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手术前后的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探讨尿动力学检查(UDS)对BPH诊断、术前评估、术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357例BPH患者术前均有严重的排尿梗阻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27.8±3.5)分,UDS检查均提示BPH诊断.其中17例患者UDS检查发现伴有膀胱尿道功能性疾患(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异常与不稳定收缩、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强度过高等),包括低顺应性膀胱5例、逼尿肌收缩无力6例、逼尿肌反射亢进1例、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8例、不稳定膀胱7例、逼尿肌排尿后持续低幅度收缩1例、尿道外括约肌痉挛2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及UDS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随访,340例术前UDS检查无膀胱尿道功能性疾患患者排尿通畅,无梗阻症状,I-PSS (2.3±1.5)分,UDS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间、总尿流时间、尿量及尿流曲线改善等);17例术前存在膀胱尿道功能疾患患者,术后排尿仍不满意,I-PSS(26.8±2.1)分,UDS示膀胱尿道功能疾患仍存在,膀胱与尿道外括约肌的异常收缩无显著改变,但尿道膀胱镜检查未发现机械性梗阻.结论:手术治疗能解除大部分BPH患者的机械性梗阻症状,但对功能性梗阻患者效果可能不明显,手术前后有必要进行UDS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选择手术时机并对术后疗效进行正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从解剖学联系论肛肠术后尿潴留发病机制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常的排尿反射是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内的压力增大,刺激膀胱内的感受器,通过复杂的受意识控制的反射活动,造成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和尿道括约肌松弛而产生排尿。正常的排尿动作,必须在肛门括约肌松弛的条件下才能完成。某个环节障碍,均能引起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如环境改变及术后使用镇静剂过量等,  相似文献   

3.
内皮素对兔离体Oddi括约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内皮素对兔离体Oddi括约肌功能的影响,以及内皮素抗血清对其的拮抗作用,从而为预防缓解治疗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提供一种新的手段。方法:采用终浓度为(0.1nM-100nM)ET诱发兔离体Oddi括约肌收缩,用力.位移换能器测定张力变化,研究ET抗血清对其的影响。结果:ET能收缩静息状态下的Oddi括约肌,其作用强度随ET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内皮素抗血清对内皮素所致的Oddi括约肌收缩反应呈抑制作用。结论:内皮素可引起Oddi括约肌收缩并呈刺量依赖关系,同时应用内皮素抗血清可显著抑制内皮素引起的免离体Oddi括约肌收缩。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辣椒素对正常大鼠和慢性脊髓损伤(SCI)大鼠排尿功能的影响和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SCI的动物模型,实验大鼠和正常大鼠分别全身给药或膀胱内灌注辣椒素,记录膀胱内压力变化图(CMG)和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EUS-EMG)的改变。结果:正常大鼠辣椒素全身用药后出现非排尿性膀胱收缩,排尿效率下降,但排尿压不受影响。膀胱内灌注辣椒素亦会导致排尿效率降低而不影响排尿压。SCI大鼠全身用药后非排尿性膀胱收缩消失,残余尿量减少,排尿压下降,但排尿效率提高,膀胱内用药则可完全阻断排尿反射。结论:对辣椒素敏感的膀胱感觉传入神经参与正常大鼠和SCI大鼠的排尿反射。对正常大鼠起稳定膀胱逼尿肌的作用,而对SCI大鼠则是引起膀胱灌注时非排尿性收缩的原因,因此,阻滞感觉传入神经纤维是治疗SCI后膀胱高反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味栀子水煎剂对离体兔Oddi括约肌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将Oddi括约肌环放置于灌流肌槽中,累积加入不同浓度栀子水煎液,记录肌肉收缩活动的变化。结果栀子水煎剂可浓度依赖性地提高Oddi括约肌张力和收缩波频率(r=0.95,P〈0.01;r=0.97,P〈0.001),对Oddi括约肌自发性节律收缩具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而且不受六烃季胺及消炎痛的影响,但部分被阿托品所拮抗。结论栀子对Oddi括约肌自发性节律收缩的兴奋作用可能部分经由M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黄水煎剂对离体兔Oddi括约肌和十二指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 制备离体兔Oddi括约肌和十二指肠平滑肌标本 ,放置于灌流肌槽中 ,累积加入不同浓度的大黄水煎剂 ,记录其收缩活动的变化。结果 大黄水煎剂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Oddi括约肌收缩波平均振幅和张力 (r =- 0 .90 ,P <0 .0 0 1 ;r=- 0 .98,P <0 .0 0 1 ) ,减慢其节律性收缩频率 (r=- 0 .98,P <0 .0 0 1 ) ;同时可使十二指肠纵行肌收缩波平均振幅降低 ,并具有浓度依赖关系 (r=- 0 .72 ,P <0 .0 5 ) ,但对其张力和收缩波频率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大黄水煎剂可抑制离体兔Oddi括约肌和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活动 ,使其舒张。  相似文献   

7.
