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结节性痒疹 周某,男,30岁.1990年12月1日初诊.患者双小腿伸侧皮损硬实,散在结节增生,呈圆顶状坚实结节,如豌豆大小,疹色紫暗,剧烈瘙痒,搔抓后出现破损、出血及血痂,皮损周围色素沉着,病延3月.  相似文献   

2.
自1977年以来,我院用粉背雷公藤治疗结节性红斑5例,4例治愈,1例好转。现将有病理检查的2例报道如下:病历摘要例1:艾某,男,30岁。病历号:81834。1977年11月16日入院。双下肢患痛性结节红斑1年余,以小腿伸侧明显,呈对称性,可自行消退,但此落彼起。曾用四环素、青霉素等治疗,结节未得一次全消。近一个月来结节增加而入院。查:双小腿伸侧有暗红色边缘不甚清楚的皮下圆形结节8个,右大腿外侧1个,直径0.5~1厘米,质硬,压痛。血沉、抗”O”正常。结节活检:为结节性红斑改变。治疗:粉背雷公藤每天30克,水煎,分2次饭后服。服药后第4天,结节红斑全部消退。第9天左小腿复现2个黄豆大结节,将每天药量加至36克,继续治  相似文献   

3.
<正> 1.结节性红斑:孙某,女,34岁,教师。1988年9月10日就诊。患者1月来双小腿反复出现黄豆至花生米大小红色结节,质硬疼痛,以伸面多见。西医诊断为结节性红斑,给西药内服外用均效果不佳。自述病后常感全身疲乏  相似文献   

4.
结节性红斑从"瘀"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静 《新疆中医药》2008,26(2):84-85
结节性红斑是对称发生于下肢伸侧的皮下红色或暗红色疼痛性结节,绕胫而发,枚数不定,大小不一,因其如藤系瓜果绕腿胫而生,中医称之为"瓜藤缠".  相似文献   

5.
桃核承气汤在皮肤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结节性痒疹 周某,男,30岁。1990年12月1日初诊。患者双小腿伸侧皮损硬实,散在结节增生,呈圆顶状坚实结节,如豌豆大小,疹色紫暗,剧烈瘙痒,搔抓后出现破损、出血及血痴,皮损周围色素沉着,舌质暗红,脉缓。病延3月,西医确诊为结节性痒疹,中西药治疗不效。余辨证为瘀血停滞,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桃核承气汤:桃仁、炒大黄各12g,芒硝、桂枝、炙甘草各6g。服1剂,瘙痒即止,5剂尽,结节脱落,皮损愈合,留有色素沉着斑。再给5剂,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复发。  相似文献   

6.
正刘某,男,64岁,2013年4月10日初诊。双小腿起红班、丘疹、伴瘙痒2年余。患者2年前双小腿起红斑、丘疹、水疱,痒,搔破流渗水,曾在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湿疹",经治疗后皮损消退,但症状反复发作。近1个月来湿疹急性发作,双小腿起红丘疹密集成片,皮疹抓破后出现糜烂面,渗出多,上覆痂皮,瘙痒剧烈,影响睡眠,烦躁,大便干燥,小便黄。检查:双小腿伸侧起大小不等,面积较大的暗红色斑块,浸润肥厚,境  相似文献   

7.
<正>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是一组临床上以轻微外伤后皮肤和黏膜水疱形成为共同特征的基因遗传性皮肤病。现就我科收治的1例EB病例报道并临床分析如下。陈某,女,16岁,2011年5月2日初诊。出生后双小腿伸侧受到轻微摩擦后即发生大疱性损害,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几年后留有暗红色萎缩性瘢痕和痒疹样结节,斑块,瘙痒剧烈,夏重冬轻,病情迁延不愈,皮  相似文献   

8.
张晓忠  刘姝  刘波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8):1008-1009
结节性红斑为发生于皮下脂肪的炎症性疾病,急性起病,基本损害为红色结节和斑块,累及小腿伸侧及大腿、前臂,伴有程度不等的疼痛。本病最重要的在于早期诊断及治疗。笔者2003  相似文献   

9.
胡伟民 《中国针灸》2010,30(11):928-928
摘要:报告一例淤积性皮炎。患者女,60岁,因双小腿及足部出现暗红色斑疹两年余就诊。检查可见双小腿及足可见散在的大小不等的斑疹,本例患者治疗采用中医针灸调节阴阳气血平衡,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在治疗近一年后,基本治愈。  相似文献   

10.
周志龙 《北京中医》2003,22(2):59-60
1 结节性痒疹周某 ,男 ,30岁。 1990年 12月 1日初诊。患者双小腿伸侧皮损硬实 ,散在结节增生 ,呈圆顶状坚实结节 ,如豌豆大小 ,疹色紫暗 ,剧烈瘙痒 ,搔抓后出现破损、出血及血痂 ,皮损周围色素沉着 ,病延 3月。西医确诊为结节性痒疹 ,曾以中西药治疗不效。舌质暗红 ,脉缓。余辨证为瘀血停滞 ,治宜活血化瘀 ,方用桃核承气汤 :桃仁、炒大黄各 12 g ,芒硝、桂枝、炙甘草各 6g水煎服。 1剂后瘙痒即止。 5剂尽 ,结节脱落 ,皮损愈合 ,留有色素沉着斑。再予5剂 ,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复发。按 :结节性痒疹 ,又名结节性苔癣。本案因皮损无潮红渗…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57岁,因"双下肢出现暗红结节4年,复发加重2个月"于2013年5月13日就诊。4年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下端胫骨内侧皮肤对称位置相继出现鲜红色结节,似蚊虫叮咬状肿胀,皮损约核桃大小,无明显疼痛、瘙痒,1个月后结节颜色逐渐变为暗红色,皮损处呈现瘢痕样增生硬结,高出皮面,有压痛无瘙痒,偶伴下肢酸胀感。多次于皮肤科及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经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免疫、胸片、双下肢血管彩超等未见明显异常。诊断  相似文献   

