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江波涛  王筠  陈青枝  邓芳 《安徽医药》2017,38(2):127-131
目的 观察臭氧氧化后处理(简称“臭氧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远期改变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将36只SD雄性成年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臭氧后处理(Postcond)组,每组12只。Sham组:腹部正中切开后充分游离并显露双侧肾脏,切除右肾结束手术。I/R组:切除右肾后,无创血管夹阻断肾蒂45 min,随后开放肾血管。Postcond组:同样操作夹闭左肾蒂45 min,在恢复肾动静脉血灌流后,连续10 d经直肠给予臭氧治疗。术后2周测定肾功能,包括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浓度。分别于术后2周及8周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蛋白水平上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信号传导蛋白(Smad-2)在肾脏的表达。结果 术后2周各组肾功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P>0.05)。Postcond组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损伤接近于Sham组,而I/R组HE显示仍有肾小管细胞萎缩变形,炎性细胞浸润甚至空泡形成。同时Masson染色显示小管间质胶原纤维增加(P<0.05)。Postcond组的α-SMA、TGF-β1和Smad-2蛋白的表达高于Sham组,但是都明显低于其在I/R组的表达(P<0.05)。结论 臭氧可以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减少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2信号通路,降低α-SMA、TGF-β1和Smad-2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形成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各期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收集2012~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原发性膝关节OA患者滑膜组织标本,男性35例,女性45例,作为试验组,根据Kellgren-Lawrence(K-L)分级标准将试验组分为OA1组(10例,K-LⅠ级)、OA2组(16例,K-LⅡ级)、OA3组(28例,K-LⅢ级)、OA4组(26例,K-LⅣ级)。另选取4例正常膝关节滑膜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BMP-2、TGF-β1和VEGF在各组滑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各细胞因子的表达(BMP-2:0.087±0.015,TGF-β1:0.103±0.018,VEGF:0.095±0.017)比较,试验组4组滑膜中BMP-2、TGF-β1和VEGF表达率(OA1组,BMP-2:0.112±0.022,TGF-β1:0.173±0.019,VEGF:0.135±0.008;OA2组,BMP-2:0.214±0.012,TGF-β1:0.288±0.03,VEGF:0.271±0.021;OA3组,BMP-2:0.298±0.030,TGF-β1:0.416±0.032,VEGF:0.368±0.025;OA4组,BMP-2:0.330±0.024,TGF-β1:0.471±0.020,VEGF:0.300±0.033)增高(P<0.05)。OA1、OA2、OA3、OA4各组滑膜中BMP-2、TGF-β1和VEGF表达水平依次递增,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滑膜中高表达的BMP-2、TGF-β1和VEGF可能是OA的病理进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金蝉花水提物对高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糖诱导HK-2细胞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高糖组,贝那普利组,金蝉花水提物低、高剂量组(0.1,0.5 mg·L-1),培养24 h后,ELISA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Western blot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高糖组TGF-β1、α-SMA和FN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高糖组比,贝那普利组和金蝉花水提物高剂量组TGF-β1、α-SMA和F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金蝉花水提物可能通过降低TGF-β1、α-SMA和FN蛋白的表达,从而缓解甚至逆转肾小球的硬化与肾间质细胞纤维化,发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刺老苞Araliae Echinocaulis Radicis et Cortex根皮总提取物对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7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仙灵骨葆胶囊组和刺老苞根皮总提取物组,每组15只。经去势手术2周后,仙灵骨葆胶囊组、刺老苞根皮总提取物组ig相应药物悬液(20 mg/kg),每天1次,连续12周。观察大鼠给药前后体质量变化;试剂盒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取右侧股骨检测骨密度、骨微量元素和羟脯氨酸(Hyp)水平;取左侧股骨进行骨力学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HDL-C、ALP、骨微量元素(钙、磷、镁、锰)、Hyp水平,骨密度、骨力学指标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刺老苞根皮总提取物组与仙灵骨葆胶囊组TC、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HDL-C、ALP、骨微量元素(钙、磷、镁、锰)、Hyp水平,骨密度、骨力学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刺老苞根皮总提取物有效改善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心脉隆联合比索洛尔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2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心脉隆注射液,治疗10 