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苹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40-1142
目的 对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分析.方法 采用中医药治疗性文献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对2007-2008年发表的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由两名评价员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评价和数据采集,评价内容包括文献描述的疾病诊断标准、纳入及排除标准、随机化方法 、盲法、对照、结果 报告和结论 推导等.结果 共纳入文献26篇,其中10篇(38.46%)报告了明确的西医诊断标准,但仅3篇叙述了中医病的诊断标准,2篇说明了中医证的诊断标准;仅2篇文献对随机化方法 进行了简单描述,1篇文献描述采用盲法;26篇文献均有疗效判定标准,但其中18篇(69.23%)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为自拟标准或未说明其出处;有15篇(57.69%)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情况;仅有8篇(30.77%)文献中应用的统计学方法 基本正确.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得到专科医生的肯定,但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报告的方法 学质量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穿琥宁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穿琥宁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资料,根据Jadad质量评分法评价研究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31篇文献(5514例患者)被纳入研究,穿琥宁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93.4%VS79.03%;OR3.99;95%CI3.32~4.78;P〈0.001);退热时间、止咳时间、罗音消失时间均短对照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穿琥宁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由于随机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尚需今后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文献质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肺癌的中医药联合化疗临床治疗性文献进行科研设计质量的分析。方法 采用课题方法学小组统一编制的《中医药治疗性文献评价质量及信息评价表》,对1979—2000年间的肺癌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79篇)进行评价。结果 93.7%的文献对随机情况未作任何描述,2.5%的文献其随机化分配存在问题或错误;29.1%文献未述及退出与失访病例情况,未见文献给出病例筛选记录;盲法极少被采用;样本同质性、结论推导等重要环节亦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结论 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医药治疗肺癌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存在样本量不足等问题,随机对照试验的可信度及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性文献进行科研设计质量分析,以期对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作出客观的评价。,按照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原则,制订“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治疗性文献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用其对1984年~2008年1月期间的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试验”(109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有101(92.67%)篇对随机情况未作任何描述,有8篇(7.34%)文献提及随机方法;有1篇采用双盲方法,另有1篇未提及盲法情况,但采用安慰剂对照,为双盲可能;有3篇文献提及退出及失访情况,但均描述过于简单,其中有1篇文献未分析失访原因。有14篇文献对排除标准有一定的描述,其中有2篇描述过于简单。采用Jadad评分法,只有2篇文献为3分;其中1项研究实际上采用中医药治疗之间的对照。得出结论,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设计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设计质量.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从伦理设计、方法学设计、医学设计和管理设计4个方面对临床试验设计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文献248篇.25篇(10.1%)在研究设计时考虑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全部文献均未说明研究方案是否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16篇(6.5%)文献介绍了具体的随机方法,1篇(0.4%)说明使用不透光信封法进行随机分配隐匿;6篇(2.4%)报告采用单盲法,6篇(2.4%)报告采用双盲法;全部研究均无明确的研究假设,亦未说明样本量计算的依据.130篇(52.4%)有较明确的诊断标准,40篇(16.1%)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7篇(2.8%)文献有合并用药规定,全部研究均未考虑治疗依从性的计算方法及对依从性低的病例的统计分析处理方法;246篇(99.2%)采用复合疗效指标,51篇(20.6%)报告安全性评价结果,1篇(0.4%)说明结局指标测量时间;29篇(11.7%)文献报告了随访.所有研究均未考虑管理设计.结论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质量有待提高,需加强多学科合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的退热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药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或外感发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检索到的文献按照Jadad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纳入符合质量要求的文献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6篇符合质量要求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温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方 面,中药组优于中药阳性对照组及安慰剂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中药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但相对于西药并不具备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临床文献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胰腺癌中医药治疗性文献进行科研设计质量的评价。方法机检1983年至2006年间发表的所有有关胰腺癌中医药治疗性文献,根据临床流行病学DME原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获得21篇文献,包括病例报告2篇、病例分析14篇、病例对照研究2篇、临床试验3篇。所有描述性研究均缺乏严格的诊断标准和详实的研究资料;3篇临床试验文献中2篇文献缺乏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3篇文献未对随机情况进行描述,均未进行样本量估计、设盲和病人知情同意。结论中医药治疗胰腺癌临床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临床科研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医药(中药、中成药、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的相关文献进行现状分析及质量评价。方法检索4大中文数据库、3大英文数据库近10年关于中医药治疗ION的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研究对象、干预措施、研究类型等,并采用相应的质量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结果纳入的50篇文献中,研究对象以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主(46.15%);针刺治疗的文献较少(5.77%);随机对照试验占所有试验类型的65.38%,但可信度较低;所有文章均未采用隐藏序列、盲法、样本量估算;仅1篇文章报告脱落病例,但缺乏原因和意向治疗分析;多数(80.77%)文献未报告安全性评估。结论中医药治疗ION的相关文献普遍质量不高,应重点关注干预措施为针刺治疗的研究和规范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对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及中医药治疗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提示中医药在治疗耐药菌下呼吸道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帕金森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性文献进行科研设计质量的分析,以期对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作出客观的评价。方法按照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DME原则,制订“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系统性评价质量及信息采集表”,用其对1979—2000年间的帕金森病中医药“对照试验”文献(15篇)进行评价。结果66.7%(10篇)的文献对随机情况未作任何描述,33.3%(5篇)的文献提及为随机研究,但其随机化分配亦存在问题;没有文献述及退出与失访病例情况,未见文献给出病例筛选记录,样本同质性、结局指标选择、结论推导等重要环节亦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及其可信度。结论帕金森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设计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客观评价补肾化瘀法治疗EM的确切疗效,指导临床.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EM中医药治疗文献评价表》,收集文献信息,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文献均提及随机,但未具体描述随机方法,未采用盲法,仅25%研究进行了随访,无退出及失访病例的描述.