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方法.方法 选取32例1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单侧28例,双侧4例.假体类型:非骨水泥型10髋、混合型6髋、骨水泥型2髋.随访时间平均3.8a(3.2- 4.6a).结果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出现.11髋术后肢体恢复等长,其余7髋较健侧缩短,但均小于5mm.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52分增至术后92分.随访期未发现假体松动及脱位.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比较复杂、并发症多,术前应有周密的计划,术中特别需要考虑肢体长度的均衡、假体的选择、髋臼骨床的制备及安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8例患者,均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CroweⅣ型患者,髋臼假体同样放置于真臼位置,并施行小转子上方截骨。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78个月,平均42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36分转为术后86分,髋关节疼痛消除,功能明显改善,可以从事正常生活和体力劳动。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手术能恢复髋关节正常位置,增加灵活性和稳定性,减轻患者疼痛,为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提供了一个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00年6月~2006年3月,对24例(30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6例,单侧18例.年龄45~67岁.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疗效评价根据Harris评分而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5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6.2±8.7)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0.5±7.4)分,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17.6714(P<0.05),其中评定为优13髋、良14髋、可2髋、差1髋,术后优良率达90.00%.术后髋关节脱位1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49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螺旋臼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顽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碍就诊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8例(32髋),均应用螺旋臼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随访13个月至7年,28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髋关节脱位,未见假体松动及髋臼植骨块不愈合的病例。Harris评分75~96分,其中优8髋,良20髋,中4髋,术后优良率达87.5%。结论:应用螺旋臼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的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干骺端全髋关节置换术13例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干骺端全髋(METHA)短柄髋关节系统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髋关节疾病患者行短柄髋关节假体置换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放射学评估.结果 随访9~15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量200~600 ml,平均400 ml.患者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术后脱位、双下肢不等长和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前Harris评分(38.6±1.3)分,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89.4±3.0)分.结论 应用METHA短柄髋关节系统置换髋关节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假体稳定、假体易翻修的特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及方法。方法:自2003年~2008年对20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23髋进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3名患者进行双侧置换)。对10名脱位严重的患者术前进行骨牵引治疗2周,术中在松解延长的基础上,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及髋关节功能。术后评估肢体延长长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有17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个~到72个月,Harrris评分由术前32.9分转为术后85.3分,髋关节疼痛消除。未出现坐骨神经牵拉症状,随访期间未出现假体失败情况,有两例有坡行,其他患者髋关节恢复正常,可以从事正常生活和体力劳动。结论:通过手术松解延长,选择合适的假体进行髋关节置换,改善关节功能,使之成为无痛性关节,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脱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改善假体的生存率,减少陶瓷部件相关的并发症,新一代氧化铝复合陶瓷开始应用于临床,文中分析氧化铝复合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4月至2011年8月应用第4代氧化铝复合陶瓷对陶瓷对50例(59髋)髋关节疾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Harris评分及X线检查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获得有效随访43例(52髋),平均随访21.4个月(12~40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3.0±16.3)分(11~64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92.6±5.3)分(80~100分)。未发生陶瓷组件的碎裂及假体脱位,1髋(1.9%)出现异响,1例发生症状性血栓。结论氧化铝复合陶瓷对陶瓷界面的短期临床效果满意,大头颈陶瓷假体的使用减少了术后脱位率,关节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 例(59 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了平均4~5 年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 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异位骨化评定采用Brooker 分级法;髋臼侧假体采用DeLee 和Charnley 方法进行影像学观察评定.结果:至最后一次随访,术后髋关节屈曲活动度改善最为明显,髋关节前屈达到(83.59±9.15) °,髋关节后伸达到(18.43±6.46)°,Harris 评分(87.36±5.39) 分,其中优23 例,良12 例,优良率为81.39%,置换后5髋(8.47%) 发生异位骨化.其余病例无感染、假体松动、折断、脱位移位发生.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有效手段,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方法:自1986年至2003年,我们对20例(24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施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依据脱位程度分型I~Ⅲ度,不同分型采取不同手术对策;术前及术后、随访均进行Harri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经过平均6.7年的随访,本组病例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35.8分改善到术后88.6分。其中7髋施行了1次翻修术、1髋施行了2次翻修术。结论:成人先天性髋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因其存在的病理改变严重,手术中应注意软组织松解与平衡,髋臼成形,股骨短缩,臼与股骨上段假体的个体化设计。良好的术前准备设计及术中对各种不同病理情况的分析判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方法自1986年至2003年,我们对20例(24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施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依据脱位程度分型Ⅰ~Ⅲ度,不同分型采取不同手术对策;术前及术后、随访均进行Harri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经过平均6.7年的随访,本组病例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35.8分改善到术后88.6分.