d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B型尿钠肽(BN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GF-β、ICAM-1水平,评价心脏功能指标,记录并比较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例数(47例,92.2%)显著高于对照组(39例,76.5%)(P<0.05);2组患者血清BNP、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心脏功能改善更加显著(P<0.05);2组患者血清TGF-β、VE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血清ICAM-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变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脉隆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血清TGF-β水平,降低血清ICAM-1表达,减轻心肌炎症反应,控制心室重构,有效改善心脏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组分配伍四逆汤对大鼠膜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组分配伍四逆汤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尾iv兔抗大鼠Fx1A抗血清制备大鼠膜性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组分配伍四逆汤组大鼠ig 9.6 g/kg组分配伍四逆汤,模型组和对照组ig等量蒸馏水,连续给药12周。试剂盒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白蛋白(Alb)含量;取肾脏检测肾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以及IV型胶原(Col-IV)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中ERK1/2和胞浆型磷脂酶(cPLA2)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Scr、BUN水平以及肾指数明显升高(P<0.05、0.01),血清Alb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中TGF-β1、FN和Col-IV含量以及ERK1/2、cPLA2磷酸化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组分配伍四逆汤显著降低血清中Scr、BUN水平以及肾指数(P<0.05、0.01),升高血清中Alb水平(P<0.01),降低肾组织中TGF-β1、FN、Col-IV含量,减少肾组织中ERK1/2和cPLA2磷酸化蛋白表达(P<0.05、0.01);HE染色结果显示,组分配伍四逆汤可以改善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的病理变化。结论 组分配伍四逆汤对膜性肾病大鼠发挥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K/cPLA2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探究六味地黄丸是否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对PCOS大鼠内分泌代谢产生影响。方法 将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药,50mg·kg-1)组、六味地黄丸(50mg·kg-1)组、六味地黄丸(50mg·kg-1)+SRI-011381(TGF-β1/SMAD通路激活剂,100ng·kg-1)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天ig1mg·kg-1来曲唑(溶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并喂食高脂饲料,连续15d,构建PCOS大鼠模型;对照组每日ig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并喂食普通饲料。造模完成后,各组ig给药,对照组、模型组分别ig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连续10d。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子宫的病理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卵巢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卵巢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大鼠卵巢及子宫结构完整;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腔缩小,卵巢多囊化严重,血清T、FSH、LH水平均显著提高,TGF-β1、SMAD2、SMAD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二甲双胍及六味地黄丸处理后,大鼠卵巢多囊化明显缓解,子宫腔扩张,血清T、FSH、LH水平均显著降低,TGF-β1、SMAD2、SMAD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以上指标表达无显著差异;与六味地黄丸组相比,六味地黄丸+SRI-011381组大鼠卵巢多囊化加重,血清T、FSH、LH水平均显著升高,TGF-β1、SMAD2、SMAD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有效抑制TGF-β1、SMAD2、SMAD3mRNA及蛋白的表达,缓解卵巢多囊化、子宫腔扩张,调节内分泌代谢,从而改善PCOS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石荠苧总黄酮(MSF)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MSF低、中、高剂量组,气道注射博来霉素(5 mg·kg-1)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14 d后,阳性对照组给予2 mg·kg-1醋酸泼尼松,MSF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0,80,160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8 d,于造模42 d后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透明质酸(HA)含量,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发展情况,免疫组化检测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蛋白印迹检测核因子-κB(NF-κB)、TGF-β1、TNF-α、Smad2/3和pSmad2/3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MSF干预后大鼠血清SOD、GSH活性显著增加;IL-4、TNF-α、TGF-β1和HA含量显著降低(P<0.01);α-SMA表达明显下调,纤维化程度减轻;NF-κB、TNF-α、TGF-β1、Smad2/3和pSmad2/3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MSF对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和TGF-β1通路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microRNA-19、白细胞介素-27(IL-2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NSCLC患者,收治时间2014年1月-2016年2月,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9例,采用培美曲塞+顺铂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连续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血清microRNA-19、IL-27、TGF-β1、MMP2水平。