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兰考第一医院收治的61例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发生情况、脑室外引流时间、是否急诊手术、是否行后颅窝手术、有无开放性颅脑损伤、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白蛋白水平等资料, 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1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出现颅内感染13例 (21.31%),设为感染组, 未出现颅内感染 48 例 (78.69%),设为非感染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手术时间≥4 h、手术次数≥2 次、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时间≥2 d、后颅窝手术、开放性颅脑损伤、白蛋白 < 35 g/L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95% CI为 2.111~12.415、1.885~7.463、3.636~62.365、1.505~40.665、2.149~39.184、1.815~6.463、1.636~7.313,P = 0.001、0.001、0.001、0.014、0.003、0.001、0.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发生情况、脑室外引流时间、是否行后颅窝手术、有无开放性颅脑损伤以及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做好预防, 以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笔者报告 3 0例急性颅脑损伤后 ,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 (Glu)含量的变化 ,对其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15~ 61岁 ,平均 3 8岁。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三组 :重型组 (3~ 8分 ) 10例 ,中型组 (9~ 12分 ) 10例 ,轻型组 (13~ 15分 ) 10例。对照组 10例 ,为非外伤性住院患者。伤后 48h内腰椎穿刺采脑脊液。用液相色谱法检测Glu含量。2 结果急性颅脑损伤重型组、中型组、轻型组脑脊液Glu含量分别为 (11.85±2 .3 4 )nmol/ml、(8.2 3± 1.75)nmol/ml、(7.0 6± 1.15)nmol/ml。…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脑室置管行颅内压 (ICP)和脑灌注压 (CPP)监护在中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12 5例伤后 2 4h入院无手术指征的中型颅脑损伤 (GCS 9~ 12分 )患者 ,随机分为ICP监护组 :入院后即经恻脑室内穿刺置管行ICP与CPP连续监测 ,根据颅内压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对照组 :入院后不做ICP监测 ,依据临床观察的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 ,进行治疗。结果 颅内压监护组脱水剂剂量、应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中型颅脑损伤病情极不稳定 ,早期行ICP监护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对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降低死残率 ,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沛光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077-1078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提供一定的治疗参考依据.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2月治疗的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组)49例及对照组(传统治疗组)48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3天颅内压平均为(20.1±2.5)mmHg、术后5天颅内压平均为(18.2±2.2)mmHg、术后7天颅内压平均为(15.9±2.3)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半年恢复良好率为46.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上具有并发症少、患者存活率高、颅内压降低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东莨菪碱与甘露醇交替应用治疗孕妇颅脑损伤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丽娜  杨术真 《人民军医》1999,42(3):167-167
孕妇颅脑损伤后,由于其体内的特殊生理变化,急性期常规脱水疗法可能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1988~1997年,我们将东莨菪碱和甘露醇交替应用治疗孕妇颅脑损伤,经与非妊娠脑外伤者进行比较,疗效满意。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妊娠组30例,年龄23~29岁。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其中硬脑膜外血肿4例,硬脑膜下血肿8例,脑挫裂伤18例。伤前有24例为正常妊娠,6例有妊高征史。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非妊娠成年女性脑外伤20例为对照组,其年龄、伤因、伤情与妊娠组相仿。1.2 方法 妊娠组于住院或开颅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脑脊液中t-PA、PAI-1的测定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比较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后24 h、3 d、1周、2周、3周及5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脊液的t-PA、PAI-1水平。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组脑脊液及血清t-PA、PAI-1在各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CS(3~5分)组脑脊液及血清中此两项指标在伤后各阶段明显高于GCS(6~8分)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型颅脑损伤预后良好组(n=28例)脑脊液及血清t-PA、PAI-1伤后各阶段均明显低于预后恶劣组(n=2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t-PA、PAI-1的变化可以反映脑实质损伤的严重程度,同时与预后呈负相关。通过临床上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清t-PA、PAI-1的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对特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4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5分,均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将4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三组,即A组:12例先置入脑室型颅内压探头再开颅手术;B组:15例先开颅手术再置入脑室型颅内压探头;对照组:13例行单纯性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比较各组颅内压控制、脱水剂使用时间、剂量及预后.结果 A、B组控制颅内压< 15 mm Hg明显优于对照组,甘露醇的剂量及时间明显减少,预后较好(P<0.05);A组重残及植物生存7例,B组3例(P<0.05).结论 应用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可有效控制颅内压,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减少甘露醇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89年5月至今发生开颅术后感染12例,经腰穿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14~56岁.其中脑瘤切除术后2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2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1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后7例.临床主要表现:4例出现发热,最高达38.9℃;10例有头痛、头晕;6例有呕吐;2例出现意识障碍,均为嗜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5年10月~1998年10月对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与同期收治的223例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一般情况:营养组共48例患者,男31例,女17例;年龄5~63岁,平均(33.7±12.3)岁,未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患者(对照组)223例,男147例,女76例;年龄1.5~78岁,平均(38.06±18.9)岁,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临床表现:GCS评分营养组6~8分39例,3~5分9例,对照组6~8分171例,3~5分52例,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伤情见表1。表1 两组伤情比较伤情营养组对照组开放性损伤1251闭合性损伤36172颅内血…  相似文献   

10.
