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侵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纳入浙江省肿瘤医院术后病理确诊为PTC且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54例,共69个PTC结节。分析超声造影增强程度与PTC被膜侵犯的关系,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PTC被膜侵犯的诊断效能。 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69个PTC结节中,被膜侵犯发生率为37.7%(26/69)。69个PTC结节中,超声造影表现为低增强、等增强、高增强的分别为31个(31/69,44.9%)、35个(35/69,50.7%)、3个(3/69,5.5%)。31个低增强PTC结节中7个(7/31,22.6%)发生被膜侵犯,38个等及高增强PTC结节中19个(19/38,50.0%)发生被膜侵犯,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6,P=0.019)。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超声造影诊断PTC被膜侵犯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2.31%、95.12%、91.30%,均高于常规超声的42.31%、71.70%、71.01%,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3、0.002)。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诊断PTC被膜侵犯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分别为85.71%、90.70%和68.75%、88.37%,2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80、0.725)。 结论超声造影对PTC被膜侵犯的诊断效能高于常规超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相关参数对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侵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0例PTC患者共317个PTC结节,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定性定量检查,以病理结果癌结节有无被膜侵犯分组,回顾性比较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参数对判断被膜侵犯的价值。结果 317个癌结节中,经手术病理证实被膜侵犯为212个(66.88%),甲状腺癌结节大小、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条件下癌结节与被膜关系、结节动脉期灌注模式以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病理证实侵犯与未侵犯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声造影下癌结节与被膜接触、结节动脉期灌注模式表现为向心性增强以及超声造影表现为等增强及高增强与被膜侵犯相关(P<0.05)。结论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有助于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是否侵犯,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及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外侵犯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入组119名患者共129个PTC病灶,其中25个经术后病理证实存在甲状腺被膜外侵犯。记录传统超声(US)及CEUS模式下PTC与被膜接触范围、是否出现被膜中断现象,以及患者BRAF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计算上述特征单独及联合诊断PTC被膜外侵犯的效能。
结果:被膜外侵犯组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US及CEUS被膜接触范围及被膜中断率均显著高于无侵犯组(P<0.05)。接触范围中,US及CEUS均以?25%为界值诊断被膜外侵犯准确度最高。在各超声特征单独及联合BRAF基因突变用于诊断时,CEUS准确度均高于US,CEUS联合BRAF准确度88.38%。
结论:PTC被膜外侵犯临床、超声特征包括:BRAF基因突变阳性、US及CEUS显示结节与被膜接触?25%及被膜中断。CEUS诊断准确度高于US。CEUS联合BRAF基因突变在术前诊断PTC被膜外侵犯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及BRAF基因突变在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外侵犯中的价值。方法入组119例患者共129个PTC病灶,25个存在被膜外侵犯(A组),104个无被膜外侵犯(B组)。记录传统超声(US)及CEUS模式下PTC与被膜接触范围、是否出现被膜中断现象及患者BRAF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计算上述特征单独及联合诊断PTC被膜外侵犯的效能。结果 A组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US及CEUS被膜接触范围及被膜中断率均高于B组(P均<0.05)。US及CEUS均以接触范围≥25%为界值诊断被膜外侵犯准确率最高。各超声特征单独及联合BRAF基因突变用于诊断时,CEUS准确率均高于US,CEUS联合BRAF准确率88.37%(114/129)。结论 PTC被膜外侵犯特征包括BRAF基因突变阳性、US及CEUS显示结节与被膜接触≥25%及被膜中断。CEUS联合BRAF基因突变对于术前诊断PTC被膜外侵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频超声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n=103)、颈部淋巴结转移组(n=109)。分析2组淋巴结的声像图表现及转移性淋巴结的颈部分布区域。结果颈部淋巴结转移组颈部淋巴结皮髓质分界不清且淋巴门消失、回声增强,淋巴结长短径比<2,淋巴结短径>5mm,淋巴结内多个点状强回声,淋巴结血流呈混合型或周围型,淋巴结血流丰富者分别占86.24%(94/109)、70.64%(77/109)、41.28%(45/109)、17.43%(19/109)、53.21%(58/109)、48.62%(53/109);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上述征象分别占16.50%(17/103)、2.91%(3/103)、11.65%(12/103)、1.94%(2/103)、17.48%(18/103)、16.50%(17/103),2组间各超声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以手术所见分区为标准,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术前超声对淋巴结分区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颈Ⅵ区57.58%(38/66)、颈Ⅴ区75.00%(3/4)、颈Ⅳ区81.25%(13/16)、颈Ⅲ区76.92%(10/13)、颈Ⅱ区70.00%(7/10)。结论术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频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对外科确定颈部淋巴结处理策略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高频超声图像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初次行甲状腺手术治疗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PTC患者532例(638个结节),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其中训练集372例(446个结节),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发生CLNM患者130例(CLNM组,166个结节)和未发生CLNM患者242例(非CLNM组,280个结节);验证集160例(192个结节),其中CLNM组58例(70个结节),非CLNM组102例(122个结节)。