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microRNA-19、IL-27、TGF-β1、MMP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icroRNA-19、TGF-β1、MMP2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7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42.86%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76%高于对照组的79.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NSCLC患者能显著的改善血清microRNA-19、TGF-β1、MMP2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巨噬细胞中确定四逆散中具有I型干扰素(IFN-I)调控作用的中药,并探究其具体作用靶点及主要作用成分。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四逆散组方药材柴胡、枳实、白芍、甘草水提物对IFN-I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CCK-8法检测甘草水提物对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qRT-PCR法检测甘草水提物对IFNα2诱导的干扰素诱导基因(ISGs)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甘草水提物对IFNα2诱导的JAK1、TYK2、STAT1、STAT2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qRT-PCR法检测甘草水提物中单体成分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素、甘草素、18β甘草次酸对IFNα2诱导的ISGs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四逆散组方药材柴胡、枳实、白芍各水提物对IFNα2诱导的Isg15Ifit1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而甘草水提物显著增加了IFNα2诱导的Isg15Ifit1的基因表达水平(P<0.01、0.001);甘草水提物显著增加了IFNα2诱导的JAK1、TYK2、STAT1、STAT2蛋白磷酸化(P<0.05、0.01、0.001);甘草水提物中18β-甘草次酸能够显著增强IFNα2诱导的Isg15Ifit1的mRNA表达(P<0.001)。结论 甘草水提物能够显著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并诱导IFN-I下游ISGs的表达,具有较强的固有免疫激活作用。18β-甘草次酸可能是甘草水提物发挥激活IFN-I通路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曲普瑞林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1片/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肌内注射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月经周期开始的第3~5天肌内注射1次,之后每隔28 d注射1次,3.75 mg/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及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TGF-β1、VEGF、HIF-1α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E2、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FSH、E2、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VEGF、HIF-1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GF-β1、VEGF和HIF-1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他莫昔芬基础上联用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可提高疗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明显降低血清雌激素、TGF-β1、VEGF、HIF-1α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诱导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填充组和填充+TFDR组,每组20只,建立大鼠长段骨缺损模型,模型组骨缺损处仅克氏针固定,填充组及填充+TFDR组骨缺损处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并用克氏针固定;填充+TFDR组ig给予TFDR (67.5 mg/kg),模型组及填充组ig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6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切取骨水泥周围包绕的白色膜状物,模型组切取对应阶段的瘢痕组织,Elisa定量及免疫组化法观察诱导膜中BMP-2、VEGF表达变化。结果 填充组BMP-2、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填充+TFDR组BMP-2、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填充组和模型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相同趋势。结论 TFDR促进Masquelet技术诱导膜中BMP-2和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MSCsI)对手术法诱导的大鼠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自70只大鼠中随机取8只为假手术组,其余62只动物均进行右侧膝关节单侧手术造模。术后4周,进行X光检查并进行K-L评分,选择模型成功、状态良好的模型动物40只,根据K-L评分随机分为模型组、玻璃酸钠(阳性药,每关节腔0.5 mg玻璃酸钠注射液)组和MSCsI低、中、高剂量(每关节腔1.5×105、5.0×105、1.5×106个细胞)组,每组8只。分组后次日开始,玻璃酸钠组每周1次,其余各组每2周1次,关节腔内注射给药,持续5周,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使用X射线机检测大鼠膝关节病变;给药后记录大鼠行为学及痛阈变化;剖杀时记录关节软骨大体评分;试剂盒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I型胶原C端肽(CTX-Ⅱ)、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取膝关节组织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组织损伤。