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他赛(ACT)序贯方案与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TAC)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 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1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TAC方案化疗:环磷酰胺500 mg/m2静滴,d1;阿霉素50 mg/m2静滴,d1;多西他赛10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观察组采用ACT序贯方案化疗:环磷酰胺500 mg/m2静滴,d1;阿霉素5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4周后给予多西他赛10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次。记录不良反应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随访两组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后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nm23 H1的表达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NG2、VEGF水平分别为(341±39)ng/L和(518±43)ng/L,低于对照组的(581±36)ng/L和(817±44)ng/L,而nm23 H1蛋白水平[(669±42)ng/ml]高于对照组[(533±3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1~2级为主,观察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转移数目低于对照组,且淋巴结发生转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位DFS为424个月,优于对照组的346个月(P<005)。 结论采用ACT序贯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远期疗效优于TAC联合化疗方案,且不良反应更低,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发生淋巴转移,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他赛(ACT)序贯方案与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TAC)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 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1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TAC方案化疗:环磷酰胺500 mg/m2静滴,d1;阿霉素50 mg/m2静滴,d1;多西他赛10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观察组采用ACT序贯方案化疗:环磷酰胺500 mg/m2静滴,d1;阿霉素5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4周后给予多西他赛100 mg/m2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次。记录不良反应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随访两组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后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nm23 H1的表达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NG2、VEGF水平分别为(341±39)ng/L和(518±43)ng/L,低于对照组的(581±36)ng/L和(817±44)ng/L,而nm23 H1蛋白水平[(669±42)ng/ml]高于对照组[(533±3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1~2级为主,观察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转移数目低于对照组,且淋巴结发生转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位DFS为424个月,优于对照组的346个月(P<005)。 结论采用ACT序贯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远期疗效优于TAC联合化疗方案,且不良反应更低,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发生淋巴转移,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一线治疗Her-2阴性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32例Her-2阴性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类方案的化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或患者要求出组。研究者选择化疗方案:贝伐珠单抗15mg/kg静滴d1,多西他赛75mg/m^2,静滴d1,21d为一个周期;或贝伐珠单抗10mg/kg静滴d1,15紫杉醇80mg/m^2,静滴d1,8,15,为一个周期。每3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32例可评价疗效和副作用,PR16例,SD15例,PD1例,总有效率50%,中位TTP为7.25个月。3级以上不良反应为阴道出血、粒细胞下降以及腹泻。[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组织学类型和受体亚型的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短程密集化疗疗效反应的差异。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西南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接受新辅助短程密集化疗的223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粗针穿刺结果,将患者的肿瘤分为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阴性]、三阴性以及HER-2阳性。新辅助短程密集化疗为4个周期,化疗方案均为TE(多西紫杉醇75mg/m2d1+表柔比星75mmg/m2d1),14d为1个周期。采用χ2检验分析乳腺癌组织学分类和受体亚型与病理学完全缓解率和化疗有效率的关系。结果 总的化疗有效率和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分别为59%(132/223)和9%(21/223)。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70%(122/175)和24%(8/33)(P〈0.01),pCR率分别为11%(20/175)和3%(1/33)。ER阳性、三阴性和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6%(57/123)、84%(43/51)和65%(32/49)(χ2=22.49,P=0.00),pCR率分别为2%(3/123)、23%(12/51)和12%(6/49)(χ2=19.39,P=0.00)。结论 浸润性小叶癌患者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较小,新辅助化疗后ER阳性乳腺癌的pCR率很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及Bcl-2表达变化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中的意义,指导乳腺癌化疗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方法:术前采用空心针穿刺活检予以病理确诊并行ER、PR、p53及Bcl-2测定。化疗采用CEF方案[氟尿嘧啶(flurouracil,5-FU)500mg/m2,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75mg/m2,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500mg/m2],经3个疗程化疗,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免疫组化SP法检测98例Ⅱ/Ⅲ期乳腺癌病例在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及Bcl-2的表达,比较化疗前后上述各指标阳性表达率的变化。