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血液内科收治的3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根据白血病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感染、贫血、出血、静脉炎、口腔溃疡、脏器功能损伤等进行心理、饮食、并发症防治等个性化的护理。结果:经过个性化合理的护理,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出现的消化道反应、感染、贫血、出血、静脉炎、口腔溃疡、脏器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恢复时间均不同程度的减少和缩短。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有发热、出血、贫血和浸润其他脏器四大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以化学治疗为主,但化疗毒副作用大,病人常出现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加强化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减少并发症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近年来通过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有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观察组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会因为治疗的痛苦及化疗的效果不理想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化疗效果不理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常对化疗意义产生怀疑,继而产生焦虑恐惧和悲观失望等负性情绪[1]。因严重并发症转入ICU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受ICU严肃气氛、仪器密切集中、家属不能陪护等因素的影响,更易出现自暴自弃、自残自杀倾向。2013年11月7日本科收治了1例因化疗致免疫力低下,后出现肺部感染的白血病患者,在本科住院期间吞服针头自杀,后在护理人员精心护  相似文献   

5.
碘伏治疗白血病口腔并发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口腔并发症是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既给病人带来疼痛,影响进食,又会延长治疗时间。另外,由于疾病本身和化疗引起粒细胞缺乏,患者极易发生严重的感染,成为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科自1998年1月份起,一组用碘伏液加碳酸氢钠液,一组用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液、朵贝氏液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的口腔并发症,发现前者效果明显优于后者。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白血病化疗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1例行PICC的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管维护及预防并发症等多种护理措施,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51例白血病化疗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置管时间24~39 d,平均(31.2±6.8)d.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患者置管期间出现局部红肿,1例患者在下床活动时,引起导管脱出3 cm,1例糖尿病患者置管期间发生血管栓塞,经对症处理后,未引起严重后果,未对化疗造成影响.结论 PICC作为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一种给药途径,易引起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但通过采取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如期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尿、尿色及常规检查。出血的局部及时对症处理,防止继发感染。如是急性关节出血,可采用夹板固定,{卧床休息,血肿消退后鼓励病人早期适当活动;消化道出血者暂禁食,含服正肾冰盐水,皮肤、粘膜出血者,应防止外伤,少用或不用注射性药物,疼痛者适当应用止痛剂,忌用影响凝血机制的药物。因患者抵抗力低,发热者应做好保护性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预防上感;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再障患者发热时,慎用退热止痛剂,可用中草药及物理降温。严重贫血应输新鲜血液,避免过多活动。化疗药物应用时,防止药液外漏。定时测血压,查血塘。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淋巴细胞化疗期间会并发喉梗阻,常见的发生原因为化疗过程中喉部感染形成假膜或异物阻塞气道,可导致患者急性呼吸困难及猝死~([1])。本科于2020年6月收治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期间形成喉部新生物导致喉梗阻的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病情危重,行紧急气管切开,并出现了相应的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经过本科全力救治与护理,患者经历了化疗期护理、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后,气管切口逐渐恢复,出院时气管导管固定在位,  相似文献   

9.
实用重症监护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晖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99-100
急性心肌梗死的加强护理1一般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应立即收入CCU,进行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护,观察有无心肌梗死并发症。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处理。对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疼痛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并遵医嘱给予解除疼痛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严重者可选用吗啡。此外,应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有条件者可留置中心静脉管或Swan-Ganz导管进行监测。2休息与早期活动急性心肌梗死时,强调卧床休息与适当早期活动相结合。一般来说,若无心力衰竭及休克,心肌梗死的面积也不大,应主张早期活动。在绝对…  相似文献   

