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NMDA受体NR2A亚单位C末端突变体在HEK293细胞的共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NR2A亚单位的细胞内羧基端在受体装配和表面表达中的作用。方法:构建N末端GFP标记、C末端不同区域缺失的NR2A亚单位表达载体GFP—NR2A△C1~GFP—NR2A△C5,其C末端缺失区依次分别为897L—1017S、1024D—1142P、1149D—1347G、1354S—1464V和897L—1464V。将它们单独转染或与NR1亚单位共转染到HEK293细胞,用抗GFP多克隆抗体和Cy3荧光素交联的二抗作活细胞表面受体染色。结果:成功构建了5个C末端不同区域缺失的GFP—NR2A表达质粒GFP—NR2A△C1~GFP—NR2A△C5。将这些载体分别单独转染HEK293细胞,均不能获得达细胞膜表面表达。而将这些质粒分别与NR1—1a共转染HEK293细胞,发现它们均能与NR1—1a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结论:NR1—1a与NR2A的共表达是形成NR1—1a/NR2A亚型NMDA受体并获得细胞表面表达的必要条件。NR2AC末端897L下游并未找到直接与NR1—1a C1盒中内质网滞留基序相互作用的某一特定区域,也不含有决定NR2A亚单位本身细胞内滞留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中NMDA受体亚单位的基因表达水平,为进一步探讨SGN中NMDA受体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倍比稀释的出生3 d的大鼠正常脑组织CDNA构建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D),NR3(A~B)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的相对标准曲线,通过实验验证NR1、NR2(A~D),NR3(A~B)分别和内参基因GAPDH是否有一致的扩增效率,应用△Ct法对NMDA受体各亚单位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结果 NMDA受体亚单位中由高到低依次为NR2B、NR3A、NR1、NR2D、NR3B、R2A、NR2C;除NR2D与NR3B外,其余各亚单位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对SGN中NMDA受体亚单位的表达进行全面定量分析,进一步证实了NMDA受体各亚单位在耳蜗SGN中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脑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亚单位NR1和NR2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老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组(C组)和七氟醚预先给药组(D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定量大鼠海马脑组织NMDA受体亚单位NR1和NR2B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A相比,C、D组NR1亚单位mRNA和NR2B亚单位mRNA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与C相比,D组NR1亚单位 mRAN的表达降低。结论 七氟醚对老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海马脑区NMDA受体NR1基因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人Toll样受体9(TLR9)全长序列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质粒,观察融合蛋白在HEK293T细胞内表达并检测其应答CpG DNA的能力.方法 PCR法扩增TLR9全长,限制性内切酶BamH Ⅰ和Xho Ⅰ双酶切绿色荧光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FP和TLR9全长,构建重组质粒pcDNA3-TLR9/GFP,脂质体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HEK293T),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分布;将重组质粒与NF-κB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2-luc共转染HEK293T细胞,CpG DNA(10 mg/L)刺激后,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pcDNA3-TLR9/GFP质粒,经酶切及测序分析证实载体构建正确;转染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TLR9/GFP融合蛋白大量表达;重组质粒与pGL2-luc共转染细胞,应用荧光报告系统检测显示,CpG DNA刺激后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TLR9/GFP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的TLR9/GFP绿色荧光融合蛋白,能够识别CpG DNA并诱导增加胞内NF-κB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5.
