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晏启明  李建 《西部医学》2011,23(10):1938-193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影响。方法 15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予每周1次的心理干预,4周后用遵医行为量表评定两组病人遵医行为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基线调查均为较低水平,经心理干预治疗,干预组遵医行为改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且改善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2.
张丽风  王启林 《黑龙江医学》2014,(12):1390-139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依从性、心理健康、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给予观察组有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干预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在依从性、心理状态、血压等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心理行为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剔除不按时服药的23例患者后,观察组患者血压、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158例,均采用问卷调查与面对面沟通方式,进行认知行为评估,分析患者存在的高血压病的认知误区,有针对性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结果: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了解非常有限,知之甚少者多达68%,健康行为方式选择有限,缺乏综合治疗的意识,心理行为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在饮食、运动、药物、定期检查等方面的遵医情况均有显著改变.结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多种因素相关,开展心理行为干预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降压药治疗,心理干预组加用心理支持、音乐疗法和放松训练的心理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干预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好(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入院期间分别进行生活方式调查评估,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重点实施行为干预,分别在出院后1、3、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调查评估,同时对干预组巩固教育,9个月后进行效果调查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相关行为(P ﹤0.01)、血压控制(P ﹤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行为干预能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建立健康相关行为,降低血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药物治疗相同,实验组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2周对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血压登记表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经心理治疗与护理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症状和调控血压。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锦宁 《中外医疗》2009,28(35):138-13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对在住院期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病宣教、药物干预、心理护理等。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最初对疾病认识不足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护理干预后解决了心理问题,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有效地控制了血压。结论要善于观察分析不同心理素质病人的思想变化,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普遍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和保健意识,从而提高其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世界各国的成人患病率高达10%~20%[1],我国尤其高达30%~40%[2],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研究表明[3],高血压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而焦虑、抑郁情绪与高血压病又有密切的关系。强烈的紧张、焦虑、恐惧、痛苦、愤怒等负性情绪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诱因,是其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4]。许多研究表明,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5,6],因此能否有效地调节情绪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 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积极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积极心理干预组在给予常规降血压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高血压的基础上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心理干预组血压水平在治疗后第1,2周无显著性差异,4周后有显著性差异,且干预组比对照组血压水平下降显著.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评定者单盲、随机投币法,选取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71例,分为心理行为干预组31例,给予系统心理行为干预;抗抑郁药物治疗组40例为对照组,不给予心理行为干预.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I)进行评定,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心理行为干预组治疗后FAI各因子中,疲劳严重程度(S)、疲劳的环境特异性(SS)、疲劳的结果(PC)、疲劳对休息、睡眠的反应( RTR/S)分数均有明显改善[ S:(3.20±1.72)分,SS:(4.01±1.32)分,PC:(4.95 ±1.82)分,RTR/S:(6.02±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对照组治疗后FAI3个因子分数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个因子分数改善不明显[S:(5.39±1.33)分],总分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依从性结果比较显示,心理行为干预组随访无脱落,对照组有8例脱落.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效果与病程有关,<12个月的患者效果好.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均有效,但前者效果更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对肺癌一侧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30例肺癌行一侧全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检测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1天NK细胞活性、CD^4 、CD^4 /CD^8 、IgG、IgM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其中对照组降低较实验组明显。实验组术后NK细胞活性、CD^4 、CD^4 /CD^8 、IgG、IgM水平术后恢复较对照组快。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能减轻一侧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心理干预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自愿参与的原则分为2组,干预组64例,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并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况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SCL-90评分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敌对等6项因子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血压,对提高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心理干预,卫生常识,军政训练3种教育模式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方法: 300名新兵随机分成3组: 心理干预(A组n=100),卫生常识(B组n=100),军政训练(C组n=100),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3组新兵在接受不同教育模式前后(间隔3 mo)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A组集训前后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除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和B组集训前后总分、阳性项目、各因子分(除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集训前后各因子分(除敌对)均无显著差异(P>0.05). A组效果与B组比较(除强迫、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有显著关异(P<0.01);B组效果与C组比较(除恐怖、偏执、强迫、精神病性、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有显著差异(P<0.05);A组效果与C组比较(除强迫、精神病性和人际关系敏感)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 对新兵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是提高士兵心理健康水平和部队战斗力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汪海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988-98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血压伴焦虑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将65例经住院患者焦虑情绪评定量表诊断为焦虑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与对照组30例,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别测定2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及血压,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患者焦虑情绪评定量表评分及血压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对患有焦虑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151-153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及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性佳的比率分别为80.0%、46.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为(41.5±8.8)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为(32.4±6.3)分,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DS评分为(42.6±9.1)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为(31.5±7.8)分,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和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青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心理行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均在确诊为乳腺癌后第一天和出院前一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cavi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组患者心理行为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系统心理行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对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能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保持较平和的心态,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对疾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对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依据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匹配的原则,分别选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行TACE治疗,同时干预组给予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应用肝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LC V2.0)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评价疗效。结果:经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生存质量呈明显提高P<0.01,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认知行为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对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相应的认知行为干预计划,定期电话回访或家访,在干预前和6个月后各进行一次生活方式评定和血压达标情况评价。结果干预后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比干预前明显改变(P〈0.01);干预后血压控制不稳定率比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饮食指导与心理行为干预对高脂血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校2011年9月健康体检血脂异常的46例患者给予为期8周的干预措施,包括高脂血症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行为方式的干预,干预后复查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肝肾功能,同时测体重,与健康体检的结论相比较。结果血脂TC、TG、LDL-C水平干预后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体重指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是高脂血症首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3],只有长期坚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预防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