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舜 《四川中医》2009,27(11):30-31
阳虚失眠临床可见,病机为心阳虚衰,心神浮越;或心肾阳虚,致心肾不交,治疗当抓住阳虚的基本病机,温阳益阴,调和阴阳。  相似文献   

2.
失眠为临床常见病证,目前治疗该病多以补养心脾、清肝泻火、滋阴降火为法,而从阳虚论治者较少。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阳虚失眠并非少见,临证应充分重视阳气在正常睡眠中的重要性。用温阳法治疗失眠,只要方证相符,就可收桴鼓之效。现介绍验案2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
顽固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历代医家认为其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机总属阳不入阴,阴阳失交,多论阴虚,少论阳虚,然临床阳虚致失眠亦不少见,本文主要探讨五脏阳虚致顽固性失眠。  相似文献   

4.
宫洪涛教授从阳虚角度辨治失眠,方药以理中汤、保元汤为主进行加减,具有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温潜法在阳虚失眠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男华 《江西中医药》2006,37(11):54-54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不得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临床报道失眠辨证分型大致为:心血不足型、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心阴不足型、阴虚火旺型、心肾不交型、胆郁痰热型、肝火扰心型、胃气不和型、余热扰膈型、水饮内停型、瘀血阻滞型。但是在临床中发现还有不少辨证属阳虚型失眠的患者,经用温潜法治疗而获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虽为小疾,但往往影响患者工作、学习。中医临床治疗以补心脾、养阴血、泻肝火、化痰热等为常法,而从阳虚论治者较少。笔者临床发现,失眠属阳虚者客观存在。兹举验案1则如下,并对阳虚失眠病机做浅陋分析。1病历摘要王某,女,61岁。2012年3月19日诊。主诉:顽固失眠5年余,加重2天。现病史:患者阵发性汗出伴失眠5年余,屡进益气养阴、固表  相似文献   

7.
黄春华  陈建斌  黄鹂  杨小波  杨志敏 《中医杂志》2012,53(16):1412-1415
目的通过中医期刊文献了解中医对阳虚失眠的辨治认识。方法检索1979年3月至2010年2月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中医期刊中从阳虚论治失眠的文献,应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辨治思路、辨治依据、治疗法则、常用方剂等方面分析文献对阳虚失眠的论治。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60篇。从阳虚论治失眠辨治思路以辨病思维(27篇)和辨病结合辨证(25篇)为主,其依据主要是阳虚症状及舌脉象(39篇)、伤阳(气)因素(14篇),所用治法主要是温阳安神法(32篇)、温阳补益法(22篇),使用最多的方剂是桂枝汤类(17篇),其次为自拟方(11篇)、四逆汤类(9篇)、肾气丸类(7篇)。结论中医对阳虚失眠辨治积累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但是从文献数量来看,其总体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8.
<正>导师曾升平主任医师是四川省名老中医,学验颇丰。现将曾老师治疗阳虚失眠的经验小结如下。1失眠概述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相似文献   

