霍乱病例病原学特征以及与水体和海(水)产品检出霍乱弧菌的关系.方法 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血清型、噬菌体-生物型霍乱弧菌生化特性、分子分型、聚类分析以及肠毒素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所有噬菌体-生物型为流行株(1b、1d)的霍乱弧菌均为产毒株,肠毒素基因携带率100%,非流行株均不携带赐毒素基因;PFGE分子分型及聚类分析表明病患分离株与水体及海(水)产品分离株之间存在高度遗传相关性.结论 丹东地区霍乱弧菌致病力较强,水体及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是导致霍乱发病的关键,且已形成污染-感染的恶性循环.不良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及忽视就诊,加剧了这一循环,也在很大程度上为霍乱防制和治疗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16.
陈保立  阚飙 《疾病监测》2013,28(3):241-244
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体,广泛存在于海洋及江河入海口环境中。在不良环境中霍乱弧菌会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 VBNC),常规分离方法检测不到,在条件合适时VBNC状态的霍乱弧菌会复苏为可培养状态。本文对近年霍乱弧菌VBNC相关研究做了回顾,以期能够为霍乱弧菌越冬机制以及霍乱的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霍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其致病菌为霍乱弧菌。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霍乱弧菌已被分为200个以上的O血清群,其中只有O1和O139群能引起霍乱大流行,其他群主要引起散发,因此,关于霍乱弧菌的检测包括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快速检测对控制霍乱流行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避免霍乱弧菌检测假阳性,提高检测正确率。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7月,全国各省市CDC送往中国CDC霍乱初筛阳性菌株14株; 用LB营养琼脂培养12 h,挑取单菌落进行霍乱弧菌血清凝集,同时水煮模板法提取菌株的DNA。针对弧菌属16SrD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弧菌16SrDNA PCR检测,电泳观察16SrDNA产物,将16SrDNA阳性产物送测序公司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比对,分析比较血清凝集和Blast比对结果。结果 共选取14株菌进行实验,血清凝集阳性12株,2株未凝。经弧菌16SrDNA扩增,电泳观察14株菌均扩增出相应的片段,说明所选菌株均为弧菌属。将14株菌的16SrDNA阳性产物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2株血清未凝集菌均是哈维氏弧菌; 12株血清凝集阳性的菌中,1株是需钠弧菌,其余11株是霍乱弧菌。结论 血清凝集和基因测序联合检测群霍乱弧菌,可避免霍乱弧菌检测假阳性,提高检测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霍乱主要是由 0 1群霍乱弧菌 (V .cholera ,Vc)引起的以短时间内因腹泻大量丢失体液及电解质为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是发病急、传染快、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1] 。及时检测霍乱弧菌 ,报告疫情 ,对控制霍乱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自 1998年以来 ,采用金标一步法霍乱快速检测试纸条进行腹泻患者首次检验 ,阳性标本再进行细菌培养 ,现将 3 0 0例肠道感染性患者霍乱金标快检阳性粪标本培养分型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为我院 1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 6月门诊及住院腹泻患者 3 0 0例 ,均为霍乱金标快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疫情的实验室检测分析,讨论采样对实验室结果的影响。方法霍乱弧菌的培养、血清学鉴定、生化反应按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进行。结果 7份肛拭子或粪便中1份分离出O139群霍乱弧菌,4份食品中1份分离出O139群霍乱弧菌,1份水标本未分离出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由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疫情,采样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参加,应早期、无菌、适量、安全采集,由专门人员送到实验室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为现场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