位于脊髓以上、脊髓或周围水平的神经损害,可以引起与逼尿肌、尿道或这两者的功能均发生障碍有关的尿失禁。逼尿肌反射过强(不稳定性) 这种尿失禁是在膀胱充盈时,没有主观感觉即发生逼尿肌突然收缩的结果。典型的是在尿量不多时发生膀胱收缩,但并非总是这样。这种尿失禁可以是自发的,犹如发生在儿童和多数妇女的遗尿那样,但亦可以发生在脑血管疾病、前列腺梗阻和偶见于糖尿病等病人。在正常情况下,膀胱收缩总是伴随着停止膀胱外括约肌的活动——一种协调性排尿反射。相反,在有脊束损害的病人,逼尿肌反射过强,倾向于排尿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扩容术后尿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00年至2012年经手术治疗的48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病例资料,对手术方式及术前、术后随访尿流动力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术前、术后最大膀胱容量、排尿前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力、残余尿量及膀胱顺应性变化,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最大膀胱容量增加(32.55±59.51)ml,排尿前逼尿肌压力降低(8.81±16.45)cmH2O,残余尿量明显下降(46.77±85.92)ml,膀胱顺应性升高(5.65±11.46)cmH2O。结论:应用回肠浆肌层补片术+双侧髂腰肌盆底悬吊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术后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明显增加,膀胱逼尿肌压力及残余尿量有效降低,膀胱逼尿肌及括约肌协调性得到改善,因此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作为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扩容术后长远期随访的必备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止遗汤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接受中药止遗汤加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予盐酸甲氯芬酯胶囊加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遗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随访,治疗组治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率为6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小儿遗尿症均有较好疗效,而以止遗汤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骶神经根电刺激对骶上脊髓损伤后兔模型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实验兔,通过手术方法制作骶上脊髓损伤模型,术前术后尿流动力学比较。首次骶神经根电刺激和刺激1周后再次尿流动力学观察,与刺激前进行对照。结果:20只实验兔中术后死亡3只,余均表现有不同程度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功能障碍。尿流动力学表现为膀胱容量减小;膀胱静息压上升,顺应性下降;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增多,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最大逼尿肌压和膀胱漏点压上升。刺激一周后测压结果显示膀胱容量明显上升,膀胱顺应性上升,灌注期压力上升平稳,无抑制收缩活动减少,最大逼尿肌压下降,膀胱漏点压下降不明显。骶神经根电刺激过程中同步尿流动力学检测结果与刺激前无明显差异。结论:单次骶神经根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兔膀胱功能影响不明显,而长期刺激可以明显抑制逼尿肌异常活动,改善储尿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电刺激法对糖尿病膀胱大鼠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电刺激组3组,每组10只,后两组制作糖尿病大鼠膀胱模型。10周后,电刺激组予体外电刺激治疗,刺激参数:强度31V,密度31 Hz,另两组均不予电刺激。持续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各组尿动力学改变及逼尿肌肌条收缩功能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造模10周后施加体外电刺激,其膀胱收缩力加强,残余尿量比(R%)有所下降,膀胱排尿阈容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电刺激可改善糖尿病膀胱的逼尿肌收缩能力及膀胱的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对家兔神经损伤性尿潴留的作用。方法将45只家兔分为模型组、实验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术后予中药及针灸治疗,余两组术后不做特殊处理。4d后分别进行排尿阈值及残余尿量测定,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半定量测定各组膀胱逼尿肌胆碱能受体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膀胱内压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于模型组膀胱内压(P〈0.05)。实验组排尿阈值、残余尿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膀胱逼尿肌胆碱能受体表达,实验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中医药疗法可以提高神经损伤性尿潴留家兔膀胱逼尿肌胆碱能受体的表达,提高膀胱压力,降低排尿阂值和残余尿量,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剪断对兔尿生成实验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成三组:假手术对照组(C组);左侧迷走神经剪断组(L组);右侧迷走神经剪断组(R组)。将兔麻醉后行气管、左侧颈总动脉和膀胱插管,采用BL-420生物信号记录仪记录血压和尿量,观察剪断右侧或左侧迷走神经对兔尿生成实验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与剪断迷走神经前比较,剪断迷走神经后,兔血压显著升高,尿量显著增多(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剪断迷走神经左侧或右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血压显著升高,尿量显著增多(p<0.01),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使血压升高效果增强,尿量减少效应减弱(均p<0.01);迷走神经剪断的两组之间比较,右侧组比左侧组的结果变化更明显(均p<0.05)。说明迷走神经剪断对兔尿生成实验具有显著影响,推断其机制可能与心房钠尿肽分泌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神经原膀胱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雷  王新民 《医学综述》2006,12(24):1494-1496