祁敏  陈莉  郭玮瑜 《武警医学》2001,12(11):684-685
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亚低温(30~35℃)能显著减轻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病理形态损害,保护血脑屏障,从而明显降低重型颅脑伤的死亡率,改善预后[1]?我科从1998年10月~1999年10月共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例,随机分2组进行治疗护理观察比较,该研究发现亚低温配合常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和分组 46例重型颅脑损伤(GCS≤7分)患者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6~78岁;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2例,其中脑挫裂伤14例,颅内血肿8例;对照组24例,其中脑挫裂伤12例,颅内血肿12例?1.2 治疗方法 亚低温治疗方法:降温前3…  相似文献   

11.
刘金祥  王光华 《人民军医》1998,41(5):260-260
开放性脊髓损伤平时少见,我院自1991年1月~1996年6月共收治7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均为男性;年龄18~37岁,平均27岁。损伤原因:尖刀刺伤6例,铁钉扎伤1例。损伤部位:胸脊髓6例,腰脊髓1例。损伤类型:脊膜破裂合并脊髓震荡伤1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3例,脊髓半横贯伤3例。合并椎板骨折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4h,平均2.7h。1.2 治疗方法 (1)开放性伤口的早期处理:伤口周围用碘伏、乙醇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有脑脊液漏者伤口不用纱布堵塞,消毒后仅用无菌纱布包扎即可。锐器存留于伤口内者,往往嵌夹于骨折间隙内并…  相似文献   

12.
亚低温对颅脑损伤后高凝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许多研究表明 ,颅脑损伤能激活凝血系统 ,造成所谓的“高凝状态”[1,2 ] ,影响预后。笔者前瞻性地研究了亚低温对颅脑损伤后高凝状态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以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2月符合下列条件的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 :(1)年龄 18~ 5 0岁 ,CT证实为脑挫裂伤 ;(2 )伤后 6h内入院 ,入院时GCS评分 5~ 8分 ;(3)无其他部位合并伤 ,无心、肺、肝、肾等器质性病变及凝血异常疾病 ,入院前无抗凝治疗 ;(4 )入院后 3d内无死亡。将 4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 2 0例。B组给予体积分数为 2 0 %甘露醇、地塞米松等常规治疗 ,有手…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1992~1996年共收治摩托车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246例,男198例,女48例;年龄2~58岁。驾驶者撞击损伤173例,被撞击损伤73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57例,闭合性颅脑损伤89例。入院时GCS12~15分133例,9~11分21例,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重症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1月救治的47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以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24例患者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经过院前积极的抢救和院内及时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50.00%;而对照组23例患者中,优良率为21.74%。两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 9,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一般情况非常危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非手术治疗,因此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不但要进行积极的院外抢救,入院后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院外急救和院内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挽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行开颅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手术时间、手术次数、颅脑损伤类型、侵入性操作情况、置管情况、切口脑脊液漏情况、脑外室引流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营养治疗方式等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颅内感染12例,设为感染组;未出现颅内感染88例,设为未感染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术前GCS≤8分、手术时间>7 h、手术次数>1次、有切口脑脊液漏、有脑外室引流、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肠外营养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95% CI为2.224 ~ 29.338、2.412 ~ 33.584、0.014 ~ 0.923、0.009 ~ 0.223、2.722 ~ 65.319、1.187 ~77.544、0.024 ~0.397、1.557 ~35.980, P = 0.002、0.001、0.042、0.000、0.001、0.034、0.001、0.012)。