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尿毒症性神经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了,本文作者报道9例长期作血液透析达2~10年之久。本组有4例尿毒症患者有脑病及周围神经病变,其余5例仅有周围神经病变。所有病人均以相同形式作生物素治疗。生物素的剂量为每日10mg分成三次服,用药1~4年。一天用量大约是人体每天需要量的100倍。在尿毒素病人中用此大剂量,是为了克服肠道菌群的生物素合成的抑制和吸收。大剂量生物素可越过肠道粘膜而被动地吸收。在生物素-依赖的全羧合成酶缺乏的病人中每天口服10mg可达血液的治疗水平。人和动物长期口服或注射过生物素并无妨碍。  相似文献   

2.
口服肠道内不吸收的抗生素已成功地减少了肠道内细菌的数量和外科术后的感染。为此作者在迈阿密Valley医院成人烧伤中心对住院的30例20%TBSA烧伤病人进行研究,分治疗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病人入院后即口服硫酸新霉素500mg、红霉素500mg,每6小时一次,连续服用10天;制霉菌素50万U,每8小时一次。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和细菌培养。病人进行隔离或住入ICU。创面用六氯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将54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组(HD+HP)和常规血液透析组(HD).HD+ HP组行每周连续3次HD+ HP治疗;常规血液透析组(HD)行每周3次常规HD治疗.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β2-MG浓度和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分析PTH和β2-MG与SCV的相关性.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后,HD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β2-MG、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改善,而HD+HP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β2-MG及SCV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程度显著优于HD组(P<0.05),PTH和β2-MG与SCV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连续短期HD+ HP能有效清除PTH和β2-MG,且对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效;PTH和β2-MG在体内蓄积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作者观察10例病人在60分钟内静脉点滴大剂量硫喷妥钠,滴速为1.25mg/kg/min(总量为75mg/kg)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图的变化。此10例神经外科病人年龄12~42岁,均系深部动静脉畸形(AVMs)需分期实施手术切除者。全组病人一般情况佳,无心脏和呼吸系疾病,由于神经科症状,均服用抗惊厥药预防或治疗。为了防止所谓“再灌注突破综合征”(Reperfusion-breakthrough syndrome)所以选用大剂量巴比妥盐麻醉药。手术前夜口服氯羟安定2~4 mg,手术当天早晨  相似文献   

5.
口服抗胆碱药已用于控制神经原性膀胱和尿失禁病儿的逼尿肌反射亢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不是所有的病儿都有效,即使用了很大剂量,由于膀胱内高压以及低容量在两次导尿间仍有尿失禁。此外,由于口干,不能耐热、情绪改变、失眠,便秘、白天嗜唾等副作用,一些人不能耐受口服抗胆碱药。作者采用膀胱内灌注羟丁宁(oxybutynin chlovide)法治疗了10例病人(脊柱裂9例,无肛1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4-18岁。所有病人都无自主排尿,均以间歇导尿(清醒时每3-6小时一次)方式排小便。7例口服大剂量的羟丁宁,3例不能耐受。10例病人昼夜均有尿失禁,都用尿布。治疗方法为用5mg羟丁宁溶于10ml灭菌生理盐水内灌注膀胱每日早晚各1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66例尸体肾移植者用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作为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经验。方法:治疗组平均年龄为39.2±9.9岁(18~61岁),女12,男54,其中57例为首次移植,9例为第二或第三次移植。供体和受体的相配性都很差。药物剂量及用法:(一)环孢菌素-A:于手术当天或术前一天开始应用,剂量为每日17.5 mg/kg,持续2个月。2个月后或出现药物副作用时,剂量减为每日10 mg/kg。(二)强的松:手术当天给药200mg,其后4天内每天减少40mg,第5天起每天用20 mg 为维持量,有并发症时才更改计划。如出现排斥反应,用1 g 氢化考的松一次,和口服大剂量强的松,连续5天,以后从200 mg 起,每天递减40mg。对照组为过去三年内应用常规免疫抑制药的肾移植病人,包括加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胸导管引流者。结果:一、病人存活:治疗组中,9例于术后26~335天死亡。死亡时5例移植肾的功能良好。其中3例的死因与免疫抑制无关,另6例的死因主要是感染,并都有排斥。再次肾移植者无死亡。首次肾移植者的实际存活率比对照组稍好。但无显著性。二、肾存活:57例生存者随访9~18月,23例  相似文献   

