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彭清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6):1872-1872
视网膜退行性变性疾病是一种视力渐进性减退最终丧失而致盲的眼底疾病。当今世界上治疗视网膜退行性变性疾病的方法主要有:视网膜移植(包括视网膜细胞移植、片层移植、全层移植等),人工视网膜植入,基因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其中用视网膜移植的方法来治疗视网膜退行性变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在近10余年中开展的最普及和深入,  相似文献   

2.
结晶状视网膜变性的临床与遗传学调查初宪华张俊华滕克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济南市250001)关键词视网膜;结晶状视网膜变性;遗传;眼病结晶状视网膜变性属于慢性进行性遗传性眼病,由Bieti(1937)首次报道。以后,国内外陆续有所报道[1,2,3]...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532倍频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变性及裂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36例156眼视网膜变性及裂孔采用532倍频激光进行预防性光凝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本组视网膜变性及干性裂孔者给予1次治疗,对合并视网膜浅脱离者,给予1~2次补充激光治疗。成功率100%。随访半年至2年均未发现视力下降、视网膜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对视网膜变性及裂孔采用532倍频激光进行预防性光凝治疗,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是预防视网膜脱离有效的临床手段。  相似文献   

4.
庞宝华  唐晨 《医学综述》2006,12(17):1055-1058
人视网膜移植是变性的视网膜视功能恢复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视网膜移植研究,并且已逐步应用于人体。现就目前人的视网膜移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两个家系的结晶样视网膜变性呈两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一种倾向于黄色斑点状视网膜变性,另一种则倾向于视网膜色素变性。  相似文献   

