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色念珠菌常见于口腔和阴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好发于婴儿及老人,特别是口内有义齿基托的老人。但随着临床抗生素、抗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白色念珠菌病的好发人群已有扩大的趋势。通过动物模型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广谱抗生素对白色念珠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C.dubliniensis(都柏林念珠菌)是Sullivan 1995年才命名的新的致病性念珠菌,该菌与C.albicans(白色念珠菌)的表型特征极为相似,致使大部分微生物实验室长期以来误将其鉴定为白色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主要引起艾滋病患者的口腔感染,也有从痰、血液、分泌物、粪便等标本中分离的报道[1]。为了解都柏林念珠菌的分布情况,我们对以往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12株白色念珠菌进行了重新鉴定,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112株白色念珠菌来自痰、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84份,阴道分泌物…  相似文献   

3.
两种念珠菌DNA探针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两种念珠菌DNA探针并应用于临床诊断。方法:对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白色念珠菌标准株的E03基因的125bp片段,用半抗原地高辛标记;合成仪合成的E03基因中25bp特异寡核苷酸,用生物素标记。检测两种探针显色敏感度,并与23株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星形念珠菌及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进行斑点杂交试验。结果:Dig-125bpDNA探针显色敏感度为0.01pg,仅与白色念珠菌杂交,且对临床分离株检测的结果与传统厚膜孢子鉴定法相符。Bio-25bpDNA探针显色敏感度为20pg,与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及星形念珠菌杂交。结论:Bio-25bp DNA探针可用于念珠菌初步鉴定,而Dig-125bp DNA探针可用于白色念珠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女性含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白带的性状及镜下特征,以便认识并区分这两类念珠菌所引起的妇科感染。方法连续选取2000例做白带检查的妇科门诊患者,询问患者的典型症状并观察单纯含念珠菌妇科涂片的镜下特征,用显色培养基对白带内的真菌进行鉴定,比较分析白色念珠菌组与光滑念珠菌组的差异。结果共检出476例含念珠菌标本,其中白色念珠菌393例,光滑念珠菌60例,其他念珠菌23例。白色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阴道感染患者均表现出较高的性交痛症状。与白色念珠菌比较,光滑念珠菌组白带无豆渣样改变,患者少见外阴瘙痒;高倍视野下白细胞数量较少,上皮细胞、乳酸杆菌及真菌孢子数量较多,清洁度较好。结论含光滑念珠菌白带与白色念珠菌白带比较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光滑念珠菌感染后患者临床症状及白带镜下特征均无白色念珠菌典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ROSCO纸片抗散法进行念珠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24株阳性标本,分离出白色念珠菌185株(82.59%),平滑念珠菌26株(11.61%)、热带念珠菌9株(4.02%)、其他念珠菌4株(1.78%)。224株念珠菌对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二性霉素B的敏感率分别为93.75%(210/224)、8571%(192/224),95.09%(213/224)、100%(224/224)。结论: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标本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其次是平滑念珠菌,还有少量的其他念珠菌引起阴道炎,分离菌株对咪唑抗真菌药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凋查白色念珠菌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措施。方法对2003年1~12月106例白色念珠菌引起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各种侵入性操作和临床严重疾病的不断上升,是引起医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按照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外源性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补充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ROSCO纸片抗散法进行念珠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24株阳性标本,分离出白色念珠菌185株(82.59%)、平滑念珠菌26株(11.61%)、热带念珠菌9株(4.02%)、其他念珠菌4株(1.78%)。224株念珠菌对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二性霉素B的敏感率分别为93.75%(210/224)、85.71%(192/224)、95.09%(213/224)、100%(224/224)。结论: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标本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其次是平滑念珠菌,还有少量的其他念珠菌引起阴道炎,分离菌株对眯唑抗真菌药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日益增多,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体外扩增白色念珠菌DNA,为临床敏感,特异,快速诊断白色念珠菌感染提供了有用的工具,本文就PCR检测白色念珠菌DNA的引物,标本处理,扩增程序,扩增产物分析以及临床应用效果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白色念珠菌是人类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许多白色念珠菌黏附素已被证实是GPI—CWPs家族成员,是白色念珠菌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现对白色念珠菌黏附素编码基因聚苯乙烯黏附增强基因1(EAP1)的结构特征、黏附特性以及介导表型转换等其他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的驻菌情况.方法:取82例HIV感染者口腔含漱液并以形态学、酵母菌鉴定系统及45℃生长试验等方法进行分型鉴定,计算不同念珠菌的检出率.结果:82例HIV感染者中60例可培养出念珠菌,检出率73.17%.其中白色念珠菌42例(51.22%),非白色念珠菌48例(58.54%).共分离出211株念珠菌,其中光滑念珠菌103株(48.82%),白色念珠菌95株(45.02%),热带念珠菌4株(1.90%),近平滑念珠菌4株(1.90%),菌膜念珠菌2株(0.95%),其他3株(1.42%).29例患者检出单一菌株(12例为白色念珠菌,15例为光滑念珠菌,1例为热带念珠菌,1例为近平滑念珠菌),占51.7%;31例检出多种菌株(30例为2种菌株,1例为3种菌株),占48.3%.结论:HIV感染者口腔的主要菌种是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并且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共存的比例大于单一菌株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色念珠菌是人体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在免疫缺陷背景下大量使用氟康唑易导致白色念珠菌耐药株出现。多种分子机制参与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形成:药物作用靶酶的生物合成途径变化、靶酶编码基因的突变和/或过度表达、膜外排泵基因的表达增加及其他耐药基因的差异表达等。另外,耐药发生也与染色体改变以及白色念珠菌在局部形成生物小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口腔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分离株的溶血性,及其与宿主机体免疫力(用CD4细胞计数表示)的关系.方法:40株白色念珠菌和加株光滑念珠菌按单一感染或是否与光滑(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及CD4细胞计数的高低进行分组,采用羊血培养基法检测其溶血活性,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0株白色念珠菌和40株光滑念珠菌溶血活性均为阳性(100%),且光滑念珠菌的溶血性高于白色念珠菌.结论:溶血性是念珠菌的重要毒力因子,HIV感染者口腔光滑念珠菌溶血性高于白色念珠菌.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的鉴别试验。采用芽管形成试验和厚膜孢子试验对试验菌株进行鉴定 ,再对鉴定过的试验菌株分别进行血浆 (包括正常人血浆和家兔血浆 )玻片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 91株白色念珠菌中 ,血浆 (正常人和家兔 )玻片凝集试验的阳性率均为 97.8% ,血浆 (正常人和家兔 )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阴性 ;6 7株非白色念珠菌中 ,血浆 (正常人和家兔 )玻片凝集试验的阳性率均为 10 .4 % ,血浆 (正常人和家兔 )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阴性。血浆玻片凝集试验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白色念珠菌与非白色念珠菌的鉴别试…  相似文献   

