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农村居民医疗费用情况。方法:分4个季度调查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情况,同时调查三级医疗机构门诊及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结果:农村居民年人均医疗费用80.95元,其中老年人为166.01元,居民年人均医疗费用最高的疾病为感冒及心脑血管病。结论:建议加强农村老年保健工作,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达到高潮,医疗费用伴随出现高速增长,这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一大难题,也使许多需要医疗服务的人望而却步。调查显示,1993年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自费支出从56.89元增加到600.9元,增长了9.6倍。医疗保健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由2.7%上升到7.6%,年均提高0.4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医疗自费支出从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民的医疗费用状况,为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比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5个县共10710名农民进行卫生服务和医疗费用入户调查,测算医疗消费水平,分析医疗费用分布,探讨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比例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农民年人均门诊费用为197.95元,年人均住院费为51.60元,年人均医疗费为249.55元。河南省农民医疗费用较高。依此计算的总补偿比例为26%。按住院费的分布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偿比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字     
《中国医院院长》2008,(9):14-14
10966亿元 2007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10966亿元,占GDP比重为4.81%,人均卫生费用828元。与2006年比较,卫生总费用增加1123亿元。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135.8元,比上年增长5.5%;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4964.4元,比上年增长6.3%。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调查青岛市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②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7个自然村的3700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③结果 青岛市农村居民门诊次均就诊费用中位数是24.39元,患有慢性病的居民、有残障的居民次均就诊费用较高,文盲、半文盲组居民的次均就诊费用低于其他组。居民因病住院的直接费用中位数:乡镇卫生院653元、县级医院2075元、市级医院3476元。居民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是否患慢性病及有无残障等。④结论 青岛市农村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基本合理,居民医疗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革命伤残军人医疗消费和医疗费用负担情况。方法:按“湖北地区革命伤残军人健康状况抽样研究”要求,收集伤残军人1995年医疗消费和医疗费用负担情况。经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乡伤残军人年人均医疗费为659元。占个人平均年收入的38.7%,医疗费用个人负担比例中位数为20%;在职人员年人均医疗费为1627元,占个人年平均收入的43.9%,医疗费用个人负担比例中位数为12%。结论:影响门诊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有伤残等级、文化程度、年龄、家庭人均年收入、抚恤类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北省城乡居民经济和生活环境情况。方法采取多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确定5998户的20529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用统一规格的调查表进行询问调查家庭经济、生活环境和就医可及性情况。结果城市居民年人均收入为5585元,农村为2197元;城市年人均消费总支出为4060元,其中药品、医疗服务及用品支出9.51%;农村人均消费总支出1709元,其中药品、医疗服务及用品支出占13.08%。;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为19.6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28.24平方米;城市贫困户占5.51%,农村占2.31%;农村住户致贫原因主要为劳动力少、因疾病或损伤和自然条件差或灾害,城市贫困是其它原因,如下岗和无业等。结论河北省城乡居民的收支增加,但食物、衣着和日用品支出比例下降,文化娱乐、医疗费用支出明显上升;人均住房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1个高危病房[1]1977例住院病人的前瞻调查和有、无院内感染者直接医疗费用的同期对照研究。发现各病种院内感染者人均医疗费用均明显超过无院内感染者。其中血液内分级病例最突出,人均增支4820.81元。增支较多的前四项是药品费、治疗费、材料费及住院费。医疗费用增支幅度不但与开支项目有关且随病种而异。本文同时还讨论了医疗费用增支的原因及降低医疗费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吴明尚  钟宇华  黄家智 《广西医学》2005,27(11):1785-1786
目的对比分析医改前后医院的医疗费用变化及其原因,旨在为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费用制约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收集北海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1993—2002年医疗业务年报表,计算分析门诊均次医疗费及其药费构成、出院人均医疗费用及其药费构成等医疗费用数据。应用动态数列的统计分析方法,比较医改前(1993年至1996年)与医改后(1997年至2002年)医疗费用指标的变化。结果医改前门急诊次均费用平均年增长率为33.42%;出院者人均住院费用平均年增长率为24.61%。医改后门急诊次均费用平均年增长率为14.40%;出院者人均住院费用平均年增长率为3.35%。医改前后,医院的门急诊费用和出院者人均住院费用的药费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结论医改后医院咀门急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增长幅度大大下降,但医疗费用的增长仍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重仍比较大。药品价格高低对控制医疗费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农村居民的家庭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及卫生资源可及性, 探讨导致家庭医疗费用支出过多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楚雄州3 659户15 309名的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楚雄州农村居民家庭年医疗费用支出均值为1 987.5元.65.1%的住户离最近的医疗机构在1 km之内, 高于全国调查水平;70.6%的住户在10 min之内能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 低于全国调查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医疗费用支出过高的影响因素为到最近医院所需时间、到最近医院距离、2周就诊人次、2周患病未就诊人次、年住院人次.