比较训练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结节最大径、内部回声、微钙化、多发灶、后方回声衰减、内部成分、纵横比、结节边缘、被膜侵犯、彩色血流信号。选取训练集中CLNM组与非CLN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PT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筛选出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训练集中,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结节最大径、多发灶、边缘、微钙化、纵横比、被膜侵犯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超声特征与甲状腺外侵犯假阴性、假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术前行超声检查的PTMC患者326例,共472枚结节。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评估PTMC腺外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析其超声待征与假阴性、假阳性的相关性。结果 472枚PTMC结节术后病理诊断141枚甲状腺外侵犯,超声诊断真阳性73枚,假阴性68枚,其诊断腺外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51.7%、86.7%、62.4%、80.8%及7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节直径≤5 mm、纵横径比≥1、邻近气管、双侧叶病变与假阴性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邻近气管和双侧叶病变是假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4.916、7.237,均P0.05)。余331枚无甲状腺外侵犯的PTMC病灶中,超声诊断真阴性287枚,假阳性44枚;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节直径≤5 mm与假阳性相关(P0.05)。结论 PTMC原发病灶超声特点如大小、形状、部位是影响PTMC腺外侵犯诊断结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甲状腺囊性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方法 收集经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囊性乳头状癌的94例患者(94个病灶)的超声和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94个病灶中,结节最大径(25.41±13.07)mm,结节内偏心性无回声区93个(93/94,98.94%);纵横比≥1者30个(30/94,31.91%);形态不规则70个(70/94,74.47%);边界不清59个(59/94,62.77%);以实性成分为主77个(77/94,81.91%),液性为主17个(17/94,18.09%);实性成分为低回声74个(74/94,78.72%),内部出现微钙化89个(89/94,94.68%);甲状腺被膜浸润45个(45/94,47.87%);Alder血流评级0级19个(19/94,20.21%),1级43个(43/94,45.74%),2级25个(25/94,26.60%),3级7个(7/94,7.45%),平均血流速度(31.23±2.57)cm/s;66个结节行CEUS,表现为不均匀低增强55个(55/66,83.33%);49个结节行弹性成像,平均弹性应变率比值3.41±1.62。超声诊断淋巴结转移准确率56.41%(22/39);诊断甲状腺囊性乳头状癌准确率73.40%(69/94)。结论 甲状腺囊性乳头状癌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方法乳头状癌组12例,共16个结节,微小乳头状癌组23例,共29个结节,分析结节内部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规则、Ⅲ型血流信号及甲状腺最大横径与纵径比值(A/T)≥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结节Ⅲ型血流信号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A/T≥1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A/T≥1有助于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内紊乱血流信号有助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10.
11.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的病情进展相对缓慢,生存时间较长,绝大多数的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较好,但仍有少数患者因肿瘤局部侵犯或肿瘤远处转移而死亡,故早期诊断对于延长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本文针对最多见且直径小于1.0 cm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超声声像表现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见超声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选取2012年1-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117例,每例患者仅评估1个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总共评估117个结节。分析超声下结节的形态与边界、内部回声、声晕、后方回声及钙化,镜下肿瘤的浸润程度、内部构成以及钙盐沉积。结果 117个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下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87.18%,102/117)、边界不清(80.34%,94/117)、内部低回声(90.60%,106/117)以及微钙化(65.81%,77/117),而镜下主要表现为浸润性生长(93.16%,109/117)、内部以细胞成分为主(46.15%,54/117)以及钙化灶(56.41%,66/117)。镜下呈浸润式生长的109个肿瘤中,102个(93.58%)结节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91个(77.78%)结节超声表现为边界不清晰。而8个镜下非浸润式生长的肿瘤均为超声表现为形态规则的结节。13个超声下出现声晕的结节中,8个镜下发现了肿块周围有明显的纤维包膜包绕。无论镜下肿瘤内部构成如何,超声下均以低回声结节为主。超声下高回声结节镜下均以细胞成分为主。镜下发现钙化的肿瘤中53.03%(35/66)超声同样探及钙化,46.97%(31/66)超声未探及钙化。镜下未发现钙化灶的肿瘤中82.35%(42/51)超声探及钙化,17.65%(9/51)超声未探及钙化。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均有其一定的病理学基础,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提高超声医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超声征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超声征象,为判断PTC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70例PTC患者的超声征象。其中59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11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采用操作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判断PTC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界限值。