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鼻咽部肿物活组织检查确诊为非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患者,接受顺铂(DDP)单药同步放化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咽部癌组织中ERCC1蛋白表达。患者同步放化疗结束后8周复查鼻咽部磁共振成像(MRI)以评价其近期治疗敏感性,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评价为治疗敏感组,稳定(SD)+进展(PD)评价为治疗不敏感组,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鼻咽部MRI了解有无复发,随访观察3年疗效。分析ERCC1蛋白表达与同步放化疗近期治疗敏感性及远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全组76例患者均可评价近期治疗敏感性,72例可评价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OS)率。可评价近期治疗敏感性的76例患者中CR为56例(73.68 %),PR 11 例(14.47 %),SD 3 例(3.95 %),PD 6 例(7.89 %);有效率(RR)88.16 %(67/76),疾病控制率(DCR)92.1 %(70/76)。ERCC1阳性率42.1 %(32/76),其中治疗敏感组中阳性率37.3 %(24/67),不敏感组中阳性率 88.8 %(8 /9)。ERCC1阴性表达组中有效率(RR)97.7 %(43/44),DCR 97.7 %(43/44),ERCC1阳性表达组 RR 75 %(24/32),DCR 81.3 %(26/32)。ERCC1阴性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ERCC1阳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9,P<0.05)。72例患者12个月无疾病进展率为91.7 %(66/72)。其中ERCC1阴性组95.5 %(39/41),ERCC1阳性组87.1 %(27/31),两组间无疾病进展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3,P=0.430)。31例ERCC1阳性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6 %(28/31)、77.4 %(27/31)、61.3 %(19/31)。41例ERCC1阴性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5 %(39/41)、90.2 %(37/41)、82.9 %(34/41)。两组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2,P=0.041)。结论 鼻咽癌中ERCC1蛋白的表达与同步放化疗近期治疗敏感性呈负相关性,ERCC1的表达可能预测NPC同步放化疗近期治疗敏感性。鼻咽癌的ERCC1蛋白的表达与 OS 呈负相关性,其可能作为判断NPC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 DNA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 mRNA 表达水平与Ⅱ期鼻咽癌顺铂同步放化疗疗效关系。方法78例初诊经鼻咽肿物活检确诊为鼻咽部低分化鳞癌的Ⅱ期鼻咽癌患者,取患者化疗前肿瘤组织通过 RT-PCR 方法检测其 ERCC1 mRNA 表达水平,患者均接受顺铂同步放化疗。通过 RECIST 11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评定近期疗效,分析 ERCC1 mRNA 表达水平与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7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8974%,疾病控制率为9487%。Ⅱ期鼻咽癌组织中 ERCC1 mRNA的中位数水平为1119。化疗前Ⅱ期鼻咽癌组织中 ERCC1 mRNA 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有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 ERCC1 mRNA 表达水平对Ⅱ期鼻咽癌顺铂同步化疗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水平对局部晚期鼻咽癌应用顺铂同期放化疗的疗效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行顺铂同期放化疗的205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治疗敏感组和治疗抵抗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ERCC1的表达并分析ERCC1表达与治疗有效率、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在205例鼻咽癌组织中,110例(53.7%)ERCC1高表达,95例(46.3%)ERCC1低表达。ERCC1高表达组的有效率(RR)为97.3%(107/110),ERCC1低表达组为100.0%(95/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敏感组的ERCC1低表达率与高表达率分别为61.4%和38.6%,而治疗抵抗组分别为35.9%和64.1%,两组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RCC1低表达和高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1.3个月和49.7个月(P=0.0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5%和36.2%(P=0.054),5年生存率分别为63.4%和38.5%(P=0.037)。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1表达、PS评分及分期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ERCC1可以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预测指标,ERCC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初步探讨ERCC1、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经病理确诊且未经放疗、化疗或手术治疗的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100例,接受顺铂单药同步放化疗,采用TaqMan 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和直接测序法对患者外周血ERCC1、XRCC1进行多态性分析,患者同步放化疗结束后及治疗后3个月复查鼻咽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肿瘤大小,进而分析ERCC1、XRCC1基因型与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近期治疗敏感性及远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ERCC1、XRCC1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放化疗的短期疗效无关(均P>0.05),携带ERCC1C/C、C/T+T/T基因型患者放化疗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7.7%、94.3%、86.3%和98.2%、87.4%、73.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XRCC1G/G、A/A+G/A基因型患者放化疗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7.7%、91%、86.4%和86.9%、82.3%、69.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C1、XRCC1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短期疗效无相关性,但与生存期有相关性,因此可以作为鼻咽癌放化疗生存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放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初次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14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放疗前鼻咽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Livin蛋白表达与鼻咽癌近、远期疗效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14例鼻咽癌患者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5.8%(75/114)。Livin表达与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N分期和T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放疗后Livin阴性表达者的有效率为94.9% (37/39),高于Livin阳性表达者的72.0% (5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ivin阳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3.3%和48.0%,均显著低于Livin阴性表达者的92.3%和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显示,Livin表达、临床分期和N分期是影响鼻咽癌放疗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而Livin表达和临床分期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与鼻咽癌预后有关,有望成为鼻咽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行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全部完成了计划剂量的治疗,诱导化疗结束后鼻咽部客观缓解率为77.4%,颈部淋巴结客观缓解率为92.8%,治疗结束后3个月鼻咽部客观缓解率为100%,颈部淋巴结客观缓解率为100%,同步放化疗治疗期间,37.1%患者发生了III度黏膜炎。