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VF)失败患者后续性治疗时行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half-ICSI)以及 ICSI 治疗的结局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中心进行辅助生殖技术,选取前次 IVF受精失败(包括完全受精失败和受精低下即受精率为 0 和低于 25%),在随后周期中行 half- ICSI 治疗的 8 个周期作为研究组(后续性 half-ICSI组),同时因前次 IVF 受精失败在随后治疗周期采取全部卵行 ICSI 方法受精的16个周期(后续性 ICSI 组)的治疗结局作为对照组.结果 后续性 half-ICSI 组总的受精率显著低于后续性 ICSI 组(51.79% vs 67.81%,P<0.01),后续性half-ICSI 组卵裂率、优胚率、植入率、妊娠率、流产率与后续性 ICSI 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率两组分别为 50%、25.0%,流产率分别为0、6.2%.后续 half-ICSI 组中 IVF 受精率显著低于 ICSI 的受精率(29.82% vs 74.55%)(P<0.001).结论 IVF 受精失败将影响后续性 IVF 治疗的受精率,但是 IVF受精失败并不是 ICSI 治疗的绝对指征,考虑到安全性,half-ICSI 治疗优于ICSI 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失败患者后续性治疗时行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half-ICSI)以及ICSI治疗的结局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l2月在我中心进行辅助生殖技术,选取前次IVF受精失败(包括完全受精失败和受精低下,即受精率为0和低于25%),在随后周期中行Half-ICSI治疗的8个周期作为研究组,简称后续性half-ICSI组,同时因前次IVF受精失败在随后治疗周期采取全部卵行ICSI方法受精的16个周期(后续性ICSI组)的治疗结局作为对照组。 结果: 后续性half-ICSI组总的受精率显著低于后续性ICSI组(51.79% vs 67.81%,P<0.01),后续性half-ICSI组卵裂率,优胚率,植入率,妊娠率,流产率与后续性ICSI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妊娠率两组分别为50%,25.0%,流产率分别为0,6.2%。后续Half-ICSI组中IVF受精率显著低于ICSI的受精率(29.82% vs 74.55%) (P<0.001)。结论: IVF受精失败将影响后续性IVF治疗的受精率,但是IVF受精失败并不是ICSI治疗的绝对指征,考虑到安全性,Half-ICSI治疗优于ICSI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在非男性不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行助孕治疗的患者,选择其中首次体外受精(IVF)中卵子完全不受精,行早期补救ICSI的患者,共197例,为A组;因第1周期行IVF或补救ICSI未妊娠、第2周期行直接IC-SI的患者,共201例,为B组;以同期因单纯男性不育因素行直接ICSI的患者,共408例,为对照组(C组).分析比较各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累计妊娠率等情况.结果 A、B、C 3组在正常受精率(80.33%、80.49%、80.59%)、卵裂率(96.09%、96.57%、96.08%)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优质胚胎率(44.86%、45.09%)、累计妊娠率(69.54%、69.65%)低于C组(57.30%,8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ICSI可以降低受精失败的发生,并与重复周期行ICSI有相似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对严重畸形精子症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87例,分别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n=46)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ICSI,n=41)治疗,比较两组间的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IVF组卵母细胞受精率达到68.48%,但显著低于ICSI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使用常规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方式治疗不孕症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全部卵子不受精或受精低下的现象,但对于是否应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对未受精卵补救授精一直存在争议。目前,随着对短时受精研究的逐渐深入,早期补救ICSI的应用正成为生殖医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因其应用后获得了理想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达到了提高妊娠率、减少周期取消率的目的 ,故其优势远远大于晚补救ICSI。