结果:98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经3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70例(71.4%)获得临床部分缓解。化疗前后ER、PR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p53及Bcl-2化疗前后表达阳性率显著变化(P〈0.05),化疗有效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P〈0.05)而Bcl-2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ER、PR表达在新辅助化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抑制p53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并通过上调Bcl-2表达来调整肿瘤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葸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于2001年9月至2005年5月,41例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了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方案化疗,卡培他滨1000~1250m/m^2口服,每日2次,第1~14天;多西紫杉醇60~75mg/m^2,静滴,第1天或30~37.5m/m^2,静滴,第1、8天;21d为1周期。每例至少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中位化疗周期数为4(2~8)周期。结果在38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完全缓解(CR)4例(10.5%),部分缓解(PR)18例(47.4%),稳定(SD)11例(28.9%),进展(PD)5例(13.2%),总有效率(CR+PR)为57.9%,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6.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9.1个月,中位生存期18.4个月。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卡培他滨和多西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好,使用方便,耐受性良好,适合于体质状态稍差的老年患者,可作为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TAC与CAF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中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80例经粗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进行NCT,设置CAF方案为对照组。TAC组(40例):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入,d1;吡柔比星40mg/m^2,静脉推注,d1;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推注,d1。CAF组(40例):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推注,d1;吡柔比星40mg/m^2,静脉滴入,d1;5-FU 600mg/m^2,静脉滴入,d1、d8。每21d为1个疗程,共2~4个疗程,4例锁骨上淋巴结阳性的ⅢC期患者因经2个周期的CAF变化不显著改用TAC方案而出组。结果:TAC组CR5例,PR28例,SD7例,RR为82.5%(33/40),降期率62.5%(25/40)。CAF组CR1例,PR22例,SD13例,RR为63.9%(23/36);降期率33.3%(12/36)。两组淋巴结转阴率分别为43.75%(14/32)和38.5%(10/26)。两组间在化疗临床疗效、降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上TAC组和CAF组除在脱发、白细胞毒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C在可手术乳腺癌治疗中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是优于CAF的NCT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晚期结直肠癌组织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化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4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FOLFOX 4方案化疗,具体为:奥沙利铂85mg/m2静滴,d1;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d1、d2;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推,d1、d2;5-FU 600mg/m2持续静滴22h,d1、d2。14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12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按RECIST 1.1标准评价疗效,并将患者分为有效组(CR+PR)和无效组(SD+PD)。于化疗前、第2个周期和第4个周期化疗后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并记录肿瘤组织ADC值,分析肿瘤所有目标病灶长度总和的减少情况、ADC变化值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40例患者中有效组22例(CR 6例,PR 16例),无效组18例(SD 11例,PD 7例)。第2个周期和第4个周期化疗后有效组的ADC值分别为(9.82±2.04)×10-4mm2/s和(10.09±1.95)×10-4mm2/s,较化疗前的(5.63±1.02)×10-4mm2/s明显升高(P=0.009,P=0.001),而无效组化疗前后的ADC值无显著差异(P=0.412,P=0.654)。有效组化疗前ADC值低于无效组(P=0.021)。有效组化疗前ADC值和第2个周期化疗后的ADC变化值分别与第4个周期化疗后所有目标病灶长度总和的减少百分比呈负相关(r=-0.681,P=0.004)和正相关(r=0.749,P=0.002)。结论 晚期结肠癌组织化疗前ADC值及化疗后早期的ADC变化值可以作为预测晚期结直肠癌对化疗敏感性和化疗早期临床疗效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含奥沙利铂(OXA)化疗方案治疗对索拉非尼耐药的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16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索拉非尼一线治疗失败后,接受OXA为主的联合化疗,包括FOLFOX 4方案(OXA 85mg/m2 静滴, d1;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d1、d2;氟尿嘧啶400mg/m2 静推,d1、d2;氟尿嘧啶600mg/m2持续静滴,d1、d2, 2周为1周期,每3个周期评价疗效),或XELOX方案化疗(OXA 130mg/m2静滴,d1;卡培他滨1250mg/m2口服,2次/日,d1~d14,3周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按照RECIST 1.1版标准评价疗效,按照NCI CTC 3.0标准观察毒副反应,动态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变化,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密切监测HBV DNA变化。结果16例患者中,化疗后有13例可以评价疗效,获PR 2例,SD 6例,PD 5例;有效率为15.4%(2/13),疾病控制率为61.5%(8/13),中位疾病进展期为110 天,中位总生存期为225天,AFP下降者占38.5%(5/13),2例出现HBV DNA再激活,经抗病毒治疗后恢复正常。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包括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经白介素-11、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治疗恢复正常。恶心、呕吐、腹泻、肝功损害以及外周神经毒性等轻微,经相关处理后好转。结论 对于索拉非尼耐药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FOLFOX 4或XELOX方案具有一定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乳腺癌患者16例,治疗第1天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第2天吡柔比星40mg/m:静脉注射,28d为1治疗周期,2周期后参照WHO实体瘤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3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68.8%(11/16),初治有效率为83.3%(5/6)。