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ω-3鱼油脂肪乳治疗重症感染的疗效。方法重症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确诊感染后开始接受至少连续10 d的静脉营养支持,实验组加用ω-3鱼油脂肪乳1~2ml/(kg.d),共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0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5、10天血清TNF-α、IL-6、D-乳酸和内毒素。结果实验组治疗第10天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第5、10天血清TNF-α、IL-6、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时点(P均〈0.05)。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可减轻重症感染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7)和对照组(n=35)。试验组患者术后使用中长链脂肪乳+ω-3鱼油脂肪乳,对照组使用中长链脂肪乳,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外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2、IL-12)水平,并记录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CRP、IL-1β、IL-6、IL-2、IL-12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血清CRP、IL-1β、IL-6、IL-2、IL-1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SIRS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使用添加ω-3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能够显著抑制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ω-3鱼油脂肪乳在脓毒症所致ARDS的治疗中,对辅助控制炎症反应以及对脓毒症所致ARDS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总体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脓毒症所致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剂。结果治疗组在72 h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CRP水平在第6天后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白蛋白在第7天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MODS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应用ω-3鱼油脂肪乳剂注射液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ω-3鱼油脂肪乳早期应用于脓毒症所致ARDS可促进器官功能恢复,安全、有效,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鱼油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鱼油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3鱼油脂肪乳静脉滴注。同时选取30例同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d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血清MCP-1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鱼油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老年SAP患者血清MCP-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MCP.1水平下降(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后第8d鱼油治疗组MCP.1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较正常对照组,老年SAP患者血清CD4+/CD8+淋巴细胞比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升高。治疗后第8d鱼油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CD4+/CD8+/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ω-0.3鱼油脂肪乳能够显著增强老年S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血清MCP-1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ω-3PUFAs鱼油对老年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8例老年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按照重症肺炎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患者循环稳定后立即加用ω-3 鱼油脂肪乳剂注射液,100 ml每天静脉滴注,疗程10~14天,对照组患者只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0天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观察两组住院天数和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炎症控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血清C-反应蛋白下降明显(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CD4绝对计数测定细胞显著升高(P<0.01),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住院时间减少,死亡率下降(P<0.05).结论 联合应用ω-3PUFAs鱼油脂肪乳对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有明显的免疫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原地区老年慢性肺心病重度急性加重期患者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高原老年慢性肺心病因呼吸道感染致重度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3d和 10d对减轻气道阻塞、改善气体交换和症状的效果。 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Ⅰ组 (3 9例 )仅前 3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0 2mg/kg ,1次 / 12h ,随后 7d改用生理盐水 ,Ⅱ组 (3 9例 )前 3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0 2mg/kg ,1次 / 12h ,随后 3d为0 1mg/kg ,1次 / 12h ,最后 4d为0 1mg/kg,1次 /d。治疗期间 2组患者均口服相同剂量的舒喘灵、氨茶碱、必嗽平和西咪替丁 10d ,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前、治疗 3d、10d后分别测定肺功能、动脉血气 ,并观察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的变化。 结果 治疗 3d ,Ⅰ组 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分别为 (3 5 9± 7 6) %、(44 4± 5 8)mmHg、(46 1± 5 8)mmHg ,Ⅱ组分别为 (3 4 8± 7 3 ) %、(45 0± 5 7)mmHg、(46 9± 5 0 )mmHg ;治疗 10d后 ,Ⅰ组 3项指标分别为(3 6 7± 7 6) %、(45 6± 6 1)mmHg、(44 8± 5 2 )mmHg ,Ⅱ组分别为 (42 0± 7 1) %、(49 7± 6 3 )mmHg、(41 7± 4 2 )mmHg ,与治疗前比较均为P <0 0 1。治疗 3d时 ,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FEV1%、FEV1/用力肺活量 (FVC)比值、PaO2 、PaC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红外光谱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急性加重期的应用。