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精子冷冻损伤对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供精周期与常规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周期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以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供精IVF在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均低于常规IVF周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ICSI)周期较ICSI周期在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和冷冻周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受精率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后精子损伤可造成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能力及体外授精能力的下降;精子冷冻损伤只影响胚胎质量但不影响最终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体外助孕治疗周期中存在不受精可能且上游有效精子数量不低于500万的夫妇分半进行常规体外受精(IVF)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探讨是否存在分半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指征选择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3月~2007年6月接受体外助孕的夫妇中选取符合指征周期,采用常规超排卵方案,同一周期取得的卵子随机分半,分别进行常规IVF与ICSI治疗。卵裂球≥5个且卵裂球碎片<50%的胚胎为可用胚胎。结果共有94周期进入分半治疗周期,其中常规IVF受精失败或低下(LFR)22周期(23.40%);同期常规IVF治疗530周期,其中LFR 36周期(6.79%);两者有显著差异(P=5.26×10-6)。94分半周期共获1 596枚卵子,其中行常规IVF 781枚,受精率55.19%;行ICSI 815枚,MⅡ616枚,受精率72.02%;两者有显著差异(P=2.59×10-12)。94周期卵裂983枚,可用胚胎554枚,临床妊娠率为35.71%。结论存在同一治疗周期分半进行常规IVF与ICSI的指征和必要性,可明显减少不受精情况的出现;对常规IVF与ICSI均受精的周期,可选择移植常规IVF胚胎,减少子代遗传和先天缺陷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体外助孕治疗周期中存在不受精可能且上游有效精子数量不低于500万的夫妇分半进行常规体外受精(IVF)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探讨是否存在分半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指征选择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3月~2007年6月接受体外助孕的夫妇中选取符合指征周期,采用常规超排卵方案,同一周期取得的卵子随机分半,分别进行常规IVF与ICSI治疗.卵裂球≥5个且卵裂球碎片<50%的胚胎为可用胚胎.结果 共有94周期进入分半治疗周期,其中常规IVF受精失败或低下(LFR)22周期(23.40%);同期常规IVF治疗530周期,其中LFR 36周期(6.79%);两者有显著差异(P=5.26×10-6).94分半周期共获1 596枚卵子,其中行常规IVF 781枚,受精率55.19%;行ICSI 815枚,M Ⅱ616枚,受精率72.02%;两者有显著差异(P=2.59×10-12).94周期卵裂983枚,可用胚胎554枚,临床妊娠率为35.71%.结论 存在同一治疗周期分半进行常规IVF与ICSI的指征和必要性,可明显减少不受精情况的出现;对常规IVF与ICSI均受精的周期,可选择移植常规IVF胚胎,减少子代遗传和先天缺陷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度少弱精子症或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失败后改行供精人工授精(AID)治疗的时机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男方重度少弱精子症或梗阻性无精子症实施ICSI治疗失败而改行AID治疗(93个治疗周期)的46例妇女的周期妊娠率,并与同期直接行AID的患者(AID对照组,n=74)的周期妊娠率比较。同时,选择同期接受ICSI助孕的1 007例患者(1 128个治疗周期),根据不同ICSI精子来源分为射出精子组和附睾睾丸精子组,再根据参数分为轻度少弱畸精子症组(A组,n=157)、重度少弱畸精子症组(B组,n=305)、附睾或睾丸穿刺偶见活精组(C组,n=110)及其余穿刺组(D组,n=435),比较四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比较B组患者ICSI第1~4周期助孕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结果 46例患者经过多周期的ICSI治疗失败,再改行1~4周期的AID,可以实现52.2%的累积妊娠率和25.8%的周期妊娠率,与AID对照组27.6%的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精子来源及参数的分组中,C组的受精率(75.3%)和妊娠率(28.7%)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优质胚胎率(40.7%)低于其他三组,妊娠率(35.1%)也低于A和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进入第3和第4及以上周期的妊娠率分别为15.4%和0,显著低于第1和第2周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3周期以上ICSI失败,或者重度少弱精子症及梗阻性无精子症穿刺后镜下偶见精子寻找精子困难者第2周期助孕时,可以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AID助孕,实现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中可疑受精障碍患者采用早期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和部分卵母细胞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Half-ICSI)授精,比较两种不同授精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在我院进行IVF-ET治疗的患者,对可疑受精障碍者采用早期补救性ICSI和Half-ICSI授精,比较两种授精方式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探讨两种授精方式在可疑受精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早期补救性ICSI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以及优质胚胎率明显较Half-ICSI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在卵裂率、正常卵裂率、胚胎种植率以及临床妊娠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补救性ICSI组临床妊娠率较Half-ICSI组高4.11%。