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多种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技术的发展,放疗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及姑息性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放疗前准确分期和精确勾画靶区、治疗中评价肿瘤反应和修订治疗方案,放疗后评价疗效及早期检测复发对治疗NSCLC至关重要。PET/CT为功能与解剖融合技术,可提供肿瘤的代谢和形态信息。本文综述PET/CT在NSCLC临床分期、治疗方案选择、放疗靶区勾画、预后及复发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分期的PET/CT准确性评价——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Meta分析来评估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光盘库(1999~2007)的英文和中文文献,按照循证医学诊断试验的评价标准筛选有关PET/CT对NSCLC淋巴结分期诊断的中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评估后,进行Meta分析,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有13篇中英文文献满足标准纳入研究,权重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87%。SROC下面积为90.84%。结论:在综合考虑灵敏度、特异度的情况下,PET/CT对NSCLC淋巴结分期诊断准确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食管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6例病理已明确证实为食管癌的患者进行PET/CT检查,利用18F-FDG在肿瘤病灶及转移灶中的高代谢原理,分析全身各系统病灶放射性摄取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分析。结果 PET/CT的分期准确率(88.4%)以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检查的敏感性(63.3%)、特异性(83.8%)均较单纯CT高。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对食道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PET/CT与CT在NSCLC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评价PET/CT在诊断NSCLC及其转移灶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及随访证实的NSCLC 56例。均行PET/CT及CT扫描。行18F-FDG PET/CT图像和CT图像对比研究。结果:56例NSCLC患者,对于肺原发灶,PET/CT灵敏度96.4%,CT灵敏度82.1%,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08);对于转移灶,PET/CT灵敏度100%,CT灵敏度80.5%,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01)。结论:PET/CT在NSCLC原发病灶诊断及其转移灶的检出上优于CT显像。随着PET/CT的普及,其有望成为肺癌无创诊断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5.
布桂林 《华西医学》2009,(4):945-946
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有CT和临床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SCLC 60例,回顾性总结分析CT影像特征。结果:中央型肺癌47例,CT表现为肺门分叶状结节或肿块,伴阻塞性肺炎11例(23.4%),阻塞性肺不张5例(10.6%),42例(89.4%)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36例行CT增强,其中32例肿块和淋巴结均匀强化。13周围型SCLC中,9例肿大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较肺内肿瘤大。结论:SCLC CT主要征象以肺门区实性肿块为主,多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阻塞征象出现较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单纯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4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剂量和布粒,再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后1、3、6月CT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3、6月总有效率分别为70.8%、87.5%、83.3%。手术并发症包括少量气胸22例、少量出血2例,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前12例发生肺不张,术后8例复张,4例减轻;术前10例胸腔积液,术后完全吸收;术前32例咳嗽、咳痰,术后28例症状消失,4例缓解;术前16例胸痛,术后14例疼痛消失,2例缓解;术前22例胸闷憋气,术后20例症状消失,2例缓解;术前4例发热,术后3 d症状消失。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并发症轻,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PET/CT显像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各项指标的关系,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PET/CT检查的初诊NSCLC患者13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大小、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预测因素。结果 68例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得出纵隔淋巴结转移与肺癌原发灶SUVmax、大小、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原发灶SUVmax是影响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SUVmax、大小及分化程度有关;原发灶SUVmax是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独立危险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Driver gen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clude EGFR, KRAS, BRAF, PIK3CA and ALK, etc. Obtaining precise molecular phenotype is the premise of target therapy. However, because of heterogeneity of NSCLC, the genetic mutations of the tumor may not be accurately obtained from small biopsy samples. As a routine modality for NSCLC, CT may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underlying patho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tumors. Radiogenomics, which is focusing on defi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image features (image phenotypes) and molecular markers (molecular phenotypes), has a broad prospect in the prediction of driver gene mutations of NSCLC. Progresses of radiogenomics in association between CT features and driver gene mutations of NSCLC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F-FDG代谢PET/CT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N SCLC)的临床分期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病理已明确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进行PET/CT检查,利用18F-FDG在肿瘤病灶及转移灶中的高代谢原理,分析全身各系统病灶放射性摄取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 ax)。依据美国联合癌症分类委员会(A 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 ICC)2002年制订的TNM分期标准,从而对肺癌患者进行准确的临床分期。结果:以PET/CT检查结果为依据对N SCLC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准确率较其他检查设备高。结论:^18F-FDG代谢PET/CT检查对N 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价值。方法:分析68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PD-L1表达情况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收集两组能谱CT特征和定量参数。能谱CT定量参数包括40 keV及70 keV单能量CT值(CT40 keV、CT70 keV)、碘浓度(IC)、标准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HU)。分析PD-L1表达与能谱CT定量参数、临床及CT特征的相关性,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PD-L1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空泡征、GGO、CTA70 keV值、CTV70 keV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CTA70 keV值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大,其AUC为0.683,敏感度为68.60%,特异度为72.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泡征(P=0.029)、GGO(P=0.003)、CTA70 keV  相似文献   

11.