方法将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艾灸和红外光谱疗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检测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FVE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1/FVC)]、呼吸肌疲劳指标[最大吸气压( MIP)]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aO2、PaCO2、FEV1%、FEV1/FVC及MI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6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艾灸配合红外光谱疗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病人中的罹患率。方法系统回顾我科2002年10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住院的1274例AECOPD病人,统计肺心病在各级的罹患率和总罹患率。结果总罹患率为:75.4%。其中,Ⅰ级25.9%,Ⅱa级60.6%,Ⅱb级70.1%,Ⅱ级92.6%。结论肺心病在AECOPD住院病人中罹患率很高,分期越高,罹患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ω-3鱼油脂肪乳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方法 3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机械通气后的第2~11 d,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10 d的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其中研究组加入ω-3鱼油脂肪乳,对照组予常规营养支持。统计分析两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营养支持10 d后研究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28 d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ω-3鱼油脂肪乳能有效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高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高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氨溴索治疗组(A组):氨溴索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1;常规治疗组(B组):仅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测血清8-isoPGF2α、IL-4、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以40例当地健康人作为对照组(C组)。结果A、B组治疗前血清8-isoPGF2α、IL-4、PaCO2水平显著高于C组(P均0.01),FEV1%、FEV1/FVC、PaO2显著低于C组(P均0.01),A、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A、B组血清8-isoPGF2α、IL-4与FEV1%、FEV1/FVC、PaO2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治疗后,A、B组血清8-isoPGF2α、IL-4、FEV1%、FEV1/FVC、PaO2和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0.05),但A组较B组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P均0.01。结论高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8-isoPGF2α、IL-4水平显著升高,且其升高与肺功能损害和血气恶化程度密切相关;抗氧化剂氨溴索在高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CCP)患者抗氧化治疗措施。方法将126例高原(海拔2260~3500 m)AECOPD合并CCP患者随机分为红景天治疗组(A组)、氨溴索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2例。3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吸氧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口服藏药红景天胶囊,每次2.0 g,3次/d,共28 d;B组给予盐酸氨溴索30 mg静脉滴注,2次/d,共28 d。C组仅给予常规治疗。3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28 d后,分别测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治疗前,3组间血清8-iso-PGF2α、SOD、GSH、MDA、T-AOC水平、FEV1%pred、FEV1/FVC、PaO2、PaCO2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后,3组血清8-iso PGF2α、MDA水平、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SOD、GSH、T-AOC水平、FEV1%pred、FEV1/FVC、P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1);A组和B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各项指标均较B组为优(8-iso-PGF2α:6.21±1.42比8.62±1.45,SOD:89.56±7.61比79.33±7.25,GSH:42.76±4.52比35.26±4.22,MDA:5.26±1.52比7.33±1.68,T-AOC:24.60±3.46比21.67±2.78,FEV1%pred:44.33±6.05比39.84±5.88,FEV1/FVC:47.85±5.36比43.78±5.04,PaO2:53.81±5.60比48.58±5.47,PaCO2:42.82±5.18比47.67±5.54,均P<0.01)。126例患者治疗前,血清8-iso-PGF2α、MDA与FEV1%pred、FEV1/FVC、PaO2呈显著负相关(分别r=-0.754、-0.788、-0.812和-0.777、-0.654、-0.752,均P<0.01),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726、0.685,均P<0.01),SOD、GSH、T-AOC与FEV1%pred、FEV1/FVC、PaO2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685、0.716、0.733,0.805、0.746、0.657和0.635、0.702、0.733,均P<0.01),与PaCO2呈显著负相关(r=-0.716、-803、-0.752,均P<0.01)。结论氧化/抗氧化比例失衡参与了高原AECOPD合并CCP的发病;红景天和氨溴索在高原AECOPD合并CCP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红景天的效果优于氨溴索。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急性肺心病临床分析(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慢阻肺并急性肺心病患者共 3例 ,均为老年男性 ,年龄 73~ 78(平均 75)岁 ,均以咳嗽、气喘入院 ,病程 2 0~ 33 (平均 2 4 )年。吸烟史 2 0~ 50(平均 40 )年 ,日吸香烟 2 0~ 40支。体征 :神清 ,无发热 ,口唇轻~中度紫绀 ,颈静脉怒张 ;典型肺气肿体征 ,其中 1例双肺底闻及中等量中、小湿罗音 ,1例双肺有少许干罗音 ;心律整齐 ,心率 1 0 0~ 1 0 6次/分 ,P2 >A2 ,心音稍遥远 ,三尖瓣区可闻及 ~ 级收缩期杂音 ,无舒张期杂音 ;腹软 ,肝右肋下 0~2 cm,脾 ( - ) ;1例有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1 .2 辅助检…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治疗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收集50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5例,治疗前和用药后第7 d分别采血测定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高切、低切);以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及常规组病人经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了解其血栓前状态,并通过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降低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降低高死亡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CCP)患者抗氧化治疗措施。