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CAT)联合指脉氧监测在COPD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7例COPD患者CAT评分、日常步行运动指脉氧、慢阻肺指脉氧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and SpO2, CATS)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少症状组(CAT<10分)、多症状组(CAT≥10分)患者指脉氧的差异。结果:CAT总分、症状相关评分、生活状态评分均与第1秒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呈负相关;静息指脉氧(SpO2 B)、最低指脉氧(SpO2 L)与FEV1%pred呈正相关,ΔSpO2与FEV1%pred呈负相关;CATS与FEV1%pred呈负相关,与生活状态评分呈正相关。其中,少症状组生活状态评分及SpO2 B与FEV1%pred有相关性;多症状组CAT总分、生活状态评分、SpO2 L与FEV1%pred呈正相关,ΔSpO2与FEV1%pred呈负相关。多症状组的SpO2 B与SpO2 L均低于少症状组,而ΔSpO2高于少症状组。结论:指脉氧监测有助于发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AT评分中的生活状态评分较症状相关评分与COPD患者肺功能关系更为密切;指脉氧监测与CAT评分联合即CATS有助于COPD的管理和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联合指脉氧监测在COPD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7例COPD患者CAT评分、日常步行运动指脉氧、COPD指脉氧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and SpO2,CATS)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少症状组(CAT<10分)、多症状组(CAT≥10分)患者指脉氧的差异。结果:CAT总分、症状相关评分、生活状态评分均与第1秒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呈负相关;静息指脉氧(SpO2B)、最低指脉氧(SpO2L)与FEV1%pred呈正相关,ΔSpO2与FEV1%pred呈负相关;CATS与FEV1%pred呈负相关,与生活状态评分呈正相关。其中,少症状组生活状态评分及SpO2B与FEV1%pred有相关性;多症状组CAT总分、生活状态评分、ΔSpO2与FEV1%pred呈负相关,SpO2L与FEV1%pred呈正相关。多症状组的SpO2B与SpO2L均低于少症状组,而ΔSpO2高于少症状组。结论:指脉氧监测有助于发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AT评分中的生活状态评分较症状相关评分与COPD患者肺功能关系更为密切;指脉氧监测与CAT评分联合即CATS有助于COPD的管理和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日常活动中指脉氧(SpO2)及脉率变化与肺功能的关系,评价日常活动指脉氧监测在区分COPD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64例,急性加重期54例,同时选取24例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基本资料,在日常活动过程中监测指脉氧及脉率变化,比较各组的指脉氧及脉率是否具有差异,并分析稳定期COPD组指脉氧及脉率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①日常活动过程中,COPD急性加重期指脉氧指标,包括:静息SpO2、平均SpO2、最低指脉氧(SpO2L)、指脉氧波动值(ΔSpO2)、ΔSpO2百分比、SpO2L/ΔSpO2,与稳定期或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ΔSpO2 ≥6.50%、ΔSpO2百分比≥6.20%对COPD急性加重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③重度及以上稳定期COPD与轻中度相比,日常活动中SpO2L/ΔSpO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COPD稳定期平均脉率与FVC%pred呈负相关,平均SpO2与FEV1呈正相关,其余指标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结论:①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更易发生日常活动过程中的低氧血症,且指脉氧下降幅度明显;②COPD患者排除心血管疾病及其他肺部疾病后,ΔSpO2、ΔSpO2百分比可作为COPD管理中早期识别急性加重的监测指标;③稳定期COPD患者日常活动指脉氧的下降可能与肺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运动性低氧(EI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与COPD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目前预测EID的指标多依赖肺功能且结论不一。目的探究适合基层医疗机构预测COPD稳定期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诱导的EID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2020年于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门诊进行随访的COPD稳定期患者67例,同时完善了肺功能、6MWT、评估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并计算BODE指数。收集6MWT过程中最低血氧饱和度与试验开始时的静息血氧饱和度的差值(ΔSpO2),以ΔSpO2≥4%为EID判定标准。评估ΔSpO2与mMRC评分、CAT评分及BODE指数的关系,绘制mMRC评分、CAT评分及BODE指数预测COPD稳定期患者发生EID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结果6MWT中的ΔSpO2与mMRC评分(r=-0.492,P<0.001)、CAT评分(r=-0.447,P<0.001)、BODE指数(r=-0.415,P<0.001)均呈负相关。