18F-FDG PET/CT在小细胞肺癌分期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初诊小细胞肺癌(SCLC)分期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15例经病理证实的初诊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其生存期.将患者按经典临床分期分为局限期与广泛期,并测定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以其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经典临床分期及SUVmax与生存期之间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T分期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均于原发肿瘤切除术前行~(18)F-FDG PET/CT和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由两名有PET/CT诊断经验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根据屏气CT和PET/CT图像对肿瘤行T分期.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和PET/CT的分期结果进行比较.T分期参照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修订的第7版肿瘤分期手册标准.结果 以手术病理分期为金标准,CT正确分期69例,PET/CT正确分期75例,CT及PET/CT的符合率分别为75.56%和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例为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CT正确分期3例,PET/CT正确分期6例;5例同侧肺内转移,CT正确诊断2例,PET/CT正确诊断4例.结论 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NSCLC原发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侵犯范围,是判断T分期的主要方法.~(18)F-FDG PET/CT在区分中央型肺癌与肺不张、诊断肺内转移等方面较单独CT检查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MSCT及PET/CT特征,及其评估胸膜侵犯的价值。方法 收集屏气胸部CT见胸膜凹陷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72例,对所有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和MSCT,根据MSCT表现,将胸膜凹陷征分为Ⅰ、Ⅱ和Ⅲ型,测定肿瘤胸膜连接部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比较不同胸膜凹陷征类型患者胸膜侵犯发生率差异,比较不同胸膜凹陷征类型SUVmax差异,比较代谢增高、有患者中无胸膜侵犯患者SUVmax差异。结果 胸膜凹陷征Ⅰ型22例、Ⅱ型20例、Ⅲ型30例,Ⅲ型胸膜侵犯发生率[93.33%(28/30)]高于Ⅰ型和Ⅱ型[63.64%(14/22)、65.00%(13/20),P均<0.05],Ⅰ型和Ⅱ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胸膜侵犯患者局部胸膜摄取18F-FDG增高,其中Ⅰ型7例、Ⅱ型6例、Ⅲ型11例,三者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4±0.48、1.33±0.20、1.48±0.53,P>0.05);代谢增高患者中有、无胸膜侵犯病例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9±0.45 vs 1.34±0.22,P>0.05)。结论 MSCT中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Ⅲ型提示肿瘤胸膜侵犯,而肿瘤胸膜连接部18F-FDG代谢状态不能反映肿瘤胸膜侵犯。  相似文献   

14.