采用χ2和秩和检验比较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原发灶超声征象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RI、PSV判断PTC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界限值分别为0.735、13.95 cm/s。与PTC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原发灶直径、是否有晕环、是否累及甲状腺上极、有无微钙化、血供分级、RI及P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原发灶回声、边界是否清晰、纵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C原发灶直径及PSV这2个因素是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独立因素。结论 PTC原发灶的一些超声征象与PTC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相关性,可为术前PTC患者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对肿块在甲状腺内的分布、大小、回声及其有否囊性变、形态和边界、钙化及其大小、血流状况进行分析,计算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 3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共有337个病灶,右侧病灶181个,左侧病灶150个,峡部病灶6个。超声诊断病灶最大者54.0 mm×52.0 mm×33.0 mm,最小者2.1 mm×1.6 mm×1.8 mm。甲状腺乳头状癌声像图均表现为低回声,肿块不伴囊性变比例为98.22%(331/337)。肿块存在钙化灶占61.13%(206/337),其中沙砾样钙化占51.04%(172/337)。肿块高度可大于宽度,边界清晰或不清晰,边缘和形态一般不规则或呈微分叶状。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09%(260/302)。结论 超声声像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超声造影(CEUS)与常规超声(US)对单发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侵袭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术后病理证实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MC 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侵袭性组(13例)和非侵袭性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结节的US及CEUS征象的差异,分析US、CEUS诊断单发无淋巴结转移PTMC侵袭性的准确性,并探索两种检查方式联合使用的诊断效能。结果:US征象中,侵袭性组边界不清比例、甲状腺被膜回声中断比例高于非侵袭性组(P<0.05)。CEUS征象中,侵袭性组增强后边界不清比例、边缘高增强比例以及增强范围形态改变比例高于非侵袭性组(P<0.05)。US诊断单发无淋巴结转移PTMC侵袭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46.15%、79.75%和75.00%,低于CEUS的84.62%、83.54%和83.70%。US联合CEUS诊断单发无淋巴结转移PTMC侵袭性的准确性最佳(AUC=0.929),其最佳诊断点为0.87,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7.74%,拟合方程为Logit(P)=-2.146+0.585×US边界不清+2.796×甲状腺被膜回声中断+0.659×增强后边界不清+3.521×增强后边缘高增强+5.541×增强范围形态改变。结论:US联合CEUS可更好地反映单发无淋巴结转移PTMC浸润生长及被膜侵犯的生物学特征,对判断其侵袭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弹性评分及弹性应变率(SR)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2例PTMC患者共82个病灶,其中12例患者12个病灶伴有中央组淋巴结转移,70例患者70个病灶无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对所有病灶进行弹性评分,并检测病灶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SR。分别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有中央淋巴结转移PTMC与无中央淋巴结转移PTMC弹性评分、SR的差异,并绘制操作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SR判断PTMC有无中央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有中央淋巴结转移PTMC与无中央淋巴结转移PTMC的弹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0,P=0.08);有中央组淋巴结转移PTMC的平均SR为2.44±0.61,高于无中央组淋巴结转移PTMC的平均SR 1.67±0.4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P=0.00);PTMC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S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当SR为2.01时判断PTMC有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3.3%、81.4%、78.6%。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弹性评分不能作为判断PTMC有无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指标,而SR可作为预测PTMC有无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FVPTC)的超声表现。方法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自2002年3月至2012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FVPTC患者30例,分析其超声表现,观察并记录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声晕、纵横比、内部回声、微小钙化及颈部淋巴结受累情况,同时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0例FVPTC的超声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1)Ⅰ型6例(20%,6/30),具备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典型超声表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呈极低回声,可见微小钙化;(2)Ⅱ型14例(47%,14/30),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缘可见成角或分叶,境界较清晰,内部呈等回声或低回声,较少见微小钙化;(3)Ⅲ型10例(33%,10/30),声像图表现形似腺瘤,结节边界清晰且边缘光整,内部呈均匀中等回声。30例FVPTC患者的镜下结构特征也可相应分为3类:(1)Ⅰ型6例,病灶无明显包膜,形态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2)Ⅱ型14例,病灶有包膜,形态不规则,病灶对包膜侵犯明显,局部突破包膜,周边可见卫星病灶;(3)Ⅲ型10例,病灶有较为完整的包膜,形态规则,病灶对包膜无明显侵犯或累及程度和范围很小。包膜内型(Ⅱ、Ⅲ型)和非包膜内型(Ⅰ型)FVPTC患者形态、边界、有无声晕、纵横比、内部回声、有无微小钙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均<0.05);而包膜内型和非包膜内型FVPTC患者有无淋巴结累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结论 FVPTC的超声表现兼具滤泡性肿瘤和普通乳头状甲状腺癌的特点,其超声表现与不同的病理亚型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