糖尿病神经原膀胱是临床常见难治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其特征是膀胱感觉受损、容量增加、收缩力减弱及残余尿增多,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神经生长因子减少、P物质含量下降、氧化应激增强等有关。该病治疗方法主要有神经生长因子、拟胆碱药物电刺激、手术等。各种治疗方法疗效和机制不同,本文主要综述糖尿病神经原膀胱各种无创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赵彬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15-3416
目的:提高女性原发性膀胱颈部梗阻的诊治水平。方法:34例患者,平均年龄57岁,平均病程4.1 a。诊断方法以临床症状、尿动力学和膀胱镜检为主,辅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对逼尿肌压力正常或轻度升高者,行α-受体阻滞剂治疗;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膀胱镜检示膀胱颈后唇抬高、僵硬、狭窄、膀胱小梁小室形成者,行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结果:本组6例(17.4%)α-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均为内括约肌痉挛者;28例行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均为膀胱颈部纤维化或挛缩者,其中27例(96.4%)术后排尿症状明显改善,1例加服增强膀胱收缩力的药物。切除组织病理报告为膀胱颈纤维平滑肌增生,25例(90%)合并慢性炎症。随访7个月~36个月,平均22个月,排尿量220 ml~460 ml,平均385 ml,最大尿流率(Qmax)16.7 ml/s~25.4 ml/s,平均20.6 ml/s,剩余尿量12 ml~100 ml。平均28 ml。结论:女性原发性膀胱颈部梗阻多由膀胱颈纤维化或平滑肌增生引起。对α-受体阻滞剂治疗无效并伴有膀胱颈部抬高或狭窄者,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神经源膀胱损害患者的康复治疗特点。方法:将42例多发性硬化具有神经源膀胱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对照组各21例进行比较治疗。康复组接受行为管理、饮食管理、训练建立排尿条件反射及腰骶神经刺激和尿道括约肌协调训练。对照组则只接受一般导尿管的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排尿次数、每次尿量、B超液性暗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地综合康复治疗能促进多发性硬化神经源膀胱康复。  相似文献   

17.
Itwasthoughtthatresidualurinehadsignificantinfluencesontheevaluationoftheconditionsofthepatientswithbenignprostatichyerplasia (BPH)andthechoiceoftreatment However,differentfindingshavebeenreportedrecently 1 Inthepresentstudy ,urodynamictechniqueswereusedtomeasureresidualurinein 1 81 patientswithBPHwhohadsufferedfromdifferentdegreeofbladderoutletobstruction (BOO) METHODSPatientsOnehundredandeighty oneBPH patients,aged 5 0 -88years,admittedtoDepartmentofUrology ,ChaoyangHospital,Ch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内皮素及其受体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的改变和意义.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1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不全梗阻性膀胱(兔不全梗阻性膀胱[1,2]为实验组分梗阻3周组及梗阻6周组)及10只同龄雄性新西兰白兔无梗阻性膀胱(为对照组,分为术后3周组和6周组)的兔血桨、尿液及膀胱平滑肌组织中内皮素-1及其受体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血浆与尿液中内皮素-1含量均明显增高(血浆3周组与血浆6周组均为P<O.05;尿液3周组与6周组均为P<0.001);实验组较对照组膀胱体部平滑肌组织内皮素及其受体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膀胱颈部平滑肌组织内皮素-1及其受体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2);实验组膀胱重量明显增加(P<0.001).结论内皮素-1具有收缩平滑肌和促平滑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有丝分裂)作用,内皮素及其受体的上调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为其膀胱壁结构改变和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血浆、尿液中内皮素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含量的上调与兔不全梗阻性膀胱壁结构的改变与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并可作为膀胱出口梗阻诊断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9.
咖啡对糖尿病大鼠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咖啡对糖尿病大鼠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咖啡治疗组(Coffee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7周后测定各组膀胱湿重量、阈容量、相对排尿量(V%)、膀胱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及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Coffee组与DM组相比,膀胱湿重量与阈容量显著降低,V%与膀胱cAMP含量明显升高。DM组逼尿肌肌条的收缩功能明显受损,咖啡治疗后肌条收缩性有所改善。结论:咖啡可能通过其中的咖啡因升高膀胱cAMP浓度、改善膀胱充盈感觉和逼尿肌收缩性等机制来防治糖尿病大鼠膀胱病变。  相似文献   

20.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表现。方法:49例不同原因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其中尿潴留组24例,尿失禁组25例。对其自由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压力流率/肌电图联合测定和静止期尿道压力进行测定。结果:尿潴留组尿动力学主要表现为尿流率降低,残余尿量增加,大容量膀胱,逼尿肌无反射,高逼尿肌漏尿点压;而尿失禁组尿动力学主要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异常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对其进行尿动力学分类,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