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MSCsI高剂量显著降低大鼠X光评分(P<0.05)、降低大鼠关节软骨大体观察评分(P<0.05);给药4周后,MSCsI低、中、高剂量显著降低大鼠行为学评分(P<0.05、0.01),中、高剂量显著升高大鼠痛阈值(P<0.01);MSCsI低剂量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水平、升高TGF-β水平(P<0.05),中剂量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IL-6、CTX-Ⅱ水平、升高TGF-β水平(P<0.05、0.01),高剂量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IL-6、CTX-Ⅱ、PGE2水平、升高TGF-β水平(P<0.05、0.01);HE染色结果显示,MSCsI各剂量能有效减轻模型大鼠组织病理学改变,滑膜、软骨及软骨下骨病变较轻;甲苯胺蓝染色显示,MSCsI各剂量可减小模型大鼠软骨基质损伤。结论 MSCsI每2周1次关节腔内注射对手术诱导的大鼠膝骨关节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西洋参醇提物对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模型大鼠的萎缩逆转作用及对PCNA蛋白、Bcl-2蛋白、PCNA mRNA、Bcl-2 mRNA、TFF3 mRNA、TNF-α mRNA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自由饮用浓度为167 μg·mL-1的MNNG饮用液,实验造模12周。确定成模后,将大鼠分为模型组、正常组、西洋参醇提物组。并分别给予药物干预后,观察大鼠体质量,胃组织病理组织学,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胃组织PCNA蛋白、Bcl-2蛋白、PCNA mRNA、Bcl-2 mRNA、TFF3 mRNA、TNF-α mRNA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第8周西洋参醇提物组体质量恢复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西洋参醇提物组腺体萎缩、不典型增生、肠化显著减轻(P<0.01)。西洋参醇提物组炎症等级、GAS较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西洋参醇提物组PCNA蛋白、Bcl-2蛋白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西洋参醇提物组PCNA mRNA、TFF3 mRNA、TNF-α mRNA较模型组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 mRNA较模型组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 西洋参醇提物对CAG模型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减轻体质量丢失,减轻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胃黏膜PCNA蛋白、Bcl-2蛋白的高表达,起到改善乃至逆转CAG病理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汪庆玲  傅珊珊  谭春江 《药学研究》2019,38(6):318-321,342
目的 研究心水通胶囊水提物(XST)对慢性心衰大鼠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Ⅰ)、心功能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阿霉素构建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并用不同浓度心水通胶囊水提物干预心衰大鼠。在给药前、给药15d、给药30d三个阶段分别检测每组大鼠心功能。给药30 d后,检测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凝血指标浓度,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心水通胶囊水提物中、高剂量组LVIDs和LVIDd明显降低,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1),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显著降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高剂量组给药30 d后LVIDs和LVIDd降低最显著,射血分数升高最显著(P<0.05);同时心水通胶囊水提物能改善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的病理性肥大、变性和坏死。结论 心水通胶囊水提物能剂量依赖性降低心衰大鼠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浓度,改善高凝血和心功能,提高心衰大鼠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TGF-β、PD-L1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表达与肿瘤免疫表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连云港临床医学院2017—2019年84例行胃癌切除术患者的肿瘤石蜡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临床病例特征。采用免疫组织法检测其中PD-L1、TGF-β和CD8+T细胞的表达,采用GraphPad Prism7和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TGF-β、PD-L1表达与肿瘤免疫表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TGF-β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2%,PD-L1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9.7%。免疫炎症型、免疫豁免型、免疫沙漠型3种免疫表型在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3.3%,51.2%及15.5%。胃癌中3种免疫表型之间TGF-β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胃癌中免疫豁免型与TGF-β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胃癌中3种免疫表型之间PD-L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中TGF-β表达和PD-L1表达正相关(P<0.05)。胃癌中TGF-β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5)、TNM分期(P<0.05)密切相关。胃癌中PD-L1表达与浸润程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TNM分期(P<0.05)密切相关。免疫豁免型与肿瘤直径密切相关(P<0.05)。结论 胃癌中TGF-β和PD-L1均有表达,且胃癌中TGF-β表达与PD-L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胃癌中TGF-β和胃癌肿瘤免疫表型显著相关,TGF-β高表达患者多为免疫豁免型。而胃癌中PD-L1表达与胃癌肿瘤免疫表型无显著相关性。