6.
高翔 《华夏医学》2003,16(6):917-920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遗传性眼病,至今尚无理想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视网膜移植技术的广泛开展和完善,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治疗措施,给RP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就视网膜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视眼视网膜变性的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激光光凝术对近视眼视网膜变性预防性治疗的疗效.方法 散瞳后用间接眼底镜及三面镜检查眼底,对发现的视网膜变性区和/或裂孔进行激光光凝治疗.结果 53例74只眼中56只眼为高度近视,占76%.73只眼一次性治愈,1例改用经结膜冷凝治疗后治愈,未有发生视网膜脱离者.结论 激光光凝可以有效治疗近视性视网膜变性,预防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徐伟刚  李静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1):1041-1042
目的探讨周边视网膜变性的预防性光凝对于LASIK手术的意义。方法对拟行LASIK手术的57例(82眼)近视眼合并周边视网膜变性的患者进行预防性光凝治疗。结果57例眼底光凝治疗后3-4周,行LASIK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对周边视网膜变性严重者实施预防性光凝治疗可大大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的预防性光凝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对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的疗效。方法:用氩蓝绿激光对67眼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进行全环绕式视网膜光凝术。结果:术后21眼随访6个月、46眼随访12个月,无一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对伴有干性裂孔、玻璃体牵引、一眼已有视网膜脱离、无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眼的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是必需、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周边视网膜变性和裂孔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对高度近视患者常规行直接眼底镜、三面镜和全视网膜镜检查,对明确有周边视网膜变性或伴干性裂孔的46眼进行532 nm激光光凝治疗。结果患者激光光凝术后,周边视网膜变性及干性裂孔区封闭良好,色素斑形成明显。术后随访1年,未发生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对明确有视网膜变性或伴干性裂孔的高度近视患者预防性532nm激光光凝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金晓  曹丽娜 《中外医疗》2012,(20):55-55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一种由病毒感染(主要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眼部疾病。致盲率高,现此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典型的表现为视网膜灶状坏死,以视网膜动脉炎为主的视网膜血管炎,中度以上的玻璃体混浊和后期发生视网膜脱离的疾病。因早期就有玻璃体混浊的发生,所以很容易与葡萄膜炎引起的玻璃体混浊相混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儿童视网膜脱离的原发疾病以及其分布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2020年12月因视网膜脱离而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且年龄小于15岁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视网膜脱离范围以及预后。   结果   在纳入的393例(464只眼)儿童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男性261例(312只眼),女性132例(152只眼),男女比例为1.98∶1。儿童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原发疾病为眼部发育异常(57.8%,227例),其次为眼外伤(19.8%,78例)和近视(14.2%,56例)。婴幼儿期、学龄前期视网膜脱离主要的原发疾病为眼部发育异常,比例分别81.8%(126例)、55.8%(43例);学龄期的主要原发疾病为眼部发育异常(35.8%,58例)、近视(30.2%,49例)和眼外伤(26.5%,43例)。儿童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类型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6.8%,184例),其中眼外伤(37.5%,69/184)和近视(30.4%,56/184)是其常见的两种原发疾病;其次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43.3%,170例),其中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 FEVER)占47.6%(81/170),为常见原发疾病;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最少见(9.9%,39例),其中Coats病占71.8%(28/39)为常见原发疾病。与牵拉性全视网膜脱离相比,孔源性全视网膜脱离的首次术后效果较佳(|Z|=3.026,P=0.002)。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裂孔常见的位置为颞侧。原发疾病为眼外伤的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裂孔为视网膜撕裂孔,其次为锯齿缘离断;近视所导致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其裂孔最常见的位置为变性区的圆孔。   结论   在本研究中视网膜脱离患者男生人数多于女生,眼部发育异常、眼外伤、近视是儿童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发疾病。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开展不同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对16例眼底出血者采用辩证施治,获11例痊愈,5例显效。临床资料表明,7例因高血压引起者较9例因眼底本身疾病(单侧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并出血4例,单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出血3例,双视神经乳头炎并左眼底出血1例,左眼高度近视引起黄斑部萎缩并陈旧性出血1例,该例右眼已盲)引起者其发病年龄明显增高(P<0.01),且眼底出血吸收缓慢,其明显吸收和基本或完全吸收无数较眼底本身疾病引起者显著延长(P<0.01和<0.001),并对此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与视网膜血管改变密切关联。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发展加强了视网膜眼底图像处理的能力,进一步推动了CSVD视网膜血管改变的研究。现本文对AI辅助下CSVD视网膜血管改变研究进行综述,通过系统性回顾AI对眼底典型视网膜病变的识别、对视网膜血管直径和几何学改变的识别以及AI对OCTA中特征性变化的识别,进一步探讨AI辅助下CSVD视网膜血管改变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和分析Vogt-小柳-原田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典型图像特征.方法 对23例(46眼)Vogt-小柳-原田病急性期患者进行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并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前,23例患者OCT均表现为后极部程度不等的神经上皮脱离,呈“拱桥样”高度隆起,通常被薄的间隔分成几部分,呈囊样或多囊样,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914.64±391.30) μm.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视网膜下液逐渐吸收,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和高度逐渐恢复正常,最终完全吸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消失,OCT恢复正常,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60.88±29.49) μ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9,P<O.01).结论 Vogt-小柳-原田病OCT图像的特征性表现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并能够直观地呈现其视网膜组织微细结构的改变,同时为疾病的病情追踪、疗效评价及视力预后判断提供了客观定量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987年至1989年期间我院诊治可查证的视网膜血管塞78例患者进行了回顾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较视网膜动脉阻塞多六倍。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阻塞患者各发现一例。视网膜血管阻塞年龄分布以青年与老年较多,性别无差异。40岁以下的青年人与血管炎有关;40岁以上的老年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有极密切关系。并对其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Clinical ophthalmologists consider each retinal disease as a completely unique entity. However, various retinal diseases, such as uveitis,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share a number of common pathogenetic pathways. Whether a retinal disease initiates from direct injury to the blood-retinal barrier (BRB) or a defect/injury to retinal neurons or glia that impairs the BRB secondarily, the BRB is a pivotal point in determining the prognosis as self-limiting and recovering, or developing and progressing to a clinical phenotype. The present review summarizes our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physiology and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of the BRB, which underlies its pivotal role in the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on retin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黄斑水肿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中药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西医治疗本病在发病机制、给药途径等有新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在消除水肿、提高视力等方面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文章就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病变与脑小血管病(CSVD)相关性。方法 CSVD病人68例,对照组病人74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及眼底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 CSVD组病人中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χ2=5.020-22.160,P〈0.05);CSVD病人眼底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以视网膜动静脉比例异常为著(χ2=4.938,P〈0.05)。结论眼底血管病变与CSVD具有相关性,其中视网膜动静脉比例异常对CSVD的提示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包括视网膜微血管瘤、渗出以及视网膜增殖性改变。越来越多研究证明细胞因子参与其病情发展,为抗细胞因子药物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目前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