PET/CT诊断原发性小肠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5岁,腹痛、腹胀半个月余入院。主诉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腹痛不适,伴有腹泻,第日5-6次,均为水样便,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黄疸、无血便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PET/CT与增强CT(CECT)对胰腺癌T和N分期的准确性;探讨PET/CT对胰腺癌治疗前M分期的影响以及最大标准摄取(SUVmax)值与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或临床、影像学随诊证实的胰腺癌患者46例,术前全部患者接受PET/CT检查,43例并接受CECT检查,中位间隔时间为6天;对接受手术切除或探查的19例患者以手术所见为参照,比较PET/CT与CECT检查对胰腺癌T和N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19例胰腺癌患者术中发现肿瘤与周围血管粘连或侵犯周围血管/器官,术前CECT明确诊断17例(17/18,94.44%),PET/CT明确诊断3例(3/19,15.79%),CECT对T分期的准确率高于PET/CT。对于N分期,CECT和PET/C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6.67%(8/12)、100%(7/7)、78.95%(15/19)和75.00%(9/12)、100%(7/7)和84.21%(16/19),二者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46例胰腺癌患者中,PET/CT发现28例血行转移及远隔淋巴结转移,常规影像学分期检出其中的15例。PET/CT明确诊断了5例CT不能肯定的肝脏病灶,并发现2例患者同时存在第二原发癌;ROC曲线分析表明,SUVmax越高,发生血行转移的可能越大,其曲线下面积为0.68,诊断界值为4.80。结论 PET/CT对胰腺癌T分期的准确率远低于CECT;PET/CT和CECT对N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相似;PET/CT对M分期和远隔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优势,并可同时发现第二原发癌灶,SUVmax越高,发生血行转移的可能越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诊断肾细胞癌(R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确诊为RCC患者的病理及PET/CT影像资料,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高级别与低级别透明细胞癌)和临床分期(有无远处转移)RCC的肿瘤直径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差异。结果 32例患者共33个原发灶,PET/CT检出31个,2个假阴性,检出率为93.94%(31/33)。31个原发灶PET/CT表现为肾实质内混杂密度的软组织团块,其18F-FDG摄取可接近、高于或低于正常肾实质;2个原发灶PET/CT未见异常表现。8例伴静脉瘤栓,19例伴远处转移,瘤栓及转移灶的FDG摄取均高于受累器官本底。不同病理类型组和不同Fuhrman分级RCC的肿瘤最长径及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期RCC的肿瘤最长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P=0.001)。结论 RCC原发灶的PET/CT表现多样,较小的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可无明显异常表现而漏诊;18F-FDG PET/CT在RCC术前分期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前18F-FDG PET/CT显像中PET代谢参数预测临床N0期肺鳞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M)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根治性手术的临床N0期肺鳞癌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查,以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2.5为阈值,测量代谢体积(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采用ROC曲线获得SUVmax、MTV、TLG、最大径预测OLM的最佳界值点。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临床N0期肺鳞癌发生OL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1例临床N0期肺鳞癌患者中,26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转移。隐匿性淋巴结转移阳性(OLMP)的SUVmax、MTV、TLG、最大径均大于隐匿性淋巴结转移阴性(OLMN)(P均< 0.05)。SUVmax、MTV、TLG及最大径预测OLM的最佳界值点分别为12.76、31.17 m3,153.13、3.8 cm。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中央型)、最大径、SUVmax、MTV、TLG与OLM发生率有关(P均<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中央型)、最大径> 3.8 cm、MTV > 31.17 cm3是肺鳞癌发生OLM的高危因素(P均< 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所测得的MTV是临床N0期肺鳞癌OLM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外科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LCNEC患者的MSCT影像与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胸部CT平扫,其中20例接受增强扫描。结果 23例表现为肺内单发肿块,4例表现同侧肺内为多发结节;26例为周围型,仅1例为中央型;肿块或结节最大径为1.2~14.2cm[平均(5.2±2.1)cm]。主要CT征象:肿块或结节边缘光滑20例(20/27,74.07%),肿块内片状坏死9例(9/27,33.33%)、点状钙化2例(2/27,7.41%);分叶征19例(19/27,70.37%),毛刺征13例(13/27,48.15%),空泡征3例(3/27,11.11%),胸膜牵拉征7例(7/27,25.93%),伴肺内阻塞性病变4例(4/27,14.81%)。增强后20例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14例(14/27,51.85%)可见同侧肺门或纵隔、隆突下淋巴结肿大,其中8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1例(1/27,3.70%)肿块累及胸壁,1例(1/27,3.70%)发生骨转移,1例(1/27,3.70%)发生脑转移,1例(1/27,3.70%)发生全身转移。结论 LCNEC影像学表现复杂,缺乏特征性,诊断需结合病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