结论 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供给已基本满足需要, 但利用率不高;“看病难”现象已得到较大改善, 但“看病贵”问题仍是影响利用率的主要制约因素;需继续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 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 缩小不同区域间居民健康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我国东、中、西部三省农村居民就医时是否选择基层首诊的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基层首诊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多阶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7—9月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3省6 500例农村居民作为调查样本,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查,主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97.05%农村居民患小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41.96%农村居民患慢性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4.73%农村居民患大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社会保险类型、家庭经济状况、患病未就医经历及自行购药经历(均P<0.05)均能够对居民患小病时选择基层首诊产生影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社会保险类型、看病报销比例影响、过去1年的费用低于500元及患者的健康状况(均P<0.05)等因素影响居民患常见病时基层首诊意愿;社会保险类型、一年能承受的看病费用、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看病报销比例(均P<0.05)这四个因素影响居民患大病时的基层首诊意愿。 结论 社会保险类型与疾病费用负担是影响居民自愿基层首诊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对居民自愿选择基层首诊的影响作用有限,看病报销比例是患常见病、大病居民自愿基层首诊行为的首要影响因素,居民自身因素及经历是影响居民自愿首诊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营成本构成与效益。方法采用描述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深圳市运行成熟的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2004—2006年间的人员配置、设施设备、服务项目开展及运行的成本投入与效益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4~2006年,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皆能全面开展“六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门诊人均医疗费用69.57元,明显低于全市二级各医院门诊人均124.9元的费用,人年均医疗服务2365人及人年均绩效16.46万元,显示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利用率高,但由于政府财政扶持投入不足,社康中心门诊继续处于亏损运行,医疗服务仍为主要的服务内容,影响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发和供给。结论A社区能提供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证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卫生保健需求,但政府应对不同规模的社区实行具体不同的财政投入政策,以促进基层卫生服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勇  李硕  王溪  郭艺玮  马勇  石学峰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615-1620
背景 作为全球第二大常见致死病因,脑卒中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会影响其医疗费用的支出,但目前关于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情况,并探讨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加强患者经济保护、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库”(2010-2015年),于2018年10月采用机械抽样法在数据库中抽取城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 485例,收集其基本情况和住院服务利用情况(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基本情况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的年均住院次数为1(0)次,次均住院天数为11.0(6.0)d,次均住院费用为6 070.06(8 289.87)元。不同性别、年龄、险种类型、卒中类型、医院级别、地区、城市类别的患者,年均住院次数、次均住院天数、次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险种类型、卒中类型、医院级别、地区、城市类别、次均住院天数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中男性患者住院费用较女性高1.8%,年龄每增长1岁患者住院费用上升0.07%,职工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较居民医疗保险患者高20.1%,卒中类型为入脑前动脉未特指的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I63.2)、大脑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I63.3)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脑梗死(I63)患者高40.8%、38.8%,二级、三级医院就诊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基层医院就诊患者高72.1%、121.1%,东部地区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中部、西部地区高23.5%、34.0%(P<0.05);住院次数也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住院次数每增加1次患者住院费用上升57.7%(P<0.05)。结论 不同特征脑卒中患者的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存在差异,住院费用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通过提高医院诊疗技术、缩短住院天数、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方式来实现费用控制,降低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4.
刘建超  赛晓勇  刘建寨  李林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06-108,111
目的探讨某综合医院医改前后住院费用的住院费用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和不同医保类别的变化特点,为该综合医院制定医改政策和改进医院管理效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综合医院对2008年(医改前)和2011年(医改后)181 316份住院费用及其前后变化进行初步分析。将住院患者按照10岁一个年龄段分为9组。结果总医疗费用任何维度来看,全部为增加,增幅达34.94%。次均费用中年龄段中除≥80岁组外,次均费用均为减少,总降幅为4.45%,≥80岁组增幅为14.20%。总费用及费用分类中,男性和女性的西药费降低最多,达2651.02元和1324.55元,增长最多的是材料费,分别为1099.12元和904.93元,医改前后男性均高于女性,医改后实际值差别最大为西药费,达2920.88元,相差幅度最大的为化验费相差57.34%。结论全国医疗体制改革确实减少了该医院患者某些住院项目费用负担,应进一步分析具体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进行医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北京同仁医院在社区开展为期十年三个阶段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对患者进行规范化、连续性跟踪管理。患者接受长期管理后,实际产生的效果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尚未开展实证性卫生经济学评估。目的 选取部分社区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在接受管理的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各年度门诊费用情况(真实世界数据)。