离体培养神经干细胞中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表达。方法从孕18~19天胎鼠海马中分离、培养、传代、鉴定NSCs,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传代1次NSCs中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表达。结果源自孕18~19天胎鼠海马的NSCs,即可以表达NMDA受体亚单位NR2B。结论体外培养的NSCs能表达NMDA受体亚单位NR2B。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含 NR2 B亚单位的 NMDA受体 (以下简称 NR2 B- NMDAR)与含 Glu R2亚单位的 AMPA受体 (以下简称 Glu R2 - AMPAR)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树突上的表面表达及共定位。方法 :以 FL AG- NR2 B、GFP- Glu R2及 CFP- Actin的表达载体共转染原代培养 5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 ,分别用抗 FL AG单克隆抗体和山羊抗鼠二抗 - Cy3(红色荧光 )、抗 GFP多克隆抗体和山羊抗兔二抗 - Alex4 88(绿色荧光 )作活细胞双重染色 ,显示并计数表面表达的 NR2 B- NMDAR受体簇、Glu R2 - AMPAR受体簇以及两者共定位的受体簇。结果 :培养 7d和 19d时 NR2 B- NMDAR受体簇密度分别为 39.7± 5 .0和 6 4.7± 6 .1(P<0 .0 1;n=6 ) ;Glu R2 - AMPAR受体簇密度分别为 5 9.1± 3.3和 99.7± 6 .4 (P<0 .0 1;n=6 ) ;两者共定位的受体簇密度分别为 2 9.9± 4 .5和 37.5± 2 .5 (P<0 .0 5 ;n=6 )。培养 7d和 19d时 ,与 Glu R2 - AMPAR共定位的 NR2 B- NMDAR受体簇占总 NR2 B- NMDAR受体簇的比例分别 75 .4 %和 5 7.9% ,而与 NR2 B- NMDAR共定位的 Glu R2 - AMPAR受体簇占总 Glu R2 - AMPAR受体簇的比例分别为 5 0 .6 %和 37.6 %。结论 :随着海马神经元的发育 ,成熟神经元比未成熟神经元树突表面 NR2 B- NMDAR受体簇、Glu R2 - A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含大鼠ASIC2a全长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的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ASIC2a并转染至HEK293细胞,观察其表达和分布情况。方法  设计、合成ASIC2a基因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现有质粒pcDNA3.1-ASIC2a为模板扩增出含有限制性内切酶(Xho Ⅰ与EcoRⅠ)酶切位点的ASIC2a基因片段与载体pEGFP-N1酶切后连接形成重组质粒pEGFP-N1-ASIC2a,并瞬时转染至HEK293细胞中,利用细胞膜片钳方法观察其表达电流的情况。为进一步明确其亚细胞定位,将质粒EGFP-N1-ASIC2a、pDsRed-Monomer-Mem和pDsRed2-ER共同转染至HEK293细胞中。结果  PCR扩增得到正确的ASIC2a基因片段,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获得重组质粒pEGFP-N1-ASIC2a,并将其瞬转至HEK293细胞后,成功记录到ASIC2a同聚体电流。然后利用共转染的方法观察到,pEGFP-N1-ASIC2a主要在HEK293细胞内质网表达,细胞膜表达较少。结论  重组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ASIC2a构建成功,且在HEK293细胞中主要表达于内质网,为下一步研究ASIC2a的功能,特别是为ASIC2a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NMDA受体NR2B亚单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人胚脑皮层NR2B的表达作免疫印迹分析。方法:制备NR2BC末端934~1457氨基酸与GST的融合蛋白,并以此作为免疫原,经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该抗体对不同周龄的人胚脑皮层的NR2B蛋白作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本研究制备的NR2B单克隆抗体能特异地识别180kDa的NR2B蛋白,并首次发现人胚脑皮层NR2B亚单位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制备了NR2B特异的单克隆抗体;12周龄的人胚脑皮层组织已有NR2B的表达,表达量随胎龄增大而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绿色荧光蛋白(TIGIT-GFP)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TIGIT-GFP的细胞系,探讨TIGIT-GFP融合蛋白在稳定表达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将TIGIT质粒和慢病毒载体pLenti-GFP分别采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和Not Ⅰ双酶切,凝胶回收后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Lenti-TIGIT-GFP。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染人胚胎肾HEK293T细胞作为实验组,转染TIGIT质粒的HEK293T细胞作为对照组,转染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上GFP表达情况。将实验组细胞继续培养,采用嘌呤霉素筛选2周后,挑取单克隆扩大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膜上GFP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在转染的人胚胎肾HEK293T细胞中TIGIT-GFP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酶切鉴定,TIGIT基因成功插入pLenti-GFP表达载体,DNA测序未检测到突变发生。实验组细胞膜上检测到GFP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实验组细胞裂解液中检测到TIGIT-GFP特异性条带。 结论 成功构建pLenti-TIGIT-GFP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TIGIT-GFP融合蛋白的细胞系,TIGIT-GFP融合蛋白主要在稳定细胞系的细胞膜上表达。  相似文献   

10.