mMRC评分、CAT评分及BODE指数预测COPD稳定期患者发生EI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765、0.71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分、14分、2分。结论mMRC评分、CAT评分及BODE指数均可作为基层医疗机构预测COPD稳定期患者发生EID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家庭病床”管理模式对社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诊治的200例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是否应用“家庭病床”管理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随访1年,对比“家庭病床”管理模式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和BMI)、血指标(PaO2、PaCO2、PCT和CRP)、临床症状(急性加重次数、CAT评分和mMRC评分)、肺功能(FEV1/FVC、FEV1%预计值)的变化和研究期间产生的COPD相关医疗费用。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上述资料和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干预组内一般资料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经过12个月的管理随访后,对照组和干预组在急性加重次数、COPD相关医疗费用、CAT评分、mMRC评分差值、PaO2、PaCO2、PCT、CRP、FEV1%预计值和FEV1/FVC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干预组100例患者中,年龄与急性加重次数年变化值、ΔCAT评分、ΔmMRC评分、PaCO2变化值、CRP变化值和PCT变化值呈正相关,与ΔFEV1%预计值、ΔFEV1/FVC和PaO2变化值呈负相关;病程与急性加重次数年变化值、ΔCAT评分、ΔmMRC评分、PaCO2变化值、CRP变化值和PCT变化值呈正相关,与ΔFEV1%预计值、ΔFEV1/FVC和PaO2变化值呈负相关;GOLD分级与急性加重次数年变化值、ΔCAT评分、ΔmMRC评分、PaCO2变化值、CRP变化值和PCT变化值呈正相关,与ΔFEV1%预计值、ΔFEV1/FVC和PaO2变化值呈负相关(均P<0.001)。此外,吸烟史与ΔmMRC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应用“家庭病床”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控制酸碱平衡失调、减慢炎性反应进展以及降低医疗支出。接受“家庭病床”管理的患者,随着年龄增加、病程延长和GOLD分级提高,其临床症状加重、炎性反应进展、呼吸功能降低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风险越大,且吸烟也会增加临床症状加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李子标  耿庆亚  赵仲方 《浙江医学》2022,44(9):984-986,992
目的探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阜阳民生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和用力肺活量(FVC)]、炎症介质(IL-8、IL-17和TNF-α)、生活质量[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和呼吸困难程度[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EV1%、PEF和FVC均高于治疗前,血清IL-8、IL-17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CAT评分和mMR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FEV1%、PEF和FVC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8、IL-17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AT评分和mMR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谷静  朱黎明  彭艳萍  张泓 《热带医学杂志》2023,(9):1198-1202+1211
目的 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下肢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数表法将湖南省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1月就诊的6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分别接受TEAS+下肢运动训练、单一下肢运动训练干预,均干预4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呼吸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相关症状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COPD自我评估测试(CAT)、主观体力感等级量表(Brog)、肺康复评定指数(BODE)]、运动耐力[通过6 min步行距离(6MWD)]、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干预前,2组FEV1、FVC、FEV1/FVC、MIP、MEP、m MRC、CAT、Brog、BODE、6MWD、IL-6、IL-8、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4周后,2组FEV1、FVC、FEV1/FVC、MIP、...  相似文献   

8.
