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B超和妇科检查确诊的5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栓塞剂选用聚乙烯醇(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或碘油平阳霉素乳剂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测量患者术前肌瘤体积大小、子宫体积大小、卵巢相关激素水平、月经量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对比术前、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随访术后3、6、12个月肌瘤体积大小、子宫体积大小、卵巢相关激素水平变化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5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平均年龄(43±4)岁。手术插管、造影成功率100%,47例子宫肌瘤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3例为单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治疗后子宫肌瘤血供被完全阻断,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月经量减少、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贫血改善(P〈0.05),痛经、腰背部坠痛、尿频、便秘症状消失。术前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61±17)cm3、子宫平均体积为(340±32)cm3,术后3、6、12个月随访显示,子宫体积缩小率为38.2%、46.7%、49.7%、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为32.1%、65.9%、74.8%,均呈进行性减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总有效率为94%。术后1周患者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包括疼痛(40/50)、发热(38/50)、胃肠道反应(24/50)、阴道不规则出血(43/50),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或消失,除1例发生闭经外,其他无子宫内膜炎、子宫化脓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关于卵巢内分泌功能相关激素水平的随访情况,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术前与术后3、6、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高效、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阻断肌瘤血供,引起肌瘤缺血、变性、坏死。结果30例患者中25例术前月经异常者,术后肌瘤缩小或消失,月经也得到明显改善;介入前肌瘤平均体积(100.92±12.15)cm3,介入后3个月缩小为(48.78±4.93)cm3,3例肌瘤明显缩小,2例肌瘤缩小和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介入前平均血红蛋白(70.12±13.41)g/L,介入后3个月增加为(113.92±7.71)g/L。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可靠,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尤其是微创、可以保持盆腔生殖结构完整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介入治疗对子宫肌瘤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选择子宫肌瘤患者42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认后注入平阳霉素 碘化油乳剂(Pingyangmycin lipiodol emulsion,PLE),栓塞子宫动脉,术后于3、6个月复查、随访,观察栓塞后子宫大小和肌瘤体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B超复查3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6.6%、子宫缩小28.3%,6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57.7%、子宫缩小44.2%;所有以月经量增多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术后月经量基本恢复正常,盆腔胀痛、压迫症状明显改善,保留了子宫和卵巢完整的生理功能。表明介入治疗对于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4.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药物治疗无效的300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随访3~3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肌瘤与子宫大小变化及卵巢内分泌功能变化。结果行UAE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肿瘤最大径线缩小,卵巢内分泌功能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UAE可有效地缩小肌瘤及子宫的体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近期疗效肯定,对卵巢内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翠萍 《当代医学》2011,17(34):3-4
目的 评价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中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初步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技术.方法 对6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及子宫肌瘤缩小程度.结果 子宫肌瘤的动脉造影表现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分支数量增多、迂曲,子宫体增大、染色明显且排空延迟等.59例完整随访者术后6个月肌瘤体积缩小76%,5例肌瘤消失,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PVA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48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分别于3、6个月随访复查,观察临床症状及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UAE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尤其以子宫出血症状改善最为明显;栓塞后3个月复查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8.4%,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56.2%;2例肌瘤大小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勾95%。术前18例有不同程度贫血,血红蛋白为68~103g/L;术后6个月复查血红蛋白均达到正常范围。结论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彦军 《吉林医学》2010,31(2):147-148
目的:探讨症状性子宫肌瘤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和肌瘤缩小情况。结果:46例栓塞双侧子宫动脉,2例栓塞单侧子宫动脉。随访3~12个月,47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超大肌瘤者8个月后复发,手术切除,1例肌瘤术后脱落、超声复查消失。B超显示瘤体缩小43%~92%。最主要的并发症为术后下腹部疼痛。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对6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认供血动脉后,选用碘化油与平阳霉素混悬液及明胶海绵颗粒行子宫肌瘤栓塞治疗。结果 61例子宫肌瘤栓塞治疗术后随访1~12个月,子宫肌瘤体积均有缩小,3个月后肌瘤体积缩小平均约50.2%,6个月后缩小约59.2%。16例轻、中度贫血患者12个月后贫血完全改善,2例重度贫血患者明显改善,临床压迫症状不同程度的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3例子宫肌瘤患者例均采用聚乙烯醇微粒(PVA)行双或一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随访6-48个月。结果总的临床症状改善达98.4%,术后6~12个月肌瘤及子宫的体积明显缩小。术后剧烈腹痛55例(83%),闭经8例(12.7%)。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安全有效,主要并发症可以进行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56例子宫肌瘤患者使用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分别于术后3、6、12 个月随访观察子宫肌瘤的缩小程度、临床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56例全部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技术成功率100%,除2例术后1个月因黏膜下肌瘤术后感染坏死无法排出而行全子宫切除术,54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月经症状改善最为明显.