14.
念珠菌是一种类似酵母样的圆形、椭圆形或带有发芽生出的孢子单细胞真菌。大小如红细胞或略大,状如串珠或念珠,故称念珠菌。致病念珠菌包括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等。由念珠菌引起的男女生殖器疾病,称为生殖器念珠菌病。它是一种常见病,白色念珠菌致病最强。生殖器念珠菌病包括念珠菌性外阴炎、阴道炎和念珠菌性龟头炎及阴茎炎。因其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播,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念珠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送检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的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鉴定和ATB-Fungus3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药物敏感性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占58.3%,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占31.7%,且比例呈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耐药性为0和4.2%,但对康唑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呈显著上升趋势。光滑念珠菌对常见的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在近5年来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为主,白色念珠菌对康唑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女性感染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及淋球菌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女性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淋病的情况,探讨3种疾病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采用湿片直接镜检法.淋球菌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法。结果:9170例普查女性.阴道毛滴虫感染244例,发生率为2.66%;白色念珠菌感染1556例,发生率为16.96%;9170例标本有2930例同时普查了淋球菌,淋球菌感染88例,发生率为3.0%;淋球菌与白色念珠菌合并感染者12例,发生率为0.41%;未见阴道毛滴虫与白色念珠菌同时感染。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及淋球菌在20~35岁女性的感染构成比分别为66.39%、80.77%、74.99%。结论:女性阴道毛滴虫及淋球菌感染的发生率无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20-35岁的女性应提高对这些性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定期进行妇检,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以白色念珠菌为代表的念珠菌属引起的临床疾患正日益受到重视。这种条件致病真菌可引起从皮肤粘膜到内脏器官的一系列病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等新技术的开展,以及恶性肿瘤、爱滋病的迅速增多,念珠菌的感染率上升很快 ̄[1]。然而,口腔环境下念珠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却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124例住院病人的口腔调查,了解住院条件下口腔粘膜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状况,为以后系统地对该病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临床分离出的真菌用扩散法检测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有关数据信息,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抗真菌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7年01月至2007月11月到我院住院及看门诊患者的各类标本中进行细菌学培养分离出的真菌,用扩散法进行真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获得75株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4.0%,光滑念珠菌占18.7%,热带念珠菌占6.7%,其它念珠菌占10.6%,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提示念珠菌绝大多数表现为体外试验敏感,仅部分念珠菌体外试验表现为对部分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在临床真菌感染的病例中,以白色念珠菌的感染居多,光滑念珠菌的感染居第二;部分念珠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应根据真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真菌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临床标本分离的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情况,探讨其与耐药的关系,为临床诊疗白色念殊菌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用黑马鉴定板和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别白色念珠菌120株,电镜下观察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用M—H琼脂培养基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阳性率为75.0%(90/120)。白色念珠菌有生物膜者对抗真菌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83.3%,77.8%,61.1%,84.4%,44.4%和38.9%。而无生物膜者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33.3%,26.7%,20.0%,36.7%,16.7%和10.0%。白色念珠菌有生物膜者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无生物膜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27.23,P均〈0.01)。有生物膜的白色念珠菌对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其它唑类抗真菌药物(χ^2=8.21~26.37,7.49~26.87,P均〈0.01)。对酮康唑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其它唑类(χ^2=3.48~5.24,P均〈0.05)。结论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膜形成率较高,致使其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加,可首选两性霉素B治疗。  相似文献   

20.
了解念球菌属DNA合成周期合成相的构成。方法,应用粘附式细胞仪,碘化丙啶染色法,对念珠菌细胞进行断层扫描,测其综合荧光值,比较研究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和季也蒙珠菌的DNA综合荧光强度和DNA合成周期各时相构成比,结果念珠菌细胞DNA合成周期各时相构成比较,种间差异有显著性,同种不同株的白念珠菌差异无显著性,热带念珠菌DNA综合荧光值最高,季也蒙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较低,结论,念珠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