胃癌中TGF-β、PD-L1表达和肿瘤免疫表型与部分临床病理特征(肿瘤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直径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联合GM6001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大鼠的作用机制,同时探究其对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淫羊藿苷组、GM6001组及联合组(淫羊藿苷+GM6001),每组12只。采用ig给予大鼠白酒建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淫羊藿苷组按照60 mg/kg ig给予大鼠淫羊藿苷,GM6001组按照100 mg/kg尾iv GM6001,联合组同时给予淫羊藿苷(60 mg/kg)及GM6001(100 mg/kg),1次/d,连续8周,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旷场实验测定大鼠活动次数、活动总距离,抓力测定仪测定大鼠最大抓力;显微CT仪测定股骨头骨体积分数、骨小梁间距、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磷、钙水平,血清及股骨头骨形成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测定股骨头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股骨头OPG、RANK、RANKL 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测定股骨头OPG、RANK及RANKL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组、GM6001组、联合组活动次数、活动总距离、最大抓力、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血清磷、钙、BMP-2、TGF-β、bFGF水平,股骨头BMP-2、TGF-β、bFGF水平,股骨头OPG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骨小梁间距、股骨头RANK和RANKL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 淫羊藿苷联合GM6001能够显著修复大鼠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缓解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OPG/RANK/RANKL有关。  相似文献   

18.
黄连碱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黄连碱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组、黄连碱200,100和50 mg·kg-1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灌胃腺嘌吟,连续28 d,制成CRF模型。造模同时,黄连碱200,100和50 mg·kg-1剂量组每日分别灌胃200,100和50 mg·kg-1黄连碱。治疗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检测24 h尿量及尿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TGF-β1及PAI-1的含量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组织TGF-β1及PAI-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200,100和50 mg·kg-1剂量的黄连碱干预后,大鼠体质量及24 h尿量显著增加(P<0.05),尿蛋白显著降低(P<0.05),且血清中BUN、SCr、TGF-β1及PAI-1含量和肾组织TGF-β1和PAI-1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5)。结论 黄连碱对CRF大鼠的肾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血清及肾组织中TGF-β1和PAI-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槟榔无水醇提物对低氧H9C2心肌细胞的作用及其保护机制。方法 建立H9C2心肌细胞低氧模型,CCK-8法检测槟榔无水醇提物对H9C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力,研究槟榔无水醇提物对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RT-PCR法检测细胞内Nrf2、Caspase-3 mRNA水平的表达,从分子水平研究槟榔无水醇提物对低氧H9C2细胞的保护机制。结果 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24 h时细胞存活为28.46%(P<0.01),细胞内MDA含量升高44.33%(P<0.05),SOD、GSH活力分别下降16.18%、30.64%(P<0.05或P<0.01)。RT-PCR实验结果表明,Nrf2被激活,其mRNA表达上升1.74倍(P<0.05)。与低氧模型组相比,槟榔无水醇提物处理组H9C2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槟榔无水醇提物处理组细胞内SOD、GSH活力分别增加14.90%、28.94%(P<0.05),Nrf2基因mRNA相对表达下降66%(P<0.05)。结论 槟榔无水醇提物对低氧H9C2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内抗氧化物酶活力,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提高细胞耐低氧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王冲  邱卫强 《安徽医药》2020,41(9):1066-1069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14-3-3η、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1月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AS组,另按1∶1比例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入院时血清14-3-3η、DKK-1及TGF-β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14-3-3η、DKK-1及TGF-β1水平与BASDAI、BASFI的相关性。结果 AS组血清14-3-3η、TGF-β1高于对照组,DKK-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S组平均BASDAI评分(40.12±2.63)分,BASFI评分(42.67±5.22)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S患者血清14-3-3η、TGF-β1与BASDAI评分(r=0.556、0.533,P均<0.05)、BASFI评分呈正相关(r=0.459、0.433,P均<0.05);DKK-1则与BASDAI评分(r=-0.285,P<0.05)、BASFI评分(r=-0.464,P<0.001)呈负相关。结论 AS患者血清14-3-3η、TGF-β1、DKK-1与BASDAI评分、BASFI评分存在相关性,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