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男性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临床男性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亚型检测的新方法,并通过检测棉拭子采集男性尿道口分泌物来验证该方法的临床检测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参考经典通用引物(MY09/11)和加以改进的PGMY09/11设计23种HPV基因亚型的PCR扩增引物,根据GenBank中的HPV的型特异性序列设计及合成探针,制备可同时对18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和5种低危型:6,11,42,43,44进行分型检测的特定纸质膜芯片,并且对112例采用棉拭子采集的男性尿道口分泌物进行检测加以验证,同时,对单一阳性标本进行测序验证,对标准品进行灵敏度检测。结果:112例男性尿道口分泌物中检测出25例HPV阳性标本,其中单一HPV亚型感染13例,多重感染12例,检测出的男性HPV基因亚型有:HPV-6,11,16,18,33,35,43,56和73型九种。灵敏度可达10个拷贝HPVDNA分子。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临床进行男性HPV感染的诊断以及为开展相应的流行病、病因学调查提供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尿样中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锐湿疣(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疾病。目前发现HPV约有80余种,其中引起CA的常见亚型为6型和11型。近年来男性尿道内CA发病率逐年增高,尿道镜下电灼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无症状的男性泌尿生殖道的HPV感染以及电灼术后疗效监测,常需要组织取材,带有一定的创伤性。本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男性CA患者的尿样进行HPVDNA检测,并与组织取材的检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镇江地区男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基因分型情况。方法:运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245例男性患者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结果:245例受检者中检出107例阳性,HPV总感染率为43.67%,在所测的19种HPV亚型中检出18种。107例阳性者中,单纯低危型42例,占39.25%;单纯高危型41例,占38.32%;高低危混合感染24例,占22.43%。低危型常见亚型为HPV6和HPV11;高危型常见亚型为HPV16、52、58。单一感染、多重感染分别占53.27%(57/107)、46.73%(50/107),感染型别最多的1例为8个基因型。不同年龄段间HPV总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999,P0.05)。结论:HPV6、HPV11和HPV16是镇江地区男性最常见的感染,低危型以HPV6、11常见,高危型以HPV16、52、58常见。  相似文献   

4.
人类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唯一宿主.目前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HPV分为200多种亚型,HPV可引起生殖器及附近皮肤、黏膜鳞状上皮增殖性损伤,出现疣状良性增生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即尖锐湿疣,影响人类健康.多数HPV感染无症状或为亚临床感染状态.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高危型与鳞...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无锡男性尖锐湿疣皮损HPV基因亚型的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基因分型芯片方法检测23种基因亚型,高危型18种: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和低危型5种:HPV-6,11,42,43,44.结果 100例临床标本中阳性率为98%,检出率最高依次为11型、6型、16型.25%患者存在多重感染.结论 HPV11、6、16型感染是男性尖锐湿疣发病的主要型别,且HPV感染趋于多重化.  相似文献   

6.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全球范围内普遍流行的接触性传播的病毒,与男性生殖疾病如不育、尖锐湿疣、阴茎癌等密切相关。HPV疫苗的发展可有效预防不同亚型的HPV感染,男性群体可成为HPV疫苗的保护对象,尤其是在女性HPV抗体阳性的男性伴侣群体、男男性行为者以及心理健康需求的男性群体中应广泛应用。因此,对男性群体接种HPV疫苗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扁平疣皮损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92例扁平疣患者皮损组织进行HPV感染分型的检测。结果:92份扁平疣皮损标本中HPV阳性88例,检出率是95.65%;检测出5种HPV亚型,各型别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HPVll,HPVl8,HPV6,HPV59,HPV58。其中单一感染阳性率达到60.86%,多重感染达到34.78%。二重感染检出率由高到低为:HPVll和HPVl8,HPVll和HPV6,HPVll和HPV59。有2例为三种感染,均为HPV6、HPVll和HPV59。结论:四川地区扁平疣患者以低危型HPVll感染为主,高危型HPV感染多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机会性筛查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流行病学分布和对预防性疫苗的认知情况,为本院宫颈病变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妇科门诊行HPV筛查的女性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采用问卷调查以了解其对HPV感染及疫苗接种的认知情况。 结果本院门诊机会性筛查女性HPV感染率为16.55%(143/864)。不同年龄组女性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61、P < 0.001)。HPV感染基因型以单一型感染多见(73.43%);多重感染占26.57%(38/143);高危型感染占70.63%,以HPV 16型、58型和52型多见,低危型占29.37%,以HPV 81型、11型和42型多见。在问卷调查中,女性对于HPV感染的认知与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χ2 = 70.89、70.63,P均< 0.001),与居住地无关(χ2 = 1.85、P = 0.17)。27.39%(309/1 128)人群知晓HPV感染,20.12%(227/1 128)知晓HPV疫苗,37.59%(424/1 128)人群愿意接种HPV疫苗,其中仅12%(51/424)愿意自费接种;疫苗价位是影响HPV疫苗接受度的主要因素。 结论本医院机会性筛查女性人群HPV感染率较高,同时对HPV认知和预防意识较低。