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了解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状况,探讨自我护理、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三者之间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自我护理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行手术治疗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我护理和提高自我效能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喉癌患者82例作为调查对象,在出院3个月后复查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国头颈部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喉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段、手术方式、临床分期,是否带管、放化疗的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总自我护理能力及各维度与生活质量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 0.01);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间呈正相关关系(P< 0.01).自我效能感在自我护理能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大小为66.7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8.79%.结论: 引导喉癌术后患者培养自我护理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模式对肺癌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表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价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经自我效能干预后,干预组在整体生活质量和功能量表评估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 2组病人除呼吸困难、呕吐、便秘、疼痛、经济影响方面外,其他症状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提高肺癌病人化疗后自我效能感,利于形成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702-270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及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患者治护依从性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及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经护理干预后各组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护依从性及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可显著提升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升患者治护依从性,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3个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老年尿失禁自我效能量表(GSE-UI)和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I-QOL)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控制漏尿的信心、控尿意识、盆底肌锻炼疗效的信心和克服锻炼阻碍的信心等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的行为限制、心理影响和社会活动受限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尿失禁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2):1708-1710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教育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行Miles术患者80例,其中2014年4-9月收治40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造口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自术前2 d实行自我效能教育。2组患者均在术前1 d、术后7 d、出院当天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进行测评。结果:术前1 d,2组患者ESCA和GSE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和出院当天观察组患者ESCA和GS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健康教育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喉癌患者67例,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6个月后运用中国头颈部肿瘤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 - HN)和自拟护理问卷法,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6个月的人性化干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呈高等水平,对照组呈中等水平,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提高喉癌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并分析心理护理对两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2019年4月于我科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在同一时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共80名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状况、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调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分析自我效能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相关性。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心理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t=7.021,P<0.05)。(2)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等各方面均低于对照组(t=9.973、11.494、10.932、10.720,均P<0.05)。(3)经线性相关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生活质量指标均呈正相关(r=0.760、0.749、0.758、0.706,均P<0.05)。(4)观察组在心理护理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t=6.013,P<0.05)。(5) 观察组在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方面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提升(t=7.638、9.664、9.542、9.162,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水平普遍低于健康人群,而其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且心理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在脑梗死病人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脑梗死病人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观察2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率、护理舒适度、血脂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肢体运动功能(NIHSS评分)、生活能力(BI指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1);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率和护理舒适度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病人血脂水平和HINSS评分均有下降(P<0.05~P<0.01),且观察组病人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1);2组病人BI指数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BI指数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率以及护理舒适度,同时可以更明显地促进病人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适于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康复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炎辉 《吉林医学》2013,(20):4138-4140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老年病科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与出院指导等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生活方式水平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profile,HPLP),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和生活方式总体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帮助老年住院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旭美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2):1649-1652
目的:研究团体生活方式延续护理对宫颈癌病人生存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确诊为宫颈癌并进行综合治疗的4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宫颈癌并进行综合治疗的45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团体生活方式延续护理方法。比较2组病人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结果:2组病人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气促3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病人干预前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对照组的效能感评分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生活方式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宫颈癌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水平,对于病人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院外护理指导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出院后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院外护理指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观察组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护理指导可明显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通过移动平台APP为肠造口病人提供延续性护理的新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胃肠外科实施肠造口手术病人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及出院时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出院后采用"健康乐"手机APP进行护理干预。分别在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后,利用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早期版、造口适应性量表、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比较2组病人在造口自我护理、造口适应性及造口相关自我效能方面的变化。结果出院时2组病人的造口自我护理、造口适应能力和造口相关自我效能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的造口自我护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造口适应能力总分和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和各维度及功能性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基于移动平台APP技术的造口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造口适应能力及造口自我相关效能,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并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观察患者围术期自我护理能力;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①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47.3±9.4)分]、自我概念[(21.5±5.6)分]、自护责任感[(16.8±4.4)分]、自我护理技能[(27.7±7.1)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113.3±21.5)分]均高于对照组[(43.2±8.2)、(16.9±5.1)、(13.2±3.8)、(23.8±6.8)、(97.1±1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HAMA[(6.8±1.4)分]、HAMD[(6.3±1.7)分]、SAS[(41.2±9.4)分]、SDS[(40.8±10.5)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9.7±2.9)、(9.3±3.1)、(50.3±12.1)、(51.8±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75.1±11.3)分]、心理功能[(65.3±9.3)分]、社会功能[(71.8±11.3)分]、认知功能[(62.8±7.7)分]及生活总质量评分[(88.84±8.3)分]均高于对照组[(68.4±9.1)、(59.8±7.3)、(63.3±9.4)、(56.3±8.9)、(81.31±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后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损伤后综合征患者70例,均为2007年1月~2013年12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脑外科的就诊患者,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n=35)和心理护理组(n=35)。两组患者均在神经科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性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均干预8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抑郁、焦虑等症状的评估,并比较其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8周后,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SAS:(45.84±4.87)、(37.52±4.73)分,SDS:(52.84±4.75)、(43.91±4.21)分]均较前[SAS:(53.04±5.12)、(52.82±6.47)分,SDS:[(57.17±5.42)、(57.32±4.65)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t=2.42、2.14、3.24、2.89,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值更大(t=2.21、2.19,P〈0.05);两组患者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家庭及朋友支持和生活前景认识等5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常规护理组:t=2.32、2.39、2.19、2.45、1.20,P〈0.05,心理护理组:t=3.07、2.94、2.98、2.89、2.86,P〈0.01),且心理护理组上升值更大(t=2.27、2.11、2.16、2.19、2.16,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颅脑损伤后综合征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对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设计,将1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健康指导,对干预组鼻咽癌患者进行改善自我护理能力的国际标准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鼻咽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ESCA及FACT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湖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因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模式,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及日常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对患者出院后6个月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①50例患者均恢复良好,其中有40例室性心动过速(VT)发作51次,10例心室颤动(VF)发作15次,均被ICD成功治疗.②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在ESCA总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等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中食欲、睡眠、精神、对疾病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家庭理解与配合等项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合适的护理措施在心脏复律除颤器联合胺碘酮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较佳,可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情感智能干预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康复运动、药物治疗、家庭氧疗、饮食指导和心理支持等措施.试验组: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增设情感智能干预.干预前后均采用自我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营养膳食、压力处理、运动训练、健康行为得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感智能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意志力,改善患者生活态度和精神状况,克服困难,自觉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的促进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按照计划方案进行系统的自我效能增强的干预。出院后60d,采用关节炎自我效能量表(ArthritisSelf-efficacyScale,ASS)和关节炎影响指数量表(ArthritisImpactMeasurementScale,AIMS)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进行回访。结果出院后60d,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分别为(68.52±9.32),(49.28±8.8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164.68±62.12),(272.00±57.6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入院时与出院后60d的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出院后60d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评分呈正相关(r=0746,P〈0.01)。结论通过增强患者自我效能的方法,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程爱萍  李文和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7):961-964, 967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糖尿病病人10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56例设为对照组,后入院52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措施。于干预前、随访6个月后分别对病人采用糖尿病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及糖尿病生命质量特异性量表评估病人健康行为,并且对病人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及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治疗维度的评分及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