结论:补肾化瘀法治疗EM疗效较好,但由于纳入文献的限制,尚不能得出完全可靠的结论,中医临床研究设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对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进行综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中药内服外用、针灸及综合多种中医药疗法均能达到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目的。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明显,然而现代相关临床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临床研究多为小样本研究,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多数临床研究未采用盲法,研究设计不够严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机制研究有待深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尤其是外用制剂)多为传统剂型,有待研究开发新型如经皮给药新制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可资临床研究与治疗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梅核气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研究的水平进行系统评价,为优化梅核气的中医药研究方法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万方医学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89年~2012年5月间公开发表在国内各种医学期刊上的中医药治疗梅核气的所有文献,从中筛选出所有包含有样本含量和具体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然后采用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学进行系统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随机和盲法的运用、组间均衡性比较、样本含量、统计学方法、疗效评价指标、退出和失访病例的分析、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观察等.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文献共计291篇,其中有明确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为3篇,有76篇文献描述了随机分组方法;采用盲法试验的只有2篇;共有47篇文献进行了组间均衡性比较;统计学方法多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临床疗效指标以病人的主观感受、功能状态、生存质量及实验室指标为主;有22篇文献提到了对不良反应的观察,但只有6篇文献对不良反应进行了描述,其余16篇未发现不良反应;有63篇文献对随访情况和退出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描述.结论:中医药对梅核气的研究近年来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研究的水平普遍较低,且未见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成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药干预的临床文献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有关哮喘缓解期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干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了解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及中医药对哮喘缓解期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利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1986~2006年cnki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研究中医药对成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干预的临床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对10篇中医药对成人哮喘缓解期干预的临床对照文献进行了质量评价,关于随机化的质量,10篇文献中,提到"随机"字样的文献10篇,但有7篇可信度不足.1篇文献提到盲法,采用单盲.3篇报告不良反应,其中1篇描述具体.均没有描述退出,失访及脱落的病例.结论:我国中医药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干预临床研究试验科研设计不够严谨,结果的真实性受到影响.故中医药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干预的临床研究的方法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医药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 Man 5.2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中医药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以中医药联合髓芯减压作为治疗组,采用单纯髓芯减压作为对照组。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文献,并独立对纳入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共12篇,共943例患髋。其中对照组508例,治疗组4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Harris髋关节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中医药联合髓芯减压的治疗组对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优于单纯髓芯减压的对照组,但是由于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低,仍需要进一步收集样本量充足、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国内偏头痛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性文献进行科研设计质量的评价.[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原则,用<中医临床类文献质量评价表>,对1979-2006年间的偏头痛中医药临床治疗性文献进行评价.[结果]32.8%的文献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但随机的质量和可信度较差;盲法很少被采用;无一篇文章提及样本含量估计及患者种族;有50.2%的文献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有86.7%的文献提及疗效标准,但是其中有795篇(64.6%)是自拟的疗效标准;18.9%的文献(233篇)提出明确的统计方法,但是其中有些方法的应用欠准确.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组间基线均衡性的比较、结局指标的选择等方面.[结论]偏头痛中医治疗性文献的质量普遍不高,试验设计和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1983年1月至2013年4月有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制定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性文献系统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87篇。其中有明确诊断标准的85篇(97.7%);有明确纳入标准的33篇(37.9%);有明确疗效判定标准的75篇(86.2%);做组间均衡性比较的74篇(85.1%);正确使用随机分配方法为22篇(25.3%);87篇文献均未描述对受试对象的依从性检测;有随访记录为4篇(4.6%);明确所用统计方法 61篇(70.1%),但均无后验性统计分析;记录不良反应及安全性51篇(58.6%)。结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文献存在随机方法不规范,纳入、排除及诊断标准未充分说明,未进行样本量估算及盲法设计等不足。因此,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在科研设计和撰写文献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复方鱼腥草口服制剂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有效性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吕丽丽  王建方  石芮凡  吴旦  胡江宁 《中草药》2020,51(20):5279-5286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鱼腥草口服制剂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数据库,查找复方鱼腥草口服制剂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通过评价文献质量及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评价复方鱼腥草口服制剂的有效性。结果共纳入文献17篇,其中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15篇。文献平均得分为4分。纳入文献中共收录患者1 766例,采用复方鱼腥草口服制剂对比单纯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安全性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鱼腥草口服制剂对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科研设计质量的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1994~2005年间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系统评价的方法,设计文献评价表,从随机化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含量、组间基线可比性、盲法及类型、随访记录、统计学处理、疗效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有4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无1篇文献说明了样本含量的估算、随机分配方案的隐匿和意图治疗分析;描述随机分组方法的占21.4%,有明确诊断标准者占66.7%,进行组间基线比较的占64.3%;仅16.7%的文献采用盲法研究,59.5%的文献叙述了具体统计学方法,92.9%的文献有明确的疗效评价标准,其中51.3%属于自拟标准。结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亟待提高,应加强对科研方法学的重视,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制定规范化的科研设计方案,以使研究结论更加真实客观和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