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与糖尿病、术前GCS评分、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脑外室引流、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脑脊液乳酸及酸碱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脑脊液PO2 、PCO2 、pH值、乳酸水平及动脉血pH值进行监测分析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脑脊液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 收集 4 2例重型颅脑伤 (GCS≤ 8分 )患者 ,平均年龄 4 1 .7岁。亚低温组于伤后 1 2小时内实施亚低温治疗 (32~ 34℃ ) ,时程 3~ 5天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于降温前、降温 2 4、4 8、72小时各时段测定脑脊液PO2 、PCO2 、pH值、乳酸水平及动脉血pH值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温及体温的变化对血pH值影响不大。血pH值大致波动在正常范围 ,而脑脊液pH值始终低于正常。各时段的脑脊液pH值均明显低于血pH值 (P <0 .0 5 )。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在降温前时段 ,脑脊液PO2 、PCO2 、乳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降温 2 4、4 8、72小时时段 ,亚低温组脑脊液PO2 、PCO2 、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亚低温治疗在降低重型颅脑损伤 (GCS≤ 8分 )患者脑脊液PO2 的同时 ,也降低了脑脊液PCO2 、乳酸水平 ,但不能改善脑脊液的低pH值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2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0例,女性68例;年龄18~74岁,平均51.2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00例,高处坠落伤23例,殴打伤8例,硬物砸伤10例,其他伤7例。根据伤后是否并发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50例)和无脑积水组(198例)。对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如患者的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去骨瓣、硬脑膜有无缝合、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情况、血肿位置及腰椎穿刺有无引流脑脊液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48例颅脑损伤患者中,50例(20.2%)发生脑积水;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积水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OR=1.823,P=0.031)、去骨瓣(OR=1.136,P=0.000)、弥散性SAH(OR=2.288,P=0.018)、硬脑膜缝合(OR=1.711,P=0.037)、腰椎穿刺放血性脑脊液(OR=0.449,P=0.002)。结论高龄患者、去骨瓣减压、硬脑膜开放以及弥散性SAH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采取硬脑膜缝合、腰椎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可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的应用为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提供了一种方法。1989~1992年,我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244例,其中高压氧治疗146例,并与同期常规药物治疗的98例作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1989~1992年住院的颅脑损伤病人244例。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8,全部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高压氧治疗组146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61例,年龄2~68岁;伤因是:车祸伤81例,  相似文献   

19.
高家山  郭春明 《人民军医》1997,40(8):461-462
高压氧(hnnerbaricoxxsen,HBO),在治疗许多疾病中取得良好的疗效。我们对脑梗死32例进行了治疗,井观察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1对象和方法1.l对象治疗组32例,根据发病过程并经头颅CT确诊。脑梗死灶单发26例,多发6例,均位于大脑半球,左侧18例,右侧14例,其中基底节区27例,放射冠区3例,腔隙性脑梗死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4~58(平均52.1)岁;发病及入院8h~19d。对照组34例其中颅脑术后22例,神经性聋7例,开放性创伤手术后5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25~61(平均48.4)岁。两组年龄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集我院治疗的1121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其中男性642例,女性479例;年龄19~72岁,平均(43.2±15.4)岁。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年龄、肺基础疾病、格拉斯哥昏迷( GCS)评分、急性肺损伤、昏迷时间、卧床时间等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肺基础疾病、GCS评分、急性肺损伤、昏迷时间、卧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抗生素、抑酸剂、脱水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应用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医护人员应提高认识,从而减少其危险因素,提高患者治疗质量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