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性AMI。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逆转受损内皮功能的作用。我们在60例ACS的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取得疗效,本文旨在探讨他汀类药物在ACS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性AMI。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  相似文献   

3.
刘娟  朱宝荣  杜秀丽 《现代医学》2002,30(6):388-389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意义。方法 选择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舒降之)20mg口服,每晚1次,疗程2个月。观察2个月后的血脂情况及再住院率,并与3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者作对比。结果 2个月后辛伐他汀组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蛋白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差异;常规组入院前后血脂无显著差异;因心肌缺血症状需再次急诊住院的例数辛伐他汀组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及预防冠脉综合征有重要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那君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09-11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5年6月住院的ACS患者96例,均有高脂血症,6个月内均未服过降脂药,其中不稳定心绞痛61例非ST段抬高性,12,肌梗死35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化验血脂,常规扩冠,抗血小板等治疗,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40mg,出院后服用18个月,对照组不规律服用调脂药,服药总时间〈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变化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用药18个月后治疗组血脂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照组27.10%,治疗组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ACS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减低,心血管事件发生明显减少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中对预防心血管事件、降脂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于8周、12周和6个月随访,调查两组心血管事件、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等发生的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辛伐他汀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前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在明显低血脂水平的同时,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每晚睡前服用辛伐他汀20 mg,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显著调整血脂达到目标水平,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肝功能,根据转氨酶异常情况调整剂量可确保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
叶涛  谢剑 《华夏医学》2004,17(3):347-34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取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京必舒新)20mg口服,每晚1次,疗程2个月。观察2个月后的血脂情况及再住院率,并与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者进行对比。结果:2个月后辛伐他汀组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差异;常规组入院前后血脂无显著差异;因心肌缺血症状需再次急诊住院的例数辛伐他汀组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辛伐他汀可调脂和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脂、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使人们了解他汀类药物在ACS中的作用及强化降脂的意义。方法60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用辛伐他汀治疗(20mg口服,每晚一次,疗程60天),观察用药前后血脂、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χ^2=4.68,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脂、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使人们了解他汀类药物在ACS中的作用及强化降脂的意义.方法 60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用辛伐他汀治疗(20mg口服,每晚一次,疗程60天),观察用药前后血脂、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X2=4.68,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非Q波性AMI,是发达国家及我国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发生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血流所致。他汀类调脂药物的应用能减少冠状动脉新的粥样病变形成并减少新的无症状血管阻塞的发生率.因此我们在ACS的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探讨其在ACS中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用辛伐他汀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取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疗程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分别测肝、肾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CRP),统计心血管缺血相关事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χ^2,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辛伐他汀具有较强的降脂作用,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谢晓明  廖华 《河北医学》2005,11(9):794-796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脂、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60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X2=4.72,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非Q波性AMI,是发达国家及我国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发生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血流所致。他汀类调脂药物的应用能减少冠状动脉新的粥样病变形成并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后(48小时内)应用辛伐他汀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半年中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将确诊的ACS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随访半年,观察调脂疗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脑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X2=11.29,P<0.05).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辛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苏玫  徐学广 《西部医学》2006,18(4):393-39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影响。方法11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20m g,1次/晚。对照组为安慰剂。治疗3个月及6个月复查血脂,治疗6个月后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应用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及6个月,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尚无统计学意义(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复发性心绞痛(AP)、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 I)、心力衰竭(HF)、需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TCA/CABG),因缺血发作需再住院和心律失常发生尚需进一步观察。结论ACS早期使用辛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脂,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且安全,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辛伐他汀作为一种新型的调脂药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表明辛伐他汀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C)的同时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尤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稳定期有效。但对于ACS早期不稳定阶段,辛伐他汀能否有效干预并降低再住院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溶栓、抗凝、扩冠治疗。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8受体阻制剂等。治疗组加用“浙江京新药业公司”生产的辛伐他汀(京必舒新)20mg,每晚一次顿服。服用4周、12周测TC、TG、LDL-C、GPT、GOT、CK等指标,半年内随访所有的心血管事件,因心血管事件需要急诊再住院的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下来。结果血脂改善及酶学的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C、LDL-C、TG水平无明显差异,GPT、GOT、CK均在正常范围。辛伐他汀治疗后4周较用药前TC、LDL-C有下降;治疗12周后TC、LDL-C、TG均明显下降。GPT、GOT、CK无明显升高。结论应用辛伐他汀组血浆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分别下降43%,40.6%,3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比较显著,证实辛伐他汀有较强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心内科就诊的ACS患者70例,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5人,Ⅰ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睡前使用20mg/d辛伐他汀,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睡前使用40mg/d辛伐他汀。收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缺血性事件发生次数、不良反应事件等数据。结果Ⅱ组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Ⅰ组,分别为(5.77±1.21)mg/L、(2.76±1.43)mg/L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对早期ACS的患者使用大剂量(40mg/d)辛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心血管事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脂、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使人们了解他汀类药物在ACS中的作用及强化降脂的意义。方法:50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χ2=4.68,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向群  姚强  阮力  李国军  蒋兰晔 《广西医学》2003,25(12):2534-2536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进而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急剧减少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 (UA)、非 Q 波心肌梗死 (NQMI)、Q波心肌梗死(QMI)与缺血性心脏病猝死。其已日益引起心脏病学者们高度重视。我们使用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 ACS,意旨对其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心内科收入院 ACS患者 5 6例 ,其中男 4 8例 ,女 9例 ,所有患者根据心绞痛发作特点、性质、持续时间、程度 ,并经心电图与血清心肌酶学检查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性AMI。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我们对ACS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