1年总生存率(OS)90.3%。结论: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明显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治疗期间急性毒副反应明显加重,大多数患者能完成全部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的表达与局部晚期宫颈癌含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接受含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2例,根据疗效分为治疗敏感组和治疗抵抗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治疗前活检组织中ERCC1、RRM1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疗效及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ERCC1、RRM1水平在局部晚期宫颈癌含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ERCC1、RRM1均呈高表达,ERCC1、RRM1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4.2%和59.7%,高于正常组织的35.9%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敏感组的ERCC1、RRM1高表达率分别为42.9%和47.6%,低于治疗抵抗组的70.0%和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RCC1及RRM1预测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15、92.1%、86.2%和0.944、87.3%、91.0%;ERCC1表达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盆腔淋巴结肿大有关,RRM1表达与分化程度、盆腔淋巴结肿大有关,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高表达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7.5个月,与低表达者的28.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1高表达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0.0个月,低于低表达者的37.5个月(P<0.05)。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ERCC1、RRM1呈高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均与疗效、分化程度及盆腔淋巴结肿大有关,RRM1表达亦与预后有关,两者可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含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结果7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6.84%,与患者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吸烟指数无关;ERCC1表达阳性组化疗有效率(17.86%)低于阴性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表达阳性组中位生存期(MST)(10个月)短于阴性组(14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C1蛋白表达水平是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一个预测指标,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分子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63例鼻咽癌和42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中TGF-β1、TGF-βRⅠ、TGF-βRⅡ和Smad4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TGF-β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8%(86/163) ,明显高于鼻咽慢性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9.0%(8/42)(P<0.01);TGF-βRⅠ在鼻咽慢性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7.1%(24/42),与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6.3%(108/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RⅡ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1%(80/163),明显低于慢性鼻咽炎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1.4%(30/42) (P<0.01);Smad4蛋白表达于胞质和(或)胞核中,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3.8%(104/163),明显低于鼻咽慢性炎组织的阳性表达率[83.3%(35/42) ](P<0.05)。(2)TGF-β1与Smad4的表达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和5年生存率有一定相关性(P<0.05);TGF-βRⅠ在非角化性分化型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非角化性未分化型鳞状细胞癌的表达(P<0.05)。(3)TGF-β1、TGF-βRⅡ和Smad4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组织学类型无关,TGF-β1、TGF-βRⅠ、TGF-βRⅡ和Smad4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TGF-β1、TGF-βRⅠ、TGF-βRⅡ和Smad4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HIF-1α和GLUT-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在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乏氧诱导因子的过表达,且其表达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疗效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鼻咽癌疗效判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2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鼻咽慢性炎性组织中HIF-1α和GLUT-1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状况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HIF-1α和GLUT-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鼻咽慢性炎性组织(P<0.01)。HIF-1α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1),而与患者性别、T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GLUT-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T分期、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HIF-1α和GLUT-1蛋白阳性表达均与患者较差的4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相关(P<0.05);HIF-1α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4年总生存率有低于阴性表达者的趋势(P=0.059),而GLUT-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4年总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鼻咽癌组织中HIF-1α和GLUT-1蛋白的阳性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r=0.107,P>0.05)。结论:检测鼻咽癌组织中HIF-1α和GLUT-1蛋白的表达在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判断和预后预测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观察顺铂(DDP)单药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DDP联合氟尿嘧啶(5-FU)方案(PF方案)同步放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分为两组,40例接受PF方案同步放化疗(5-FU500mg/m静滴,d1~d5;DDP80mg/m静滴,d1,21天为1周期),36例接受DDP单药同步放化疗(DDP40mg/m2静滴,每周1次,共7次)。鼻咽部病灶及颈部阳性淋巴结给予放疗总量为70Gy,颈部预防性照射给予放疗量50Gy。结果 全部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PF方案组及DDP单药组有效率均为100%。PF方案组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5%,DDP单药组分别为100%、89%(P>0.05);PF方案组与DDP单药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7.5%和75.0% (P>0.05);PF方案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0.6个月,DDP单药组为48.0个月(P>0.05)。