结论 IVF-ET常规授精失败后行早期补救性ICSI可明显提高受精率,是可疑受精障碍患者的最佳授精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常规体外受精(IVF)完全受精失败和低受精随后周期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的临床结果。方法:2001年10月至2007年5月,30例IVF完全不受精和12例IVF低受精不育夫妇分别在随后周期采取38个周期(A组)和17个周期(B组)ICSI治疗,同期因男性因素行第1周期ICSI治疗的281个周期作为对照(C组),比较三组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三组间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A组的胚胎种植率为14.3%,明显低于B组和C组(29.5%和26.0%,P均〈0.05)。结论:IVF低受精患者在随后周期改行ICSI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IVF完全受精失败患者随后周期改行ICSI的胚胎种植率较低,表明其完全受精失败至少部分原因是由于卵子异常而导致胚胎发育潜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常规IVF不受精周期行补救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不受精时,应用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进行补救授精的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8月~2005年8月,在499个常规IVF-ET周期中有25个周期完全不受精,进行补救ICSI,并与同期实施的179个正常ICSI周期进行比较。【结果】补救ICSI组与正常ICSI组比较,HCG日平均血清雌二醇水平、每个成熟卵泡平均血清雌二醇量、每个周期的获卵数无明显差别,补救ICSI受精率为57.7%,低于正常ICSI组(67.8%),补救ICSI组平均每个周期获得胚胎数(7.8±3.9)比正常ICSI(10.0±4.9)组少,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救ICSI组≥4细胞的胚胎占总胚胎数的54.5%,低于正常ICSI组(87.5%),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ICSI组妊娠率为38.5%,补救ICSI组无一例妊娠。补救ICSI组中有8例在下一周期行ICSI,有2例妊娠并分娩2个健康女婴。【结论】补救ICSI虽可以避免取消IVF周期,但其受精率和妊娠率低,其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对于常规IVF不受精的患者,再次治疗时可考虑行ICSI助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受精失败后再次助孕治疗转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27例因女方输卵管因素行常规IVF受精失败的患者再次助孕治疗转为ICSI(A组),并与同期57例因男方因素而用射出精液直接行ICSI(B组)进行临床结局的比较.结果 A组ICSI前、后的受精率分别为(32.3±30.3)%和(80.4±16.6)%(P<0.01);A组平均每周期正常受精率、优良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7.14±15.98)%、(28.68±23.86)%和48.1%,B组平均每周期正常受精率、优良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0.59±21.53)%、(27.18±23.97)%和54.4%,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胚胎分裂率、移植胚胎数分别为(96.66±6.55)%、(2.67±0.56)个,而B组胚胎分裂率、移植胚胎数分别为(92.33±19.41)%、2.12±0.57个,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常规IVF受精失败后再次助孕治疗转ICSI可显著提高受精率,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获卵数少的患者采用不同受精方式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个周期获卵数少于6个的患者,采用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ICSI),比较两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取消周期率以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获成熟卵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SI组较IVF组受精率、冷冻周期率明显高(P〈0.05);两组按精液情况分层,男方精液正常的患者ICSI组比IVF组受精率明显升高(P〈0.05),但在多精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冷冻周期率、取消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单个取卵周期累计妊娠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方临界精液质量组的患者ICSI组可移植胚胎、冷冻周期率、取卵周期累计妊娠率较IVF组显著增加(P〈0.05),周期取消率明显降低(P〈0.05),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IVF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方临界精液质量组获卵少患者采用ICSI可提高卵子的利用率及累计妊娠率,男方精液正常获卵少患者行ICSI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胚胎早裂联合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对于体外授精/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周期中胚胎选择的意义.