其中7髋施行了1次翻修术、1髋施行了2次翻修术.结论成人先天性髋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因其存在的病理改变严重,手术中应注意软组织松解与平衡,髋臼成形,股骨短缩,臼与股骨上段假体的个体化设计.良好的术前准备设计及术中对各种不同病理情况的分析判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9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术前病因、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再次脱位采取的措施.结果 术后经6个月至8年随访,其中7例未再发生脱位,1例伴有偏瘫患者反复出现脱位,另1例在6个月内再次出现脱位后经限制患髋活动,未再出现脱位.结论 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实验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中期疗效。方法48例(67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44例63髋,平均随访时间为5.3年(2~9年)。按Crowe分类,I型18例24髋,Ⅱ型15例20髋,Ⅲ型6例10髋,Ⅳ型5例9髋。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除I例CroweⅣ型(2髋)外,髋臼侧均在真臼水平重建髋臼并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股骨侧3例4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其余均选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结果2髋术后脱位经保守治疗而愈。2髋术中小转子上方襞裂骨折,但股骨假体稳定。4髋有异位骨化,其中BrookⅡ型3髋,Ⅲ型1髋。随访期内未发现感染、假体松动、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45分,术后平均为89分。结论后外侧入路、真臼水平重建髋臼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HG生物复锁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早期疗效。方法:HG生物复锁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5例单髋关节疾病患者,术后随访8~30个月,根据Haris评分法及X线照片结果评定早期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早期疗效佳,术后Haris评分平均为94分,优良比例达14/15。无出现假体松动、下沉,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大腿中段疼痛,发生比例为3/15。结论:HG生物复锁型人工髋关节初期固定牢固,假体钛丝层面骨长入良好,生物学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宋舸  金勇  张冠宏 《中国医刊》2007,42(5):31-33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2003年8月至2005年9月,对16例(20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4例,单侧12例。平均年龄38岁(33~53岁)。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48个月,平均32.6个月;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4.7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1.3分。术后5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对于此类患者,充分理解全髋置换的复杂性和细致周密的治疗方案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应用非骨水泥型长柄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7月至2007年9月我院收治27例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71~91岁,均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骨折类型按Evans-Jenson分类,Ⅱ A:9例.ⅡB:11例,Ⅲ:7例.均行加长柄双极股骨头置换.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顺利,住院期间无人工关节脱位、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门诊复杏随访期间1例死于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3例出院后未获随访,23例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9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中无1例关节脱位,人工假体均无松动、下沉及断裂.最后1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为84.6分.结论 加长柄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中近期疗效.方法:对24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采用全髋转换术治疗,收集术前Harris评分、术后X线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临床数据并分析.结果:随访24~36个月.Harris 评分:术前28~65分,术后72~92分.术后无坐骨神经麻痹、下肢深静脉栓塞、切口感染和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X线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未见无菌性松动和假体下沉等征象.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近期效果良好;术前充分评估,选择合适假体,术中重建髋臼中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股骨头坏死的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经验及术后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间诊治的29位伴有股骨头坏死的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共行38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20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9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390 ml,围术期无重大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平均Harris评分术前为39.3分,术后随访为84.3分(P<0.05),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6%.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伴有股骨头坏死的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一种重要方法,术者对该病病理特点的熟练掌握、周密的术前准备、丰富的手术经验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髋关节脱位的易发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7例THA术后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采用手法复位、外展皮牵引6例,切开复位1例。术后经3年随访,5例未再发生脱位;1例患者术后并发多发性脑梗塞,患侧臀中肌无力,反复出现脱位而放弃治疗;1例患者牵引治疗出院后再次出现脱位,入院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3年未再出现脱位。结论:全髋关节术后脱位主要是由于术前、术中、术后因素综合影响术后髋关节假体的稳定性.其中术中假体安装位置不当及术后周围软组织失衡是术后髋脱位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过程中积极的预防可减少术后脱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20.
后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05年12月15例运用后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与同期16例运用传统后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资料,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前术后Harri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小切口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出血总量、术后输血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组(P<0.01);手术时间及术前术后Harris评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功能恢复好,可选择性的用于部分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