两组毒副反应以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及白细胞减少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P单药与PF方案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相近,患者均可耐受,但DDP单药组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诱导加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1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行诱导加同期放化疗(IC组),同时与同期行单纯放疗的102例(RT组)进行比较,两组放疗方法相同。诱导加同期放化疗组放疗前诱导化疗2个周期:DDP20mg/m^2,d1-5;5-Fu500mg/m^2,d1-5;21天为1个周期,同期化疗于放疗第1、4周进行;DDP20mg/m^2,d1-3;5-Fu500mg/m^2,d1-3。结果诱导加同期放化疗组及单纯放疗组鼻咽肿瘤全消率分别为95.0%和83.3%(P〈0.05);颈部淋巴结全消率分别为94.1%和82.3%(P〈0.05);5年总生存率为72.3%和51.0%(P〈0.05);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8.3%和48.0%(P〈0.05);局部复发率为17.8%和33.3%(P〈0.05);远处转移率为17.8%和29.4%(P〈0.05)。结论诱导加同期放化疗可提高Ⅲ、Ⅳa期鼻咽癌肿瘤全消(CR)率、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DDP联合5-Fu的方案急性不良反应仍较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DMBT1) 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鼻咽癌及3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DMBT1蛋白表达。分析DMBT1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DMBT1蛋白在鼻咽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23/69) 和75.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BT1表达与T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23例DMBT1阳性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为60.0个月,而46例DMBT1阴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4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MBT1表达是影响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DMBT1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鼻咽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鼻咽癌PDD同步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接受顺铂同步放疗,PDD化疗的第1天就开始实施同步放疗,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7次;鼻咽部病灶及阳性的淋巴结给予放疗总量为70Gy,颈部预防性照射给予放疗量50Gy,每周5次,每次2Gy。结果:全部患者均可评价,近期有效率为100%;1年、3年和5年OS分别为100%、88.5%、25%;3年、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8%和19.2%;平均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8.7月和47月。无病平均生存时间和无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5.7月和45月。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含PDD方案的CCRT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反应可耐受,长期生存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63例乳腺癌组织中ERCC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363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ERCC1 mRNA的中位表达水平为1.02×10-2,其中ERCC1 mRNA高表达者181例,ERCC1 mRNA低表达者182例。 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ER、PR表达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HER-2的表达均无关(P>0.05)。ERCC1 mRNA高表达与低表达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均为未达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C1 mRNA高表达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4.0个月(95%CI:32.004~35.996个月),低表达者的中位PFS为未达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乳腺癌中ERCC1 mRNA的表达可能与患者的雌激素代谢相关,检测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徐桂琼  陆小军  叶奕菁 《中国肿瘤》2014,23(12):1024-1027
[目的]探讨Rapid Arc治疗鼻咽癌(NPC)的剂量分布、近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0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Rapid Arc治疗(排除远处转移患者)。2008中国分期,Ⅰ期1例,Ⅱ期14例,Ⅲ期57例,Ⅳa期28例。处方剂量为GTVnx 70Gy,CTV1 60Gy,CTV2 56Gy,颈部淋巴结GTVnd 60-68Gy,分32次。52例患者接受了同期顺铂单药化疗。[结果]PGTV、PTV1、PTV2靶区基本满足95%体积以上PTV大于100%的处方剂量的临床要求,对脊髓、脑干、腮腺、口咽、视神经等危及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期放化疗组唾液腺和口咽急性损伤比单纯放疗组严重(P〈0.05)。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9-31个月),放疗结束原发病灶完全消退率为99%。1、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3.2%、82.4%,1、2年总生存率为97.6%、95.8%。[结论]Radid Arc治疗鼻咽癌能使高剂量区集中在靶区,同时可保护正常器官,治疗鼻咽癌局部控制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检测食管癌组织ERCC1、ERCC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间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137例,剔除双重癌、曾接受放疗、应用非铂类术前化疗患者共29例,入组病例为108例,对其进行临床病理资料登记并随访至2006年12月31日。共随访97例并建立患者临床资料Excel数据库。选取可随访97例食管癌患者纳入病例组分析,同时选取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RCC1、ERCC2在食管癌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蛋白水平表达,分析ERCC1和ERCC2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ERCC1、ERCC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1%(37/97)、24.7%(24/97),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0%(26/50)、42.0%(21/50)。ERCC1在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0.05),ERCC2在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亦高于癌组织(<0.05)。ERCC1、ERCC2表达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部位、肿瘤长度、浸润深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无相关性。ERCC1阳性表达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51.35%(19/37),ERCC1阴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26.67%(16/60),经Kaplan Meier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ERCC2阳性表达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50.00%(12/24),ERCC2阴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31.51%(23/73),经Kaplan-Meier分析,两组差异接近统计学意义(=0.070)。结论 ERCC1、ERCC2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食管癌组织,且均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ERCC1阳性表达者预后优于阴性者,ERCC2阳性表达组则显示预后优于阴性表达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