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 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化疗可以提高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病理特征及X线摄影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10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乳腺癌的女性患者资料,其中包括:ER(-)/PR(-)/HER-2(-)组(TNBC组)174例,ER(-)/PR(-)/HER-2(+)组183例,ER(+)/PR(-)/HER-2(-)组65例,ER(+)/PR(+)/HER-2(-)组583例,ER(+)/PR(+)/HER-2(+)组97例.患者术前均完成双侧或单侧乳腺X线常规摄影.采用χ2检验比较TNBC与其他组乳腺癌的X线表现;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肿块直径的差异,并用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 t3检验两两比较患者发病年龄的差异.结果 (1)各组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7,P=0.004),其中TNBC组的发病年龄较ER(+)/PR(+)/HER-2(+)组大[(51.9±9.2)岁比(48.3±8.9)岁,P=0.020].各组乳腺癌的主要组织病理学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2)TNBC组较ER(-)/PR(-)/HER-2(+)组、ER(+)/PR(+)/HER-2(+)组更多表现为单纯肿块(χ2=24.808、13.628,P均〈0.005),较少伴有钙化(χ2=28.392、10.609,P均〈0.005).TNBC肿块多为圆形或卵圆形[与ER(-)/PR(-)/HER-2(+)组、ER(+)/PR(-)/HER-2(-)组及ER(+)/PR(+)/HER-2(+)组相比,χ2=21.328、15.035、21.556,P均<0.005],边缘模糊.TNBC肿块直径较ER(+)/PR(-)/HER-2(-)组和ER(+)/PR(+)/HER-2(-)组大[(23.93±11.59)mm分别比(18.06±5.76)mm和(20.23±7.80)mm,P=0.003、0.030].结论 TNBC的X线摄影多表现为单纯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多边界模糊,部分病变边界清楚,较少伴有钙化.此特点有助于此亚型乳腺癌的X线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序贯应用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62岁,中位年龄为53岁,均经改良根治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免疫组化检查HER-2为(-)或(+)。治疗方案:贝伐珠单抗15mg/kg d1,多西他赛 75mg/m2 d1,3周为1周期。治疗6个周期未出现病情进展者应用贝伐珠单抗(15mg/kg)单药维持治疗,每3周1次。结果 全组8例中获CR 1例,PR 3例,SD 4例。有效率(RR)为50%,疾病控制率(DCR)为100%。7例经联合治疗6~9个周期后用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时间为2~31.3个月,中位维持治疗时间为15.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2.3个月。全组5例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2例伴发热;5例患者出现指甲毒性,其中3例1、2级,2例3级。贝伐珠单抗应用4~36.5个月过程中,1例发生血栓3级,1例高血压2级,1例高血压3级,2例蛋白尿2级。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序贯应用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HER 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培美曲塞(Alimta)联合长春瑞滨(NVB)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组33例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或复治患者,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10min以上,第1天;长春瑞滨25mg/m2,加生理盐水40ml静脉推注,第1、8天,每3周为一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D)9例,进展(PD)6例,有效率(CR+PR)54.5%。结论培美曲塞(Pemetrexed Alim-ta)联合长春瑞滨(Navelbine,NVB)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较好,副作用可耐受,可作为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或二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乳腺癌的3种分子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将乳腺癌简易分为4种分子亚型,并探讨这4种分子亚型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依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采用回顾性方法将本院51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luminal A、luminal B、HER-2(+)及basal-like 4种类型.对各型的临床特征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各型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结果 在510例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及basal-like型分别占56.86%(290/510)、9.02%(46/510)、3.53%(18/510)和30.59%(156/510).中位随访66个月,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及basal-like型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21%(279/290)、97.83%(45/46)、83.33%(15/18)和78.85%(123/156),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62%(257/290)、95.65%(44/46)、83.33%(15/18)和72.44%(113/156).basal-like型与luminal A、luminal B型相比,患者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较低(P〈0.05);HER-2(+)型患者的总生存率比luminal A型患者低(P〈0.05).经Cox多因素预后分析发现淋巴结状况及分子分型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较淋巴结阴性患者差,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及basal-like型患者的预后依次变差(P=0.00).结论 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患者表现不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淋巴结状况及分子类型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结阳性及basal-like型患者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对比多西他赛、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东莞市人民医院2009—01—03—2012—01—31经病理学确诊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2例分为PEC组21例,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60mg/m2,静脉滴入,表柔比星70mg/m2,静脉滴入,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滴入,3周重复,不做抗过敏预处理;TEC组21例,给予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入,表柔比星与环磷酰胺应用方法同PEC方案,3周重复,使用多西他赛前1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片7.5mg,2次/d,连服3d。