应加强HPV筛查的普查力度,积极推广HPV疫苗的知晓率和接受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育龄男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生殖道感染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上海市松江区的工厂、企事业单位和服务场所的18~50岁的育龄男性,对其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并采集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分别采用培养法和PCR方法进行UU和HPV的检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21例育龄男性,泌尿生殖道UU阳性率为44.93%(279/621),HPV感染率为2.90%(18/621),UU和HPV双重感染率为2.42%(15/621)。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者的UU感染率(50.54%,140/277)高于不吸烟者(40.41%,139/344);高中/技校研究对象HPV感染率(4.84%,12/248)略高于其他文化程度者。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初中及以下研究对象相比,大专及以上者UU感染的风险较低(OR=0.61,95%CI:0.39~0.96);吸烟者UU阳性的风险高于不吸烟者(OR=1.46,95%CI:1.01~2.01)。结论:上海松江地区育龄男性的UU感染率较高,HPV感染率较低。应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吸烟育龄男性的UU筛查,以期降低UU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片联合微波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宫颈脱落细胞检测HPV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均显著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5);对Ⅰ度和Ⅱ度宫颈糜烂疗效,两组患者有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宫颈糜烂患者中,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9,P=0.048)。比较两组患者的HPV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结论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疗效显著,且不良作用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基因芯片技术在男性不育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因序列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 ,建立新型杂交和测序方法以对大量的遗传信息进行高效、快速的分析、检测就显得格外重要。基因芯片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基因芯片技术作为一种高通量的技术 ,是男性不育研究中的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在男性不育睾丸基因研究、精子mRNA分析、附睾基因研究、生殖毒理研究以及男性不育的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13.
14.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睾酮作为其疗效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40例40~75岁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分别每周注射rhGH4IU(A组)和8IU(B组),治疗12周,随访12周,治疗期4、8、12周和治疗后12周进行伊斯坦布尔Bosphorus男性更年期自我评定表评分。治疗前后测定血清IGF-1、总睾酮(TT)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治疗期的4、8、12周及随访期评分与筛选期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同一治疗阶段A、B两组间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前后血清TT、PSA和前列腺体积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IGF-1水平高于治疗前水平和正常人群水平。rhGH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rhGH每周4IU,12周为1个疗程能有效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IGF-1与治疗效果是平行的。成人短期小剂量应用rhGH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pa pillomavirus,Hr—HPV)在液基细胞学异常患者中对宫颈上皮瘤变Ⅱ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及以上病变(CINⅢ、宫颈癌)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179例宫颈液基细胞学异常并行Hr—HPV检测以及阴道镜检查加宫颈活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采用x^2检验,并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s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占46.5%(1013/2179),不除外高度上皮内瘤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which cannot exclude high grade square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4.1%(89/217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34.7%(757/2179),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及以上占11、6%(253/2179),非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 cells,AGC)3.1%(67/2179)。结果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CINⅡ10.3%(224/2179),CINⅢ6.4%(140/2179),鳞癌1.2%(27/2179),腺癌0.4%(9/2179),其余81.6%(1779/2179)为宫颈低度病变(包括CINⅠ与湿疣)或慢性宫颈炎。在各种细胞学中,高危型HPV阳性时检出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机会增加,在ASC—US、ASC—H、LSIL、≥HSIL中,差异有显著性。当Hr—HPV病毒负荷量在0—0、9、1.0—9.9、10.0—99、9、100、0—999.9、≥1000.0时,CINⅡ及以上病变占2.2%(13/588)、9.7%(21/216)、24.9%(97/389)、29.8%(182/611)、23.2%(87/375)。将HPV载量做10的对数转化行Logistic回归检验,HPV载量每增加一个对数单位,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机会增加1.325倍。结论在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患者中检测Hr—HPV能辅助诊断CINⅡ及以上病变。  相似文献   

16.