栓塞后3个月复查54例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8.3±6.7) % ; 6个月复查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0.5±19.4) % ; 12个月复查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70.5±18.7) %,所有患者随访期内肌瘤缩小后未再增大.56例患者治疗后3 个月显效率50.0%,有效率46.4%,无效率3.6% ; 术后6个月:显效率71.4%,有效率25.0%,无效率3.6% ; 术后12个月:显效率96.4%,无效率3.6%.术后常见不良反应为栓塞后综合征.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为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前、后性激素变化及闭经原因。方法对183例子宫肌瘤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测定栓塞前后的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观察术后闭经情况。结果177例未闭经患者,促卵泡素术前8.72±3.23IU/L、术后6月9.81±1.92IU/L,促黄体生成素术前11.72±6.21IU/L、术后6月13.58±2.31IU/L,雌二醇术前162±56pg/ml、术后6月185±76pg/ml。栓塞前后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t检验);6例术后出现闭经患者性激素变化较明显。结论在双侧卵巢支未被完全异位栓塞时,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对性激素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双侧卵巢供血动脉的栓塞可导致闭经。  相似文献   

12.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以Seldinger’s技术完成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证实后,用新鲜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观察术后1、3、6及12个月的经量、痛经程度、子宫大小变化以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1、3、6及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痛经减轻(P〈0.01),月经量明显减少(P〈0.05),子宫体积不同程度缩小,术后3个月平均缩小26.37%(P〈0.05),6个月平均缩小40.25%(P〈0.01),12个月平均缩小43.24%(P〈0.01);内分泌激素FSH、LH、E2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子宫肌瘤及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为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用UAE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1~45岁,既往月经周期规则,因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行UAE的妇女37例。监测治疗后在栓塞前、栓塞后3个月及6个月,评估所有病人的症状改善情况,并且采用经阴道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及病灶进行动态监测,监测月经,子宫大小,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血流动态改变及性激素水平情况。结果①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后子宫体积和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子宫动脉栓塞术前后卵巢动脉血流、血性激素(FSH、LH、E2)与月经周期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E是一项安全的治疗技术,不会引起永久性闭经,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卵巢排卵功能影响是短暂、轻微、可逆的。  相似文献   

14.
苏媛铮 《河北医学》2014,20(2):251-254
目的:探讨血管数字减影术(DSA)引导经导管甲氨蝶呤局部灌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患者100例,在DSA引导下以Selainger技术于双侧子宫动脉形成导管导丝插管,DSA证实插管位置正常后注入甲氨蝶呤50mg,以聚乙烯醇微球颗粒进行栓塞,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月经干净后3-7d时复查,观察月经周期、月经量、痛经情况、子宫体积大小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及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泌乳素(PHL)变化,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3个月、6个月患者所用卫生巾片数、月经周期、痛经评分明显减少,子宫体积缩小,RI值明显下降,治疗后明显较治疗前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性激素FSH、LH、E2、T、P、PHL无明显变化,无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痛发生率100.00%,少见发热、恶性呕吐症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在DSA引导下以甲氨蝶呤结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手术安全,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手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对4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4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1、3、6、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子宫体积变化,及血清CA125、FSH、LH、E2水平变化.结果:腹腔镜下保守手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各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孙蕾  徐军 《实用全科医学》2008,6(9):910-911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检塞(UAE)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6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UAE治疗,并检测术前、术后1,3,6,12,24,36个月血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结果在276例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中,检塞前后E2、FSH、LH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UAE治疗,并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7.
周华 《广西医学》2014,(3):332-33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对照组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不阻断子宫动脉。对比两组卵巢功能、促卵泡生成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窦状卵泡( AFC)数及妊娠状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FSH、LH、FSH/LH、E2、AF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比例为10.00%,对照组为1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研究组有生育要求者妊娠率36.11%(13/36),对照组为40.48%(17/42),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崴巍 《医学综述》2013,(21):4027-4028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潜江市中心医院于2008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3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子宫全切组(63例)和子宫肌瘤剔除组(67例),采用免疫法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症状。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催乳素、雌二醇均有明显变化,子宫全切组变化更明显,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催乳素增加,E2减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1%vs1.5%,P〈0.05)。结论子宫全切术对于患者的卵巢内分泌功能影响较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兰春虎  王青  王常友 《当代医学》2009,15(17):295-296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17例,用聚乙烯醇(PVA)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1、3、6、12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3月,16例肌瘤体积缩小。术后1年,16例症状改善或消失。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