方法将126例高原(海拔2260~3500m)AECOPD合并CCP患者随机分为红景天治疗组(A组)、氨溴索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2例。3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吸氧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口服藏药红景天胶囊,每次2.0g,3次/d,共28d;B组给予盐酸氨溴索30mg静脉滴注,2次/d,共28d。C组仅给予常规治疗。3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28d后,分别测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治疗前,3组间血清8-iso—PGF2α、SOD、GSH、MDA、T—AOC水平、FEV1%pred、FEV1/FVC、PaO2、PaCO2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后,3组血清8-iso PGF2α、MDA水平、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SOD、GSH、T—AOC水平、FEV1%pred、FEV1/FVC、P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1);A组和B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各项指标均较B组为优(8-iSO—PGF2α:6.21±1.42比8.62±1.45,SOD:89.56±7.61比79.33±7.25,GSH:42.76±4.52比35.26±4.22,MDA:5.26±1.52比7.33±1.68,T—AOC:24.60±3.46比21.67±2.78,FEV1%pred:44.33±6.05比39.84±5.88,FEV1/FVC:47.85±5.36比43.78±5.04,PaO2:53.81±5.60比48.58±5.47,PaCO2:42.82±5.18比47.67±5.54,均P〈0.01)。126例患者治疗前,血清8-iso—PGF2α、MDA与FEV1%pred、FEV1/FVC、PaO:呈显著负相关(分别r=-0.754、-0.788、-0.812和-0.777、-0.654、-0.752,均P〈0.01),与PaCO,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726、0.685,均P〈0.01),SOD、GSH、T—AOC与FEV1%pred、FEVI/FVC、PaO2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685、0.716、0.733,0.805、0.746、0.657和0.635、0.702、0.733,均P〈0.01),与PaCO2呈显著负相关(r=-0.716、-803、-0.752,均P〈0.01)。结论氧化/抗氧化比例失衡参与了高原AECOPD合并CCP的发病;红景天和氨溴索在高原AECOPD合并CCP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红景天的效果优于氨溴索。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致残率和致死率都相当高,COPD死亡率居全世界疾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在我国农村和城市的疾病死亡原因中分别排第一位和第四位。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其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随着自然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以及与肺通气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COPD评估测试表(中文版)对50例和40例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进行评估,明确两者的差异性,同时对5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明确其评分与FEV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5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CAT评分29.24±5.79,显著高于40例稳定期患者评分20.52±4.34,D组患者CAT评分高于B组,FEV1实测值/预计值%低于B组。5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CAT评分与FEV1实测值/预计值%呈负相关。结论 COPD评估测试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一定价值,临床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AECOPD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58例AECOPD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痰标本中分离出142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76.1%),革兰氏阳性菌(G+)(19.7%),白色念珠菌占4.2%。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为碳青酶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率低。结论AE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基因重组生长激素 (r- h GH)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生长激素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氧疗及营养支持等。生长激素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 r- h GH,每晚 1次皮下注射 ,连续应用 7~ 10日。观察各组的治疗疗程 ,治疗前后的血糖峰值及胰岛素的用量。结果 生长激素组平均疗程 9.9± 3.8日 ,少于对照组 (13.8± 4 .3日 ) (p<0 .0 5 )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峰值及胰岛素用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r- h GH能够缩短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20.
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早期应用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指征和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9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对照组和标准治疗+双水平正气道压力通气(BiPAP)观察组,分别于入选后2、24、72h、7d观察生命体征、测定肺功能、监测血气分析和氧饱和度,进行呼吸困难分级和辅助呼吸肌评分,从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气体交换情况、住院时间、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入组后2、24、72h、7d观察组较对照组PaCO2明显降低.观察组总的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其中,当PaCO2≥65mmHg时两组患者插管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PaCO2<65mmHg时观察组较对照组插管率明显下降(P=0.04).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早期应用BiPAP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气体交换,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