汪伯宇  丁洁珠  徐平 《西部医学》2023,35(7):1024-1009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不同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187例稳定期COPD患者,以EOS百分比分界值为2%分为A、B两组(A组EOS%<2%,B组EOS%≥2%),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情况等]、FeNO值、血EOS值、中性粒细胞数(NES)、肺功能参数(FEV1/FVC)、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归总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的血EOS%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的NES值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组间FeNO(P=0.457)、FEV1/FVC(P=0.166)、CAT评分(P=0.1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FeNO值与血EOS%(P=0.870)、FEV1/FVC(P=0.255)、CAT评分(P=0.962)、NES(P=0.611)均无相关性。B组患者的FeNO值与血EOS%呈正相关(r=0.343,P=0.001),与FEV1/FVC(P=0.903)、CAT评分(P=0.617)、NES(P=0.836)均无相关性。结论 在血EOS水平较低时(EOS%<2%),稳定期COPD患者FeNO值与血EOS%无明显相关性;在血EOS水平较高时(EOS%≥2%),稳定期COPD 患者FeNO值与血EOS%呈正相关,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患者气道EOS炎症情况,在COPD的诊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与COP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随着患者CAT评分的增加,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6分钟步行试验(6MWT)/m指标明显下降,吸烟和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in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FEV1/FVC、FEV1、CAT评分、6MWT/m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CAT评分与COPD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可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情况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低于无氧阈的恒定功率运动时是否存在摄氧动力学延迟,讨论影响摄氧动力和完成恒定功率所增加摄氧量的相关因素。方法:16例COPD患者和19名健康对照者完成50W恒定功率运动实验,计算开始运动到稳定状态期间的平均反应时间(MRT)、氧赤字(O2deficit)、静息状态摄氧量(Vo2rest)、稳定状态摄氧量(Vo2stea)和稳态-静息摄氧量差(ΔVo2)、静息到稳态累计增加摄氧量(ΣΔVo2)和单位摄氧量完成功率(W/ΣΔVo2)。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摄氧动力和完成恒定功率所增加摄氧量的相关因素。结果:COPD组O2deficit、MRT和ΣΔVo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W/ΣΔVo2、Vo2rest、VO2stea和ΔVo2无显著差别。MRT和O2deficit显著正相关,和1秒用力呼气量(FEV1)、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0%)、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W/ΣΔVo2、运动中血氧饱和度(SpO2exer)、Vo2rest和Vo2stea显著负相关;ΣΔVo2和O2deficit、ΔVo2、Vo2stea正相关,和FEV1/FVC显著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存在摄氧动力障碍和高氧耗状态,摄氧动力障碍可能和气流受限、运动肌肉氧化代谢效能降低和低氧血症有关,是COPD患者运动耐力降低的可能负影响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肺容最-阻抗图(△v-△z图)的检查方法,从11例健康人与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病人测定的结果表明,肺△v-△z图与人的胸围及肺通气功能状况有关,受呼吸频率和型式的影响不明显。胸围大于80cm的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病人和健康人比较,病人的肺△v-△z的斜率(S)小于健康人,而呼与吸间量大水平距离(D_(E-I)则大于健康人。提示肺△V-△z图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作辅助诊断肺通气功能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电镜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中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腺泡内无肌型肺动脉内皮下存在着周细胞层,后者与前者的胞浆突起紧密相连。在实验第16天和第24天实验组大鼠(T组)肺动脉压升高持续在4.19~5.79kPa时,可见无肌型肺动脉周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现象,细胞外基质也增多,使无肌型肺动脉壁出现肌层和增厚。因此认为,在慢性肺动脉高压时,周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和增生是腺泡内肺动脉构型重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稳定期COPD病人不同时间的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江汉  赵志强  王金平  钱桂生 《重庆医学》2004,33(12):1812-1812,1816