10.
白秋霞 《护理研究》2008,22(27):2508-2508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认为白血病病人的治疗效果主要决定于所患白血病的类型、所选择的化疗方案以及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对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支持治疗,特别是严重骨髓抑制期病人出血的护理时预后的影响重视不够,特别是在大剂量化疗严重骨髓抑制期[1].现将我院1996年-2002年大化疗后出血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认为白血病病人的治疗效果主要决定于所患白血病的类型、所选择的化疗方案以及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对白血病治疗过程中支持治疗,特别是严重骨髓抑制期病人出血的护理时预后的影响重视不够,特别是在大剂量化疗严重骨髓抑制期。现将我院1996年-2002年大化疗后出血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化疗后口腔病变的多因素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因素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控制白血病化疗后口腔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78例住院化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包括以健康宣教、口腔pH值矫正、口腔冷却疗法及口腔溃疡分度护理相结合的多因素护理干预,评估其口腔病变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与未干预组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口腔病变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采取以健康宣教、口腔pH值矫正、口腔冷却疗法及口腔溃疡分度护理相结合的多因素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白血病患者因化疗所致的口腔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沈秀群  刘曙英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731-1733
心力衰竭患者的监护4心力衰竭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除去诱发因素、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4.1病因治疗治疗心力衰竭,应首先进行基本病因的治疗。4.2一般治疗4.2.1休息休息是心力衰竭的一种基本治疗方法,包括体力的休息和精神的放松。患者的活动方式及其持续时间应根据病情轻重及对治疗的反应来决定,严重者需绝对卧床休息2周以上。一般在心功能逐步改善的过程中,可适当下床活动。此外,应注意解除精神负担,必要时口服小剂量镇静剂,使患者更好地休息。4.2.2饮食限制钠盐及含钠食物的摄入,以减少水钠潴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旨在为提高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护理效果及减少并发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KPS)、不良反应、并发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服务理念运用于白血病患者护理中,能提高白血病化疗后护理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是小儿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化学疗法。化疗的目的是杀灭白血病细胞,解除因白血病的细胞浸润而引起的症状,使病情缓解。然而,化学疗法在杀灭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亦有一定的杀伤和抑制作用,且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也有抑制作用。诸多的化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加之白血病患儿机体抵抗力处于低下状态,在化疗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小儿白血病化疗过程中,严密的观察和科学的护理方法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阿糖胞苷(AC)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各种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过程中的毒副反应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难治和复发的恶性淋巴瘤、白血病23例,采用以阿糖胞苷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观察主要毒副反应,并根据毒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应用AC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各种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缓解率达73.9%,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神经毒性反应等,经相应的护理和对症治疗,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应用AC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及配合相应的护理,可提高难治和复发的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缓解率,有效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化疗相关性腹泻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是控制癌症发展,延长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化疗相关腹泻是很多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常带给癌症患者痛苦且导致营养不良及体液、蛋白质和电解质的减少,严重可致化疗过程中断。适宜的护理可减轻患者因腹泻产生的痛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从2007年以来用5-氟尿嘧啶、顺铂等药物所致的腹泻28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  相似文献   

18.
原小利 《临床医学》2005,25(9):F0004-F0004
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常并发口腔、肛周感染,其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不仅影响病人的营养供给和治疗的连续性,而且常导致严重的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深深体会到有效防护措施的实施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时  相似文献   

19.
儿童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化疗是肿瘤患儿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化疗后不可避免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如恶心、呕吐、便秘、腹胀腹痛、食欲下降、乏力等。恶心、呕吐作为化疗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已有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探讨其发生率、机理及防治策略等,而便秘则表现隐蔽,一般不容易得到患儿及家长的重视,特别是患儿早期症状较轻,常常被家长忽视,使患儿不能得到及时充分的治疗。有文献报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便秘发生率最高可达到57%,患儿因化疗发生的便秘影响生活质量的可达到23%。因此,其不仅给患儿带来心理及生理上巨大的痛苦,而且可能因排便不畅引起肛周感染最终导致肛裂,严重时甚至导致败血症,甚至还会影响化疗效果。因此分析儿童肿瘤化疗后引起便秘的相关因素,并将护理干预措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白血病化疗期间46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血病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其发生。方法:通过对2005-03/2007-12入我院血液科的46例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观察及护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避免或减少化疗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