精子DNA完整性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精子DNA完整性对自然受精或人工授精 ,胚胎、胎儿和婴儿的发育至关重要。研究表明 ,夫妇中丈夫精子DNA受损率超过 30 %时 ,自然受精率很低。精子DNA完整性被认为是优于传统精液参数的男性不育指标 ,已经有多种方法可用于检测 ,而且监测精子DNA完整性可用于评估欲行辅助生殖技术 ,如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治疗的夫妇。最后对精液冷冻和制备技术对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精子功能检测与男性不育诊治的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传统的精液常规分析是用于判断男性生育力的最基本临床指标,但是,只依靠精液分析的结果来预测男性生育状况仍是很不准确的。精子功能正常与否,对临床选择IVF还是ICSI治疗不育症极为重要。因为IVF需要功能完全正常的精子才能受精,而ICSI的受精只需要精子的正常核DNA,不需要其它的精子功能。在发明ICSI以前,患者IVF受精失败或低下(<30%)发生率很高(20%~35%)。研究证明,这些IVF受精失败的患者主要与精子功能障碍有关。常见的是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和畸形精子症。但是有很多患者,精液分析结果仍正常。为了提高临床对精子功能测定的准确性,文献里有很多新的精子功能试验的研究报导,比如丫啶橙(AO)测定精子DNA、精子与透明带结合和穿透、顶体诱发精子顶体反应和精子与透明质酸结合试验。精子形态测定是常规精液分析中最重要的临床指标之一。但精子形态又是最难测定准确和稳定。IVF/ICSI受精失败的人卵可以用来测定精子功能。人卵透明带选择性地与正常形态和顶体完整的精子结合,透明带诱发的顶体反应与精子穿透明带的能力有很强的相关性。在不明原因的男性不育患者中,由于透明带诱发顶体反应障碍所导致的不育症占25%左右。少精子症(精子计数<2×106/ml)和严重精子形态畸形症(严格正常形态<5%)的男性不育患者,精子-透明带结合反应缺陷的发生率很高(>70%)。这类患者用IVF治疗受精率会很低,因此只能用ICSI治疗。精子与透明质酸结合试验与精子活力和形态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它不是很有用的精子功能试验。AO测定精子DNA对预测ART的受精和妊娠率的临床意义目前还没有肯定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总之,在常规精液分析时,增加一些新的精子功能试验,在临床ART中对男性不育患者的诊治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Y染色体由常染色体进化而来,聚集了众多男性特有的相关基因,包括男性性别决定基因和精子发生相关基因。Y染色体呈现不同于常染色体显著特点:如多拷贝基因、重复序列和高度的多态性。由于Y染色体自身特点,Y染色体不断发生基因重排活动。所发现的与男性不育有关的Y染色体微缺失,实际即为Y染色体基因重排而致。精子发生过程受到多个基因调控,其可能存在于Y染色体,也存在于常染色体,甚至存在于X染色体。研究Y染色体基因之间,性染色体基因之间以及常、性染色体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对精子发生的调控机制,有助于揭示男性不育的深层次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