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日产4000吨熟料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检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评价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和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明,矽尘、煤尘、其它尘、化学毒物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高温结果符合WBGT限值要求;石灰石尘浓度检测结果合格率为91.7%,水泥尘浓度检测结果合格率为62.5%,噪声检测结果合格率为86.7%。结论本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设施不完善,需加强粉尘和噪声控制,定期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2.
3.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法,发现某无水氢氟酸生产线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氟化氢、硫酸、一氧化碳、噪声、高温、粉尘。结果显示氟化氢、硫酸、一氧化碳、高温、粉尘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噪声有2个岗位超标,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某钛白粉生产企业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毒物、粉尘、噪声等.检测8个作业点的二氧化硫、硫酸雾以及2个作业点的一氧化碳含量,均全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19个粉尘监测点中,合格率仅为47.37%,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达到198.87mg/m3,高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24倍;检测18个噪声作业点的合格率仅为55.56%.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中存在不少的缺陷,须加以整改. 相似文献
5.
按规范标准要求对某年产5万t聚碳酸酯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CO、COCl2、Cl2、CH2Cl2、HCl、NaOH、H2SO4、粉尘等危害因素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噪声合格率为75%。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基本可行,可起到相应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某公司铝箔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化学毒物、粉尘与噪声全部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基本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某企业汽车空调管生产线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以确保项目正式投产后,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从而保护劳动者健康;同时该评价报告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竣工验收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已达到预期的评价目标,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识别、分析该拟建项目可能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以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确定危害类别,探讨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类比法和检查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该拟建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一氧化碳、噪声和高温等.结论 该拟建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9.
冯慧珍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14(1):23-25
为对某铝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作业人员劳动条件分级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该建设项目粉尘、高温、热辐射、噪声及毒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但工频电场均未超过职业卫生标准。该项目虽存在一些问题,但如能按本评价所提要求逐项落实,可基本通过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某企业溴乙烷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涉及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溴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0.06~0.18 mg/m3,硫酸C-TWA0.07~0.64 mg/m3,碳酸钠C-TWA 0.35~0.42 mg/m3,硫磺尘C-TWA 0.23~0.40 mg/m3,煤尘C-TWA 0.40~0.48mg/m3,噪声70~76 dB(A),均小于职业接触限值,各指标合格率均为100%。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建筑物卫生学及辅助用室、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均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在事故状态下通风排毒设施、警示标志、个人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该企业溴乙烷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12.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与职业卫生检测法,对某皮鞋生产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危害程度的评估,并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化学毒物(丁酮、环己酮、乙酸丁酯、甲醛、正己烷、正庚烷、苯系物),除冲床点位的噪声超标以外,其余检测点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均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关键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系物,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现场调查、检测检验法确定某核燃料元件生产线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该生产线主要危害为放射性物料产生的辐射危害,以及氟化氢(HF)、噪声和高温等非放射性危害。经现场监测并估算得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在0.51~3.64 m Sv/年,主要岗位HF最高接触浓度为0.1 mg/m3,个体噪声8 h等效声级最高为79.9 d B(A),工作场所高温WBGT指数最高为22.2℃。该生产线放射人员个人年有效剂量控制在管理目标值以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满足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工程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分析、职业健康检查及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某芴酮系列材料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分析。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硫酸、甲苯、二甲苯、苯酚、苯胺、甲醇、乙酸乙酯、2-萘酚、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企业高度重视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采取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各种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防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收集某大型木制家具生产企业相关材料并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确定该企业主要接害工序为锯工、刨工、砂磨、底修油漆、喷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木粉尘、噪声、甲苯、二甲苯、乙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醛等。检测结果显示,锯工粉尘浓度以及锯工、砂光、磨工噪声声级超出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提示企业需加强和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并做好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某采矿厂碎运生产线技术改造效果,为从源头预防、控制职业病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检测检验法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石灰石粉尘、噪声,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破碎工人在控制室进行隔室操作,接触的生产性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碎运生产线技术改造工程通过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措施,实现源头控制,避免操作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效地预防职业病,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4 500 t/d熟料生产线9 M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其控制技术措施的可行性。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盐酸、氢氧化钠、肼、噪声、高温及工频电场。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防护效果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现场调查、检测检验法确定某铀纯化转化生产线的职业病危害程度。该生产线主要存在放射性物料产生的辐射危害,以及氟气、氟化氢、噪声和高温等非放射性危害。放射人员个人剂量低于管理目标值8m Sv/年的要求,部分超标点位经整改后复测合格。个人剂量主要来自外照射,危险化学品更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山东省某100×10^4t/a水泥粉磨站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定量分级方法进行评价。结果项目存在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原料、球磨、包装车间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1~3.47mg/m^3,共检测10个粉尘作业岗位,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噪声作业点检测14个作业点,除球磨机超标外,其他作业点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但要加强球磨机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和检查表法相结合方式对某公司二氟一氯甲烷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氟化氢、三氯甲烷、氯化氢、五氯化锑、氯和氢氧化钠,该建设项目的噪声超标,合格率为83%。其余各检测项目的结果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防护效果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但需要加强对噪声职业病危害的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