NMDA受体属于配体门控阳离子通道。传统NMDA受体主要由NR1亚单位和不同的NR2亚单位组成。NR1是形成NMDA受体的基本亚单位,NR2为调节亚单位。NR1亚单位上有甘氨酸结合位点,NR2亚单位上有谷氨酸结合位点。NMDA受体激活的条件是:神经细胞膜去极化使结合于通道内的Mg2+移出,同时甘氨酸和谷氨酸分别与NR1、NR2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umanin (HN)通过抑制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NR1亚基的表达和NR2B亚基的磷酸化在兴奋性神经毒中发挥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Wistar大鼠皮层神经元建立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模型,将神经元分为对照组、NMDA组、NMDA+MK-801(MK-801)组和NMDA+HN(HN)
组。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检测各组神经元膜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神经元膜NMDA受体NR2B亚基Tyr147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NMDA组中的神经元胞体肿胀,个别细胞变成圆形,胞体周围光晕模糊,神经元突起大部分消失,表现出明显的神经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定量检测,与对照组比较,NMDA组NR1亚基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值明显增加(P<0.05);与NMDA组比较,MK-801组和HN组的NR1亚基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值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神经元的NR2B亚基总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改变;与对照组比较,NMDA组NR2B亚基蛋白Tyr147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NMDA组比较,MK-801组和HN组均能降低NR2B亚基蛋白Tyr147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P<0.05)。 结论: NMDA受体NR1亚基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和NR2亚基磷酸化可能参与NMDA诱导的兴奋性神经毒作用;HN可能通过抑制NR1亚基的表达和NR2B亚基的磷酸化而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分子表达的时间过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时间过程及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在四血管阻断法(4VO)诱导全脑缺血模型上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脑组织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及VCAM-1水平。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后3-14d海马CA1区产生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皮层NR1和NR2A亚单位表达分别于再灌注后1和3d显著增加,NR2B亚单位在1-3d也显示较高水平;海马NR1亚单位表达在1d明显下降,以后呈进行性升高,于14d达高峰;NR2A和NR2B表达有相似的趋向并于7d明显增加。海马和皮层VCAM-1分别于再灌注后3和7d表达明显上调。结论: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皮层和海马的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NR1、NR2A和NR2B)及粘附分子VCAM-1有不同变化;干预两者的表达可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离体培养的人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中NMDA受体亚单位NR1的表达。方法分离培养胎龄8-12周人胚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对NSCs进行Nestin和分化鉴定。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和RT—PCR等方法检测原代、传代1次、传代2次的人胚胎海马NSCs中NR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在孕8~12周人胚脑海马分离培养的NSCs中,NMDA受体亚单位NRI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呈阳性,该受体亚单位的蛋白和mRNA均被检测钊。结论体外培养的早期人胚胎海马NSCs能稳定表达NMDA受体亚单位NR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惊厥后大脑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蛋白表达与癫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听源性癫癎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后不同时间大脑皮质、海马等脑区NMDA受体亚基NR1,NR2A,NR2B蛋白表达状况.结果:惊厥后大脑皮质,海马齿状回,CA1、CA3等脑区NR1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大脑皮质在惊厥后4 h NR1蛋白表达即开始增加,24~48 h达高峰,海马齿状回、CA1和CA3等脑区4 h达高峰,8 h开始下降,24 h后恢复正常.惊厥后4~8 h,在海马CA1区NR2A亚基蛋白表达短暂性降低.而在大脑皮质、海马齿状回和CA3等脑区,惊厥后各时间点NR2A,NR2B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听源性惊厥后NMDA受体亚基蛋白表达的变化提示NMDA受体亚基组成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神经网络兴奋性增高及癫癎易感性的保持有关.  相似文献   

15.
听源性惊厥刺激使P77PMC大鼠脑内NR2A/2B基因表达下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遗传性癫疒间易感大鼠P77PMC惊厥后脑内N-甲基- D -门冬氨酸(N-methl- D -asparta te, NMDA)NMDA 受体亚基NR2A 及NR2B mRNA 表达情况。方法:以原位杂交技术研究P77PMC大鼠在听源性惊厥刺激后不同时间脑内不同脑区NR2A及NR2B mRNA表达。结果:惊厥后NR2A mRNA 表达在P77PMC大鼠大脑运动、感觉皮层,海马CA1、CA2、CA3区和齿状回均呈时间依赖性下调。惊厥后30 min NR2A mRNA表达即出现下降,惊厥后2 h mRNA水平降至最低,4~8 h后恢复到基础水平,24 h再次低于基础水平。惊厥后8 h内上述脑区NR2B mRNA表达规律与NR2A基本相同。结论:P77PMC大鼠在发生听源性惊厥后脑内NR2A及NR2B mRNA表达出现下调,这可能影响随后的NR2A、NR2B的蛋白表达,从而导致惊厥后脑内NMDA受体的亚基组成发生改变,并进一步引起NMDA受体的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6.
姚伯昕 《中外医疗》2016,(35):48-50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大鼠脑内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7月—2016年4月,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皮下注射用生理盐水配成的蛋氨酸溶液)和对照组(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及脑内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NR2B)的蛋白含量。结果模型组中第3小组大鼠的Hcy、脑内NMDA受体NR1、NR2A、NR2B分别为(21.46±1.37)、(0.99±0.13)、(0.95±0.18)、(1.47±0.25),均高于第2小组和第1小组(P<0.05),第1小组大鼠上述指标含量均为最低,分别为(10.14±1.13)、(0.74±0.11)、(0.70±0.23)、(0.68±0.13)。模型组3个小组大鼠的脑内NMDA受体NR1、NR2A、NR2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中对应小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导致大鼠脑内NMDA受体亚单位的蛋白表达上升,加重大鼠脑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7.
中枢神经系统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在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NMDA受体NR2B亚基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尤为密切。NR2B在疼痛的产生、中枢性痛觉敏感化形成和疼痛治疗中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就NR2B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