目的观察一天内不同的测定时间对稳定期COPD病人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38例稳定期COPD病人在一天内上午和下午的肺通气功能,将上午和下午的测定值设计成配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稳定期COPD病人一天内上午和下午的肺通气功能测定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天内不同的测定时间(上午和下午)对稳定期COPD病人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江汉  钱桂生  王金平  赵志强 《四川医学》2006,27(12):1255-1256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个月内的肺功能变化。方法对53例稳定期COPD患者1个月内的肺通气功能和肺容积功能进行3次随访,随访时间间隔2周;数据处理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53例稳定期COPD患者3次随访所测定的肺功能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在1个月内相对稳定,短期内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根据Engelberg法测定了6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病人的肺血管顺应性(Cpa),分析了它与临床病情及肺循环血液动力学其它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OPD病人Cpa随临床病情进展而下降;Cpa与右室平均压、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及肺总阻力呈显著负相关,与心搏量及心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心输出量、心指数及右室心搏功指数无显著相关。此外,本文尚以Engelberg法为参照,比较了另外两种较为简单的方法。结果表明,工氏法测定Cpa优于Reuben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按循证医学标准,对我国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现状予以总结和评价,提高临床研究水平。方法:检索近10a来3种中华医学核心杂志上刊登的关于肺动脉高压防治性临床研究文章,从实验设计方法、评价指标及统计学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逐篇分析。结果:共检出21篇文章,17篇(81%)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90.5%的研究关注的是药物的急性效果,通过自身对照设计评价若干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仅有1项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大样本研究只有1项,其余均为小样本研究。纳入对象基线不齐、纳入和排除标准不严格、忽视副作用报告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结论:目前我国肺动脉高压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确定某种药物的全面和长期疗效。今后的相关临床研究应在保证短期疗效的前提下尽快过渡到中长期观察,评价包括生命重要事件在内的预后指标。同时应积极倡导戒烟和长程氧疗,预防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肺功能检查(PFT)在辽宁省的普及情况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肺功能检查的认知情况。
对辽宁省内129 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肺功能检查的普及情况电话及直接问卷调查。对206 例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
检查认知状况横断面调查。结果开展肺功能检查的医院占总数的51.2豫,肺功能检查在三级医院中的普及率高于二级医院,
分别为79.4%和24.2%。在206 例COPD患者中曾诊断过COPD 者53 例(25.73%),既往做过肺功能者100 例(48.5%)。在诊断
过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中曾被诊断为COPD 者仅33.8%,其确诊COPD 的时间是在慢性支气管炎诊断后的(11.79±10.96)年,且
诊断COPD 时多数患者已为Ⅲ、Ⅳ级。结论辽宁省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偏低,尤其是二级综合性医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
行肺功能检查的比率低,COPD 的确诊时间晚。  相似文献   

18.
黄芪对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黄芪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COPD诊断标准 ,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80 % ,1s用力呼气容积 /用力肺活量 (FEV1/FVC) <70 %的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4 0例 )和对照组 (4 0例 ) ,分别予黄芪颗粒和长效茶碱治疗 3周 ,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明显 ,与治疗前比较P <0 .0 1,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结论 :黄芪颗粒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于家兔右侧胸壁第4或第5肋间开窗,保留胸膜,作为观察窗。在冷光源照明下,用普通显微镜动态观察急性缺氧时肺微循环的变化。结果:肺微血管数目增多,大约缺氧30分钟后渐变模糊,50分钟后有出血。肺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20.
用肺血流图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病(下简称慢阻肺)、肺心病患者各17例的肺血管顺应性(Cpv),同时测定了肺血管总阻力(TPR)。肺心病组Cpv为23.55ml/kPa,TPR为42.09kPa·s/L;慢阻肺组Cpv为28.28ml/kPa,TPR为24.37kPa·S/L。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肺心病组TPR增高是其Cpv下降程度的4.36倍。Cpv下降是肺心病发生的一个次要因素。Cpv与肺血流图指标Q-Bi、B-Y、P_2-Y、Q-B/B-Y等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335~0.664之间,Cpv仅对肺血流图产生中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