方法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干预项目前两个阶段的社区中,对其中9个社区参加项目的患者随机抽取30%的人员,自2016年11月起对其开展为期10个月的卫生经济学费用现场调查,分别调取入组患者2012、2014、2016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时产生的药品、检查等费用数据,对各年份费用数据通过Kruskal-Wallis H检验和描述性研究,对费用结构及用药情况等开展描述性研究。结果 经消涨处理后,2012、2014、2016年人均门诊费用为10 312.9、10 885.6、11 733.5元。结构分析中糖尿病诊疗费用糖尿病防治相关用药的整体年消耗水平为4 690.4~5 251.9元,约占年人均费用水平的44.76%~45.48%,其他费用和中药费用两者占据了近半数(47.31%~48.34%)。结论 本干预模式下患者的用药情况和年度费用水平整体处于平稳状态,间接说明接受干预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病况整体相对稳定;费用结构存在部分不合理,其他费用和中药费用两者的占比和增速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建立主要慢性病病种的结构性精细化支付标准。在门诊慢性病支付方面,设立和控制辅助性用药的占比,并进一步分析辅助性中成药支出和其他支出的内涵,重新制定其相对合理的可支出占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国中老年农民工门诊服务利用和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老年农民工合理利用门诊服务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使用二部模型,分析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全国28个省(直辖市)2 974名年龄≥45岁农民工2011~2012年基线数据。 结果:中老年农民工4周就诊率为13.7%(407/2 974),门诊费用均数为(400.3±56.7)元,中位数为138.0元。男性就诊率和就诊费用(14.6%,517.1元)高于女性(11.8%,230.8元),本地参保(15.6%,414.9元)高于异地参保(10.9%,84.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经济水平高、家庭成员≥5人、本地参保、自评健康状况较差和中等以及患慢性病的男性在婚者就诊率较高;居住在东部地区、本地参保、自评健康状况较差和中等以及患慢性病的男性就诊费用较高。结论:解决异地参保门诊费用垫付和回乡报销制度的弊端,有利于改善农民工门诊服务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上海市常住居民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有关的卫生政策提供证据参考。 方法:数据来源于第5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基于Andersen模型框架选择自变量,采用两部模型分析上海市居民住院 率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2013年上海市18岁以上常住居民的住院率为6.1%,住院人群的住院费用的平均水平 (中位数)为10 000.00元;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吸烟、饮酒、锻炼、交通时间、家庭年收入、恩格尔系数、 慢性病个数等是居民住院率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锻炼、恩格尔系数、医疗救助、住院机构级别 等因素可影响居民的住院费用。结论:上海市常住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应该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 的卫生政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肾病患者医疗费用变化趋势及原因,为医疗改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成年肾病患者2012—2017年门诊及住院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患者次均花费和人均花费的时间趋势,并探究医疗花费变化的原因。结果: 肾病患者年均花费在2012—2017年间出现较快上涨。门诊和住院的花费上涨由不同原因导致,其中门诊年均花费的上升来源于患者年均就诊次数的增加,而住院年均花费的上升来源于患者次均花费的增加。住院花费上涨贡献最大的类别为药品和耗材,其中药品类费用上涨贡献最大,2017年次均12 524元,占当年平均次均总花费的32.4%;耗材类次均9 215元,占比23.9%。结论: 门诊年均花费的上升主要来源于肾病患者年均就诊次数的增加,药物类和耗材类费用的增长是导致住院医疗总费用上升的主要因素。治疗类费用以及医疗服务费在总花费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可能需要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收支两条线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作用。方法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收支两条线在改革前后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均门诊费用的变化情况。结果2006年次均门诊费用与2005年同期比较,下降了10.7%~37.6%,试点中心门诊费用与对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其他医疗机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能够降低居民就诊费用,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一个决定成败的关键,即保证政府投入资源使用的效率,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竞争机制和评估机制,强化和确保公益性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金琇泽  路云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4):4166-4172
背景 随着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改变及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共病问题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带来巨大的医疗卫生支出压力。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共病状况,分析共病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年全国追访数据,选取5 265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社会人口学和健康保健相关信息、慢性病患病信息及医疗卫生支出信息,以医疗卫生支出为被解释变量,以患慢性病数量为解释变量,以社会人口学和健康保健相关信息为控制变量,建立多元定序Logit模型,分析患慢性病数量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结果 老年人的共病患病率为44.46%(2 341/5 265),城镇(48.39%,601/1 242)高于农村(43.25%,1 740/4 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压+关节炎或风湿病是最常见的二元疾病组合(16.49%,173/1 049),高血压+胃部或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炎或风湿病是最常见的三元疾病组合(9.50%,67/705)。患2种和3种慢性病患者的中位医疗卫生支出分别为600(2 640)元和1 200(5 100)元;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居住地、就业状态、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医疗保险类型、吸烟情况、BMI、身体疼痛、意外伤害、跌倒次数、自评健康状况、患慢性病数量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支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序Logit模型结果显示,患慢性病数量、最高学历、就业状态、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医疗保险类型、吸烟状态、BMI、身体疼痛、跌倒次数是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我国老年人的共病患病率高,共病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医疗卫生支出的明显增长;应重视老年人共病的综合管理,推进共病规范化诊疗,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