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PEC组RR19例(90.5%)、CR8例(38.1%)、PR 11例(52.4%)、SD2例(9.5%);TEC组RR18例(85.7%)、CR8例(38.1%)、PR10例(47.6%)和SD3例(14.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C组pCR为28.6%优于TEC组的19.1%,P=0.049。随访截止2013—04—01,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12~48个月),随访率为100.0%。毒副作用两组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便秘、心脏毒性、肝功能异常、外周神经毒性、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多西紫杉醇加表阿霉素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治疗的63例均采用多西紫杉醇加表阿霉素(DE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d1,表阿霉素75 mg/m2d1)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位患者进行2-4疗程的化疗,结束后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68.3%,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35例,无变化(SD)13例,进展(PD)7例。术后中位随访24个月,死亡6例,复发及转移13例,健在44例。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术前化疗可以使患者降期,使原发灶缩小,以增加手术机会,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色素原位杂交(CISH)检测乳腺癌HER-2蛋白过表达者的HER-2基因状态,探讨HER-2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Zymed公司SpoT LightHER-2CISTTM试剂盒,按照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病理医师学会(ASCO/CAP)联合工作组推荐的结果判读标准,经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确认236例HER-2蛋白表达阳性,其中IHC(++)148例,IHC(+++)88例,对上述乳腺癌石蜡标本的HER-2基因行CISH检测。结果 乳腺癌HER-2蛋白高表达者总基因扩增率为70.34%,其中HER-2表达IHC(++)者基因扩增率为59.46%(88/148),IHC(+++)者基因扩增率为88.64%(78/88),两者基因扩增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6.35,<0.01)。CISH检测的HER-2基因扩增情况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呈明显负相关(<0.01)。结论 CISH是一项简便经济的检测HER-2基因扩增技术,IHC(+++)与CISH阳性的一致性较高,但IHC(++)与CISH阳性的符合率略低,有必要进一步行CISH或荧光分子探针原位杂交(FISH)检测明确基因扩增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激素受体(hormonereceptor,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和特异性核基质结合蛋白(specialATrichsequencebindingprotein1,SATB1)的表达,探讨HR与HER-2、SATB1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HER-2及SATB1蛋白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状态,统计学方法分析HR(包括ER及PR)的表达与HER-2、SATB1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ER及PR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正相关(r=0.286,P=0.010;r=0.249,P=0.026),ER的表达与肿瘤分级负相关(r=-0.306,P=0.006);ER及PR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转移情况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HR的表达与SATB1、HER-2及SATB1/HER2双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关系(r=-0.248,P=0.027;r=-0.392,P〈0.001;r=-0.150,P〈0.001)。结论:HR阳性患者治疗及预后相对较好;乳腺癌组织HR的表达与HER-2和SATB1呈负相关关系,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联系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联合三苯氧胺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前雌激素(ER)、孕激素(PR)双阳性及ER+/PR-两种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4例绝经前、原癌基因(c-erbB-2)均为(+)、淋巴结1-3个阳性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52例ER+/PR+,52例为ER+/PR-。两组患者均为手术后和辅助化疗后发现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接受戈舍瑞林3.6mg皮下注射,每28天1次,连续6个月以上;联合三苯氧胺口服,10mg/次,每日2次,连用6个月以上。结果:104例患者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31例,稳定(SD)31例,进展(PD)39例,总有效率(OR=CR+PR)为32.7%,临床获益率(CBR=CR+PR+SD≥6个月)62.5%;其中ER+、PR-组,CR 2例,PR 21例,SD 16例,PD 13例,OR为44.1%,CBR 74.9%;ER+、PR-组CR 1例,PR 10例,SD 15例,PD 26例,OR 21.1%,CBR 49.9%。结论:戈舍瑞林联合三苯氧胺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前ER阳性、淋巴结1-3阳性、复发转移性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而ER+/PR+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ER+、PR-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对于在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发生PD,应立即中止辅助内分泌治疗,进行手术、解救化疗、放疗或分子靶向等治疗后再序贯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基因状态差异,分析其相关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51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和相关信息,分别采用IHC和FISH法检测HER-2蛋白表达情况和基因扩增状态,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这种差异的相关因素。结果在51例标本中,FISH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基因阴性32例(62.75%,32/51),阳性19例(37.25%,19/51);IHC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为(-)和(+)者的FISH检测均为阴性(21例);12例IHC检测HER-2为(++),其中3例FISH检测为阳性,其余9例FISH检测为阴性;18例IHC检测HER-2为(+++)者仍有2例FISH检测结果阴性。月经状态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与IHC检测HER-2阳性病例的FISH阳性结果具有显著联系(P值分别为0.023和0.007),即在IHC检测HER-2阳性[(++)和(+++)]的病例中,绝经前女性较绝经期女性以及ER阴性者较阳性者更可能为FISHHER-2阳性(有HER-2基因扩增)。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提高IHC判断HER-2基因扩增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