12.
给节性红斑是一种以小腿皮下结节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相似于中医文献所载的“瓜藤缠”和“湿毒流往”。本病春秋季节多见,青中年女性好发。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尤其是小腿伸侧出现l-scm皮下结节,局部皮色开始鲜红,以后转为紫红或暗红,自觉灼热疼痛,有压病,给节终不化脓,也不溃破。有的可伴发热、咽癌、下肢肌肉关节疼痛和小腿、足背浮肿。病程一般约6周左右,但亦有长达数月者。常可反复发作。一般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湿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邪下注肌肤,阻塞经络,气滞血瘀而成。ide床上多以活血化瘀法治之,常用活血化瘀之品。…  相似文献   

13.
<正>结节性红斑是对称发生于下肢伸侧的皮下红色或暗红色疼痛性结节,绕胫而发,枚数不定,大小不一,因其如藤系瓜果绕腿胫而生,中医学称之为"瓜藤缠"。《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此证生  相似文献   

14.
周志龙 《河北中医》2003,25(3):201-203
笔者从医 1 8载 ,素喜经方 ,现将临证心得择要整理如下。1 结节性痒疹例 1 周某 ,男 ,30岁。 1 990 1 2 0 1初诊。双小腿伸侧皮损硬实 ,散在结节增生 ,呈圆顶状坚实结节 ,如豌豆大小 ,疹色紫黯 ,剧烈瘙痒 ,搔抓后出现破损、出血及血痂 ,皮损周围色素沉着 ,舌质黯红 ,脉缓。病延 3月 ,西医确诊为结节性痒疹 ,治疗不效。余辨证为瘀血停滞。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桃核承气汤 :桃仁、炒大黄各 1 2g ,芒硝 (后下 )、桂枝、炙甘草各 6g。日 1剂 ,水煎服。服 1剂 ,瘙痒即止 ,5剂尽 ,结节脱落 ,皮损愈合 ,留有色素沉着斑。续进 5剂 ,巩固疗效 ,随访…  相似文献   

15.
结节性红斑是生于两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的结节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年女性,以春季、秋季发病者为多.1993~2000年,笔者用萆渗湿汤治疗结节性红斑30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30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0岁,最大42岁,平均31岁;工人15例,干部10例,其它人员5例;病程最短10日,最长40日.1.2 临床表现 30例患者发病前均有或轻或重的畏寒、发热、头痛、咽痛、骨酸痛、神疲乏力等症状.继之在小腿伸侧发生鲜红色的结节,高出皮面,大小不等,蚕豆至核桃大小,有时几个结节融合在一起,皮损境界清楚,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压痛.但结节不破溃流脓,愈后不留萎缩疤痕.  相似文献   

16.
患者,刘某某,男,24岁,2004年2月27日来诊。患者四肢及躯干散在直径0.5~2cm大小硬结,呈黑褐色,表面粗糙,高出皮肤,质较坚实,结节周围皮肤因搔抓有血痕及色素沉着或增厚,以小臂和小腿伸侧为多,剧痒难忍,尤以夜间为甚。病程已5年有余,曾多方求治,经北京等多家医院皮肤科诊断为结节  相似文献   

17.
结节性红斑属中医学中的“瓜藤缠”范畴 ,好发于小腿的伸侧 ,青年女性多见 ,以春秋季节多发。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中记载 :“此证生于腿胫 ,流行不定 ,或发一、二处 ,疮顶形似牛眼 ,根脚漫肿……若绕胫而发即名瓜藤缠 ,结核数枚 ,日久肿痛。”好发于青年女性 ,尤以春秋季节发病者为多。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用活血通络等法治疗结节性红斑颇获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辨证施治1 1 急性发作期 :常有轻微的畏寒、发热、头痛、筋骨疼痛、精疲乏力等症状。皮损为鲜红色、疏散分布 ,结节高出皮面 ,大小不等 ,自蚕豆至杏核大小 ,皮损境界明…  相似文献   

18.
<正> 刘某,男,43岁,1990年就诊,全身肿块约20年,四肢双手指关节,双踝关节处,初起黄豆到花生米大小,结节丘疗,逐渐数目增多增大。 查体:皮肤,四肢远端结节成群,双肘伸面见有鸭蛋大小结节,双手指关节伸面,双踝内外关节密集大小不等结节,棕黄色、质硬,可有移动,边缘清呈球形,  相似文献   

19.
金起凤 《新中医》1993,25(11):44-45
结节性红斑好发于双小腿胫部,患数枚至数十枚不等,呈对称性,为红色或暗红色结节。本病相当于祖国医学所称的“瓜藤缠”,因它犹如藤系瓜果绕腿胫而生故名。本病好发于春秋两季,女性多见,主要以小腿红斑结节,压  相似文献   

20.
常贵祥 《光明中医》2007,22(3):F0003-F0004
结节性红斑是由多种因素(细菌、病毒、药物)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下肢的皮肤血管炎性疾病,皮损为发生于两小腿伸侧的疼痛性红肿结节,对称发生,可伴关节疼痛,发热等.现代医学多以抗生素、碘化钾、激素及镇痛药治疗,其特点是见效快,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