9.
简版:[摘要]中医学认为,阳入于阴是睡眠活动的本质,阳虚精神失养,阳不入阴是阳虚失眠的主要病机。天雄散以温阳、补阳、助阳、潜阳为主,兼涩精安神,其加减治疗阳虚精神失养、阳不入阴所致的失眠有显著疗效。笔者就阳虚失眠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要点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天雄散治疗阳虚失眠症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多数医家从阳盛阴衰论治,但临床上阳虚失眠者并不少见。通过分析阳气与睡眠的关系,提出导致阳虚失眠的主要病机为心、脾、肾三脏阳虚,故从温补心、脾、肾阳入手,或辅以重镇潜阳,或酌加益气、安神、化痰、调气之品,可为阳虚失眠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肺阳虚小议     
肺居胸中,上连气道.开窍于鼻,主气属卫,为宗气出入之所,司呼吸为气机交替升降之枢;助心主治节,合皮毛而煦泽肌肤。肺脏学说,先贤多所阐发,然论证则重肺气虚而略于肺阳虚。《素问·汤液醪醴论》曰:“五脏阳以竭。”明确指出五脏阳气都有虚衰的阶段。《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形寒饮冷则伤肺”。说明阴寒之邪最易损伤阳气。如果损伤肺脏,则必然会损伤肺中阳气。清代医家唐容川指出“失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认识国内从阳虚论治失眠研究的概况.方法:检索维普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根据本研究目的,结合研究人员现有的失眠(不寐)相关专业理论基础,编制《从阳虚论治失眠相关文献中医专业特征信息采集表》,采用文献计量学、内容分析法等方法,系统收集、分析1979-2010年中医期刊文献中从阳虚论治失眠的专业认识,进行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关从阳虚论治失眠方面的文献单从数量来看,呈总体增长趋势,但是与失眠中医文献总量相比,其文献所占比例甚少;关于从阳虚论治失眠研究的作者所在地几乎遍布全国东西南北中各个地区,其中广东、北京、河北、河南、浙江和山东等地是研究的热点地区;文献类型以理论性文献为主,少数为临床研究文献,且以非随机对照研究为多.结论:国内学者对从阳虚论治失眠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在诊断学、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方法极需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阳安神汤治疗阳虚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辨证为阳虚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用温阳安神汤治疗,对照组30例以乌灵胶囊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2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1%,对照组6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安神汤治疗阳虚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温阳安神法治疗阳虚失眠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 ,古今医者大都以阳盛扰心论治 ,且中医内科学多种教材、专著均无阳虚失眠分型。然笔者临床发现阳虚失眠者时有所见 ,故立温阳安神法辨证治之 ,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与对照组观察情况报告于下。临床资料1 一般情况6 8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8例 ,  相似文献   

15.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是指无法入睡或保持睡眠状态的一种常见病,大多由于心理因素造成,因睡眠困难、睡眠质量差等导致人体疲劳、情绪低落、精神焦虑,从而加重失眠.失眠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1],患者往往自觉痛苦不堪,对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笔者所在的针灸科门诊采用自拟温阳益气针灸处方治疗阳虚型失眠,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基于阳虚理论论治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Embase共5个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3月,纳入有关中药从阳虚论治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地对按纳入的文献进行严格筛选、提取数据和评价资料。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研究,共936名阳虚失眠患者。Meta分析显示中药从阳虚论治失眠的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OR=1.63,95%CI(1.08,2.46),P=0.0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ore,PSQI)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1.24,95%CI(-1.89,-0.59),P=0.000 2];在中医证候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MDW=-3.48,95%CI(-5.40,-1.57,P=0.000 4];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OR=0.06,95%CI(0.01,0.25),P=0.000 2]。结论:中医从阳虚理论论治失眠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但鉴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少,质量相对低下,故未来需要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相关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按常理认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但笔者临床所见阳虚盗汗也有之.考诸先贤对阳虚盗汗也有论述,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盗汗候>说:"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有阳虚所致."<景岳全书>亦说:"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盗汗亦多阳虚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补坎益离丹加减治疗阳虚型顽固性失眠的效果.方法 选择64例阳虚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补坎益离丹加减治疗.比较2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医阴阳学说及临床实践,从阳主阴从的角度论述了阳虚失眠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失眠是以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为主诉的一类临床常见病。中医学认为,失眠的总病机是营卫失调,阳不入阴。对于失眠的辨证,历代医家多从"阴虚阳亢,邪火亢盛,神不内守"立论,治疗上常以滋阴敛阳、祛邪定惊、宁心安神为主,遣方用药也多用寒凉之品。但临床观察发现,阳虚失眠的病人亦不在少数,且阳虚失眠患者中以中老年人为主,以男性居多。笔者从阳虚角度来初步探讨对阳虚失眠病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