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为胎儿娩出后 ,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对任何出生时呼吸抑制的新生儿都必须立即开始复苏 ,以在引起永久性损害之前逆转窒息缺氧过程。相对其它任何年龄组来说 ,新生儿窒息发病率最高 ,需要复苏的机率最大 ,在窒息新生儿生命的最初几分钟内如何对其正确处理 ,将影响其终身健康和体质。因此 ,产科医生必须熟练而准确地掌握ABCD复苏方案 (见后 )和初步复苏处理。1 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变化新生儿窒息后很快出现第一次短促的喘气相 ,系延髓呼吸中枢对血pH降低和高碳酸血症的反应 ,随着缺氧加重 ,呼吸…  相似文献   

2.
彭芳  杨文敏  晏咏梅 《西南军医》2012,14(2):245-24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诱因及复苏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58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窒息治愈出院55例,家长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孕期保健,积极治疗并发症及合并症,适时终止妊娠,提高产科、儿科医务人员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正确的复苏及加强复苏后的护理,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4.
新生儿窒息抢救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院121例窒息新生儿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结果:窒息患儿预后均较好.结论: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和全面的护理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也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它不但发生在产前、产时、产后护理不当,疾病因素等亦可发生。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建立良好的护理制度,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对329例新生儿窒息病因,临床应急措施及护理工作进行探讨供参考。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根据1983年陕西临潼会议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建议。1.2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源我院出生新  相似文献   

6.
王争芳  张芹 《西南军医》2008,10(5):169-17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除两倒伴有颅内出血放弃治疗,1例伴有肠麻痹肾功能衰竭,1例伴有肺出血死亡外,其他38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及时抢救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时机及方法。方法:选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产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间分娩的2807例新生儿中发生窒息的355例,进行产前、产后、药物及气管插管复苏。结果:新生儿产前宫内用药组与未用药组在产后的窒息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别,P<0.01,气管插管复苏效果显著。结论:高海拔低氧环境下气管插管指征适当放宽为宜,及早复苏,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的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新生儿出生24h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程度与窒息时间长短呈正比,新生儿复苏时必须分秒必争缩短新生儿的窒息时间.为了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和避免致残率,我科从2008年10月起对产儿科医生和助产士进行新生儿复苏技术的急救演练培训,确定新生儿窒息临床责任人员所具备的能力和资格水平,分清责任等级,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传统的ABCDE复苏方案进行抢救护理。治疗组按我院综合技术进行抢救护理。观察两组的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综合技术抢救护理新生儿重度窒息优于传统的ABCDE,它可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11.
汪涛  王军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5):705-705
目的:总结和探讨复苏囊及胸外心脏按摩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绥化市妇幼保健院自2004-01~2010-01 7年间利用此种方法抢救新生儿轻中度窒息的临床资料。结果:绝大部分轻中度窒息的新生儿经此方法1~2 m in均复苏成功。结论:复苏囊及胸外心脏按摩在抢救新生儿轻中度窒息行之有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38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治愈 2 8例 (73.7% ) ,好转 4例 (10 .5 % ) ,死亡 4例 (10 .5 % ) ,自动出院 2例 (5 .7% )。结论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发生与孕产期并发症 ,胎儿宫内窘迫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能选择最佳分娩方式 ,复苏时严格执行ABCDE方案 ,彻底清理呼吸道 ,合理用药 ,重视窒息多器官损害的监测 ,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引起围生期死亡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产科技术及新生儿抢救技术水平的提高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病死率逐年下降。为了提高新生儿的存活质量 ,减少新生儿窒息对其以后带来的危害 ,我院总结了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7月采用纳络酮抢救重度窒息的患儿 5 8例 ,配合积极有效地护理 ,临床取得满意效果。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7月。我院新生儿重度窒息 5 8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6例。体重 2 .6~ 4.5kg ,均为剖宫产足月出生。宫内窒息 38例 ,子宫收缩无力 9例 ,妊高症 3症 ,胎…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1995年8月~1996年8月,共抢救出生后60min内发生窒息的新生儿31例,成功30例,其中3例采用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现就急救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出生后4~60min内新生儿,男婴17例,女婴13例,其中苍白窒息10例,青紫窒息20例;阴道分娩22例,剖宫产术8例;新生儿出生后心跳停止1例,心率<80次/min3例。2 窒息原因  相似文献   

15.
郭英  刘文清  蒲璨 《西南军医》2010,12(1):147-148
目的探讨新生儿围产期重度窒息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对69例围产期重度窒息与多器官功能衰竭新生儿行新法复苏及护理。结果本组治愈25例,死亡23例,死亡率为33.3%。结论新生儿围产期重度窒息与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着重在于产科儿科正确及时的复苏技术及复苏后护理,是新生儿围产期重度窒息与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治疗方法。方法 医护人员经复苏培训合格后上岗,实行助产士与儿科医师密切配合,严格按A、B、C、D、E方案进行。结果 162例成功,3例死亡,2例放弃抢救,成功率为98.2%。结论 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争分夺秒,严格按照规定复苏技术方案进行,正确应用气管插管技术,迅速建立通畅气道为成功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高原地区新生儿新法复苏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即往复苏和新法复苏二组病例中的窒息成功率及死亡率采用2检验方法。结果:新法复苏窒息率明显低于即往复苏;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即往复苏(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窒息率高,采用新法复苏,能降低其窒息发作率,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在我国目前围产保健中占特殊重要的位置。我院于 1 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共分娩活产新生儿 6 4 3人 ,其中窒息 1 4 9人 ,占 2 3%。重度窒息 5 6人 ,占 38% ,中轻度窒息 93人 ,占 6 2 % ;并发吸入性肺炎 84人 ,占 5 6 %。  临床护理中首先注意新生儿生命体征、皮肤颜色、神志、哭声、肌张力及大小便、呕吐物的次数、颜色等的观察和护理 ,并做好记录 ,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报告 ,及时处理。其次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婴儿头偏向一侧 ,用吸痰器吸净鼻腔、气管内粘液以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再次氧供充足 ,由于高原地区氧分压较低 …  相似文献   

19.
刘莉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6):1080-1080
1病例介绍 新生儿,女性。胎儿经剖宫产手术取出,出生前B超显示其宫内脐带绕颈2周,取胎时医生操作有所不当,胎儿娩出后啼哭一声即停止。助产士剪断脐带,立即从医生手中接过来行新生儿处理。本人担任巡回护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指导预防和抢救新生儿窒息,降低死亡和致残。方法:总结分析120例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抢救、治疗及转归。结果:明确表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与宫内窘迫、并发症、早产、过期产密切相关。结论:因此提高围产期保健是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