7.
周围神经病变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研究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部分中分子毒素、蛋白结合毒素、炎性因子之间的关系,并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改善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机制.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长期低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33例尿毒症患者为对象.原发病排除糖尿病肾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且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肠道残留钡剂对女性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4例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女患者和2例肠道残留钡剂女患者。结果 14例妇女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一个月,累计剂量达1000mg左右,均出现闭经,其中10例患者持续闭经四个月,骨密度值呈下降趋势。4例患者停药后月经恢复,骨密度值呈上升趋势,但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肠道残留钡剂在骨密度仪荧光屏出现明显的亮度,应停止骨密度测量。结论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使妇女骨密度值下降。肠道残留钡剂影响骨密度测定,结果失去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灭滴灵已用怍结肠直肠手术中的肠道抗菌剂。作者97例择期性结肠手术中观察了该药在口服和静脉注射的效果,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进行比较。全部病人均在手术前服用新霉素5天,46例加用口服灭滴灵200 mg,一日3次,共4天;51例加用静脉滴注灭滴灵,术前缓慢滴注500 mg,以后每8小时滴注500 mg共5个剂量。总感染率为11.3%,其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环孢素(CsA)对糖代谢作用的可能性,将单用CsA治疗的肾移植病人与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同种病人进行了比较,用作分析CsA对这些病人胰岛素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资料和方法选自1980年~1988年的504例肾移植病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7例):单用CsA,剂量2~6mg/kg/d;Ⅱ组(7例):CsA剂量同Ⅰ组+维持剂量10 mg/d的甲基强的松龙(MP);Ⅲ组(6例):MP(10mg/d)+维持剂量1~2mg/d的硫唑嘌呤。对照组(7例)为健康人。检测方法:在清晨空腹时,口服75g葡萄糖,行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46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于2001年4月行首次肾移植术,术后1周出现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予甲基强的松龙(MP)常规冲击治疗3d无效(每天剂量500mg),即改用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OKT3)治疗(每天剂量5mg),常规用10d,症状逆转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即他克莫司(FK506)4mg,2次/d;骁悉(MMF)1g,2次/d;强  相似文献   

12.
文献报道口服鹅脱氧胆酸(CDC)可使某些病人的胆石溶解,但病人胆囊必须有功能,胆囊结石小井可透 X 线,溶石需一、二年时间。为了探索是否能用药物治疗替代胆囊切除术,本文作了前瞻性研究。[材料和方法]在78年初到79年底两年内共有342例胆囊结石病人拟行胆褒切除,其中女性299例。年龄18~82岁,平均48岁。除少数急症病人外都作了胆囊造影或腹部平片,选择结石<20 mm 并可透 X线的病人用 CDC 治疗。剂量每天15mg/kg,分二次口服,早晨服1/3剂量,临睡前服2/3。在服药后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100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甲钴胺,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及采用SF-36量表评估治疗前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四肢远端的麻木与烧灼感"、"自发性疼痛"、"膝腱反射消失"、"四肢感觉减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腓总神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F-36量表中"SF-36总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甲钴胺可作为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重要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孙希明 《中国科学美容》2011,(23):99-99,10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同时给予维生素B1 10mg,甲钻胺500μg,肌肉注射,1次,d,连用4周。其中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u+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1次/d,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并监测血糖、血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机将 90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分为治疗组 (4 7例 )与对照组 (4 3例 )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点法、按法、压法、掐法、揉法穴位按摩治疗。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χ2 =2 3.2 1,P <0 .0 5 )。提示穴位按摩对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及庆大霉素皮损内注射联合异维A酸治疗囊肿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异维A酸胶丸口服,每次20mg,每天2次,连用4周后剂量减半,改为每次10mg,每天2次,再用4周,总疗程为8周;同时于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及庆大霉素适量,2周1次,最多4次;对照组40例,单纯口服异维A酸胶丸,用法、用量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两组痊愈率分别为77.8%和52.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6.02,P<0.05),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1%和87.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9,P>0.05)。结论:应用异维A酸胶丸治疗囊肿性痤疮有效,尤其是联合曲安奈德及庆大霉素皮损内注射见效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蔗糖铁注射液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蔗糖铁100 mg,每周2次,总量达1000 mg改为100 mg,每周1次;对照组采用口服乳酸亚铁0.2 g,每日3次.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剂量和方法两组相同,总疗程均为10周.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蔗糖铁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优于口服铁剂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作为肾性贫血患者长期补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与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77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治疗方法.其中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组40例,每天给药剂量为1.0~2.0mg/kg,平均服药6个月;局部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组37例,注射浓度为1.0mg/ml,给药剂量为0.2mg/kg,平均注射4次.结果 经过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治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与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组相比不良反应少,效果好,是临床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胰、肾联合移植术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三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胰、肾联合移植术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临床体会。方法 对3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患者施行不同术式的胰,肾联合移植术,其中1例为胰液膀胱引流术式。另2例为胰液空肠引流术式,3例免疫抑制治疗均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泼尼松,其中2例术后早期应用单克隆抗体。结果 3例患者术后均停用胰岛素,血糖,C-肽以及尿素氮,肌酐均恢复正常;2例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视力在术后3个月后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现已存活16个月,10个月,另1例因肝功能衰竭,于术后2个月死亡。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术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有效手段。并能改善糖尿病的其它合并症。  相似文献   

20.
酮基氯苯咪唑(Ketoconazole)在试管中对很多霉菌具有拮抗作用,口服吸收良好,长期服用毒性轻微。本文作者报告了11例12次霉菌性尿路感染采用本药的疗效。材料和方法:凡成人病例>1次的肾盂(肾造口管)或膀胱中段尿培养酵母菌阳性者则接受治疗,大多数病例其菌落计数>10~5/ml。10例酮基氯苯咪唑开始剂量200mg/日,若数日内仍有霉菌则剂量增至400mg/日。肾盂尿培养阳性者为上尿路感染,其它为下尿路感染,治疗后尿培养阴性为有效。疗程中大多数病例作了反复尿培养,治疗后随访≧1周。病例1,7和8采用Levine和Cobb法作了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其他病例用酪蛋白酵母葡萄糖浸膏琼脂作了酮基氯苯咪唑琼脂稀释敏感试验测定。采用Jorgensen等的方法作了尿浓度测定。结果:凡酮基氯苯咪唑剂量愈大则尿浓度愈高,凡剂量400mg/日者≦4小时的尿浓度为0.25至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