方法 IVF/ICSI 610周期,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9周期)单以授精后72 h(D3)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选择胚胎;B组(341周期)在此基础上联合胚胎早裂情况进行胚胎选择.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比较B组移植胚胎中有早裂胚胎和无早裂胚胎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B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均高于A组(P<0.05);B组移植胚胎中有早裂胚胎者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均高于无早裂胚胎者(P<0.01).结论 与单纯的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比较,胚胎早裂联合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进行胚胎评价可显著改善IVF/ICSI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如何选择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VF-ET 321周期,按不孕年限分为A组≥5年共165周期,B组不孕年限<5年共156周期,各组中又按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细胞胞浆内注射(ICSI),部分ICSI组,以同时期输卵管因素行常规IVF受精周期和男性因素ICSI受精周期作为对照。分析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受精低下发生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A组1VF受精率低于ICSI与部分ICSI受精率(分别为67.5%,82.0%和77.7%,P<0.05),且低于同期IVF对照组(76.3%);A组IVF受精低下发生率明显高于ICSI与部分ICSI(33.3%,8.3%与15.8%,P0.05);A组IVF临床妊娠率21.1%,低于同期1VF对照组与同组ICSI与部分ICSI受精方式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8%,43.3%与40.0%,P<0.05),且低于B组1VF妊娠率(50.0%,P<0.05)。结论无明确病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CSI可改善受精率,对于不孕年限长患者,存在受精障碍的可能性高,行halfICSI或全部ICSI可以改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低氧浓度(5%O2)与常规氧浓度(20%O2)胚胎培养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中对胚胎早期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中心195例IVF/ICSI周期接受常规促排卵,取卵后随机分为低氧浓度组与常规氧浓度组分别培养,观察其受精情况、胚胎发育情况、冷冻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低氧组共纳入周期101例,常氧组94例。两组正常受精率、多精受精率、D1卵裂率、D2D3优胚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新鲜移植率、胚胎冷冻率、解冻移植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率,低氧组高于常氧组(χ2=3.963,P〈0.05),两组解冻移植周期妊娠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氧浓度胚胎培养可一定程度提高IVF/ICSI妊娠结局,但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熊露  林德伟  谢妍  于妍  郭新宇  张金玉 《广东医学》2012,33(14):2074-2076
目的探讨继发不孕患者行部分卵子单精子卵泡浆内显微注射(half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half-ICSI)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继发不孕患者行部分卵子单精子卵泡浆内显微注射共139个周期,按体外授精(IVF)受精率≤50%和>50%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等情况;分析IVF受精失败12周期的相关情况。结果 IVF受精率≤50%组的女方年龄较大,男方因素比例高,ICSI受精率低,获卵数及冷冻胚胎均少于受精率>50%组(P<0.05)。IVF受精失败的12周期与IVF受精率>50%组比较也得出相似结果。结论对于继发不孕患者,女方年龄大,男方精液为临界值,若为原发不育者,行half-ICSI可能帮助其减少受精失败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两种补救性ICSI在常规体外受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不受精及受精率低的情况下,应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进行补救后获得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IVF周期中发生完全不受精及受精率<30%的病例97个周期,其中57个周期行晚期补救ICSI,40个周期行早期补救ICSI,两种补救ICSI在完全不受精组和受精率低组中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在不受精组中,早期补救的2PN受精率、种植率和妊娠率分别为69.44%、28.00%、30.77%,明显高于晚期补救ICSI的56.23%、1.00%、2.50%(P<0.05或P<0.01),在低受精率组中两者的累计妊娠率、种植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冷冻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早期补救ICSI较晚期ICSI的2PN受精率、胚胎种植率高,能更好地改善补救ICSI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